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与牙周翻瓣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牙周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组(观察组)和牙周翻瓣术组(对照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及牙槽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上述指标均小于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行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的治疗效果较牙周翻瓣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在牙周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牙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9)采用常规牙周翻瓣术治疗,观察组(n=49)给予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在牙周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常规牙周翻瓣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引导组织再生术加植骨材料治疗中、重度牙周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 5 1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62颗患牙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3 1颗。实验组于常规翻瓣术后置入胶原膜和生物活性玻璃 ,对照组单纯置入胶原膜。术前及术后 3、6、12个月分别记录牙周附着水平、牙周袋深度、根分叉探入深度、牙槽骨高度。结果 :实验组 3、6、12个月牙周附着获得、牙周袋深度减少、根分叉探入深度减少及牙槽骨高度增加与对照组均有差异显著意义。结论 :GTR加植骨材料与单纯GTR相比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骨替代品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42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β-TCP/HA+GTR组)作为观察组,常规牙周翻瓣术治疗(OFD组)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 a的牙周探诊深度(PPD)、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等临床指标及X线变化。结果两组术后PPD、HPD和SBI均有明显减少;β-TCP/HA+GTR组与OFD组相比较,PPD、HPD值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X线比较,两组根分叉区阴影面积均变小,β-TCP/HA+GTR组根分叉区牙槽骨平均新生骨高度(3.45±0.24)mm,OFD组为(1.03±0.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GTR技术治疗Ⅱ~Ⅲ度根分叉病变与传统的牙周翻瓣术相比,能更有效减少牙周袋深度,增加临床牙周附着水平和促进牙周骨组织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5.
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2个Ⅱ度根分叉病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10例使用Bio-Gide膜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GTR),另外12例进行常规翻瓣术,术后6个月对手术前后临床指标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并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牙周袋探诊深度自身对照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GTR组附着丧失和水平探入深度有明显改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翻瓣组附着丧失和水平探入深度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GTR组与翻瓣术组间比较,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根尖片,GTR组较翻瓣组垂直向骨高度增加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TR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牙周翻瓣术联合根管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根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牙周翻瓣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复发率,牙周指数水平,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等牙周指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IL-6水平均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翻瓣术联合根管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改善牙周指数,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复发率,减轻疼痛,其效果优于单纯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7.
孙建敏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144-3145
目的探讨牙周翻瓣术联合根管治疗对牙髓-牙周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方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根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根管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牙周翻瓣术进行治疗,3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细菌清除率、细菌感染率、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菌清除率略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牙周翻瓣术联合根管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牙周翻瓣术配合根管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牙周翻瓣术配合根管治疗,对2组疗效、牙周健康指标、细菌感染率及清除率、炎性因子水平予以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度(TM)等牙周健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龈沟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细菌感染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0.20%、9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更多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7,(7):875-877
目的:对比观察牙周翻瓣术和龈下刮治术在牙周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单颗牙周病患者96例,其中50例采用牙周翻瓣术治疗(A组),46例采用二次龈下刮治术治疗(B组)。观察两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附着丧失(AL)、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等临床指标情况,对比治疗后3个月牙槽骨吸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PD、AL、SBI及PLI指标水平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各指标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牙槽骨吸收率82.00%与B组80.43%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龈下刮治术、牙周翻瓣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的疗效相当,龈下刮治术操作简便损伤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引导组织再生术诱导牙周支持组织再生的作用 ,为其在牙周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实验组 ( 10 0例 )用国产聚四氟乙烯膜覆盖于牙周翻瓣术后的骨缺损区 ,对照组 ( 10 0例 )行牙周翻瓣术后直接缝合 ,牙周塞治。术后半年临床和放射检查 ,观察牙周附着水平和骨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 :引导组织再生术能在 5周内诱导牙周支持组织再生。结论 :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骨下袋具有明显的诱导再生作用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下颌第一磨牙牙周病致Ⅱ根分叉病变的32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牙周翻瓣刮治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结合口腔修复膜充填修复骨缺损区;对照组则单纯翻瓣。临床随访观察6个月,检查牙周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的相关变化,评估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结合口腔修复膜修复牙槽骨缺损较单纯翻瓣组更为有效,牙周袋探针深度减少,临床附着水平增加。结论:应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能够达到修复牙槽骨骨缺损和改善牙周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结合膜引导下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Ⅱ度松动患牙骨下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40例Ⅱ度松动患牙骨下袋患者,共40个牙位,随机双盲标准下,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固定后,观察组患者接受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翻瓣刮治术的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PD、AL等指标值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结合膜引导下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Ⅱ度松动患牙骨下袋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牙周病应用引导组织再生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和牙内骨内种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牙周袋探诊深度以及附着丧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的Ⅲ度松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应用引导组织再生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效果显著,使附着情况更好,且益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Nd∶YAG激光照射辅助牙周再生术治疗牙周炎伴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Nd∶YAG激光照射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本院牙周黏膜科门诊就诊的76例接受牙周再生术治疗的牙周炎伴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组(对照组)和Nd∶YAG激光照射辅助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组(实验组),每组38例。2组患者均接受牙周再生术,实验组患者术中采用Nd∶YAG激光处置根分叉区。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时牙周探诊深度(PPD)、垂直附着丧失(CAL-V)、水平附着丧失(CAL-H)、出血指数(BI)和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采用锥形束CT (CBCT)测量患者的垂直骨丧失(BL-V)和水平骨丧失(BL-H),计算咀嚼效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PPD、CAL-V、CAL-H、BI、BL-V和BL-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和12个月时2组患者PPD、CAL-V、CAL-H、BI、HPD、BL-V和BL-H均呈下降趋势,且术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牙周基础组、牙周基础-正畸组,每组各40例。牙周基础组单纯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牙周基础-正畸组实施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平均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咀嚼效能百分比,评价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牙周基础-正畸组牙周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牙周基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咀嚼效能百分比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基础-正畸组咀嚼效能百分比明显高于牙周基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牙周探诊深度、平均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基础-正畸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平均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的改善均明显优于牙周基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病症状,提高牙齿稳定性和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6.
邓炳涛  李业荣  郭庆平 《吉林医学》2012,33(17):3602-3603
目的:已有研究证明富血小板血浆、多孔牛骨无机材料及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牙周骨下缺损的再生方法。本研究采用此联合方法治疗人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观察疗效。方法:采用分口对照设计,共计52个Ⅱ度根分叉病变接受治疗,其中26个接受联合治疗,为治疗组;另26个接受单纯翻瓣术治疗,为对照组。评价的内容包括试验基线时及术后6个月的牙周袋深度和附着水平。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牙周袋深度降低(治疗组:4.07±0.33 mm;对照组:2.49±0.38 mm)、临床附着增加量(治疗组:3.17±0.39 mm;对照组:1.70±0.32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多孔牛骨无机材料及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方法治疗人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非常有效,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每种成分在再生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甲硝唑与碘甘油联合牙周洁治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4例牙周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2),两组均给予碘甘油和牙周洁治术治疗,观察组加用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牙周袋深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24/3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1,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1/3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7,P>0.05)。结论甲硝唑与碘甘油联合牙周洁治术治疗牙周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和评价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需进行牙周手术的38例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翻瓣术.在术前和术后1年时分别对患牙进行临床检查,并拍摄CBCT.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手术前后临床数据和CBCT数据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数据变化间的差别.结果:基线时两组的探诊深度、垂直向附着丧失和水平向附着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除牙龈退缩外,两组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01),但实验组垂直向附着获得和水平向附着获得分别为(3.20±1.82) mm和(2.05±1.27) mm,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的变化(P<0.001).基线时两组CBCT显示的水平骨丧失、垂直骨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实验组垂直向骨缺损和水平向骨缺损较基线时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01),分别减少(2.82 ±0.97) mm和(2.24±0.92) mm.结论: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对于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翻瓣术,CBCT可以较好地反映下颌磨牙根分叉区域的水平向和垂直向的骨缺损改善情况,较为全面地补充临床检查和传统X线根尖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热牙胶根管充填术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重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84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行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热牙胶根管充填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牙周探诊深度(PD)、牙齿松动度(TM)、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的5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D、TM、PLI、G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牙胶根管充填术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重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可降低PD、TM、PLI、GI水平,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自体血浆和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以下简称羟磷生物陶瓷)移植治疗后牙Ⅱ~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效果。方法:将52例后牙Ⅱ~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患者在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26颗患牙行自体血浆和羟磷生物骨粉移植治疗,对照组26颗患牙行常规翻瓣术刮治。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2个月患牙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牙松动度(teeth mobility,TM)及牙槽骨高度(alveolar bone height,AH)。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PPD、AL、SBI、TM均明显减少,且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骨缺损区有新骨形成,AH增加;对照组未见新骨形成,AH无明显改善。而且观察组骨密度增强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牙周翻瓣术后自体血浆和羟磷生物骨粉移植联合治疗后牙Ⅱ度~Ⅲ度根分叉病变能明显改善临床指标,且疗效优于单纯翻瓣刮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