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病变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患病率、病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137例存在心脏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和瓣膜反流,患病率为63.7%。其中向心性肥厚的患病率为49.8%(107/215),离心性肥厚的患病率为50.2%(108/215)。与无心脏病变患者相比,伴心脏病变者的超滤量、收缩压、舒张压、超敏C-反应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增高,而血红蛋白、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和Kt/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滤量、收缩压、超敏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和血红蛋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房增大和瓣膜反流。超滤量、收缩压、超敏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和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每年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为9%。本文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传统危险因素以及透析患者特有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监测、评估、积极处理MHD患者中存在的各种CV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每年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为9%.本文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传统危险因素以及透析患者特有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监测、评估、积极处理MHD患者中存在的各种CV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VD)的相关性,以及发生CV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有无合并CVD并发症分为2组,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模型分析数据。结果:CVD组患者血UA水平明显高于无CVD组(P<0.01),且2组患者的透析时间、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MBP)、总胆固醇(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血UA、MBP、TC水平与CVD的发生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UA、MBP、TC水平是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心血管并发症组(74例)和无心血管并发症组(52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的差异,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无心血管并发症组比较,心血管并发症组年龄、透析龄、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较高,而前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镁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透析龄长、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高水平的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介素-6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41,P=0.029;OR=2.212,P=0.019;OR=1.384,P=0.030;OR=5.056,P<0.001;OR=3.163,P=0.013;OR=3.8...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探讨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行MHD患者118例,根据是否发生骨质疏松(OP)分组,OP组46例,非OP组72例,并收集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分析导致MH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MHD患者118例中,合并OP患者46例(38.98%),未合并OP组患者72例(61.02%)。OP组年龄≥60岁、女性、透析时间>5年、甲状旁腺素(PTH)>250 pg/mL、尿酸(UA)≤420μmol/L、碱性磷酸酶(ALP)>110 U/L,均高于非OP组(P均<0.05);两组在合并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肌酐、血磷、血钙、白蛋白(ALB)、CRP比较,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女性、透析时间>5年、PTH>250 pg/mL、ALP> 110 U/L为MH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高龄、女性、透析时间>5年、PTH>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0年9月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患者162例,采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进行抑郁心情的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态等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66例,记录患者开始透析治疗时的一般资料及死亡前1年的透析相关指标和实验室指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的原发疾病中,糖尿病肾病28例(42.4%),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31.8%),高血压肾病7例(10.6%),其他10例(15.2%);死亡原因中心脑血管疾病38例(57.57%),感染18例(27.3%),癌症7例(10.6%),其他3例(4.54%)。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透始年龄、透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透前合并恶性肿瘤、透前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血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磷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透始高龄(HR=1.042,95%CI:1.008~1.076,P=0.014)、透前合并恶性肿瘤(HR=2.709,95%CI:1.243~5.903,P=0.012)、高血磷(HR=2.598,95%CI:1.488~4.536,P=0.001)、血红蛋白降低(HR=0.982,95%CI:0.967~0.998,P=0.031)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HR=1.429,95%CI:1.099~1.857,P=0.008)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透始高龄、透前合并恶性肿瘤、高血磷、血红蛋白降低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低血压(IDH)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MH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3个月内每次血液透析中是否发生低血压[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或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分为发生低血压组和未发生低血压组,对两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0例MHD患者中,28例(28.0%)发生低血压(发生低血压组),72例(72.0%)未发生低血压(未发生低血压组)。两组患者性别、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体重指数≥25、高通量透析方式、血流量>300ml/min、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均为ID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既与患者自身情况有关,又与透析过程有关,增强患者身体素质,采用合理透析方式,维持低头未透析姿势均有利于降低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8月于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诊疗情况,选取193例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组,并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名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将维持性血液透析组分为心血管疾病组及非心血管疾病组。比较各组的性别、年龄、血钙(Ca)、血磷(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及NLR,分析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组的Ca、Hb、Alb、淋巴细胞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hs-CRP、中性粒细胞数量、NL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血管疾病组的年龄、Ca、P、hs-CRP、中性粒细胞数量、NLR均高于非心血管疾病组,Hb、Alb、淋巴细胞数量均低于非心血管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b、Alb及NLR均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NLR呈升高状态,是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左心室肥厚(LV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近一半的MHD患者死于LVH引起的心血管病变。已知导致MHD患者LVH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贫血、钙磷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及透析期间体质量增加等。这些因素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导致其发生重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 月新纳入的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1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死亡原因,使用寿命表法进行生存分析,用Cox回归分析死亡危险因素。结果:19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44例,因感染而死亡的患者占29.6%,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为62%、3年累积生存率为45%、5年的累积生存率为41%。透析开始时的透析通路HR2.757(1.177-6.457)、血红蛋白水平HR0.969(0.947-0.992)、甲状旁腺激素水平HR1.007(1.002-1.012)为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红蛋白是我透析中心患者生存保护性因素,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是生存的危险性因素。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是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30d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我院肾内科住院的166例MHD治疗患者根据30d内是否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和未再入院组,比较两组年龄、透析龄、病因等指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再入院组33例,平均住院天数(15±7)d,两次入院间隔(16±8)d;两组间透析龄、透析前血钙、透析前血磷、白蛋白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入院组年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大于未再入院组[(67±14)岁vs.(61±14)岁;(22 291.5±13 855.0)pg/ml vs.(11315.3±11 896.5)pg/ml],再入院组血红蛋白小于未再入院组[(102.2±20.0)g/L vs.(112.8±14.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水平和NT-proBNP为MHD患者30d内再入院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不达标和NT-proBNP> 20 000 pg/ml是30d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梁凌  李似姣 《大家健康》2013,(16):81-82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血透室行HD治疗的MHD患者,其中死亡32例,选取同期患者65例患者为对照组。死亡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血钠、感染进行比较。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首位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依次为感染、恶液质、自杀。高龄、贫血、高血压、感染是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改善和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高血压、感染,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达到临床预防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008年 6月-2011年 6月 3年间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透中心行维持性血 液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旨在为提高终末期肾 衰竭(ESRD)患者的生存率提供有价值的临床参考. 1 临床资料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患 者共计 116例,其中男 64例,女 52例,年龄为(61.88± 15.61)岁,经正态性检验,年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采取一体化防治措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提供科学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间>3个月)290例,其中,死亡患者140例,与同期非死亡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相比较。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因、死亡原因、年龄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占同期MHD治疗总数的48.3%,死亡原因心血管病居首位(占40.5%),脑血管病占35.5%,感染占8.21%,多脏器衰竭占6.43%,肿瘤占3.57%,其他原因死亡占5.71%。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年龄较大,60岁以上组病死率高达50%以上。结论: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慢性感染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与高龄、透析不充分、高血压控制不良、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和严重贫血相关。充分透析、严格控制血压和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贫血、充分合理选择个体化透析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减少住院次数,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亦减轻社会及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