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24h尿液成石的危险因素,探索测定尿液标本的保存。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48例结石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即时尿液检测,检测尿钙、尿磷、尿草酸、枸橼酸等24h尿液成石危险因素。另外,对剩余尿液,分别加入碳酸氢钠、甲苯、盐酸、麝香草酚或不添加任何成分,搁置24h后进行危险因素检测。结果加入碳酸氢钠后在尿钙、尿磷、尿草酸和枸橼酸等危险因素,与即时尿液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甲苯后在尿钙、尿磷两个危险因素显示与即时尿液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盐酸后在枸橼酸方面与即时尿液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尿钙、尿酸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麝香草酚后在尿草酸方面与即时尿液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添加任何成分的尿液在尿液方面与即时尿液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草酚、盐酸可以有效保存24h尿液成石危险因素尿液标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培养肾结石患者血清中纳米细菌,探讨纳米细菌感染与肾结石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取40例肾结石患者血清,经0.22μm滤膜过滤后,用RPNI 1640细胞培养基于37℃,5%CO2环境中培养,用显微摄影技术记录结果;以40例健康成人血清为对照。结果22例(55%)肾结石患者血清、8例(20%)对照血清中分离到纳米细菌。经X^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血清中纳米细菌检出率高于正常人血清,提示纳米细菌感染与肾结石发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粤东客家地区肾结石形成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5月粤东客家地区的18~60岁人群予以泌尿系B超检查、尿液微量元素检测、尿常规,分析肾结石形成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参与调查对象共1800例,男900例,发现肾结石514例(28.56%),女900例,发现肾结石306例(17.00%),合计肾结石发病率为45.56%;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高密度脂蛋白(HDL)(OR=0.304,P=0.044)是肾结石发生的相关保护性因素,血钙水平(OR=27.358,P=0.021)、年龄(OR=1.029,P=0.027)、泌尿道感染(OR=7.768,P=0.022)、微量元素Cu(OR=10.911,P=0.030)、Fe(OR=7.221,P=0.029)、Zn(OR=4.048,P=0.023)以及Cd(OR=4.325,P=0.028)是肾结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粤东地区存在着较高的肾结石患病率,可能与当地人群高钙饮食、腌制品、高脂饮食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9年间急诊科抢救室细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细菌性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急诊科抢救室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诊治的所有肺炎病例,筛选出细菌性肺炎患者并分为死亡组与非死亡组,分别整理两组患者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上述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社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探讨影响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江苏苏南2个地区35~74岁的自然人群1613人进行高血压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并进行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检测,对所得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男女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30.0%和31.5%。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各年龄组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显著;女性的肥胖发生率(31.7%)明显高于男性(20.6%);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异常百分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Logisitc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在排除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年龄、血糖、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和甘油三酯为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江苏苏南2个地区35岁以上自然人群中有较高的高血压患病率和肥胖发生率。两者之间存在有密切的关系。提示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探讨复杂性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以及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复杂性肾结石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5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复杂性肾结石伴尿路感染患者,对其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结果阳性的25例患者(占20.83%)病原菌及其主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病原菌分析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13株,占52.0%,为主要致病菌。病原菌对头孢哌酮的敏感率明显低于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P <0.05)。【结论】目前复杂性肾结石并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治疗上应以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结果为依据,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999年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564例住院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冠状动脉病变2,3支组与0支组,1支组比较,吸烟量、高血压病程、低密度脂蛋白、年龄及糖尿病病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 ̄0.02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吸烟、糖尿病、男性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R=1.966 ̄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270例疑似冠心病且属于非典型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确诊为冠心病的1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1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胸痛特征、持续时间、放射痛部位、心悸、气促、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史、糖尿病史、心力衰竭史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年龄55岁、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力衰竭史、吸烟史和血脂异常史等因素是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非典型心绞痛患者而言,男性、年龄55岁、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力衰竭史、吸烟史、血脂异常等因素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9.
沈子园  康海全  桑威  闫冬梅 《临床荟萃》2021,36(12):1092-1096
目的了解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细菌分布特征、细菌耐药情况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16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使用WHONET 5.6和SPSS 19.0软件对细菌种类、耐药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死亡危险因素。结果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168例共分离出细菌472株,革兰阴性菌占比73.1%,革兰阳性菌占比26.9%。排名居前3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8.1%)、肺炎克雷伯菌(19.1%)和铜绿假单胞菌(18.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5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未产生耐药。血清白蛋白水平(OR=0.879,95%CI 0.776-0.996,P=0.04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OR=2.726,95%CI 1.241-3.095,P=0.005)与白血病患者病死率相关。结论感染是白血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危险因素。了解致病菌株及耐药性,加强对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白血病感染患者进行合理的经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对照分析法,对50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例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 两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BPRS和临床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提示BPRS的幻觉、敌意猜疑因子分和临床特征中既往有攻击史、易激惹、不舍作治疗、依从性差及医务人员的强制手段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及早对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可以将攻击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合并形成膀胱结石的危险因素,并讨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9月医院就诊的180例BPH患者,其中合并形成膀胱结石78例为病例组,未合并形成膀胱结石102例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BPH患者合并形成膀胱结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泌尿系外伤患者导尿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近10年来82例泌尿系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实施导尿术人员职称、尿道口消毒剂类型、导尿次数、尿管留置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8项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导尿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尿管留置时间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4项因素,对尿路感染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系外伤患者导尿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来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3.
Epidemiological data suggest an association between kidney stones and some features of metabolic syndrome such as an overweight condition, arterial hypertension or glucose intolerance. However, mechanisms remain to be elucidated.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insulin resistance, as assessed by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HOMA-IR), and urine composition analysis in patients affected by calcium nephrolithiasis. A cohort of 61 (38 male, 29-57 years of age) non-diabetic calcium stone formers was studied. Data about body mass index,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serum biochemistry including parathyroid hormone and calcitriol were recorded in all the patients; fasting glucose and insulin were determined to calculate HOMA-IR value and accordingly 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into tertiles. Urine pH and urinary excretion of calcium, citrate, phosphate, oxalate, uric acid, urea and creatinine were measured on 24h urine samples. Patients of the highest HOMA-IR tertile showed lower urine citrate levels than patients of the lowest HOMA-IR tertile (475+/-243 vs. 630+/-187 mg/24h, p<0.05), whereas no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as far as urinary oxalate, calcium, uric acid, phosphate, and urine pH and urine volume output were concerned. HOMA-IR value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uric acid serum levels (r=0.31, p<0.05) and negatively to urinary citrate excretion (r=-0.26, p<0.05). Hypocitraturic patients showed higher levels of HOMA-IR than normocitraturic ones (3.03+/-0.92 vs. 2.25+/-1.19, p<0.05). This study shows that a higher level of insulin resistance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urinary citrate excretion, and that hypocitraturic patients show a greater insulin resistance than normocitraturic calcium stone formers. This may be related to changes in citrate, Na(+)-K(+) and H(+) renal tubule transports, which have been described in insulin resistance. In conclusion, insulin resistance may contribute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calcium stone formation by lowering urinary citrate excretion.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e need for a careful metabolic assessment in patients known to form calcium stones in order to ensure stone recurrence prevention and 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住院的CKD患者165例,于治疗前采空腹静脉血用酶法检测血清Hcy。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CKD患者分为3组:A组eGFR≥60 ml.min-1.(1.73 m2)-1,52例;B组eGFR 15~59 ml.min-1.(1.73 m2)-1,47例;C组eGFR<15 ml.min-1.(1.73 m2)-1,66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Hcy的变化。并对165例患者的血清Hcy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胱抑素C(Cys 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常规、生化、叶酸、VitB12、收缩压、舒张压、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着eGFR的下降,Hcy逐渐升高,B组Hcy高于A组Hcy水平,C组Hcy高于A组和B组Hcy水平(均P<0.01)。165例CKD患者的Hcy与eGFR、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呈负相关(均P<0.01),与Cys C、渗透压、阴离子间隙、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均P<0.01),与VEGF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可影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清除,同时贫血和机体内环境的改变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产生影响,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60例复杂肾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拟行PCNL。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D打印组(30例)与常规影像检查组(对照组30例),两组术前均采用泌尿系统造影(CT urography,CTU)检查,3D打印组提取CT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文件进行3D图形后处理,采用热塑性材料打印获得3D模型,根据3D肾脏模型的综合规划,为每位患者建立一个虚拟的安全可靠的经皮肾通路后执行PCNL。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进行比较。术前: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肌酐、结石大小及结石CT值。术中:(1)目标肾盏定位时间;(2)术前规划穿刺盏与术中实际穿刺盏的符合度;(3)手术完成时间。术后:(1)清石率;(2)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3)术后恢复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0例患者成功打印出3D模型,能准确地表示结石与邻近解剖结构、肾内动脉和集合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3D打印组在目标肾盏定位时间[(2.9±1.5)min与(5.8±1.7)min,P=0.023]、模拟穿刺盏与实际穿刺盏的符合[(89.5±3.5)%与(60.2±5.7)%,P=0.005)、术后清石率[(89.9±4.5)%与(75.9±5.2)%,P=0.009]及血红蛋白下降水平[(1.4±0.5)g/L与(2.9±1.4)g/L,P=0.032]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手术完成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D打印的肾脏模型真实还原了肾脏及结石周围的解剖结构,为医师提供了立体直观的方式进行手术,对于经皮肾镜取石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零宽容理念对肾结石患者护理体验及术后感染与护患关系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连云港市赣榆瑞慈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中运用医院感染零宽容理念,比较两组术后感染总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护理体验评分(规章制度、护理操作流程、应急预案、院感防控)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护理体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护理体验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护理体验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感染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0.00%,护理总满意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零宽容理念能够提高肾结石患者术后护理体验、改善护患关系并降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科中老年脑出血住院患者并发尿路感染(UT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7例,结合临床表现及近期尿常规、尿培养结果,确诊UTI 24例,分为UTI组(24例)和非UTI组(53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年龄≥18岁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筛选可能影响双瓣置换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共纳入312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在312例患者中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9.87%(62/312),其中1期38例,2期18例,3期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与性别、术前血肌酐值、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前7 d内使用对比剂、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8 h内再次开胸、合并房颤、术后24 h大量输入库血有关联(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术前血肌酐值、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 h内大量输入库血为心脏瓣膜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性别、术前血肌酐值、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 h内大量输入库血为心脏瓣膜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重视患者围术期处理,改善患者术前心、肾功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加强术后监护防止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可望减少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老年肾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近2年收住我科肾结石患者40例,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各20例.FTS组采用FTS理念,通过入院前的预处置、术前准备、围手术期保温、早期活动和早期进食,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FTS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理念指导下围手术期护理明显加快老年患者的手术康复,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费用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