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抽取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观察组进行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和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94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死亡率、脑功能恢复情况、再出血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等。结果: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微创组术后神经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死亡率、再出血发生率、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可以改善术后神经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许昌市中心医院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根据手术时机分为观察组(超早期,出血时间≤7 h)、对照组(延期,出血时间>24 h),各45例。对照组行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手术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冯家龙 《四川医学》2012,33(7):1259-1261
目的探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11年6月间114例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小骨窗血肿清除术59例(小骨窗组),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55例(微创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ADL分级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小骨窗组手术时间(1.14±0.41)h,术中出血(61.18±10.23)ml;微创组手术时间(1.26±0.38)h,术中出血(54.26±9.51)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ADL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相似,临床应根据病情和医师经验选用。  相似文献   

5.
韩强  李胜林 《医学综述》2012,(21):3702-3704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经CT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微创穿刺术组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每组各53例。分别根据入组情况行微创穿刺术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于治疗结束后1、2、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观察手术治疗的病死率。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4周,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微创穿刺术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术后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微创穿刺术组(P<0.05)。微创穿刺术组病死率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比传统开颅术更高的疗效,且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在临床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使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51例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45例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47例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三组不同病情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中,以超早期小骨窗组患者治疗效果最佳,死亡率最低,患者手术后半个月、半年的GOS评分最好,与早期小骨窗组患者与超早期微创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接受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预后恢复率为66.67%(26/39),观察组预后恢复率为87.18%(34/39),观察组患者预后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洪  阴金波  刘俊  杨辉 《重庆医学》2008,37(18):2083-2084
目的 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救治经验.方法 将16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3组,开颅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清除术,小骨窗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将3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小骨窗组总有效率(61.40%)明显高于传统开颅组(43.64%)和微创组(48.15%),P<0.05,手术组与微创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小骨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手术组、微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术式明显优于传统开颅和微创引流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2月84例符合手术适应征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被随机分为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组(穿刺组)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小骨窗组)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转归。【结果】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组疗效与小骨窗开颅术清除血肿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0.
柯胜蓝  蔡程  邱乃锡 《黑龙江医学》2019,44(9):1057-1058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8年7月在彭湃纪念医院治疗的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大骨瓣开颅手术,30例)与观察组(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37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血肿吸收与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血肿清除率分别为26.67%、80.00%,观察组分别为5.41%、9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利于缩减血肿吸收时间,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手术前后血肿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的血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的血肿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的患者,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与相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等特点,在临床上可首先考虑使用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时机,将其分为早期组(发病6~72h手术)和超早期组(发病6h内手术),均在局麻状态下,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对两组临床疗效和再出血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早期组相比,超早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升高,而致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疗效显著,明显减少了致残率和致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患者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参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比较术后两组血肿清除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再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率为100.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效果优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98例经CT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和微创穿刺术组,每组各49例。分别根据入组情况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术,于治疗结束后1、2、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观察手术治疗的病死率及术后再出血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减少,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4周,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一步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微创穿刺术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更明显(P〈0.05或P〈0.01)。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术后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微创穿刺术组(χ2=3.78,P〈0.05)。微创穿刺术组病死率[2.04%(1/49)]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4.08%(2/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P〉0.05)。微创穿刺术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4.08%(2/49),显著低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的16.33%(8/49)(χ2=2.84,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疗效好,患者意识恢复快,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HCH)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按照手术方案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HCH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行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大骨瓣开颅手术。对比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NIH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HCH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谢勇 《四川医学》2015,(1):41-43
目的探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比较二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24h血肿清除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SSS评分较术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5.00%,与对照组的37.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ADL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出血的患者(幕上血肿大于30ml,幕下血肿大于10ml,排除脑疝患者),根据住院号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从临床效果、死亡率以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86.67%;死亡率为4.44%,低于对照组6.6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好,手术时间较短,能够明显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新疆哈密红星医院神经外科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HICH患者248例,其中131例行微创穿刺引流术(微创穿刺组),117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开颅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再出血、死亡的发生率,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对患者术后状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颅内感染、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再出血及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L分级显示: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HICH中同等有效,不仅能清除血肿、降低病死率、改善病后日常生活能力,而且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与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4例,其中研究组行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参照组行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统计并记录相关指标以及远期神经功能。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等手术指标方面对比参照组,研究组的效果更加显著,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的第1、2以及4周,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骨窗血肿清除术能减轻手术的创伤,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