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孙慧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4):679-680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对成人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82例成人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5.61%(31/41)]高于对照组[51.22%(2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各项(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对成人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治疗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3例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给予左乙拉西坦,对照组46例给予奥卡西平,半年后对比两组疗效、疾病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各项临床疾病指标以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症状、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对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疾病控制与治疗效果均较佳,但左乙拉西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卡西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癫痫患儿,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接受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QOLIE-31)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OLIE-31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95%)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效果显著,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及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新诊断的成人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脑电的影响。方法将新诊断的成人部分性癫痫患者13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给予奥卡西平(OXC组)、拉莫三嗪(LTG组)及左乙拉西坦(LEV组)单药治疗12个月,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3组间无发作率无明显差别(P>0.05),OXC组及LTG组总有效率高于LEV组(P<0.05)。3种药物对癫痫样放电(IE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背景α节律均无明显变化(P>0.05);LTG组及LEV组治疗前后α、β、δ及θ频段相对功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OXC组θ频段功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OXC组治疗后θ频段功率与LEV组及LTG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及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新诊断的成人部分性癫痫均有较好的效果,3种药物对IE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拉莫三嗪及左乙拉西坦对脑电背景活动无明显影响,奥卡西平可使θ频段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9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癫痫发作次数、血清神经肽Y(NPY)水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为(5.26±1.25)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65±2.5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NPY、BD-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治疗癫痫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癫痫发作次数、NPY水平和BD-NF水平,其效果优于左乙拉西坦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将84例癫痫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成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单用奥卡西平治疗,研究组使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FT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与对照组73.81%相比,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4.76%,与对照组的19.05%相比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可对癫痫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造成一定影响,临床应定期对其甲状腺功能进行监测,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效果理想,可增强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马林楠  刘卓  吴芳  许明敏  于春玲 《海南医学》2023,(10):1432-1435
目的 研究奥卡西平+维生素B6+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及对其视频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口服奥卡西平+维生素B6+左乙拉西坦治疗,疗程4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视频脑电图、骨代谢[骨密度(BMD)]、认知功能[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改善情况以及易怒、激动、攻击性行为、兴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视频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BM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VIQ、PIQ分别为(98.31±5.06)分、(104.05±5.87)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成人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苯巴比妥联合卡马西平的常规癫痫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16周治疗期内周发作频率与基线期相比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VS 45.00%,P<0.05),并且观察组MoCA评分、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电图IEA与基线期相比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VS 57.50%,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12.50%,P>0.05).结论 采用基础治疗方案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痫发作具有更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晓玲  丁敏  钟水生 《吉林医学》2014,(19):175-177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观察组2,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均应用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观察组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观察组2单独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1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观察组2的80.00%(24/30)和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5.67,P值均<0.05),观察组2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癫痫月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1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观察组2(P<0.05),观察组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不良反应为20.00%(6/30),观察组2为16.67%(5/30),对照组为16.67%(5/3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癫痫发作次数,安全性好,可以成为难治性癫痫的有益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癫痫患儿中应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探究分析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0例,对照组口服奥卡西平,观察组口服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对比两组的疗效、安全性以及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χ2=6.0606;认知功能评分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t=25.6417)。结论在癫痫患儿中应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虽然安全性和单独应用奥卡西平相近,但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孙百弟 《大家健康》2016,(9):175-176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疾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小儿癫痫疾病患儿。患儿分组方法:密封信封法。83例患儿分为奥卡西平组和左乙拉西坦组两个组别。观察指标:(1)癫痫控制效果;(2)药物副作用;(3)患儿癫痫症状消失时间、总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1)左乙拉西坦组相比于奥卡西平组癫痫控制效果更高,差异显著(P <0.05);(2)左乙拉西坦组相比于奥卡西平组药物副作用更低,差异显著(P <0.05);(3)左乙拉西坦组相比于奥卡西平组癫痫症状消失时间、总治疗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 <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疾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均高于奥卡西平,且在促进症状消退和缩短疗程方面更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维生素B_6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癫痫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服用左乙拉西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维生素B_6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及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较对照组(28.5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6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优于单纯左乙拉西坦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研究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癫痫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OXC组(41例,给予口服奥卡西平治疗)和LEV组(40例,给予口服左乙拉西坦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和脑电图改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E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OXC组(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用于治疗儿童癫痫疗效相当,但左乙拉西坦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探讨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中老年女性部分性癫痫发作的疗效及骨密度和骨代谢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中老年女性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及血磷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L_(2~4)椎骨、Ward三角区及股骨颈的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4周后与观察组相比,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校正,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中老年女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对骨密度和骨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疗效。方法:选取39例ESE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发作情况、棘波指数、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发作治疗显效率为80.00%(16/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37%(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电图治疗显效率为75.00%(15/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11%(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智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智商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ESE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与卡马西平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卡马西平片治疗,观察组使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癫痫发作次数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细胞免疫水平无显著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分化簇3(CD3+)、分化簇4(CD4+)水平明显上升,分化簇8(CD8+)和抗组织相容性抗原-DR(HLA-DR)水平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要较卡马西平更显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减少癫痫发作次数,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对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随机分为2组,奥卡西平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各40例。奥卡西平组给予奥卡西平,开始剂量10 mg·kg-1·d-1,分2次服用,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5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60 mg·kg-1·d-1,左乙拉西坦组给予左乙拉西坦,开始剂量5 mg·kg-1·d-1,分2次服用,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5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60 mg·kg-1·d-1,2组均观察6~12个月。观察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奥卡西平组实际完成治疗39例,因皮疹退出1例,癫痫发作完全控制26例,出现不良反应8例,其中头晕2例,嗜睡1例,认知功能减退5例;左乙拉西坦组实际完成治疗38例,因经济原因退出2例,癫痫发作完全控制28例,出现脾气暴躁不良反应2例。结论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均有效,但左乙拉西坦更安全,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缺点是价格偏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片联合注射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奥卡西平片联合注射用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临床疗效、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片联合注射用阿昔洛韦治疗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BDNF水平,以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NSE水平,其效果优于左乙拉西坦片联合注射用阿昔洛韦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丙戍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戍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NSE、IL-2、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与对照组相比(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戍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徐敏  方琪  董万利 《安徽医学》2012,33(8):993-995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2例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在原用药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24周,以基础期平均每月发作频率与添加治疗24周平均每月发作频率进行比较,观察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添加治疗前后脑电图的变化,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有效,总有效率达67.3%(35/52),完全控制率达30.8%(16/52)。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后脑电图较添加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期38.5%(20/52)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乏力、头晕、脾气暴燥、易激惹、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没有病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而退出。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有效,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对不能完全控制的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添加治疗左乙拉西坦可能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