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将锥形束CT(CBCT)用于颌骨囊肿的术前评估中,分析其影像学显像特点与对手术指导价值。方法:将80例颌骨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术前采用CBCT进行检查,掌握囊肿位置、形态、大小、周边解剖结构等,分析颌骨囊肿影像学显像特点,对CBCT和手术检查囊肿大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BCT诊断出根尖囊肿/残余根尖囊肿53例(66.25%),含牙囊肿24例(30.00%)、鼻腭囊肿3例(3.75%),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本组患者CBCT测量囊肿横径、上下径、前后径结果与手术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在颌骨囊肿中诊断价值较高,可精准显示病变位置、形态、大小、与周边硬组织关系等,为制定手术方案、术前准备等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锥形术CT(CBCT)分析泸州地区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及根管形态.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的321颗上颌第三磨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拍摄CBCT影像学资料,分析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的左右间和性别间差异.结果 纳入研究的321颗上颌第三磨牙中,牙根数目以融根牙(56.70%)为主,其次为三根牙(26.48%);根管数目以三根管(38.94%)为主,其次为单根管(30.84%);根据Vertucci根管系统分类,以Ⅰ型根管(65.73%)为主,其次为Ⅴ型根管(10.60%).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在左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多样,根管形态变异性大,根管系统复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颌骨囊肿受累牙保存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颌骨囊肿患者共453颗受累牙于术前完成根管治疗,颌骨囊肿切除术中对受累牙行根尖切除,保存囊肿受累牙,术后随访1年,分别于1、3、6、12个月复查,检查病灶受累牙的松动、咬合情况并摄X线全景片。结果 134例患者中,除13例患者43颗受累牙失访外,其余121例患者410颗受累牙术后均随访1年,X线全景片示原病灶区与周围骨质基本接近,骨纹理清晰。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颌骨囊肿复发,保留牙齿无叩痛,无松动或松动度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颌骨囊肿受累牙术后可予保留,且不增加囊肿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CBCT检查的牙体牙髓病患者60例,对比数字根尖片,从判断牙根根折、根管数目、观察牙内外吸收情况、评价根管治疗术的治疗效果4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CBCT优势。结果 CBCT辅助判断根折:11例疑似根折患者中,CBCT检出9例,2例患者无根折;判断根管数目8例,准确率为100%;观察牙根内外吸收情况16例,检出11例;治疗中辅助定位根管13例,均显示良好;确定根管治疗失败原因7例:(1)根管填充不严密3例;(2)漏充根管2例;(3)根管钙化2例。所有行CBCT检查结果均经临床证实。结论 CBCT能够清晰显示根管的数目及走形,对牙内外吸收的情况反映灵敏,能够评价根管治疗的效果,帮助总结治疗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牙源性颌骨囊性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8例牙源性颌骨囊性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评价术前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 48例牙源性囊性病变中,单纯牙源性囊肿31例,占64.52%,影像学表现为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牙根一般正常;单囊性牙源性角化囊肿12例,占25%,囊肿境界清楚,牙根一般无破坏;单囊性成釉细胞瘤5例,占10.41%,牙根压迫吸收呈角形。结论影像学检查对牙源性颌骨囊性变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分析上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对2012年5~9月因牙体牙周疾病行CBCT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健康、未经过治疗、发育良好的630颗上颌第一磨牙、519颗上颌第二磨牙被纳入本研究,分析每颗磨牙的牙根数目、根管数目及根管形态,采用Venucci分类法对根管构型进行分类描述.将Vertucci Ⅰ型计为常规形态,其他类型计为变异形态,计算变异率.结果:上颌第一磨牙中,2.38%有2个独立牙根,97.14%有3个牙根,0.48%有4个牙根.上颌第二磨牙中,10.41%为单根牙,15.22%有2个牙根,73.60%有3个牙根,0.77%有4个牙根.存在3个牙根的612颗上颌第一磨牙中,近中颊根变异率为30.88%;存在3个牙根的382颗上颌第二磨牙中,近中颊根变异率为13.87%.结论:CBCT精确地显示了关于牙根及根管数目与形态的三维图像,这为疑难根管治疗提供了直观而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青少年多生牙影像学和临床特点,阐明锥形束CT (CBCT)在多生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过CBCT扫描并已确诊的青少年多生牙患者共146例,分析患者性别、多生牙数目、形态、位置及与邻牙及骨组织的结构关系等,评估多生牙形态不同引起邻牙吸收率的变化。结果:146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98:1(97/49),其中95例(65.07%)为单个多生牙。146例患者共有203颗多生牙,其中圆锥形多生牙为132颗(65.02%),倒置多生牙112颗(55.17%),牙根弯曲多生牙48颗(23.65%);多生牙形态不同引起牙根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直观显示多生牙数目和位置等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可为多生牙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BCT诊断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的优势。方法选择上颌第一磨牙疑似根折患者50例,进行根尖片与CBCT检查,以临床随访结果为对照,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并分析该牙根折好发部位及折裂方式。结果①临床随访确诊牙根折裂42例,CBCT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7.62%、100.00%、98.00%,数字牙片分别为83.33%、87.50%、84.00%,灵敏度、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发病牙根:近中颊根32颗,远中颊根16颗,腭根2颗,近中颊根发生率为64.00%。折裂方式:纵行41例,横行6例,斜行3例,纵行构成比为82.00%。结论 CBCT诊断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优势显著,其近中颊根、纵折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修复与根管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隐裂牙牙髓病患者98例(120颗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57颗牙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63颗牙给予冠修复与根管治疗。结果观察组疼痛率为18.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平均随访(14.6±1.3)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4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裂牙牙髓病采用冠修复与根管治疗,患者症状缓解明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术用于颌骨大型囊肿术前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直径大于等于3.5cm的颌骨大型囊肿42例,共183颗患牙。将42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21例病人103颗患牙,根管充填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术,对照组21例病人80颗患牙,采用传统冷侧压根管充填技术进行根管充填。拍术后X线片确定根管充填情况,术后1a定期随访病人术后远期效果。结果:试验组1a成功率为95.14%,对照组1a成功率为83.75%,试验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a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术用于颌骨大型囊肿术前根管治疗疗效优于传统冷侧压根管充填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牙根发育完全的自体牙移植后根管治疗与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牙根发育完全的60例自体牙移植患者(60颗牙齿),术前X线检查供牙及受植区骨量,局麻下拔除受植区牙齿,修整牙槽窝,拔出供牙后立即植入预备好的牙槽窝。将60颗牙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根管治疗组和根管未治疗组。根管治疗组30颗,移植后2周行根管治疗;根管未治疗组30颗,移植后未行根管治疗。1 a后复查,进行X线检查。结果术后1 a复诊,根管治疗组成功28颗(93.33%),有效2颗(6.67%);未根管治疗组成功26颗(86.67%),有效4颗(13.3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根发育完全的牙自体移植后,根管治疗与根管未治疗临床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曲面断层片和CBCT对比分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和下颌管的解剖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口腔外科就诊棣求拔除未萌或未完全萌出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90例(125颗牙),分别采用曲面断层片方法,CBCT方法进行X线平片分类及影像分析,对比分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和下颌管的解剖关系。结果曲面断层片拍片结果,其符合纳入标准的有95颗牙,X线平片显示牙根与下颌管有重叠影像CBCT显示仅有64颗牙的牙根与下颌管紧密接触,其中下颌管周围骨组织消失,占到总牙数的67.37%。结论 CBCT对下颌管与牙根尖的接触问题进行了更为准确与明白清晰的判断,减小了拔除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内容物对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诊断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 VRF)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或牙周病而拔除的结构完整的单根管干燥离体牙24颗,沿釉牙骨质界去除牙冠,进行根管和桩道预备后制备为研究样本。将24个样本分为两组,每组12个。A组为对照组(无VRF组),根据根管内容物分为5个亚组:空白组、纤维桩组、牙胶尖组、钛桩组和金钯桩组;B组为实验组(VRF组),亚组分组同上。VRF组使用统一方法制备为VRF模型,以专用根管钉使牙根发生颊舌向完全裂开后再粘接复位;对照组不进行模拟VRF的操作。钛桩和金钯桩根据根管预备情况个性制作,通过X线检查确认桩与根管壁的密合性。所有样本均置于猪下颌骨牙槽窝中进行CBCT扫描,由经验丰富的牙体牙髓病学专科医师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专科医师进行盲法判读,统计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空白组、纤维桩组、牙胶尖组、钛桩组、金钯桩组中VRF的诊断准确率依次为95.83%、91.67%、87.50%、79.17%和45.83%,与空白组相比,...  相似文献   

14.
甘雨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8):917-918
目的:探讨前后牙根折及后牙纵折的保存方法。方法:利用光固化材料及根管钉根内固定治疗前后牙根折;根管钉横向内固定加全冠修复治疗后牙纵折。用以上方法治疗折裂牙90例120颗牙。结果:失败13颗,成功率为89.2%。结论:利用光固化材料及根管钉固定折裂牙,部分折裂牙同时行全冠修复,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锥形束CT(CBCT)数字影像对重庆地区人群下颌前牙的根管形态、牙根数目及根面沟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3年1月~4月就诊患者的CBCT数据,通过i-CAT软件对其轴面、矢状面、冠状面进行分析,记录其根管形态、牙根数目及根面沟发生情况。结果 1 725例患者的锥形束CT数字影像(男923例,女802例),共9 646颗下颌前牙纳入研究。9 646颗下颌前牙Vertucci根管形态分类,中切牙全部为单根牙,侧切牙中0.3%(11/3 257)为双根牙,尖牙中有0.8%(26/3 014)为双根牙,3.8%(127/3 375)中切牙、10.6%(345/3 257)侧切牙、4.2%(127/3 014)尖牙为多根管牙,其余均为单根管牙,下颌前牙双根管构型多为TypeⅢ。下颌前牙同一根管类型及根面沟在左右侧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下颌侧切牙多根管发生率(11.9%)大于男性(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双根管率最高的分别为21~岁组(5.0%,27/542),41~岁组(14.7%,91/619),41~岁组(8.1%,52/643);下颌前牙根面沟发生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1~岁组(8.1%,33/406)。结论重庆地区人下颌前牙根管系统中多根管、双牙根及根面沟的发生率较高,根管类型多样,多根管发生率兼有性别差异。通过对根管系统的了解,有助于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在移动过程中根尖和根周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13例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进行正畸治疗的女性青少年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后内收前牙,上颌中切牙中有1颗为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牙齿,采用德国西门子X线牙片机拍摄根管治疗后的中切牙牙片,应用Digora图像成像系统对根管治疗后中切牙移动前后的牙根长度、牙槽骨密度以及牙槽骨高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根管治疗后的中切牙在移动后其牙根长度、牙槽骨密度以及牙槽骨高度与移动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根管治疗后的正畸对根尖及根周硬组织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数字化X线近远中向投照法、锥形束CT(CBCT)法、先锋锉探查法观察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比较3种方法对根管形态研究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根尖发育完全、牙根完整、未进行过牙体牙髓治疗的下颌恒切牙259颗牙,先后进行X线近远中向投照法、CBCT扫描法及先锋锉探查法,以Vertucci根管分型为标准对下颌恒切牙根管进行分型,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数字化X线近远中向投照法和先锋锉探查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CT法与X线近远中向投照法,CBCT法与先锋锉探查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BCT能较准确反映下颌恒切牙根管类型,是一种较准确的诊断根管形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牙科用锥形束CT(CBCT)在牙体牙髓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锥形束CT检查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锥形束CT(CBCT)检查根尖片不能确诊的疑似根折26例,诊断根折且拔牙后证实确为根折19例,诊断无根折,行根管治疗术后无异常7例;钙化根管治疗中辅助根管定位34例,定位准确率达100%;牙内外吸收14例。结论:CBCT影像精密度高,可从三维角度分析病灶,在疑难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方面较传统根尖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牙根折裂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临床证实的根折患者的CBCT片及传统X线片(包括根尖片与曲面断层片)的影像学表现。结果:38例患牙经外科探查或拔牙后证实都存在根折,其中磨牙29例、前磨牙6例、前牙3例。CBCT影像检出折裂线38例(100%),数字X线根尖片检查出折裂线15例(39.5%)。结论:CBCT能够立体显示牙根折裂的位置和形式,检知牙根折裂的灵敏度高于常规根尖片,有利于根折的明确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根管超声冲洗技术对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340例患者352颗患牙按就诊次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是常规一次性根管治疗,实验组用超声冲洗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随访患牙的疼痛发生率、临床疗效以及两组的根管预备时间.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牙根填充后疼痛发生率、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超声冲洗后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术对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