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对于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2例经膀胱镜、手术后病理确诊的膀胱癌患者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彩超诊断出膀胱癌59例,正确率95.2%;误诊3例,误诊率4.8%,其中2例误诊为膀胱内血凝块,1例误诊为腺性膀胱炎。结论超声具有无创、简便等特点,是诊断膀胱癌的有效手段。检查时,应注意膀胱癌与具有相似声像图疾病之间的鉴别,尽量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中最常见的肿瘤,超声检查通过观察乳头状物表面、大小、数目及与膀胱的关系,以及恶性肿块对膀胱壁的浸润程度,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了依据。因此,超声检查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尤为重要。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膀胱肿瘤电切在膀胱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100例膀胱癌患者,将这100例膀胱癌患者根据其实施治疗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给予诊断性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经典手术治疗。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膀胱癌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膀胱癌患者经诊断性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其2年后复发率为18.00%,恶化为浸润性膀胱癌的发生率为2.00%。对照组膀胱癌患者经经典手术治疗后,其2年后复发率为42.00%,恶化为浸润性膀胱癌的发生率为14.00%。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在2年后复发率以及恶化为浸润性膀胱癌的发生率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给予膀胱癌患者诊断性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可以准确的对患者的肿瘤分期进行诊断,并且为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低,在临床膀胱癌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原发性膀胱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对39例经膀胱镜、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膀胱癌患者声像图表现及多普勒频谱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并对肿瘤进行TNM分期.结果 肿瘤直径>1 cm的32例肿块基底部和瘤内均见彩色血流信号,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25.4~78.7 cm/s,舒张末期速度10.1~34.6 cm/s,阻力指数0.56~0.71;T1期7例,T2期22例,T3、T4期10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超声诊断膀胱癌的准确性,是膀胱癌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农民,68岁。无痛性、间断性肉眼血尿一年,加重两个月来诊。B超检查:膀胱充盈后检查,在膀胱暗区内右后壁,查见4.2cm×3.4cm与膀胱壁相连之实质性团块,其形态呈菜花样,膀胱壁突起(见附图)。B超诊断:膀胱实质性占位。临床意义:声像图可显示肿瘤大小、部位及浸润程度。对大量血尿,膀胱壁炎症,尿道狭窄等病例,膀胱镜检有困难者,超声检查则不受限制,且诊断较准确,基层医院亦有条件进行此项检查,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超声检出膀胱癌1例@高玉华$西藏成办医院  相似文献   

6.
超声显像对膀胱肿瘤的诊断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吴志霞,马义前膀胱肿瘤占泌尿系肿瘤的首位,早期确诊是手术疗效的关键,超声显像诊断膀胱肿瘤,诊断准确率较高,为理想的诊断方法之一。现将我院两年中超声诊断38例膀胱肿瘤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38例中,男34例,女4例,年龄35~75岁,平均55.1岁。男多于女。主要临床症状为血尿,间隔时间不等,最少者l年,最长达10年,偶有膀胱刺激症。仪器采用ALOKA-280型及日立EUB-25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饮水300~500毫升,仰卧位或左右侧位,耻骨上作纵横及斜向扫查,各断面清晰显示后,适当变动体位,观察肿物的活动,瘤蒂有无及形态,详细定位,了解图象情况。膀胱肿瘤声像特征:膀胱内可见向腔内突起的与膀胱壁等回声或略低回声团;形似乳头状、菜花状或结节状,内部回声不均。肿瘤侵及膀胱粘膜层时,其所在部位及周围的膀胱壁增厚而且粗糙不平,与肿瘤分界不清。若侵及肌层,膀胱壁连续中断;若穿透全层时,膀胱壁模糊,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结果本组38例膀胱肿瘤,经B超诊断后,通过膀胱镜检查与之相符合35例,手术病理诊断符合30例,未手术6例(广泛转移失去手术机会2例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31例膀胱癌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探讨老年膀胱癌患者超声图像特点及诊断意义。方法对牡丹江市先锋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1例疑似膀胱癌老年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膀胱镜检查、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1例患者超声检查发现膀胱内团块共35个,其中28例单发,3例多发,其中包括膀胱癌复发1例。彩色多普勒显示团块内可探及彩色血流信号者24例,未探及血流信号者7例。31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与膀胱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者共29例。符合率为93.5%。2例患者出现误诊,分别错误诊断为膀胱结石、凝血块。结论超声诊断膀胱癌,能准确提供肿瘤部位、形态、大小、浸润程度等基本参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且其诊断符合率高,是膀胱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8.
B型超声对膀胱内血凝块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显像对充盈良好的膀胱内结石、肿瘤、血凝块等症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现将180例因血尿进行膀胱超声检查,确诊为血凝块28例超声像图,其中7例CT检查的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28例膀胱血凝块,男20例,女8例,年龄22~70岁。外伤13例占46%;膀胱镜管处理术后5例占18%;肾肿瘤5例占18%;泌尿系结石5例占18%。7例CT扫描检查:4例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内超声在膀胱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就医的30例膀胱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内超声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前检查结果为0例T4,5例T3,11例T2,14例T1;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1例T4,4例T3,11例T2,14例T1,手术前后病理符合率较高。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膀胱癌患者利用经尿道膀胱内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病理符合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癌的CT扫描技术要点及CT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膀胱癌的CT扫描技术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平扫:膀胱癌的CT扫描征象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有向腔内突出的肿块;CT增强扫描:膀胱癌的CT扫描征象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向腔内突出的肿块有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充盈的膀胱可见局部缺损。结论CT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优越性,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和高频腔内探头对膀胱肿瘤诊断中价值比较。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老年养护中心及精神科病房中膀胱肿瘤患者共103例,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对同一个患者分别行经腹及经直肠超声检查,从各切面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及周边浸润情况,最后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03例肿瘤患者中经腹部超声检出膀胱肿瘤111处,腔内探头检出膀胱肿瘤128处。结论腔内探头成像较经腹超声成像在判断膀胱肿瘤的图像清晰度,超声分型及累积周边组织情况等方面更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如果二者联合诊断应对判断预后及指导临床外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膀胱肿瘤在临床医学诊断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参照国际上对膀胱肿瘤的统一分期方法——TNM分期方法,通过对50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超声诊断,得出超声诊断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达到98.0%。因此,本文得出:与其他检查相比,早期的腹部超声检查对于膀胱肿瘤的检查更具有优势,可以有效筛查、检测出膀胱肿瘤,为膀胱肿瘤的有效诊断提供参考,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CT和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膀胱嗜铬细胞瘤的CT和超声表现.结果 膀胱嗜铬细胞瘤以宽基底附着膀胱壁,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局部膀胱壁可增厚.CT平扫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超声显示肿块为等、低回声,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结论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CT和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认识其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以超声检测膀胱癌血流信号特征和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38例经膀胱镜、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膀胱癌患者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38例中有32例患者的肿瘤内显示血流信号,阳性检测率为84.2%,肿瘤病灶内血流以红色为主,部分呈红蓝镶嵌,由膀胱向肿块内伸入,散在分布,与肿瘤内部血管数目排列有关.结论 正常人膀胱血管细,CDFI难以清晰显示.恶性肿瘤为适应快速生长需要,能促使肿瘤形成新生血管,血流增加,为检测和诊断膀胱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基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83-218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膀胱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经膀胱镜检查、术后病理确诊的膀胱癌超声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膀胱癌患者(共42个病灶),漏诊2例,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4.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膀胱癌的准确性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为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表浅膀胱癌占全部膀胱癌的75%~90%,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URBT)加膀胱灌注为治疗表浅膀胱癌的首选方法。2008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对TURBT术后20例表浅膀胱癌患者采用吡柔比星即刻膀胱内灌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32~72岁,平均58岁。其中单发肿瘤13例,2个肿瘤5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的3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内死亡4例,生存2-4年14例,生存5年以上16例,没有明显并发症。结论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为晚期浸润性膀胱癌,尤其是不能或不愿行膀胱全切术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4D)、断层超声显像(TUI)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1例膀胱肿瘤患者的49个病灶,对其进行二维超声、4D及TUI检查,诊断结果与膀胱镜及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4D+TUI对膀胱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膀胱镜检及病理诊断本组49个病灶中46个为膀胱肿瘤,恶性者占89%(41/46),良性者占11%(5/46),3个为膀胱内凝血块,并非真正的肿瘤。超声对膀胱占位性病灶诊断符合率二维超声84%(41/49)、4D+TUI 94%(46/49);膀胱肿瘤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4D+TUI 100%和94%明显优于二维超声诊断90%和8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D重建及TUI能够清晰显示肿瘤与膀胱壁的连接关系以及肿瘤的空间立体形态,获得全方位的多断层图像,提高膀胱肿瘤的检出率和诊断率。同时该技术方法简便、无损伤、价格低、可重复操作,患者易于接受,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在临床诊断膀胱肿瘤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膀胱肿瘤提供可靠的诊断方法,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63例膀胱癌患者的69个已经确诊并且将要进行尿道切除或者膀胱全部切除的膀胱肿瘤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的检查,并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在使用对比剂后,膀胱肿瘤的血流显示率高达100%;使用对比剂前后,对于肿瘤的大小和血流分级的影响为:肿瘤>1cm和肿瘤<1cm时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肿瘤的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流分级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经过对数据的比较与分析可知,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对于获得膀胱肿瘤的血流显示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对于肿瘤的病例分级、分期与血流分级没有使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寻找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的3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年内死亡4例,生存2~4年14例,生存5年以上16例,没有明显并发症.结论 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为晚期浸润性膀胱癌,尤其是不能或不愿行膀胱全切术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