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最初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是指5岁之前因各种病因导致的脊柱侧凸畸形[1]。根据脊柱侧凸研究协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的最新定义及文献报道[2、3],10岁之前因各种病因导致的脊柱侧凸畸形均可称为EOS畸形,如婴幼儿特发性脊柱侧凸、先天性脊柱侧凸、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等。EOS定义的根据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后路凹侧双棒撑开技术治疗重度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的中期疗效,并分析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我中心接受凹侧双棒撑开技术治疗的52例重度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锚定点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通过复习病例资料,对年龄、撑开次数、撑开间隔时间以及并发症进行记录;同时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Cobb角和T1~S1长度,对畸形的矫正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根据患儿平均撑开间隔时间,将病例分为两组:A组有32例,男9例,女23例,初次手术年龄平均(7.4±1.1)岁(4~10岁),患儿共接受148次手术,手术间隔时间平均12.6个月(4~18个月),随访时间平均60.7个月(30~102个月),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109±23)°,术后(55±16)°,末次随访时(46±12)°;T1~S1长度平均年增长率为1.9cm/年。B组有20例,男6例,女14例,初次手术年龄平均(7.7±1.3)岁(5~10岁),患儿共接受54次手术,手术间隔时间平均26.4个月(12~72个月),随访时间平均61.5个月(29~108个月),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104±19)°,术后(51±13)°,末次随访时(62±17)°;T1~S1长度平均年增长率为1.19cm/年。末次随访时,A组在侧凸、胸椎后凸、躯干偏移矫正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1~S1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7例患者(21.9%)共发生9例次并发症,B组有12例患者(60%)共发生15例次并发症。结论对于重度早发性脊柱侧凸,采用凹侧双棒撑开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选择。缩短撑开间隔时间,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获得更好的脊柱畸形的矫正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长棒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生长棒治疗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10岁(7.5±2.1岁)。随访时间2~10年(5.1±2.8年)。生长棒置入术后每6个月撑开1次。影像学测量指标包括侧凸Cobb角、后凸角、躯干高度(T1~S1),并统计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前侧凸Cobb角69.0°±21.2°(43°~90°),末次随访25.3°±15.0°(12°~45°),矫正率63.3%。躯干高度术前323.0±29.1mm(288~355mm),末次随访400.5±25.7mm(361~430mm),躯干高度增加77.1±18.3mm,每年继续生长11.7±3.3mm。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69.2%。共发生并发症16例次,包括内置物失败9例次(56.3%),交界区后凸5例次(31.3%),内置物外露1例次(6.2%),深部感染1例次(6.2%)。9例后凸角50°患者中6例(66.7%)出现并发症,4例后凸角≥50°患者中3例(75%)出现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726)。结论:生长棒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早发性脊柱侧凸可有效改善脊柱畸形,并且保持躯干的继续生长;伴有严重后凸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的概念最早由Dickson提出[1],他将5岁之前发生的脊柱侧凸定义为"earlly onset".有作者认为EOS较婴儿型侧凸的命名更为全面、贴切,一方面可包括其他病因的侧凸如先天性、神经肌肉性、特发性及其他综合征所伴发的侧凸,另一方面,5岁是肺部发育的一个分水岭,5岁时肺容量可达成人的30%左右,5岁之前出现的侧凸对心肺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处理也更为麻烦[2].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双生长棒技术治疗5岁以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的中期疗效,分析相关并发症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2月~2012年6月于我科接受双生长棒技术治疗的14例(男4例,女10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平均年龄3.5±1.2岁(2~5岁)。通过复习病历,对年龄、撑开次数以及并发症进行记录;同时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侧凸Cobb角、胸后凸、腰前凸、T1-S1距离以及内固定的长度,对畸形的矫正情况以及脊柱、胸廓的生长指标——坎贝尔的空间供肺比值(Campbell′s space available for lung ratio,SAL)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儿平均随访时间为54.6±22.4个月(24~100个月)。14例患儿共接受99次手术,其中85次为撑开术,平均每例患者经历6.1次撑开术。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73.8°±19.1°,术后35.8°±12.8°,末次随访时34.5°±16.3°。T1-S1距离从术前23.9±4.2cm增至术后27.1±4.8cm,末次随访时为33.6±5.2cm,平均年增长率为1.61cm/y。内固定长度初次手术术后为23.1±5.3cm,末次随访时为28.0±6.2cm。SAL术前为0.90±0.10,术后改善至0.92±0.09,末次随访时为0.96±0.11。有4例患者发生8例次并发症,主要为内固定相关(7例次)并发症,均在撑开手术同时进行翻修;无感染以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双生长棒技术用于治疗5岁以下、保守治疗无效的进展性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脊柱畸形的进展,保留脊柱的生长潜能,而且对患儿胸廓畸形也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尽管该技术内固定失败发生率较高,但通过翻修手术仍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生长阀双棒内固定技术治疗早发的儿童脊柱侧凸的初步应用结果 .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9年3月行生长阀双棒内固定技术治疗儿童脊柱侧凸11例,男1例,女10例;年龄2.1~10.9岁,平均6.1岁.Risser征均为0级.胸椎侧凸8例,胸腰椎侧凸3例;先天性脊柱侧凸10例,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1例.10例采用Isola生长阀固定,1例采用TSRH生长阀固定.撑开1~4次,平均1.8次.随访4.2~38.1个月,平均17.3个月.结果 术前主弯Cobb角67.64°±11.43°,胸后凸31.00°±22.40°,躯干偏移(2.00±1.73)cm,T1S1高度(25.47±6.16)cm;初次术后主弯Cobb角34.64°±8.26°,胸后凸23.00°±8.06°,躯干偏移(1.49±1.31)cm,T_1~S_1高度(28.84±5.69)cm;末次术后主弯Cobb角36.82°±11.76°,胸后凸27.18°±8.97°,躯干偏移(1.11±1.29)cm,T_1~S_1高度(31.29±4.50)cm.术前、初次术后和末次术后主弯侧凸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次手术矫止率47.15%±16.48%,T_1~S_1高度增加(3.37±1.62)cm;末次手术矫正率44.73%±19.43%,T_1~S_1高度增加(5.82±2.21)cm.治疗期间T_1~S_1每年平均生长1.6 cm(1.1~2.7 cm).5例出现并发症:3例脱钩,1例椎弓根螺钉脱出,1例断棒.结论 生长阀双棒内固定技术允许脊柱纵向生长,同时起到矫形和控制畸形发展的作用,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后路小切口分期延长联合终末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小儿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3月~2015年5月共16例小儿脊柱侧凸在本院接受后路小切口多次分期延长并全部完成终末矫形融合手术。其中先天性10例,早发型5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对所有病例的临床数据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手术前后主侧弯角度变化、后凸角度变化、身高变化、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共53次手术,平均每人3.4次。接受5次手术者4例,4次手术者2例,3次手术者5例,2次手术者5例。术前主侧凸Cobb角为(102.9±27.9)°(52°~145°),后凸Cobb角(89.2±49.2)°(20°~141°),身高(116.8±9.5)cm(98~132 cm)。终末融合后主侧凸Cobb角(36.4±14.2)°(21°~61°),终末侧凸矫形率64.4%。后凸Cobb角(39.0±9.8)°(31°~50°),终末后凸矫形率56.3%。身高(150.7±9.9)cm(132~165 cm),终末身高增加33.9 cm。围手术期发生内固定棒断裂4例次,内固定松动9例次,皮肤感染3例,一过性神经症状6例次,保守治疗均好转。[结论]后路小切口分期延长联合终末矫形融合术安全性好,终末矫形率高,保持身高增长,可以有效治疗小儿脊柱侧凸。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双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5月~2014年3月于我科接受双生长棒技术治疗的8例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患者(男2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7.4±1.4岁(5~9岁)。通过复习病历,对患者年龄、撑开次数及并发症进行记录;同时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侧凸主弯Cobb角、胸后凸、腰前凸、T1-S1长度,对畸形的矫正情况以及脊柱、胸廓的生长指标(Campbell′s space available for lung ratio,SAL)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6.9±13.5个月(24~64个月)。8例患者共接受41次手术,其中33次为撑开手术,平均每位患者经历4.1次撑开手术。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为75.4°±26.4°,术后矫正至31.6°±10.8°,末次随访时为30.9°±11.4°。T1-S1长度从术前的30.0±4.4cm增至术后的35.1±4.0cm,末次随访时为39.9±3.5cm,平均年增长率为1.66±0.43cm/y。术前SAL为0.92±0.10,术后改善至0.99±0.02,末次随访时为1.00±0.05。有3例患者发生了5例次并发症,主要为内固定相关并发症(4例次);无感染以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双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安全有效,可有效地控制脊柱畸形的进展,保留脊柱的生长潜能,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患者的胸廓畸形,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探讨生长棒撑开手术对撑开节段内外脊柱和椎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08年6月~2013年12月采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221例,术后至少有两次脊柱CT检查且2次检查间至少有1次撑开的患儿31例,男17例,女14例,首次手术时年龄3.2~9.1岁;第一次CT检查时年龄为7.1±2.3岁;末次CT检查时年龄为10.0±2.1岁。1.0~5.9年内共进92次撑开手术,人均撑开次数为3次,年均撑开次数为1.1次。第一次CT检查平均为第2次撑开,末次CT检查平均为第5次撑开。测量并比较第一次和末次CT检查时患者生长棒撑开节段内外椎体高度、主弯Cobb角、矢状位胸后凸Cobb角、T1~T12和T1~S1高度、脊柱偏移距离。结果:第一次和末次CT检查时撑开节段内单个椎体高度为18.2±4.7mm和21.8±5.5mm,撑开节段外单个椎体高度为19.2±3.2mm和22.7±3.4mm,前后两次撑开节段内外椎体高度有统计学差异(P=0.035)。撑开节段内、外单个椎体高度增加为1.4±0.9mm/yr、1.2±0.9mm/y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撑开节段内椎体比撑开节段外椎体生长快。两次测量时冠状位主弯Cobb角分别为56.8°±15.3°和52.9°±15.4°,矢状位胸后凸Cobb角为36.6°±18.9°和43.7°±18.2°,T1~12高度为16.7±3.3cm和19.1±3.3cm,T1~S1高度为27.9±4.7cm和32.5±4.7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平移为18.6±15.2mm和20.0±21.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时撑开节段内的正常椎体生长速率快于撑开节段外的椎体生长速率,撑开期间胸椎和脊柱高度均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后路椎体截骨矫形固定治疗僵硬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和适应证的选择。[方法]本院2003年4月~2005年2月采用后路顶椎楔形截骨矫形固定治疗9例僵硬性脊柱侧凸,男5例,女4例;年龄11~23岁,平均14.2岁。先天性侧凸5例,特发性侧凸4例。术前测Cobb s角平均为81.5°,悬吊后平均为67.2°,脊柱柔韧度平均11.5%。伴有神经症状2例,椎管内间隔2例。顶椎截骨平面在T8~11,截骨后采用Scofix器械固定,后路植骨融合。[结果]9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6.6个月。侧凸Cobb s角平均31.2°,矫正率平均61.3%,矫正丢失率平均2.1%。本组病例全部骨性融合,无断钉、断棒、松动。[结论]后路椎体截骨矫形固定治疗僵硬性脊柱侧凸,适用于中、重度青春期后特发性和重度先天性混合性脊柱侧凸畸形,此方法能一次性完成矫形侧凸,降低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并通过椎弓根系统固定和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