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谭峰 副主任医师 伽玛刀治疗中心主任 青岛医学院毕业,原江西省人民医院伽玛刀中心主任,从事神经外科及伽玛刀诊疗工作十余年,为国内最早从事伽玛刀工作的一批医生,有伽玛刀诊疗成功经验3000余例,神经外科颅脑手术1000余例,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200余例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后,计算机、先进影像学和立体定向仪的发展打破了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停滞不前的僵局,使其在国际范围内再次掀起高潮。现代立体定向手术进入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以CT、MRI引导方法为代表的、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的崭新阶段。在此基础上,近几年,立体定向神经外科领域又出现了一支新生力量--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立体定向技术也在不断前进,目前立体定向技术应用范围明显扩大,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世界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会议和欧洲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均已召开了十多次;我国也已召开了5次,2004年将在宁夏召开全国第六届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立体定向技术包括三部分: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立体定向显微外科。  相似文献   

4.
165例脑血管畸形伽玛刀治疗前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雅莉  刘稳 《安徽医药》2007,11(2):184-185
伽玛刀是一种融立体定向技术和放射外科治疗技术于一体,以治疗颅脑疾病为主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设备.它利用伽玛射线几何聚集的原理,在精确的立体定向下,将经过规划的大剂量伽玛射线集中照射于体内预选靶点,一次致死性损毁靶内病灶组织,以达到外科手术切除或损毁的治疗效果.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伽玛刀治疗165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过程顺利,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比较。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18年2月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保守组开展内科保守方法,立体组开展立体定向穿刺手术。分析效果、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的时间、影像学特征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施术前后患者生活能力、血肿量、意识状态评分、致残比例。结果立体组效果、生活能力、血肿量、意识状态评分、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的时间、影像学特征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致残比例均显著和保守组比较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立体定向穿刺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是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影像学发展和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技术进步,死亡率及致残率有所降低,但总体治疗结果仍不能令人满意.我科自1998年4月至2003年4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132例,采用CT扫描定位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宁铁英  汪东  刘伯晨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629-263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颅内病灶活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不典型病例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该院收治的46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不典型患者的颅内病灶进行CT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术。结果 46例患者中获得明确病理诊断45例,其中星形细胞瘤17例,胶质母细胞瘤3例,胶质瘤病6例,脑脓肿1例,脑转移瘤3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10例,胶质增生5例。并发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7.8%。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术对于神经外科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不典型病例能够快速获得明确的病理学诊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伽玛刀治疗颅咽管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咽管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伽玛刀治疗颅咽管瘤41例,其中7例囊实混合性肿瘤行立体定向穿刺手术,6例伽玛刀治疗前行分流手术;中心剂量17.1~40Gy,采用30%~50%等剂量曲线,周边剂量6~14Gy,视神经和视束受照剂量小于10Gy。结果2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00个月,好转16例,稳定6例,2例分别于伽玛刀术后1年、3年复发行开颅手术,5例分别于伽玛刀术后1~3年病情恶化死亡。肿瘤控制率为75.9%(22/29)。结论伽玛刀治疗对大多数实体性颅咽管瘤是敏感的,必要时可行立体定向穿刺手术结合伽玛刀治疗。  相似文献   

9.
华蟾素配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华蟾素配合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华蟾素联合伽玛刀治疗组(治疗组)和伽玛刀单独治疗组(对照组)。伽玛刀治疗总剂量40~50Gy,次数10~12次,边缘剂量300~420cGy,等剂量曲线55%~85%,每日治疗1次;治疗组加用华蟾素注射液20~3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3~4周。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组梗阻症状总缓解率、影像学总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如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下降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高,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伽玛刀脑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英  曹小梅  刘炜 《淮海医药》1999,17(4):22-22
我院与淮南朝阳医院伽玛刀治疗中心协作,于1998—1999年4月,对3例难治性精神疾病进行了伽玛刀脑立体定向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伽玛刀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先进医疗器械,其特点是利用射线的几何聚集原理,以钴60作为放射源通过精确的立体定向将大剂量伽玛射线旋转聚集于病灶,即在短时间内使肿瘤组织受到损伤。当癌细胞受到放射量伽玛射线后,将发生一系列放射生物变化,主要为胞核内DNA螺旋双链断裂.最终导致癌细胞崩解死亡。我院自2001年10月开展伽玛刀治疗以来,对126例恶性肿瘤施行体伽玛刀治疗以及全面护理,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和全身症状改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朱成 《淮海医药》2005,23(1):83-85
神经外科导航系统主要利用计算机导航软件将神经影像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显微神经外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目前神经外科领域一项最新技术 -神经外科导航系统(Neuro- Navigation)。这项技术使神经外科手术定位更精确达到微创 ,且手术并发症少 ,是微创神经外科今后发展的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小型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中小型听神经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肿瘤生长控制率,并就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保留情况、听力保留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生长控制率92.5%与对照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保留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6.05%,听力功能保留率88.37%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小型听神经瘤患者行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效果较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更好,能够快速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保留患者听力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简称脑立体定向术,是指利用空间一点的立体定位原理,先求出脑内某一解剖结构或病变,即目标点在颅腔内的坐标,定出它的精确位置,再用立体定向仪,将立体定向术专用的特殊器械与装置导入颅内,使之达到目标点,对该结构或病变进行外科处理,以达到进行生理研究、诊断或治疗脑部疾病的目的。神经外科医师在施行脑手术时,通常必须先切开脑皮层,才能发现其下方的病变,故常为可能造成严重的副创伤而困扰。如果病变很小、位置深在,手术直接寻找将十分困难;若病变位于重要功能区,开颅手术则难以避免造成损害;如果探查的靶点为正常…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2000年5月~2005年4月采用深圳奥沃生产的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系统(体部伽玛刀),治疗61例肺转移癌患者,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其伽玛刀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射频毁损术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齐某康复出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说,这是他们采用这一技术治疗的第53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转移性小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肝癌病人22例,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靶体积、病人的身体状况与治疗目的,制定治疗计划.伽玛刀治疗方案采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靶体积边缘剂量4.0~6.0Gy/次,50%~85%等剂量曲线作为剂量参考,3~5次/周,共治疗6~13次。结果 治疗后3个月影像学复查肿瘤消失6例(27.3%),缩小12例(54、5%),无变化4例(18.2%),有效率81.8%。无放射性肝炎等严重放疗反应发生。结论 伽玛刀治疗小肝癌是一种有效方法,可提高肝脏恶性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轻微。FSRT是较为理想的放疗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立体定向技术的广泛应用,一种新型的立体显微手术在当代神经外科手术中逐步显示了广泛的前景。此高科技设备参与了显微手术的智能化,使手术具备了以下特点:①颅内结构在术前即能得到精确的定位,从而制定出精密的手术计划;②手术入路的小型化,手术进程的严密监视,保证了手术的微侵袭性;③手术技术和手术工具的日趋完善,突破了传统手术的禁区,而手术的整体质量明显提高。现就此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脑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使神经外科手术定位更精确,对脑组织侵袭性小,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我院应用Leksell-G型定向仪,在完成脑内病变活检,脑内血肿定向置管引流术的基础上,又开展CT导向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摘除脑内多发性转移瘤7例,达到精确治疗目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刁艺  朱义文 《江苏医药》2008,34(1):105-106
颅咽管瘤治疗目前缺乏根治性的方案.手术全切除困难,术中的危险及术后并发症多且易复发[1,2].近年来应用伽玛刀及放射性核素囊内放疗技术在治疗颅咽管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4].我们通过伽玛刀结合立体定向32P胶体铬囊内放疗来评价对囊实性颅咽管瘤的疗效,从而为颅咽管瘤的微创治疗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