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结果的分析,了解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探讨提高妇科疾病的普查率、两癌检出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庙城镇25~65岁妇女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进行宫颈癌筛查,对40~60岁妇女采用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乳腺癌筛查;可疑病例转至怀柔区妇幼保健院进一步复诊。结果:25~65岁妇女筛查4 453名,筛查率为75.18%,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5例,患病率为112.28/10万;40~60岁妇女筛查2 976名,筛查率为85.00%,检出乳腺癌4例,发病率为134.41/10万。结论: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是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统一筛查方法,提高筛查率及筛查质量,对早期发现宫颈癌、乳腺癌,降低两癌的患病率、病死率,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区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患病情况及妇女健康情况,为今后妇女病防治和两癌筛查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使用卫生部制定的两癌筛查表格和筛查方案,结合本区情况,妇科检查以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盆腔超声、宫颈刮片和病理检查相结合,乳腺检查以触诊、红外线透射、超声及钼靶X线相结合的方法。结果:1 610例受检者中,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4例,其中病理提示宫颈浸润癌1例;发现子宫内膜癌1例;乳腺筛查发现乳腺增生366例,乳腺小结节128例,未发现乳腺癌。结论:对宫颈癌和乳腺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发病率,提高广大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对本区公众卫生保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县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提高其对乳腺癌、宫颈癌的预防意识,并为制订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县35~65岁农村妇女为筛查对象,乳腺癌筛查做常规视诊、触诊和选择性彩超检查;宫颈癌筛查以妇科常规检查、宫颈涂片巴氏染色、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相结合。结果共筛查46 129例,检出乳腺癌8例,检出率为17.3/10万,其他乳腺疾病2 941例,检出率为6.38%;检出宫颈癌6例,检出率为13.0/10万,良性宫颈疾病18 158例,检出率为39.36%,子宫肌瘤1 306例,检出率为2.83%,卵巢囊肿1 524例,检出率为3.30%,阴道炎20 348例,检出率为44.11%。结论我县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以防治两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重点,对适龄妇女尤其是重点人群开展两癌筛查及生殖道感染的普查普治工作,以降低乳腺癌、宫颈癌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措施,提高宫颈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14018名农村妇女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和宫颈癌筛查项目认知程度调查;实施妇科常规检查,醋酸染色/复方碘染色检查,阳性体征者行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查出12634人患有一种以上的妇科病,总患病率90.13%.主要妇女疾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疾患率47.27%;阴道疾患率:42.17%;盆腔疾患率20.00%;外阴疾患率:2.00%;癌前病变率0.08%;宫颈癌发病率0.09%.结论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妇女的防癌意识是降低本地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王益武 《黑龙江医学》2019,43(12):1504-1506
目的分析通州区近两年49 616例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结果。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7月期间选择8个乡镇49 616例通州区35~64岁适龄妇女作为"两癌"筛查对象,乳腺癌均进行视诊、触诊、彩超,必要时进行钼靶X线和病理检查。宫颈癌筛查7个乡镇37 748例采用"延续TCT"筛查,即妇科、白带常规、TCT检查,必要时进行阴道镜和病理检查;1个乡镇10438例采用"HVP试点"筛查,即HVP检测替代TCT,其余项目保持一致。结果 49 616例通州区适龄妇女"两癌"筛查,乳腺癌确诊26例,年发病率为26/100 000;宫颈癌16例,年发病率为16/100 000;HPV阳性率为11.75%,TCT阳性率为3.65%。结论颈癌筛查HPV阳性率为TCT检测的3.2倍,推广HPV筛查;阴道炎临床症状诊断率为19.62%,为白带常规阳性率为3.58%的5.5倍,阴道清洁度Ⅲ度、Ⅳ度建议BV四项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适龄妇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乳腺癌的筛查方法.方法 行乳腺临床体检、乳腺钼靶X线摄片和超声检查相结合的筛查方法对适龄妇女进行体检,并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依据.结果 红塔区16个社区35~69岁一万例适龄妇女接受筛查,检出乳腺疾病24例,确诊乳腺癌5例,乳腺癌发病率为50/10万.结论 乳腺癌筛查方法安全、有效、经济,并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春霞 《农垦医学》2013,(3):213-214
目的:进一步提高女性对宫颈癌的足够霆视和预防意识,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方法:对2012年7月实施“宫颈癌”筛查结果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癌前炳变率0.63%;各类阴道炎疾病占总发病的49.08%;宫颈疾病占总发病的40.51%;盆腔疾病占总发病的8.72%。结论:妇女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开展女性健康教育和宣传,定期进行妇女病耸奁,降低寓颈癌患病率,提高团场妇女的防癌意识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锐华  杨盛琼  杨大富 《中外医疗》2011,30(24):124-124
目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方法首先对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其次针对TBS分级异常的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查,然后对宫颈及宫颈管病灶处或可疑病变区行活组织检查,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异常率为受检人数的4.12%,醋酸染色和碘染色配合阴道镜检查异常数占宫颈刮片细胞学异常者的24.5%,醋酸染色和碘染色配合阴道镜检查异常者活组织检查全部异常。结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结合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在贫困地区的宫颈癌筛查工作中去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比较乳腺恶性、良性病变及正常女性的乳腺密度类型,分析各年龄阶段不同类型乳腺密度的恶性和良性病变检出率。方法收集首次接受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的424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乳腺腺体成分所占百分比将乳腺密度分为4型,即>75%、51%~75%、25%~50%和<25%。乳腺影像存在异常时进一步行病理学检测以确定病变性质。结果乳腺密度随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乳腺恶性病变、良性病变及正常女性之间的乳腺密度类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恶性病变检出率随乳腺密度减低逐渐升高(P<0.01),年龄40~60岁良性病变检出率随乳腺密度减低逐渐降低(P=0.037)。结论乳腺密度作为一项影像检查指标评估乳腺病变风险具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女性人群中乳腺密度对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风险尺度和效应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内江市2016-2017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状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内江市2016-2017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特点,以及流感暴发疫情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内江市2016-2017年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3 451例,占门诊就诊病例总数的比例(ILI%)为6. 40%; 2016年和2017年ILI%均呈双峰型,2016年高峰在3月和9月,2017年高峰在6月和9月; 2016年和2017年ILI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年龄组,分别占流感样病例总数的55. 15%和43. 09%; ILI%在人群中的分布无性别差异; 2016-2017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3 451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666份,阳性率19. 30%; 2016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16. 55%,2017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21. 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016年优势毒株为季H3型,2017年优势毒株由季H3型向B(Y)型转变,2016年和2017年毒株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016-2017年未发生流感暴发疫情。结论内江市2016-2017年流感毒株B(V)型、季H3型和B(Y)型交替流行;防控的重点人群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和老年人;根据监测结果可在每年的9月对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46,P<0.05).Smac蛋白阳性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ER、PR无关(P均>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X2=32.772,P<0.05).结论:Livin及Smae蛋白的异常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与演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使用胶质银染对61例乳腺病变组织石蜡切片进行了核仁组成区(AgNOR)定量研究。乳腺腺病10例、腺瘤11例、管内乳头状瘤13例,导管内癌10例,导管浸润癌10例,髓样癌7例。观察结果表明,乳腺良性肿瘤和恶性病变之间,平均每核AgNOR颗粒数相差非常显著(P<0.01)。腺瘤与管内乳头状瘤之间,以及导管内癌与导管浸润癌之间,AgNOR颗粒数亦有明显差异。本文结果提示:AgNOR定量观察不仅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对乳腺肿瘤分类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穿刺活检证实的50例乳腺癌患者和5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DWI扫描b值分别为400、600、8001、000 s/mm2,测量病灶区域的ADC值,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b值分别为400、6008、001、000时乳腺癌及良性病变的ADC值,恶性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组(P〈0.05)。四组不同b值的良恶性病变分别做ROC曲线,以b=1 000 s/mm2时,AUC最大,诊断价值最高,以ADC值为1.23×10-3mm2/s作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89.8%,准确性为89.9%。结论 DWI结合ADC值测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都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医学监督。方法对2016-2017年在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放射工作人员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生化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7年在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放射组人员共计2 287人,其中男性1 473人、女性814人;对照组2 019人,其中男性1 657人、女性362人。两组间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尿白细胞、尿蛋白、血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GT)和总胆红素(TBIL)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959、22. 741、26. 952、4. 954、10. 739、35. 400、16. 185、17. 416,P <0. 05),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842、1. 665,P> 0. 05)。放射组结果异常主要集中于18~29岁组和50~59岁组,各年龄组Hb、尿白细胞、AL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 652、11. 778、18. 172,P <0. 05),WBC、RBC、PLT、尿蛋白、血尿、γ-GGT、TBIL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 703、3. 354、6. 546、1. 319、2. 342、4. 636、1. 124,P> 0. 05)。放射组男性和女性相比,RBC、尿白细胞、血尿、ALT、γ-GGT、TBIL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 521、70. 359、41. 287、85. 685、81. 971、7. 998,P <0. 05),WBC、Hb、PLT、尿蛋白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091、1. 313、3. 523、0. 032,P> 0. 05)。放射人员各工龄组ALT、γ-GG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 832、10. 776,P <0. 05),WBC、RBC、Hb、PLT、尿白细胞、尿蛋白、血尿、TBIL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681、2. 222、0. 890、3. 102、0. 275、2. 849、2. 826、3. 350,P> 0. 05)。结论电离辐射对成都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不良影响,应加强放射防护,将辐射损伤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及良性疾病细胞形态计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显微图象分析技术对75例乳腺癌,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11例乳腺结构不良进行了细胞形态定量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平均细胞面积、核面积、核浆比例、核直径及周长均大于各良性疾病。无淋巴结转移及手术后存活5年以上的乳腺癌,上述各参数值较小,核形状因子较大。但癌细胞核大小与组织学分级呈反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7月~2011年10月临床门诊或钼靶检查有或疑似有乳腺肿块的乳腺疾病患者38例共74个乳腺,进行MRI动态增强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8例患者中病理结果为良性者17例(19枚病灶),乳腺恶性病变21例(25枚病灶)。MRI动态增强正确诊断良性病变14例(15枚病灶),恶性病变20例(24枚病灶);MRI动态增强对乳腺恶性肿瘤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达95.2%、82.4%和89.5%。结论:MRI动态增强能显示乳腺内恶性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反映病灶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乳腺恶性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验证改良法磁共振评分系统对其他检查方法诊断为阴性或不能定性诊断的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0月青海省人民医院临床或其它检查方法诊断为阴性或不能定性诊断的非典型性乳腺疾病患者57例,均行X线钼靶检查、超声及磁共振检查,比较三者的诊断率。并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计算表面扩散系数(ADC)及改良法磁共振评分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X线与超声对病变的诊断率分别为59.6%和68.9%,改良法磁共振评分为91.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及改良磁共振评分ROC面积为72.2%和81.3%,以ADC值为1.19×10^-3mm2/s诊断阈值时,其诊断敏感度为84.1%,特异度为89.8%,以改良法磁共振评分5.5分作为诊断阈值时,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94.1%和88.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乳腺成像能够更早的发现微小病灶,而改良法评分系统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