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煎煮法对当归补血汤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放血和环磷酰胺法复制气血两虚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灌胃当归补血汤(传统煎)和当归补血汤(机煎),从游泳时间、血黏度、血常规以及免疫球蛋白含量方面评价两者的药效。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游泳时间明显减少,血黏度显著提高,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及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减少(P<0.05);给药后,模型鼠游泳时间明显增加(P<0.05),血黏度显著降低(P<0.05),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给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煎药机煎煮法所得当归补血汤能够有效改善模型鼠气血两虚症状,提高免疫力,与传统煎煮法所得药液质量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别探讨现代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法对六味地黄汤总浸出物含量、煎出率以及丹皮酚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六味地黄汤为实验模型,将现代煎药机煎煮的设为对照组,将传统煎药法煎煮的设为实验组,对比分析2种不同煎煮方式的总浸出物含量、煎出率以及丹皮酚含量。结果对照组储备液总浸出物含量为136.24g,煎出率为10.02%;实验组总浸出物含量为154.63g,煎出率为11.43%;实验组总浸出物含量和煎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储备液中丹皮酚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煎药法比现代煎药机具有更高的总浸出物含量、煎出率及丹皮酚含量。  相似文献   

3.
补中益气汤现代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补中益气汤由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创立,首载于《内外伤辨惑论》。原方用于脾虚、气虚、气虚下陷等证,现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除传统的益气健脾和甘温除大热作用外,补中益气汤还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甘温除热"一语,初次见于李东垣的<脾胃论>.甘温除热的治法,为内伤杂病开辟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补土派代表的李东垣认为此热乃内伤发热,首创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方剂甘温益气升阳以除其虚热,体现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5.
6.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所创之千古名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病种多达80余种。本文收集了近年来研究本方的文献20余篇,分为药理研究和临床运用两部分进行综述,对古方新用、活用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补中益气汤由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创立,首载于《内外伤辨惑论》,由李氏根据《内经》中"损者益之"之旨而制定,全方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该方是李东垣研究脾胃学说的代表之作,体现了治劳倦内伤之法,也是补中益气法、甘温除热法、益气升阳法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原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明代医家虞抟承丹溪心法之遗风,秉东垣内伤之秘录,潜心运用补中益气汤的经验进行归纳,从扩大治病范围,论证详脉求病机,证变出入方药中几方面加以探讨,旨在继承和发扬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  相似文献   

9.
补中益气汤是宋金时期名医李东垣先生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的治疗法则而创制的,载于他所著的《脾胃论》中,为治疗脾阳不振、中气下陷、脏腑虚衰或机体抗病能力低下等一系列虚弱性疾病的有效方剂。以下就方剂的组成、方义与临床运用等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快速、方便的服药途径已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所以近年来,中成药的品种越来越多,这为祖国医药的发展开辟了美好的前景。然而临床上运用常见的汤丸两种剂型疗效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现将我们临床观察的补中益气汤与丸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杲的《脾胃论》 ,由黄芪、当归等十味中药组成。传统认为 ,主治因脾胃气虚引起的少气懒言、面色晃白、大便稀溏及由气虚下陷引起的子宫下垂 ,久泻、久痢以及清阳下陷诸症。近年来 ,许多资料还报道了补中益气汤的其它适应症 :如因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患〔1〕,因呼吸道松弛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2〕、小儿血尿〔3〕、起立性调节障碍〔4〕、精子缺乏症〔5〕及因肝气虚弱无力调达产生的肝郁证〔6〕。总之应坚持中医整体辨证法 ,不被病名约束。在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 ,补中益气汤对免疫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 …  相似文献   

12.
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动物胃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型CAG大鼠胃粘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以兔抗大鼠Bcl-2多抗、兔抗大鼠Fas多抗检测其调控基因.结果:脾虚型CAG大鼠胃粘膜组织细胞Bcl-2、Bcl-2/Fas明显低于正常大鼠,经补中益气汤治疗后能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补中益气汤可用于脾虚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补中益气汤出于南京名医李东垣《脾胃论》。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该方加减治疗脱肛、子宫肌垂等效果满意,今将点滴治验介绍如下。1方剂组成及方义1.1原方组成黄花15g,台参12g,白术9g,炙甘草4.5g,当归9g,陈皮5g,升麻3g,柴胡6g。1.2方义本方是升提益气的代表方剂。黄芪、台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从历史渊源、煎药方法、汤剂质量三个方面比较煎药机与传统制备汤剂的方法,探析二者的差异,以帮助临床治疗时尽可能在药物煎煮的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使汤剂的药效得到最大的发挥.对比显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现有研究较薄弱,急需加大二者的综合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5.
眩晕证虚证居多,气血双补,补气为先,以气行血,可奏奇效。补中益气汤不仅可气血双补,而且可升举下陷之中气,助血上行,并可兼治气阴两虚之低热,临床治疗眩晕效果显著。该方治疗眩晕的疗效与机理已被现代药理所证实。  相似文献   

16.
用利血平制备脾虚模型,检测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小鼠NK及TNF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脾虚小鼠NK活性明显低于正常,TNF毒性远高于正常。采用「补中益气汤灌胃治疗后,小鼠NK及TNF活性恢复至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由金元著名医家李东垣创立,首见于《内外伤辨惑论》,是东垣脾胃学术思想的代表方剂.该方配伍严谨、疗效显著,临床适应症被后代医家不断扩大.笔者查阅了近几年来该方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筛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5种疾病,分析本方在相应疾病中的应用规律,以期为中医临床医生提供运用该方的新思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在眼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用治"脾胃内伤"和"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根据"异病同治"的原理,遵循辨证论治的本旨,将本方应用眼科临床,收效良好,现择三案,以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微波煎煮法与传统煎煮法的煎煮效果。[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汤剂中小檗碱的含量,以盐酸小檗碱总量及汤剂的总固体量为考察指标来比较两种方法的煎煮效果。[结果]微波煎煮法与传统煎煮法的煎煮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较传统法耗时少节能。[结论]初步提示微波煎煮法可代替传统煎煮法。  相似文献   

20.
何浪 《中国乡村医生》2008,24(11):15-16
中药煎煮机煎取汤剂,不仅具有更快捷、更卫生的优点,还有利于某些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对质地疏松,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易破坏有效成分,从而降低了中药的疗效。而传统的煎药法,虽没有中药煎煮机的快捷、卫生,但可根据中药的药性做到先煎或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