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血清巯基蛋白酶抑制肽C(CysC)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肾受损的诊断价值。根据24h肌酐清除率(Ccr)将92例肝硬化患者分为肾功正常组、代偿组和肝肾综合征(HRS)组;上述所有患者均检测血肌酐(Scr)、CysC和Ccr;CysC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PETIA)。结果显示血清CysC的浓度在代偿组和HRS组明显高于肾功正常组(P<0.001);而Scr的浓度在代偿组和肾功正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RS组Scr的浓度明显高于代偿组和肾功正常组(P<0.001);Ccr与CysC和Scr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0和-0.699,P<0.01)。说明血清CysC的测定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具有诊断价值,尤其对轻中度肾受损的早期诊断明显优于Scr。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在监测两性霉素B所致肾功能损害中的意义。方法检测2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肺部霉菌感染者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前后血清CysC、血清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及肌酐清除率(Ccr)的水平变化,分析血清CysC、Scr、β2-MG与Ccr的相关性,并比较血清CysC、Scr、β2-MG对两性霉素B相关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性霉素B治疗后Ccr显著下降,血清CysC及β2-MG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而血清Scr水平较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性霉素B组治疗前后Ccr分别和血清CysC、β2-MG水平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855,-0.883,-0.698,-0.486,P均<0.05),而与血清Scr水平无相关性(治疗前后r分别为0.435,0.472,P>0.05)。以Ccr下降20%以上作为诊断肾功能损害标准时,血清CysC 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0.030,显著高于血清Scr及β2-MG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070,0.884±0.055,P均<0.05)。结论血清CysC与Scr、β2-MG相比,能更敏感准确地反映两性霉素B相关肾损害。  相似文献   

3.
纪礽斌  黄群  万腊根  陈富明  王健  朱勇  陈钦开  吕农华  应豪 《肝脏》2006,11(5):325-326,373
目的 建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tatin C,Cys C)的定量ELISA检测方法,探讨血清Cys C水平在肝肾综合征(HR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测定81例常规检查肾功能正常的肝硬化患者和2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ys C水平,同时检测其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肌酐(Ucr),算出校正24 h肌酐清除率(Ccr)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标准,40≤Ccr<80 ml·min-1·1.73 m-2的肝硬化患者被列为亚临床HRS组.结果 亚临床HRS组血清Cys C浓度明显高于单纯肝硬化组(P<0.05);而Scr、BUN在两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ys C与Ccr相关性比Scr与Ccr相关性好(r=-0.91对r=-0.7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Cys C曲线优于Scr.结论 血清Cys C较Scr、BUN能更敏感地检测出肝硬化患者的轻度肾功能损害,可作为识别亚临床HRS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肾功能损伤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25例)、肾功能储备下降组(25例)、肾功能不全组(25例)、肾功能衰竭组(25例)和尿毒症组(20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CysC和肌酐(Scr)含量。结果各组之间Cys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CysC浓度随着肾功能的损害程度的增加而上升,两者呈正相关。肾功能正常组血清CysC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Scr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CysC)比Scr能更准确、直观地反映出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是评估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54例肾病患者按肾脏损伤程度分为4组,检测血清BUN、Scr、UA和CysC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BUN、Scr、UA、CysC之间的相关性及敏感性。试验设104例健康对照。结果肾功能基本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y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肾脏损伤程度的加重,BUN、Scr、UA、CysC均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指标异常率与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其中CysCr=0.979。肾功能轻度异常组Scr异常率最低(37.2%),肾功能重度异常组UA异常率最低(72.9%)。结论 CysC是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灵敏诊断指标,CysC和BUN可用于评价肾脏疾病的进展和判断预后,Scr在轻度肾损伤时不敏感,UA不能单独作为评价肾脏疾病的进展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血清肌酐正常的老年肾损害患者中,胱抑素(cystatinC,Cys-C)对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价的意义。方法对2002-11~2003-12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86例有肾损害但血清肌酐(Scr)正常的老年患者,应用乳胶颗粒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ys-C浓度,并采用CockCroft-Cault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别比较Cys-C与Scr和Ccr的相关性。结果56例Cys-C升高超过正常,占56.1%;比较Ccr≤59mL/min和Ccr>59mL/min两组间的Cys-C质量浓度发现,当Ccr≤50mL/min时,97.1%的患者Cys-C超过正常,在Ccr>59mL/min时,已有44.2%患者Cys-C超过正常。血清Cys-C与Scr存在高度的正直线相关(r=0.89,P<0.01);Cys-C与Ccr存在高度的负直线相关(r=-0.87,P<0.01)。结论在老年患者中,Cys-C比Scr和Ccr更敏感地反映早期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及其与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联合检测对肾功能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正常体检者和肾病患者血清CysC、β2-MG、BUN和SCr水平,并根据简化MDRD公式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对研究对象分组,分析4项指标间的差异及联合测定对肾损伤的临床价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ysC与β2-MG水平在肾功能轻度损伤时开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伴随肾功能损伤程度其水平升高越多,而BUN、SCr在肾功能损伤早期无明显变化,中、重度损伤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2-MG、BUN、SCr与CysC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均P<0.01)。结论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联合测定及动态观察CysC、β2-MG、BUN、SCr水平对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血清胱抑素C(Cys C)及肌酐(Scr)水平检测对两性霉素B(Am B)相关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以30例化疗后应用Am B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Am B应用前后血清Cys C、Scr水平,并采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根据有无肾损害发生分为肾损害组及非肾损害组,比较两组Cys C、Scr及Ccr水平,并分析Cys C、Scr与Ccr的相关性。另外,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比较血清Cys C、Scr对Am B相关肾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 14例(46.7%)恶性血液病患者应用Am B后出现肾损害,中位发生时间为Am B开始治疗第10天。肾损害组和无肾损害组Am B治疗后Ccr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Cys C水平均升高;而Scr水平仅在肾损害组显著升高(P均<0.05)。Am B治疗前后Cys C与Ccr的相关性(r分别为-0.817、-0.829,P均<0.05)优于Scr(r分别为-0.741、-0.720,P均>0.05)。Cys C的ROC下AUC显著高于Scr(分别为0.943±0.044、0.767±0.082,Z=1.966,P=0.049)。结论 Am B相关肾损害可在用药早期出现;与Scr相比,血清Cys C能更敏感、准确地反映肾功能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Am B相关肾损害。  相似文献   

9.
β_2微球蛋白与高血压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组高血压病患者62例,同时测定血和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含量及常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旨在评价高血压患者血和尿β_2-MG浓度改变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意义。调查表明,高血压患者血清和尿液β_2-MG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r和BUN(P<0.01),并且与Cr、BUN成正相关,(r=0.634、0.8),与Ccr成负相关,(r=-0.939)。随着病程长、病情重,血、尿β_2-MG明显升高,Ⅲ期患者血、尿β_2-MG显著高于Ⅰ、Ⅱ期(0.05>P>0.01)。本组病例中还发现在Cr、BUN、Ccr正常患者中血、尿β_2-MG已升高。以上提示β_2-MG不但可以反映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变化,而且可以较早预示肾功能的损害,可能是测定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减退的一个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肾功能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重症感染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验性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检测血药浓度及肾功能,根据相关指标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减退组,比较两组血清万古霉素谷浓度检出情况,比较不同血药浓度患者血清肾功能〔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经相关性分析找出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肾功能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80例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中肾功能正常者42例,其他38例均为肾功能减退。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共检测136次,其中肾功能正常组检测71次,肾功能减退组检测65次。肾功能减退组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低谷浓度、中谷浓度检出次数均较肾功能正常组显著减少,高谷浓度检出次数较肾功能正常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正常组万古霉素平均谷浓度明显低于肾功能减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升高,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血清BUN、Scr水平升高,Ccr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血清BUN、Scr水平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呈正相关(r=0.377、0.630,均P<0.05),与Ccr呈负相关(r=-0.297,P<0.05)。结论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直接影响其肾功能,药物在使用期间应谨慎,医务工作者可动态监测患者血药浓度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时对给药方案做出合理调整,实现个体化给药,以降低肾毒性,增加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肾综合征(H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90例肝硬化患者和26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清TNF-α水平及肾功能,分析TNF-α与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结果TNF-α在肝硬化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其肾功能损害程度随血清TNF-α水平升高而加重,且与Ccr成正相关。结论TNF-α在肝肾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5例糖尿病患者按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29例(UAER <20μg/min),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199μg/min)34例和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2例.测定各组Cys-C、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UAER.结果 随着UAER排泄率的增加,Cys-C、Scr明显增加,Ccr逐渐下降;UAER、Scr、Cys-c与Ccr均为负相关,但以Cys-C与Ccr相关性最强(r=-0.81,P=0.030).结论 Cys-C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其增高的程度可以反映肾功能受损程度,相关性优于UAER和Scr,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胱抑素C与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意义.方法 89例2型塘尿病(T2DM)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的CysC、hs-CRP、肌酐(Scr)浓度.计算内生肌酐消除率(Ccr).结果 T2DM组Cy8c和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检测阳性率达为83.1%,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血清CysC及hs-CRP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均优于Ccr,可以替代Ccr用于早期DN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血清胱抑素C对ICU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 C)对早期预测和诊断ICU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ICU患者113例,分为AKI组37例和非AKI组76例。分别检测两组Scys C、血清肌酐(Scr)、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AKI患者的Scys C和Scr水平均较非AKI患者显著升高(P均〈0.05);AKI患者的Scys C与Scr呈正相关(r=0.613,P〈0.01),(Scys C)-1与eGFR呈正相关(r=0.814,P〈0.01)。AKI患者的Scys C水平早于Scr出现异常,Scys C诊断AKI的灵敏度明显优于Scr(P〈0.05)。结论ScysC能较Scr更敏感、准确地反映危重患者早期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超敏肌钙蛋白T、胱抑素C水平及心功能与肾功能的相互关系,探讨胱抑素C在慢性心力衰竭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4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超敏肌钙蛋白T、胱抑素C水平,同时查所有入选患者的肌酐、尿素氮及超声心动图,用简化的肾病饮食改良方程(MDRD)计算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 根据心功能情况分级,心功能NYHA III、IV组hs-TnT、CysC、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高于NYHA II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eGFR低于NYHA II组(p<0.05或p<0.01)。NYHA分级各组之间两两比较hs-TnT、Cy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TnT、CysC与LVEF呈负相关(r= -0.41,p<0.01;r= -0.46,p<0.01);hs-TnT与CysC呈显著正相关(r= 0.76,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更易合并肾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心衰程度越重,肾功能损害越明显;hs-TnT、CysC可作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加重的指标,CysC可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住院的老年MS患者245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各项指标,包括总胆红素、血糖、血脂、尿素及肌酐等生化指标,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MS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肌酐清除率(Ccr)呈显著正相关(r=0.168,P=0.009),与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尿素、肌酐、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脏病分期及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无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MS患者尿素(OR=-0.27,95%CI:-0.48~-0.06,P=0.01)、Ccr(OR=1.27,95%CI:0.33~2.22,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四分位数分组分析显示,Q76~100组、Q51~75组、Q26~50组、Ccr水平显著高于Q1~2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老年MS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正相关,提示老年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生理范围内的轻度升高可能是MS肾功能受损的一个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以及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在早期诊断造影剂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年龄70岁、肾功能正常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50例(PCI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于术前及术后第1、2、3、5天采用苦味酸法检测血肌酐,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采用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比较CysC和肌酐对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效率。结果与术前比较,PCI组患者术后第2、3天Ccr明显下降,术后第1、2天CysC明显升高(P0.05),而血肌酐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以CysC为标准诊断,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效率明显优于血肌酐。结论在老年患者中,监测血肌酐预测造影剂肾病发生可能造成漏诊,血清CysC可更敏感地反映造影剂肾毒性的程度,有利于早期准确识别造影剂肾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作为生物标志物在Ig A肾病诊治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Ig A肾病患者82例,由体检中心选取健康志愿者2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抽取空腹血测量血浆ADMA、血脂、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和蛋白尿(UP)水平。肾组织行HE染色,采用肾小球损伤评分及肾间质、小管损伤评分评价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结果 Ig A肾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血肌酐、ADMA水平明显升高,e GFR水平明显减低(均P0.01)。Ig A肾病组ADMA与Scr、UP呈显著正相关,与e GFR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ADMA与Scr呈正相关(β=0.343,P0.01),与UP呈正相关(β=0.331,P0.01),与e GFR呈负相关(β=-0.346,P0.01)。血浆ADMA与肾小球损伤评分(β=0.050,P0.01)、肾间质小管损伤评分(β=0.358,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Ig A肾病患者在e GFR未发生明显下降的时期,血清ADMA已出现明显升高,ADMA可能作为评价Ig A肾功能的指标和反映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血清胱抑素C在妊娠期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在妊娠期高血压(GH)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GH患者40例、正常妊娠妇女70例(其中早中期妊娠35例,晚期妊娠35例)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以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CysC、β2微球蛋白(β2-M),以生化分析法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含量,并加以比较. 结果 正常血压晚期妊娠组(1.22±0.19)mg/L与GH组(1.93±0.48)mg/L的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0.78±0.22)mg/L,P<0.05和P<0.01];同时,GH组CysC水平高于正常血压晚期妊娠组(P<0.05);正常早中期妊娠组Cys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GH组CysC水平与UA呈正相关(r=0.46, P<0.05).结论 血清CysC是评价妊娠期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一项敏感和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536例年龄≥80岁的ACS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6例,轻度狭窄组141例,中度狭窄组167例,重度狭窄组162例。比较各组肾功能指标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清肌酐、尿素和胱抑素C水平明显升高(P<0.01),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降低(P<0.05)。血清肌酐(r=0.1 93,P=0.000)、尿素(r=0.194,P=0.000)、胱抑素C(r=0.295,P=0.000)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eGFR(r=-0.160,P=0.001)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年龄≥80岁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肾功能指标密切相关。血清胱抑素C水平最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