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扬  齐丽薇  李纪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137-138
目的: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6月在心内科住院的8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6例有心力衰竭表现,反复晕厥者1例,胸痛者1例。8例患者均存在心律失常,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患者因心力衰竭死亡,1例患者因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特点。超声心动图为确诊的首选检查。总体预后较差,顽固性心力衰竭及致死性心律失常为主要死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误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超声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总结心肌致密不化的超声心动图影像特征,研究临床上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方法笔者收集了2004年2月至2012年1月间临床疑似诊断为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病例共51例,都使用超声心动图着重对左室检查,从而确定超声心动图对该病的诊疗价值。结果 51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都很明显,在超声心动图中,都可见大小不等深陷的小梁隐窝以及排列错综的肌小梁,并且它们形成了网状或者蜂窝状,在靠近心尖1/3室壁的节段最为明显,并波及到了室壁的中段,但一般并没有累及基底段的室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可以测及隐窝之间的心腔与隐窝之间的低速血流相通。有43例患者累及左室,8例患者累及右室。除此之外,还有18例患者同时有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到中度的关闭不全。结论由于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NVM)具有典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性表现,所以,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该病,是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9例均出现不同程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左室增大;其中单独累及左心室8例,病变以心室中段至心尖段最为明显;出现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7例。结论 NVM患者的心肌结构异常、室壁运动失调、多普勒血流改变等均有明显的声像图特征,若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等畸形,超声心动图更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检查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气促及胸闷等。同时患者心电图存在异常,胸片心胸比值为(0.65±0.07)。采用超声心动图确诊患者为26例,心脏磁共振确诊患者为4例。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栓栓塞和心力衰竭等,临床确诊手段主要以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为主,同时还需提高对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认识,要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与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计富广 《北方药学》2014,(2):116-117
目的:探讨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脏彩色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牟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24例,采用PHILIP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二维、M型、多切面以及多方位地观察心脏,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提示均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特征表现,显示均为左心室受累,受累心肌运动幅度和收缩期的增厚率明显低于未受累心肌的运动幅度和收缩期的增厚率(P<0.05)。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结果得知,其中有12例患者为单纯的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6例患者合并有室间隔缺损,有4例患者合并有肺动脉高压,有2例患者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应用心脏彩色B超能够在无明显症状阶段及时发现患者心肌结构的异常改变,且能够全面地评价致密化不全的心功能以及心脏结构,同时可发现心脏增大或不明原因的心肌病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表现及心脏超声诊断。方法对某院收治的8例超声确诊为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心脏超声诊断方法。将其设为观察组,取同期8例正常的超声心动图结果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结果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均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左心室内径不同程度增大,心功能减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心力衰竭、心脏杂音、心律失常等。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测值,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内径缩短率均照对照组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在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上具有诊断价值,为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HP5500、PhilipsIE33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四腔心、左心长轴、左室短轴切面,观察心肌、心内膜的组织结构及血流分布。结果:8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均可见心腔内异常突起、粗大肌小梁及其间深陷隐窝,隐窝内血流缓慢,与心腔内血流相通。2例为双室型,6例为左室型,其中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合并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型。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超声心动图诊断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秋菊 《安徽医药》2010,14(1):88-89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惠普5500型超声诊断仪,对15例患者进行常规检查,重点扫查左室长轴、短轴及心尖四腔切面,观察心肌、心内膜的组织结构和血流分布等特征性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15例患者均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14例为左室型,1例为双室型,心室内均见异常隆突的肌小梁和深陷其间的隐窝,彩色多普勒超声见肌小梁隐窝内的血流信号与心室腔相通。病变好发于左室心尖部、侧壁、下后壁,伴或不伴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结论NVM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心动图为成人NVM诊断的首选方法,在该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疾病是非产科因素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病因。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 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血栓栓塞是其严重并发症,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其主要诊断方法。目前妊娠合并心肌 致密化不全心肌病以对症用药为主要治疗方法,同时需考虑母儿安全性,综合病情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本文对 1例双胎妊娠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报告,并结合国内3例妊娠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 病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妊娠期该疾病的临床认知和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肌致密化不全(NVM)超声诊断的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GE Logiq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通过常规超声心动图对12例NVM患者进行多切面扫查,重点观察近心尖1/3的左心室心肌和心内膜。结果 12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均可见受累心腔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其间深陷的隐窝,彩色多普勒显示隐窝内有血流与心腔想通。12例患者中11例为左室受累,1例累及双室。11例心功能明显降低。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NVM)具有特征性超声心动图改变,超声是诊断NVM的最佳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超声影像特征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临床心功能不全及心脏扩大的患者进行多切面扫查,以获取心脏形态、结构及血流信号,重点观察近心尖1/3的心肌与心内膜。结果 18例超声诊断为NVM,其中16例为左心室受累,2例右心室受累。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1)左室或右室中、下1/3至心尖的心腔内可见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其间深陷的隐窝;受累室壁增厚分为两层,致密层较薄而非致密层较厚,收缩末期非致密化层与致密化层之比〉2;(2)受累腔室扩大,室壁变薄,运动减弱,收缩增厚率减低;(3)彩色多普勒显示隐窝内的低速血流与心腔内高速血流相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及鉴别诊断NVM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临床心功能不全及心脏扩大的患者进行多切面的探查,以获取心脏形态、结构及血流信号。结果 28例超声诊断为NVM,其中26例为左心室受累,2例右心室受累,采用詹尼(Jenni)等提出的诊断标准,其内容包括:(1)不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2)左室部分室壁增厚分为两层,致密层较薄而非致密层较厚;(3)收缩末期非致密化层/致密化层比例〉2;(4)UCG可见心室与小梁隐窝间有血流交通。病变部位:位于心尖部,合并下壁6例,合并侧壁5例,心室壁均未见血栓形成。结论 NVM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是诊断NVM的可靠首选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10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34例NVM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治疗过程等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34例患者中,家族性患病者2例,14例曾被误诊,临床表现为心功能不全者29例,发现心律失常者31例,发生血栓栓塞3例,无症状者3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1例行心脏磁共振检查。26例患者接受了随访,平均随访31.46个月,随访期间,3例患者死亡,2例经冠脉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术,1例因合并冠状动脉畸形至外科手术矫治,1例因合并严重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6例因心力衰竭需反复住院治疗。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预后较差,超声心动图检查是最重要的筛查和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的临床诊断和确诊方法。方法对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前,误诊为冠心病2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3例,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1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1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在临床上较少见,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殊性,容易漏诊和误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10例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完全的心电图分析,总结其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例成人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心电图。结果从病例中发现该病心电图改变呈现多样性和易变性,以心脏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多见。结论传导阻滞可能与成人发生进行性心内膜纤维化有关。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进行性缺血及随后形成的瘢痕有关,常为致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各腔室内径及心功能主要参数,分析二维、CDFI及频谱多普勒特点。结果①二维显示病变处心肌内外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层,外层较薄,表现为回声较强的致密层,内层较厚,显示为为突出的肌小梁及深陷其问的隐窝,呈"蜂窝状",好发于左心室心尖部、侧壁。左房室增大,可合并室壁隐窝或房室腔内血栓形成。②病变处心内膜呈波浪状。③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该处室壁运动幅度低平,收缩期室壁增厚率下降。④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深陷于肌小梁间的隐窝内可见血流信息,并与心室腔相通。结论NVM具有特征性超声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无创、敏感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测定尿毒症患者心肌重量及心功能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脏损害的意义.方法 对70例尿毒症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心脏测量菜单测定尿毒症患者心肌重量及心功能.对尿毒症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70例尿毒症患者超声心动图的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有12.8%和84.3%存在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心肌重量明显增大,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尿毒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和左心室肥厚多见,超声心动图是检测尿毒症患者心脏损害的实用、敏感、无创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脏彩色B超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分析8例确诊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患者心脏彩色B超检查结果。结果心脏彩色B超检查均可见心室内粗乱未致密化的肌小梁及小梁隐窝。5例为左心室型,3例为右心室型。其中2例为单纯的心室肌致密化不全,6例合并其他畸形。结论心脏彩色B超对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可提供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莹 《中国医药》2008,3(11):735-736
孤立性左心室肌致密化不全(isolated noncompaction of the left ventficular myocardium,INVM)是一种少见的心肌病。1984年,Engberding等首次报道了INVM。现在普遍认为该疾病是由于心内膜形成时正常致密化过程停滞造成的。心肌致密化不全经常伴随有其他的先天性心脏缺损,但也可以独立出现。超声心动图是明确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小儿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特征,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小儿NV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小儿NVM患儿,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患儿的诊断结果、临床特点、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 患儿中孤立型20例,非孤立型10例。30例患儿经检查显示左室型17例,右室型8例,双室型5例。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扩大17例,右心扩大7例,全心扩大5例,房室正常1例。病变位置主要包括心尖部合并中断侧壁位置,包括下壁心肌12例,心尖部心肌8例,基底段心肌3例以及室壁心肌7例。随访3例患儿死于心力衰竭(心衰)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为10.00%。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生NVM的风险较高,容易引发患儿心衰,其临床症状表现与NVM的范围关系密切,孤立型患儿早期阶段症状表现具有隐匿性,对患儿使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对于评估患儿心脏功能,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