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针刺、超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组进行研究,即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前者采用针刺、超激光治疗,后者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3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纳洛酮和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及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可减少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脑血肿体积,提高疗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交替温针灸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交替温针灸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中医症状积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及面部神经肌电图指标[瞬目反射(RI)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神经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e factor, G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及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节律性运动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较对照组(76.60%)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治疗可有效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临床效果,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P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感觉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视觉疼痛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感觉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感觉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4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8%(3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PDN,具有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感觉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及降低视觉疼痛评分等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40例,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伐昔洛韦、甲钴胺、维生素B1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红花黄色素进行治疗。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面部残疾指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在采取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面部残疾指数对比:观察组面部残疾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仅出现1例面肌痉挛患者,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9,(9):691-693
目的观察茎乳孔附近封闭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的方式将11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5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进行茎乳孔附近封闭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茎乳孔附近封闭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Bell麻痹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7 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要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事件。结论: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佳、依从性可,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4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尼莫地平,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0%),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I分值高于对照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汤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对照组接受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接受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统计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变化及肢体肌力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96%比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和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肌力分级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肢体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推拿针刺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推拿针刺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2009年7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抽取其中42例为治疗组,其余34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取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针刺治疗,而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针刺比单纯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盐酸川芎嗪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IFP)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45例IF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3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阿昔洛韦等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川芎嗪治疗,通过观察两组的H-B分级、中医病证诊断评估疗效、面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相关不良反应的差异,分析其临床意义及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组H-B分级法、中医病证诊断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RI潜伏期显著短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盐酸川芎嗪治疗IFP效果肯定,无不良反应,能更好改善患者症状,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53-57
目的通过对小儿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儿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治疗频度的疗效比较,探讨其在小儿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过程中的最佳治疗频度。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6月在我院神经科治疗的17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儿,其中70例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一天一次(qd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两天一次(qod组),观察三组的治疗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qd组的总有效率在疗程的7 d、14 d、28 d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 d u=3.6037,P0.05;14 d u=4.1778,P0.05;28 dχ~2=8.0956,P0.05);qod组的总有效率在疗程的28 d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7,P0.05),但在疗程的7 d、14 d时,虽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d u=0.4843,P0.05;14 d u=1.8755,P0.05);qd组的总有效率在7 d、14 d明显高于qo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 d u=2.8328,P0.05;14 d u=2.2417,P0.05),但28 d时,qd组和qod组的总有效率接近,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0.3534,P0.05)。结论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能显著提高疗效,qod组治疗成本更低,更能减轻患儿经济、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给予七叶皂苷钠20mg,1次/d,两组均给予多种维生素、神经营养剂及对症治疗,共14d。采用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标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分值由治疗前的(17.00±10.89)分上升到治疗后的(75.10±12.31)分;对照组分值由治疗前的(18.20±9.83)分改变为治疗后的(76.60±12.79)分;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方法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β-七叶皂苷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具有激素治疗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可行性,改善临床预后。方法:将8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并记录,进行神经测定(NBNA)评分,空腹抽血检测血浆SOD、VEGF浓度及血清NSE水平,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BNA、SOD、VEG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NBNA、SOD、VEG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0%和59.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7,P<0.01)。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作用机制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及神经细胞修复有关,且基本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使用相同剂量的激素、维生素B1、B6、B127,d后理疗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采用House-Brackmam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及临床疗效指标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8.8%,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治愈率44.1%,总有效率88.2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效。  相似文献   

17.
金炜 《中外医疗》2016,(9):168-169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激素、抗病毒以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为97.50%,对照组患者为77.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可靠,对患者的面部肌肉瘫痪能够快速、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翳风穴贴敷联合温针灸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部Portmann评分、House-Brackmann分级、SF-36评分及症状恢复时间的影响。 方法 将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纳入本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胶囊联合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则行翳风穴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面部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症状恢复时间,统计面部功能障碍情况,观察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RPA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症状恢复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7、7.180,均P<0.05)。对照组患者的H-B分级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P<0.05),SF-36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71.05%)显著低于观察组(97.3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396,P<0.05)。 结论 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翳风穴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就诊的10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联合组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88.46%VS 7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hs-CRP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可提升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水平,有助于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朱焕伟  王慧 《中外医疗》2012,31(19):85-85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6-12月收治的5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阿昔洛韦联合七叶皂苷钠组)27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9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