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儿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护理满意度及患儿复发情况(哮喘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家长疾病认知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哮喘发作次数及再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明显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的疾病认知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并能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传统护理随访模式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儿入组8个月后哮喘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哮喘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控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部分控制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有助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情控制,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缓解儿童哮喘发作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及住院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出院后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和平均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减少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次数和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疗效,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哮喘的发作,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0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首次就诊及随访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呼气峰值流速(PEF)、生命质量评分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首次就诊及随访1年内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急诊、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患儿生命质量评分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护理的疗效和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儿科学龄期支气管哮喘儿童11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采用健康教育,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采用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自我护理行为干预能力评分、哮喘控制程度与哮喘发作程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行为干预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与对照组(P0.05)。护理后,全部患儿哮喘完全控制率、哮喘部分控制与哮喘总体控制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哮喘完全控制率、哮喘部分控制与哮喘总体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与住院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在改善学龄期支气管哮喘儿童自我护理行为干预能力、哮喘控制程度与哮喘发作程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两组均持续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家长疾病认知水平、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和发作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ACT)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家长疾病知识掌握度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提高哮喘患儿家长疾病认知水平,有效控制疾病症状,减少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到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水平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哮喘症状评分及随访期间哮喘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期间采用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哮喘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淅川县中医院收治的10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哮喘再发作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有助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尚启云  赵燕  杨菲  吕敏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7):1216-1219
目的 对治疗好转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出院后进行规范化延续性护理,评价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对出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将其中住院号尾数为奇数分为对照组,偶数分为观察组,各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护理、出院指导及出院1周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电话随访期限延长至出院后的24周,每4周随访1次,共7次,并解答患儿家庭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2组患儿出院时、出院第1周和出院第24周分别根据哮喘控制测试表(asthma control test,ACT)进行测试评分,通过家庭峰流速仪监测患儿的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日变异率。比较2组患儿ACT评分及PEF日变异率。 结果 2组患儿在出院第24周时ACT评分及PEF日变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EF日变异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规范化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提升支气管哮喘出院患儿的ACT评分,降低PEF日变异率,降低哮喘复发的风险,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哮喘发作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林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45例)和B组(46例)。A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儿接受延续性护理,持续6个月。评估两组患儿护理期间治疗依从性,6个月后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儿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患儿出院6个月内支气管哮喘发作情况。结果 B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SF-36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SF-36评分均提高,B组患儿SF-36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频率为(3.03±0.41)次/月,B组为(0.91±0.22)次/月,B组患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频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降低患儿出院后哮喘发作频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43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及过渡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急性发作次数及再次入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发作间隔天数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生理、心理、环境、社会领域四个指标及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得分显著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儿出院后发作次数和再次入院次数,提高治疗信心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家长认知程度以及儿童支气管哮喘预防和控制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来本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门诊-病房-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组(即实验组52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对患儿家长实施门诊-病房-出院后支气管哮喘全程健康教育,对比分析家长对支气管哮喘的认知程度、患儿2年内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家长对支气管哮喘的认知程度显著提高;2年内实验组患儿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门诊-病房-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明显提高患儿家长对支气管哮喘的认知,有助于控制患儿病情发作次数,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CKD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肾功能及家属照护能力。结果两组入院时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 a后,观察组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的家长自护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 a后,观察组的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等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延续性护理服务,改善了CKD患儿的肾功能,提升了家属的照护能力,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4.
刘美玲 《吉林医学》2012,33(23):5131-5132
目的:探讨家庭管理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出院时均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根据患儿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家庭管理方案,要求患儿及家属记哮喘日记,并随时与家长保持电话联系,保证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结果:患儿出院后随访1年,结果观察组1年内发病情况比对照组明显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管理可以显著减少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提高患儿及其监护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139-141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延伸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入院均给予常规处置,并给予匹多莫德颗粒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并于出院后进行延伸护理,采集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后空腹外周静脉血,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IgM;使用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并对患儿出院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再入院率、再急救率、急救次数进行回访、记录。结果:两组治疗后IgA、IgG升高(P<0.05),Ig M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IgA、IgG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EV_1(L)、FVC(L)、PEF(L/min)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FEV_1、FVC、PEF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1年哮喘发作次数、再入院率、再急救率、急救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能更为有效控制患儿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患儿出院后进行延伸护理,更有利于患儿哮喘发作控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陈素敏 《河北医学》2013,19(4):629-631
目的:探讨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将我科住院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以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分入健康教育组和常规组,每组均为40例。健康教育组于住院期间针对家属进行哮喘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出院后仍定期进行随访和健康指导。常规组于住院期间对家属予以常规护理指导。两年后,通过出院记录和随访,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例数,哮喘完全控制率,及再住院治疗情况。结果: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健康教育组患儿哮喘完全控制率(95.0%)高于常规组(37.5%)(X2=11.3,P〈0.01);健康教育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率(2.5%)低于常规组(32.5%)(X2=12.5,P〈0.01);健康教育组患儿再住院率(2.5%)低于常规组(32.5%)(X2=12.5,P〈0.01)。结论:加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采取科学的防治和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急性发作次数,使哮喘得到有效的控制,降低再住院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儿童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的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次数及哮喘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住院次数和哮喘发作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哮喘患儿,能够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7例,给予延伸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依从性,记录患儿再入院率、再急救率、发作和急救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按医嘱服药、饮食控制、按时检查、合理休息、学会自理技巧、心情状态良好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1年内再入院率、再急救率、发作次数和急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伸护理能有效的控制患儿的病情,改善患儿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戴庆梅 《吉林医学》2014,(27):6185-618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1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调查满意度,比较患者1年内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结果: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内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以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改善肺功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1例癫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院外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于院外指导等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病情控制率、智商改善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情绪状况、身体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行为问题)评分,并统计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病情控制率、智商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情绪状况、身体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行为问题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其智商改善,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