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相关指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2年的肿瘤复发率为2.08%和6.25%,低于对照组的16.67%和27.08%;观察组术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 B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辅以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可抑制肿瘤复发与转移,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张洪宜  商亭 《吉林医学》2014,(36):8098-8099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临床价值,为治疗膀胱癌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进行膀胱癌治疗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手术后24 h,患者采用表柔比星膀胱灌注,40 mg表柔比星溶于40 ml 5%葡萄糖溶液中,每次灌注的药物在膀胱停留1 h。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术后12个月,随访记录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膀胱癌原位复发的例数分别为4例、7例,异位复发的例数分别为2例、3例,总的复发率分别为15.38%、25.64%。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可反复进行、疗效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4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常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刺激征、血尿、发热、拔管后膀胱过度活动症、较严重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予以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56例,常规灌注的28例为对照组,早期灌注的28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予以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效果确切,可降低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尹三省 《当代医学》2016,(18):143-144
目的:分析与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观察组则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进行治疗,将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复发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留置导尿管时间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独立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在社会关系与环境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2):231-23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在治疗膀胱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用经尿道肿瘤切除联合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65例,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治疗。术后随访3年,观察患者术后复发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36.7%、不良反应发生率15.4%,且复发率随着膀胱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逐渐增高,相互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16.7%、不良反应发生率33.8%,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不同灌注药物治疗患者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两者相得益彰,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膀胱肿瘤的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及复发率。方法:选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4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比其两组手术指标和复发概率。结果:观察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复发概率5.00%,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十分好,且复发概率低,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吉西他滨、表柔比星序贯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扶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经接受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术后接受吉西他滨、表柔比星序贯膀胱灌注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8.70%(4/46)]低于对照组[26.09%(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给予吉西他滨、表柔比星序贯膀胱灌注治疗可明显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采用常规膀胱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3、5年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0%,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0%、82.50%、75.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5%、85.00%、77.5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年、5年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生存率较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25-28
目的探讨经尿道二次电切联合膀胱灌注预防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泌尿科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高危NMIBC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URBT+术后24 h内膀胱灌注进行治疗,此后采用规则膀胱灌注,连用8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首次TURBT术后再次予以TURBT,后采用规则膀胱灌注,连用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随访2年观察肿瘤复发状况及肿瘤进展状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5.88%),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11.76%),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3,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进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2,P0.05)。结论经尿道二次电切联合膀胱灌注可预防高危NMIBC患者术后中远期疾病复发,减少肿瘤进展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联合膀胱灌注预防腺性膀胱炎复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就诊的150例诊断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个组别,分析两组患者的腺性膀胱炎治疗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疗效确切,并且可有效减少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王胜  李绍成 《吉林医学》2015,(7):1331-1332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在肌层浅表性膀胱癌方面的治疗优势,对比和分析应用化疗联合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住院治疗的36例肌层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方案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结局。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总缓解率明显不如观察组患者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肌层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采取化疗联合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临床缓解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吴国忠  林立国 《海南医学》2014,(14):2131-2132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66例,均分为两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术后随访5年,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6.13±11.26) min,术中出血量为(45.71±9.86) ml。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9.62±11.26) min,术中出血量为(47.25±21.36) ml。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术后5年有2例复发。对照组患者有3例不良反应,9例复发。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膀胱肿瘤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它可以有效减小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T_(2~3)N_0M_0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5例,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常规辅以膀胱灌注化疗及全身辅助化疗。选择诱导治疗阶段后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保留膀胱继续行巩固治疗,未完全缓解患者被建议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结果:75例患者中68例完成新辅助化疗并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其中50例患者术后获得完全缓解,随访12~48个月,68例患者3年生存率及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67.5%和73.7%,50例完全缓解患者术后复发15例,其中非肌层浸润性复发9例,肌层浸润性复发6例;3年生存率及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76.4%和79.1%。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期以及术后完全缓解与生存率显著相关。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确实可行,保留了膀胱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在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整群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0月于该院泌尿外科诊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9例,其中33例患者行尿道电切治疗(电切组),术后给予静脉、膀胱灌注化疗,36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根治组),术后给予静脉化疗。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累积住院时间、肿瘤3年无复发生存率(RFS)、3年存活率(OS)等。行Log-rank单因素和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潜在危险因素。结果与根治组相比,电切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20、-18.393、-7.205,P<0.01);两组患者在复发率及3年存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8、0.361,P>0.05);Log-rank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及T 3期患者的预后较差,为3年RFS及OS的危险因素(χ2=8.183、21.548、8.427、12.410,P<0.01);进一步行Cox 多因素分析,肿瘤直径≥5 cm为术后患者3年RFS的危险因素(RR=3.658,95%CI:1.875~7.137,P<0.01),T 3期和肿瘤直径≥5 cm 为影响患者3年OS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手术风险较小,联合辅助静脉、膀胱灌注化疗能够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肿瘤直径≥5 cm、T3期是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膀胱部分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研究情况.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18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98例以及观察组86例.对照组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疾病.观察组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疾病.分析结果.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与手术进行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试者5年内疾病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来讲,为其开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手术历时短,出血量低,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的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在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2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联合丝裂霉素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TURBT术时间为10~65 min;两组术中出血量均较少,观察组仅2例、对照组仅3例术后出血较明显,再次置入电切镜均成功止血;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及全身反应,其中观察组出现尿频、尿痛及血尿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随访2年,主要检查项目为B超、CT、膀胱镜检,两组均无一例死亡,其观察组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内未有复发病例出现,观察组及对照组均在术后9~12个月出现1例、5例复发患者,均为非原位复发。结论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的临床疗效,考察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尿液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4(BLCA-4)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MIBC患者56例,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6),对照组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治疗组采用TURBT,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手术并发症及生存情况,检测两组手术前后血清IGF-1和VEGF水平及尿液BLCA-4和IL-8水平变化,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前血清IGF-1和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血清IGF-1和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2年、3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URBT治疗老年MIBC临床效果较好,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创伤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张海滨 《当代医学》2013,(5):113-114
目的探讨经尿道诊断性膀胱肿瘤电切在膀胱癌准确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膀胱癌患者96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分别给予经典术式和经尿道诊断性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随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2年后复发者20例(41.67%),进一步恶化成浸润性膀胱癌者6例(12.50%);观察组患者2年后复发者9例(18.75%),恶化为浸润性膀胱癌者2例(4.17%)。两组复发率和恶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诊断性膀胱肿瘤电切术在对膀胱癌的分期较为准确,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20.
贾洪波  钟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2,(30):157-158,160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71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治疗;治疗组36例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癌切除术治疗,术后即刻予膀胱内无菌蒸馏水60 mL加吡柔比星30 mg灌注1次。两组术后拔除导尿管时予无菌蒸馏水60 mL加吡柔比星30 mg灌注1次,以后每周1次,连续灌注8周后改为每个月1次,持续灌注至术后1年。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2.5 min,1例发生术中膀胱穿孔,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6 d,9例患者术后复发;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4 min,术中未出现膀胱穿孔,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3 d,2例患者术后复发。两组之间平均手术时间、膀胱穿孔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肿瘤复发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优于单纯电切术,术后复发率低、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