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imatinib,IM)或尼洛替尼(nilotinib,NIL)治疗老年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75例一线使用IM或NIL年龄≥60岁的CML患者,IM组43例,NIL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IM组和NIL组间3、6、9、12个月主要分子学反应(major molecular response,MMR)(分别为23.07% vs. 15.00 %,52.38% vs. 52.38%,57.89% vs. 59.09%,54.17% vs. 57.14%)及MR4.0(分别为11.53% vs. 10.00 %,52.38% vs. 47.62%,57.89% vs. 50.00%,54.17% vs. 42.86%)无统计学差异(P<0.05);3、6、12、18个月最佳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60.47% vs. 75.00 %,60.47% vs. 71.88%,62.79% vs. 75.00%,72.09% vs. 90.63%,P>0.05);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期无统计学差异(90.70% vs. 93.75%,79.07% vs. 90.62%,34.88% vs. 65.63%,P>0.05);NIL组较IM组治疗失败率低(15.63% vs. 44.19%,P=0.009),但更易发生血液学或心血管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31.25% vs. 6.78%,P=0.006)。结论:IM或NIL一线治疗老年CML均获得良好疗效,NIL治疗失败率低于IM,但NIL较IM更易出现血液学或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尼洛替尼和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初诊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慢性期(chronic phase,C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5例新诊断的CML-CP患者,接受口服尼洛替尼300~400 mg,每日2次(尼洛替尼组)或口服伊马替尼400 mg,每日1次(伊马替尼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65例初发CML-CP患者,确诊CML的中位时间均为19.5(5~39)个月?尼洛替尼组26例,伊马替尼组39例,治疗后3?6?12个月时尼洛替尼组主要分子学反应(major mdecular response,MMR)获得率高于伊马替尼组,分别为23.1% vs. 7.6%?45.5% vs. 21.2%?66.7% vs. 54.8%,且在6个月时有显著差异?Sokal积分低?中和高危组患者12个月MMR的获得率在尼洛替尼组和伊马替尼组分别为81.3% vs. 42.8%?42.8% vs. 57.1%?66.7% vs. 50.0%?3个月获得Bcr-Abl ≤ 10%的发生率在尼洛替尼组为80.8%,显著高于伊马替尼组的41.0%;6个月达Bcr-Abl<1%的比例在尼洛替尼组为77.3%,高于伊马替尼组的48.5%,均有显著差异?12个月Bcr-Abl<0.1%的比例在尼洛替尼组为66.7%,高于伊马替尼组的54.8%,尼洛替尼组达MMR的中位时间短于伊马替尼组(14 vs. 34个月)?尼洛替尼组和伊马替尼组3?6和12个月获得细胞遗传学缓解(complete cytogenetic rewsponse,CCyR)的比例分别为76.9% vs.52.9%?89.5% vs. 70.0%?78.5% vs. 77.3%,达CCyR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个月和 6个月?尼洛替尼和伊马替尼组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多为1~2级,患者大多可耐受?结论:尼洛替尼治疗初诊CML-CP较伊马替尼更早达到分子学缓解,安全有效,有可能作为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3.
观察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尼洛替尼对14例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14例患者有10例(71.4%)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CHR),其中2例(20%)缓解后复发。14例患者中2例(14.3%)获得完全遗传学缓解(CCyR),4例(28.6%)获部分遗传学缓解(PCyR),其中1例(16.7%)缓解后3个月复发。提示尼洛替尼对伊马替尼治疗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有较高的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率。  相似文献   

4.
颜新宇 《重庆医学》2012,41(8):811-81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占全部白血病的15%~20%,发病率为1~2万/10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白血病类型。CML以t(9,22)(q34,q11)染色体易位形成的断裂点簇集区(breakpoint cluster region,BCR)-艾贝尔逊白血病病毒(abelson leukemia virus,ABL)融合基因为主要标志,此基因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尼洛替尼和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7年1~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随访的初诊为CML-CP且初诊时即服用尼洛替尼超过12个月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时收集30例初诊为CML-CP且初诊时即服用伊马替尼超过12个月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予尼洛替尼300~400 mg,12小时口服1次,对照组予伊马替尼400 mg,每天口服1次.所有患者服药后3、6、12个月进行BCR-ABLIS转录水平、Ph染色体转录水平及不良反应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早期分子生物学反应获得率(3、6个月),主要分子生物学反应(MMR)获得率(3、6、12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Ph=0)获得率(3、6、12个月)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早期分子生物学反应(3、6个月)获得率(80.0%比53.3%,86.7%比63.3%)尼洛替尼组高于伊马替尼组(P<0.05);3、6、12个月的MMR获得率分别为16.7%比6.7%、46.7%比20.0%、60.0%比25.9%,尼洛替尼组高于伊马替尼组,6、12个月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遗传学方面,两组患者3、6、12个月的CCyR获得率分别为83.3%比66.7%、90.0%比76.7%、92.0%比8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血液毒性反应,但Ⅲ~Ⅳ不良反应少见,大多具有自限性.非血液学方面毒副作用尼洛替尼组主要表现为生化指标的异常,伊马替尼组主要表现为水肿,Ⅲ~Ⅳ不良反应少见,多数可自行恢复.结论 尼洛替尼治疗初诊CML-CP疗效更佳,但其生化方面的毒副作用更突出.  相似文献   

6.
Wei Y  Zhang X  Chen W  Cao R  Yin C  Feng R  Liu Q  Meng F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7):1000-1003
目的评价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接受尼洛替尼治疗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6例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CML患者接受尼洛替尼400~800 mg/d治疗,随访观察近5年,定期监测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指标,记录用药后患者临床表现及各项生化指标,评价其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26例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尼洛替尼中位治疗时间1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1个月。累计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HR)16例(61.5%),获得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13例(50.0%),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9例(34.6%),获得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7例(26.9%)。尼洛替尼治疗相关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多为l~2级,主要为胆红素升高(69.2%)和皮疹(57.7%)。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53.8%)、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分别为26.9%和19.2%)。相比进展期患者,尼洛替尼对慢性期和缓解期的患者疗效更佳、血液学副作用更少。结论尼洛替尼为对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受的CML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并安全的治疗选择,尤其对非进展期CML患者更为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对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慢性期临床疗效。方法: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62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予以氟马替尼治疗,对照组予以伊马替尼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QT-PCR法检测患者BCR-ABLIS转录水平,进行分子学反应评估,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部分分子学反应(EMR)分别为53.3%和60.0%,高于对照组的21.9%和28.1%,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别为33.3%和50.0%,高于对照组的9.4%和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皮疹、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早期分子学反应优于伊马替尼,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重点分析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慢性期的临床疗效与危险度分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98例 CML 慢性期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前通过Sokal评分、Hasford评分进行危险度分层,比较不同组间的临床疗效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8例患者中,3个月达到血液学缓解( CHR)、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 PCyR)的占97.8%及86.4%,6个月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 CCyR)的比例占82.9%,12个月达到分子学缓解( MMR)的比例占54.5%。入组患者均根据Sokal评分计算危险度分层,服药3个月后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达到PCyR的比例分别为94.4%、82.6%、66.7%( P=0.104),6个月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达到CCyR的比例分别为88.2%、76.9%、100.0%(P=0.319),12个月低危组、中危组达到MMR的比例分别为52.4%、65.0%( P=0.412)。根据入组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前情况,有46例患者进行了Hasford分层,低危组21例、中危组23例,高危组2例,3个月达到PCyR的比例分别为90.5%、91.3%、50.0%(P=0.191),随访到6个月,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达到CCyR的比例分别为83.3%、94.4%、100.0%(P=0.528),随访到12个月,低危组及中危组达到MMR的比例分别为45.5%、58.3%( P=0.842)。结论伊马替尼治疗CML疗效好,低、中危组比高危组更易获得较好的疗效,且坚持足量应用更易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早期(3个月时)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确诊CML的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7分为尼洛替尼组(18例)和伊马替尼组(111例).两组患者服药3个月后门诊复查骨髓形态学、BCR-ABL融合基因国际标准值(BCR-ABLIS),比较两组患者的BCR-ABLIS结果,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主要指标为BCR-ABLIS≤10%的达标率、BCR-ABLIS≤0.0032%的比例)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血液学毒性;Q-T间期延长,以及肝功能损害、骨骼肌肉疼痛、水肿、皮疹、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尼洛替尼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达到BCR-ABLIS≤10%、BCR-ABLIS≤0.0032%的比例均高于伊马替尼组(94.44%vs 69.37%;55.55%vs 2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洛替尼治疗CML的早期分子学反应达标率以及患者分子学反应的深度均高于伊马替尼组,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前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取得很大成功,CML的长期无病生存率逐年增高,这些获得长期无病生存的CML患者不单单满足于目前的无病生存,更渴望有健康、高品质的生活,育龄期的年轻患者更加渴望拥有自己的后代,因此笔者开展伊马替尼对CML患者生殖能力影响的临床研究,并指导1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男性CML患者成功生育,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氟马替尼二线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CML-CP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患者伊马替尼400 mg/d治疗后出现全身皮疹,不耐受,并检测出集落刺激因子3受体(CSF3R)exon17(p.P733T)突变,转换氟马替尼治疗3个月后复查ISBCR-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尼洛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伊马替尼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尼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时点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尼洛替尼治疗CML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组(新诊断组,n=50)、B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组,n=48)。所有患者均采用伊马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A组PCyR发生率为84.0%,高于B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A组CCyR发生率为82.0%,高于B组的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A组CCyR发生率86.0%,高于B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达到CCyR时间为(6.2±0.4)个月,明显短于B组的(15.0±2.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慢性髓性白血病,较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者有更显著的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实施伊马替尼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应用国产伊马替尼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进口伊马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每月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学缓解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细胞遗传学反应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每月治疗费用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与对照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国产伊马替尼治疗可达到与进口伊马替尼较相似的效果,且治疗费用更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尼洛替尼和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阐明酪氨酸 激酶抑制剂(TKI)抑制白血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在线基因表达数据库中下载表达谱数据集GSE19567, 利用BRB-ArrayTools 软件进行质量控制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 ),然后分别对差异基因进行GO 功能 富集分析、KEGG 通路富集分析、pathway 互作网络和基因互作网络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差异基因519 个, 其中177 个上调表达,342 个下调表达。GO 富集分析发现DEGs 主要涉及小分子代谢、血液凝固、转录调控、 细胞增殖与凋亡调控等生物过程,发挥的分子功能集中在蛋白结合、蛋白二聚化、序列特异性DNA 结合和 ATP 结合等。KEGG 富集分析发现代谢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Jak-STAT 信号通路和HIF-1 信号通路 等pathway 显著富集。网络分析挖掘出的核心基因有SHMT 2、CBS 、CTH 、HK 2,核心pathway 包括MAPK 信号通路、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结论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影响了CML 细胞代谢通路和信号转导通路的相 关基因,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凋亡等机制抑制白血病,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郑方  冷青  季征  吴音  宋扬   《中国医学工程》2013,(9):150-150
目的对比分析达沙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CP)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5例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达沙替尼治疗,另一组采用伊马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CCyR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5例患者13例采用达沙替尼治疗,另12例采用伊马替尼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3.7个月。治疗后12个月达沙替尼组和伊马替尼组CCyR率分别为78%、6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沙替尼是新一代治疗CML-CP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具有特殊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以bcr/abl融合基因的激酶作为靶点的药物伊马替尼(imatinib),其商品名为格列卫(Glivec),对CML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对慢性期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缓解率达75%以上,但对进入加速期及急变期CML的治疗效果国内报道不多.本研究总结了本院2002年以来18例加速期及急变期CML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效果,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肖蓉 《四川医学》2019,40(3):261-266
目的 TKI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乙肝激活的风险评估及乙肝激活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与预后。方法报道3例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乙肝激活患者的诊疗结果,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风险评估、诊断、治疗与预后等特征。结果 例1乙肝激活发展成为肝衰竭3周后死亡;例2乙肝激活,肝功能酶学升高,停TKI治疗,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恢复,HBV-DNA检测不出;例3乙肝激活,肝功能正常,抗病毒治疗HBV-DNA检测不出。结论HBs Ag阳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TKI长期治疗过程中有乙肝激活的风险,即使是HBV-DNA低载量仍然可能,需要定期监测HBV-DNA,争取早期识别,避免发展到暴发性肝衰竭。HBs Ag阴性,抗HBc阳性,HBV-DNA低载量的CML患者乙肝激活的风险小。CML患者TKI治疗前需常规进行乙肝两对半及HBV-DNA载量的筛查,确定发生乙肝激活的风险。从TKI用药到发生乙肝再激活时间长短不一,临床表现多样,乙肝激活需要排除合并其他肝病,首选第二代核苷类药物,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停TKI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后的3?6个月时的BCR-ABL转录本水平在疗效监测中的价值,为CML患者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了128例初诊慢性期CML患者,分析伊马替尼治疗后3?6个月时的不同的BCR-ABL水平与后续的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和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的关系?结果:CML患者达EMR(早期分子学反应,3个月时BCR-ABL≤10%)患者比EMR失败(3个月BCR-ABL>10%)的患者在后续的时间点有更高的CCyR和MMR(P < 0.05)?在EMR失败的患者中,6个月BCR-ABL≤1%的患者组疗效与EM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BCR-ABL介于1%~10%及>10%的患者与EMR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后的达EMR及EMR失败后6个月BCR-ABL≤1%能够预示良好的预后,推测可以作为早期干预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