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火针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火针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照组采用局部振动仪配合传统手法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问卷(MPQ-PRIT)、腰椎功能障碍指数、日常生活能力提高(ADL)及腰椎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PQ-PRIT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OD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及对照组(P<0.05);ADL评分、前屈及后伸活动度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彭氏分筋推拿疗法与常规推拿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腰背肌筋膜炎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彭氏分筋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疗法治疗。2组每次治疗20 min,每周治疗3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6.7%(23/3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对VAS评分和ODI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彭氏分筋推拿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情况,其疗效优于常规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理筋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功能锻炼治疗基础上结合理筋手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理筋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操作简单,无明显禁忌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结合物理康复疗法治疗肌筋膜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肌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物理康复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定级(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结合物理康复疗法治疗肌筋膜炎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物理康复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5.
古丽玲  林发萍 《当代医学》2021,27(22):151-152
目的 探究盆底手法推拿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2例慢性盆腔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应用盆底手法推拿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对照组应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疼痛视觉评分量表(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随访、6个月随访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后随访、6个月后随访,两组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除生理机能评分,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后随访、6个月后随访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手法推拿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痛可有效降低患者VAS评分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究自拟中药熏蒸方结合改良推拿手法改善肌性斜颈患儿颈部肌肉痉挛及其活动度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肌性斜颈患儿72例均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部功能评分、肿块厚度及硬度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69.44%(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部旋转、头面部畸形、挛缩肌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肿块厚度、硬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熏蒸方结合改良推拿手法改善肌性斜颈患儿颈部肌肉痉挛及其活动度疗效显著,改善患儿的颈部功能情况,减小肿块大小和硬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训炼后,观察组FMA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功能康复锻炼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改善肢体运动和神经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功能康复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推拿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患者都给予推拿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中频治疗,观察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疼痛缓解情况、心理状态变化、日常生活能力、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WBC、NE、PLT、VAS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和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推拿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效果优于中频联合推拿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抽取120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比较两组Frankel脊髓损伤改善情况,肌力恢复、Oddi括约肌功能恢复和可下地行走时间。结果:观察组Frankel脊髓损伤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恢复、Oddi括约肌功能恢复和可下地行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冉维佳  于洋 《中医学报》2019,34(11):2454-2458
目的:观察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经筋组患者先进行足太阳经筋触诊,确定结筋病灶点部位后按照毫针针刺的流程施治,常见结筋病灶点为环跳次、志室次、肓门次、腰椎横突、白环俞次、中膂俞次、膀胱俞次、小肠俞次、关元俞次、大肠俞次等;对照组选择腰眼、阿是穴、大肠俞、委中为主穴辨证施治。两组均每天1次,共治疗8周。观察记录0周、2周、4周、8周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RMDQ),腰部静动态肌耐力评估,病例完成情况、安全性评价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筋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自第2疗程开始两组VAS、RMDQ、腰部静动态肌耐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与治疗方案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说明时间因素发挥的作用在两种方案上有差异,经筋组随着疗程延长(尤其在4周后),评分改善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经筋理论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且持续治疗时间超过4周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在腰肌肌筋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腰肌筋膜炎患者70例,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均采用真空抽吸立体动态干扰电与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同时行健康宣教.治疗前后均采用汉化改良Oswestry问卷调查表[1-4]进行评分并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内治疗前、后得分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得分差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疗程缩短(P<0.01),复发率降低(P<0.01).结论 对腰肌筋膜炎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缩短疗程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在腰肌肌筋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腰肌筋膜炎患者70例,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均采用真空抽吸立体动态干扰电与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同时行健康宣教.治疗前后均采用汉化改良Oswestry问卷调查表[1-4]进行评分并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内治疗前、后得分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得分差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疗程缩短(P<0.01),复发率降低(P<0.01).结论 对腰肌筋膜炎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缩短疗程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纳入本次试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给予规范化功能锻炼,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明显高于对照组(75.8%),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其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医学》2017,(9):843-844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配合头颈部力量训练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效果。方法将124例小儿先天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加头颈部力量训练,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头颈部肌肉力量训练对小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伤科推拿手法配合汤药薰洗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伤科推拿手法和康复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汤药薰洗肩关节。治疗3周后从关节疼痛、功能活动等方面评定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有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关节僵硬、功能障碍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关节僵硬、功能障碍评分均有降低,治疗组治疗后关节僵硬、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科推拿手法配合汤药薰洗治疗较单纯伤科推拿手法治疗更能有效地提高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循经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与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本院儿科治疗并已确诊为痉挛型脑瘫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西医康复治疗(主要为Bobath法),观察组给予循经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肌张力情况、痉挛指数、粗大运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肌张力分级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肌张力0、1级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痉挛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粗大运动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痉挛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粗大运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64,P=0.02)。结论:循经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可用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提高运动发育能力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桡尺远侧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损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照组给予中频电疗法结合前臂支具固定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前臂旋前和旋后活动度、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ntegral electromyogram, i EMG)以及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得分进行评估、比较,并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观察(评估过程采用盲法)。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下降、前臂旋前和旋后活动度增加、i EMG值增加、PRWE量表评分下降(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可有效减轻桡尺远侧关节损伤患者的疼痛,提高前臂旋转活动度,增加旋前方肌的募集程度,改善患者腕部功能,疗效优于中频电疗法结合前臂支具固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手法联合腰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本院84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整脊推拿手法联合腰三针疗法,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及针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健康生活调查简表(SF-36)。结果:治疗前,两组VAS、JOA及各项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JOA及各项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与常规推拿及针刺方法相比,整脊推拿手法联合腰三针治疗LDH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柔筋开结"推拿手法治疗冻结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本手法在肩关节周围炎治疗中的优势与特点。方法:将冻结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柔筋开结"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酚酸钠缓释片口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辅以功能锻炼与康复指导。所有患者在治疗后2周、4周与8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功能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并显示两种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在治疗初期(2周),两组患者VAS评分与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进展(4周后),治疗组患者VAS与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筋开结"推拿手法在冻结期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中疗效肯定且预后良好,在有效缓解疼痛的同时,对关节功能的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较常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无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高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膑松筋"推拿手法联合筋骨痛消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筋病理论指导下的"护膑松筋"推拿手法联合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关节功能、生存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僵硬、功能和总分分别为(2.98±1.46)分、(1.35±0.84)分、(10.27±4.32)分和(14.81±3.05)分,对照组分别为(4.58±3.02)分、(2.05±1.02)分、(17.26±5.03)分和(21.35±4.02)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总得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病理论指导下"护膑松筋"推拿手法联合筋骨痛消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