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 ,而正确的吸痰方法对机械通气的成效至关重要。为此 ,我们对吸痰操作方法进行改进 ,已取得良效。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1.1 我院儿科于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8月收治的患儿中 ,由于呼吸功能低下或衰竭而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 5 1例。其原发疾病有肺透明膜病 14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 10例 ,胎粪吸入综合征 4例 ,先天性心脏病 3例 ,新生儿硬肿症 8例 ,新生儿颅内出血 6例 ,新生儿重症肺炎 6例。随机分为改进组和常规组 ,两组病例资料均有可比性 ,见表 1。2 方法2 .1 物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机械通气的新生儿52例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27例,对照组25例,研究组吸痰前先翻身、叩背1-5min,使患儿侧卧位10-15min体位引流后吸痰(采用正确方法吸痰);对照组施行物理疗法后立即吸痰(按常规方法吸痰)。结果研究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吸痰不良反应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5)。结论应用胸部物理疗法后,结合正确的吸痰方法,可以促进肺内分泌物的排出,减少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吸痰深度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内吸痰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深度(A组)和试验吸痰深度(B组)各吸痰15d,对两种吸痰深度的效果、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吸痰深度的吸痰效果无明显差异,但B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12,P〈0.01)。结论B组采用的吸痰深度能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内吸痰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时经鼻气管插管内吸痰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经鼻气管插管内吸痰的护理。方法: 对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抢救成功脱机28例(75.7%),死亡4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 注重、改进吸痰技术,可有效提高经鼻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抢救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谭方敏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8):1128-1128,1130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是安全有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对机械通气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本组对22例机械通气治疗的婴幼儿进行有效合理的吸痰,选用适当的吸痰管,适时吸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分泌物梗阻所致的通气障碍,使抢救成功率达73%,无1例是因为痰液阻塞或因吸痰操作不当而造成抢救失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安全的吸痰深度。方法将120例肺部感染、气道分泌物量在中量以上、给予密闭式吸痰患者分成A、B、C三组,各40例。A组为浅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长度短1cm;B组为深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当感觉到有阻力时,再上提1cm;C组为标准吸痰法,即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口后再延长1cm,观察比较三组吸痰前后吸痰有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B、C组吸痰前后有效性指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吸痰前后安全性指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吸痰法可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引发的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李海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504-1505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吸痰系统移动部件少,操作简便,吸痰时不需脱离呼吸机,吸痰过程中可以保持持续通,有效维持气道平均压,预防肺泡萎陷及低氧血症,降低院感发生率,减轻患者吸痰过程中的不适及恐惧心理。同时可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对机械通气患者选择密闭式吸痰术,及时观察病情,评估吸痰效果,加强管理,可以维持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减少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者吸痰前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湿化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爱枝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7(4)
目的:探讨对已经进行湿化气道的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与否对吸痰效果以及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通气3咖以上患者101例,随机分成A组50例和B组51例,A组吸痰时不滴注生理盐水,B组吸痰时按传统方法常规滴注生理盐水2 m l,通过观察吸痰时患者咳嗽反应、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痰液和黏稠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2组吸痰时患者心率、收缩压以及痰液黏稠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滴入生理盐水后吸痰前心率、血压均升、而血氧饱和度下降,与B组比较,A组吸痰时呛咳、VAP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进行湿化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舒张压升高、患者刺激性咳嗽、VAP的发生率升高等不利影响,因此,机械通气吸痰不应将滴注生理盐水作为常规操作。 相似文献
10.
11.
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合理的吸痰对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科自2001年1月使用Bearcup750型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33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理想。现就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体会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总结经鼻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一例经鼻腔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进行充分气道湿化、适时吸痰:和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措施。结果:未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使鼻插管的患者避免了因气管切开带来的创伤和合并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15.
新生儿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合理的吸痰对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科自2001年1月使用Bearcup750型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33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理想。现就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体会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2例,其中足月儿16例,早产儿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有负压条件下插入吸痰管适当深度对气管插管患者吸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吸痰;实验组将吸痰管在有负压条件下插入气管插管套管,由外向内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套管长度后再延长1cm,再次由内向外边退出边转动吸痰管吸引。结果实验组吸痰后有效性与安全性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吸痰管带负压插入气管插管套管长度再延长1cm吸痰可以达到有效的吸痰效果,同时降低吸痰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及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和患儿需要吸痰的症状,强调了患儿插管后吸痰的正确时机,重点论述了正确吸痰的方式方法,对插管患儿的排痰和护理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实施机械通气的31例患者采取有效的气道管理,确保呼吸道通畅,减少VAP的发生。结果31例患者发生VAP13例,死亡4例,平均住院时间7d,其余均好转。结论严格的气道管理,可以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熟练掌握机械通气患者正确的吸痰方法,提高吸痰成功率。方法 根据患者痰液性状、位置、体位变化、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及气道压力变化。采取相应的吸痰方法。结果 有效减少因吸痰操作不当引起的多种并发症。结论 安全吸痰是保持呼吸通畅、确保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的护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 371例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选择适时的吸痰时机,加强基础护理,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等护理措施。结果入住急诊科患者27例,治愈21例,死亡3例(原发病抢救无效),气道堵塞1例,呼吸机相关肺炎2例。入住综合ICU患者1 344例,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23例,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平均感染率为7.87‰。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呼吸道护理,预防并发症和抗感染等治疗,可以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