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召辉  肖军 《山东医药》2011,51(29):110-111
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死率的评估可提高存活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但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复杂的技术和专业医师。因此找到一种容易测量的循环指标能方便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脑钠肽(BNP)基因表达的产物,其有可能成为早期脓毒症诊断鉴别及预后预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3.
全彩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70-2171
正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病情预后评估是治疗的重要基础及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钠肽对维持心脏正常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1,2〕,而关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影响相对较少,本文回顾分析ICU治疗的危重症患者NT-proBNP水平,探讨其与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作为脓毒症患者预后早期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分析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病历资料,记录其年龄,性别,既往史,入院6 h内NT-proBNP、肌钙蛋白(cTn)I、动脉血乳酸值、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预后及发病至死亡时间。根据COX回归分析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入院6 h内NT-proBNP与脓毒症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相对危险度(RR)=1.027,95%可信区间(CI):1.002~1.052,P=0.033]、入院6 h内NT-proBNP(RR=1.606,95%CI:1.190~2.267,P=0.002)、乳酸(RR=1.718,95%CI:1.250~2.361,P=0.001)是患者28 d死亡的相关因素。ROC曲线显示,年龄[曲线下面积(AUC)=0.656,P<0.001),与发病至死亡时间不存在线性相关。结论:NT-proBNP的高低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相关,但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不存在线性关系。早期NT-proBNP升高对于提示脓毒症患者的危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肌钙蛋白T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慢性肺心病患者53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于该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3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肌钙蛋白T水平。结果观察组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肌钙蛋白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再次入院与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肌钙蛋白T的检测,有利于指导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75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80例为观察组与无心脏疾患者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功能(LVEF),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器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LVEF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随着NYHA分级逐渐升高,患者血清NT-proBNP逐渐升高(P<0.05)。LVEF、NYHA分级与NT-proBNP水平显著相关,而与性别则无相关性。结论 75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心衰严重程度正相关,因此可作为诊断、评估预后及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8例(AMI组)及诊断为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4例(对照组),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24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NT-proBNP与AMI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上未见统计学差异,糖尿病史、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肌钙蛋白Ⅰ(ultra-TnⅠ)、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糖(Gl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与ultra-TnⅠ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r2=0.746,r=0.864,P<0.01).ROC曲线显示,AUCM-proBNP=0.952,Cut-offNT-proBNP=246.82 pg/ml,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灵敏度为87.9%,特异度为81.3%.结论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钙蛋白T(cTnT)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肾脏病老年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3例34期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双抗光电化学法测定受检者血清cTnI、cTn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cTnI、cTnT及NT-proBNP水平与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93例患者平均随访(49.7±5.9)个月,47例(24.4%)出现ESRD,23例(11.9%)死亡。慢性肾脏病组血清cTnT、cTnI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cTnI阳性组平均年龄大于阴性组(P<0.05),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阴性组(P<0.05);cTnT阳性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GFR及白蛋白水平低于阴性组(P<0.05),蛋白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ESRD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NT-proBNP高浓度组年龄大于低浓度组(P<0.05),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高于低浓度组(P<0.05),GFR及白蛋白水平低于低浓度组(P<0.05),蛋白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ESRD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低浓度组(P<0.05)。cTnT及NT-proBNP是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ESRD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2.41、2.87,P<0.05;HR=2.15、2.94,P<0.05)。结论老年34期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双抗光电化学法测定受检者血清cTnI、cTn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cTnI、cTnT及NT-proBNP水平与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93例患者平均随访(49.7±5.9)个月,47例(24.4%)出现ESRD,23例(11.9%)死亡。慢性肾脏病组血清cTnT、cTnI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cTnI阳性组平均年龄大于阴性组(P<0.05),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阴性组(P<0.05);cTnT阳性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GFR及白蛋白水平低于阴性组(P<0.05),蛋白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ESRD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NT-proBNP高浓度组年龄大于低浓度组(P<0.05),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高于低浓度组(P<0.05),GFR及白蛋白水平低于低浓度组(P<0.05),蛋白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ESRD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低浓度组(P<0.05)。cTnT及NT-proBNP是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ESRD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2.41、2.87,P<0.05;HR=2.15、2.94,P<0.05)。结论老年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cTnT、cTnI和NTproBNP水平均升高,其中cTnT及NT-proBNP可以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肺炎并心力衰竭(肺炎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肺炎心衰患儿52例,健康儿童23名,检测血清NT—proBNP、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肺炎心衰组患儿血清NT—proBNP、cTnT及CK—MB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肺炎心衰组NT—proBNP的敏感性优于cTnT。结论联合检测NT—proBNP、cTnT对肺炎患者合并心肌损伤、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玉梅  蔡葵  廖建平 《山东医药》2010,50(33):41-42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死亡或再次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因失代偿心力衰竭而间断住院治疗的182例患者,随访6个月,终点事件为再次入院或死亡,其中住院期间死亡26例。将存活患者分为Ⅰ组(n=82,NT-proBNP水平下降至少30%)、Ⅱ组(n=49,NT-proBNP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Ⅲ组(n=25,NT-proBNP水平升高至少30%)。结果在6个月的随访中,Ⅲ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及Ⅰ组(P〈0.01)。NT-proBNP水平的变化早于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胸比变化。结论 NT-proBNP水平与6个月内患者死亡和再次入院率相关。NT-proBNP水平具有评价治疗效果和协助临床决策心衰患者是否可以出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比较不同分层下患者的生存预后[NT-proBNP>654.5 ng/L组vs NT-proBNP≤654.5 ng/L组;Cyfra21-1> 3.5μg/L组vs Cyfra21-1≤3.5μg/L组;ⅢB期组vsⅣ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vs非COPD组;胸腔积液组vs非胸腔积液组]。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晚期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风险因素。比较NT-proBNP> 654.5 ng/L组和NT-proBNP≤654.5 ng/L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晚期NSCLC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7.8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 654.5 ng/L、Cyfra21-1> 3.5μg/L、IASLC分期为Ⅳ期,以及合并COPD、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白蛋白(albu-min,Alb)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90例老年患者和16例健康老年人血清NT-BNP浓度,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心室结构功能,分为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组(22例)、单纯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组(34例)和无症状舒张功能不全组(34例).结果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NT-BNP浓度升高,且随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增加,与NYHA分级正相关.以血清NT-BNP浓度>102.75pg/ml为界值,判断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性91.1%、特异性87.5%、准确性90.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左室射血分数、NYHA分级是影响血清NT-BNP的因素.对老年单纯舒张功能不全患者,NT-BNP亦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症状舒张功能不全时血清NT-BNP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中限制充盈型血清NT-BNP浓度高于松弛受损型(1961.2±304.9)与(460.1±92.7)pg/ml,(P<0.001).结论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NT-BNP水平升高,且随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增加,能较好反映左室功能状态.老年单纯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NT-BNP也升高,与舒张功能受损的程度一致.血清NT-BNP水平对诊断老年心功能不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心功能正常情况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差异及UAP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与肌钙蛋白I(cTnI)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6例,其中SAP 54例,UAP组62例,UAP组中cTnI阳性者32例,cTnI阴性者30例,正常对照组35例,测定每位患者的血浆NT-proBNP、cTnI水平,比较不同组别NT-proBNP浓度及分析UAP患者NT-proBNP与cTnI的关系。结果 UAP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146.55(53.65,772.55)pg/ml]高于SAP组[47.50(19.23,87.35)pg/ml]和对照组[33.38(14.07,66.6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血浆NT-proBN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患者中cTnI阳性组血浆NT-proBNP浓度[646.86(127.85,1 181.63)pg/ml]高于cTnI阴性组[91.50(26.54,145.8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与cTnI浓度呈正相关(r=0.57,P〈0.05)。结论 UAP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增高,并与cTnI浓度呈正相关;心肌缺血是NT-proBNP释放的重要刺激因素之一,NT-proBNP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测定NT-proBNP有利于发现心功能正常但处于高风险的患者,使患者能得到早期干预,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和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抢救室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脓毒症患者48例,非脓毒症患者52例。以就诊时cTnI和BNP水平和入院24 h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作为基线资料。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cTnI和BNP与预后关系,预后不良指标包括院内和出院30 d内死亡及APACHE评分≥20分。结果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的性别、年龄和原发病构成比、APACHE Ⅱ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中有47.92%(23/48)存在cTnI和(或)BNP水平升高,非脓毒症组中有28.84%(15/52)存在cTnI和(或) BNP水平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不良与cTnI、BNP增高有关。结论血清cTnI、BNP水平升高有助于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与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的冠心病患者142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并测定血浆NT-pro BNP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抑郁检出率为33.8%;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年龄、体重指数、在职情况、血浆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性别、婚姻状况、疾病类型、发病次数、心功能Killip分级,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脑血管病检出率,心脏手术史及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T-pro BNP水平、体重指数与冠心病患者的抑郁障碍有关(P<0.05)。结论血浆NT-pro BNP水平是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浓度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3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人员3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血清NT-proBNP及PCT浓度在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不同心功能分级亚组患者及研究组不同预后亚组患者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及PCT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207.3±133.3)pg/mL vs.(84.0±16.8)pg/mL,P0.05;(3.7±1.2)ng/mL vs.(0.3±0.1)ng/mL,P0.05]。研究组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亚组患者的血清NT-pro BNP浓度分别为(3 042.1±142.5)pg/mL、(6 131.1±110.6)pg/mL、(6 789.4±112.1)pg/mL,血清PCT浓度分别为(3.1±1.0)ng/mL、(3.6±1.2)ng/mL、(4.4±1.4)ng/mL。研究组心功能分级Ⅲ级、Ⅳ级亚组患者的血清NT-pro BNP及PCT浓度均显著高于Ⅱ级亚组患者,而Ⅳ级亚组患者的血清NT-pro BNP及PCT浓度又均显著高于Ⅲ级亚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0例患者中,存活26例,死亡4例,存活率、病死率分别为86.7%、13.3%。死亡患者的血清NT-proBNP及PCT浓度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 845.1±167.0)pg/mL vs.(5 943.3±162.1)pg/mL,P0.05;(4.8±1.6)ng/mL vs.(3.1±1.0)ng/mL,P0.05]。结论血清NT-proBNP及PCT浓度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脑钠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张功能不全是触发心肌细胞释放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重要因素。血浆BNP和NT-proBNP水平是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预后判断重要的生化学指标,独立于传统的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现简要介绍血浆BNP和NT—proBNP检测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溶栓治疗后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趋势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发病后24h内入院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188例,根据患者最终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四组:A组(n=50):行急诊PCI治疗,住院期间第5~7d行第二次PCI治疗;B组(n=48):仅行急诊PCI治疗;C组(n=46):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住院期间第5~7d行择期PCI治疗;D组(n=44):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测量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根据患者入院24hNT-proBNP值,将患者分为:0~299pg/ml组、300~899pg/ml组及≥900pg/ml组,记录三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半年内及1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对PCI术后NT-proBNP水平与随访1年时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四组患者入院24hNT-proBNP水平均达峰值,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A、B两组比较,AMI后45d、半年、1年时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A、B组比较,入院后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D两组比较,AMI后第11d、随访第45d、半年及1年时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0~299pg/ml、300~899pg/ml及≥900pg/ml三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半年及1年时MACE发生率均呈递增趋势;其中0~299pg/ml组、300~899pg/ml组患者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此两组与≥900pg/ml组比较,MACE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时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患者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再狭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及溶栓治疗后近、中期预后及1年时冠状动脉再狭窄具有临床价值;急诊PCI及择期二次PCI对降低NT-proBNP水平优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