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千伏摄影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惠敏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207-2207
X射线胸部平片摄影是粉尘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的常规方法,X射线胸片是尘肺病诊断的主要依据。胸部高千伏摄影对于提高胸片质量有一定的作用。我院影像科自1999年至2007年先后对7898例接尘工人进行胸部高千伏摄影,以筛选、定诊及晋级接尘患者。现就高千伏摄影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上的应用价值以及不足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车载高千伏X线摄片系统在尘肺病普查中的适用性。方法使用BRC-30PC型车载型胸片摄影X线机,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和受检者体形调整车载设备参数使之达到《胸片X线检查的技术要求》的要求,对7991名接尘工人拍摄高千伏胸片。结果累计摄片8163张,一级片占54.5%,二级片占43.4%,三级四级片共占2.1%。诊断为I期尘肺患者69名,Ⅱ期尘肺患者24名;Ⅲ期尘肺患者2名;0期尘肺患者355名,共450人。结论该车载高千伏系统摄片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要求,该系统适合在矿区使用,能够满足煤矿尘肺病普查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千伏X胸片在接尘工人尘肺病普查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贵州省某五家煤矿接尘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尘肺病普查,采用高千伏X胸片摄影的方法,对照国家尘肺病诊断标准片,根据小阴影的类型、密集度和分布范围进行尘肺病的诊断和分期。采用小容量肺灌洗法对尘肺病患者进行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者根据病情进行综合性治疗。结果:2583名研究对象中,高千伏X线胸片异常者53例,其中诊断为壹期尘肺病38例,贰期尘肺病14例,叁期尘肺病1例。经小容量肺灌洗治疗后,46例患者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或完全消失,FEF50、FEF25和DLCO指标改善,PaO2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千伏X线胸部摄影清晰度好,成像稳定,可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尘肺病提供重要依据。小容量肺灌洗可延缓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唐瑜亮 《海南医学》2011,22(5):117-118
目的观察尘肺病高千伏摄影胸片及直接数字X线摄影(DR)胸片的表现,探讨两者的结合应用对尘肺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已明确诊断为尘肺病患者32例分别行高千伏摄影胸片和直接数字X线摄影(DR)胸片,观察和比较了尘肺征象在高千伏摄影与直接数字X线摄影的表现。结果本组32例患者高千伏摄影与直接数字X线摄影均能很好显示尘肺结节、大阴影、小阴影、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及呼吸系统炎症、结核、肺癌、胸膜间皮瘤、肺气肿与肺大泡、自发性气胸等并发症;直接数字X线摄影还能更清晰显示以上病变的内部细小特征、与邻近组织的边界及一些细小病变,如早期的小肺癌、早期的支气管扩张等。结论高千伏摄影结合直接数字X线摄影有利于尘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耿政祥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8):2332-2333
目的:评价DR高千伏胸片在尘肺病筛查及初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有可靠粉尘接触史、可疑尘肺的粉尘作业人员同期拍摄DR高千伏胸片及传统高千伏胸片,然后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R高千伏胸片较传统高千伏胸片一级片率高,DR高千伏胸片在肺部小阴影的检出、肺部小阴影的密集度及病变肺区数的判定等高于传统高千伏胸片,诊断阳性率高于传统高千伏胸片。结论:DR高千伏胸片在尘肺病筛查及初步诊断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但尘肺病的最终诊断仍应以传统高千伏胸片为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高频X线机高千伏摄影在尘肺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使用高频x线机高千伏摄影筛查尘肺胸片43份与使用传统高千伏摄影筛查尘肺胸片54份,由四位尘肺诊断专家从:(1)胸片质量;(2)对肺部解剖标志的显示清楚率;(3)尘肺分级诊断等三方面进行对比、评价。结果:(1)高频高千伏摄影胸片质量:一级片率49%,二级片率46.4%,三级片率4.6%;传统高千伏摄影胸片质量:一级片率33.3%,二级片率37%,三级片率26%,废片率3.7%。(2)高频高千伏摄影胸片显示清楚率98.3%;传统高千伏摄影胸片显示清楚率87.4%。(3)尘肺分级诊断阳性率(含0^#期):高频高千伏摄影为25%,传统高千伏摄影为5%。结论:高频x线机高千伏摄影在尘肺筛查胸片影像质量及肺内解剖标志显示优于传统高千伏摄影,有利于尘肺的筛查及分级诊断,为尘肺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计算机X线摄影(CR)在我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已经广泛应用,CR已使X线胸片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1],然而在尘肺诊断中尚无X线数字化影像诊断标准。为适应将来X线数字化摄影在尘肺诊断的应用,我们将CR高千伏投照应用于尘肺体检中,在高千伏CR胸片投照方面做些基础性探讨工作,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了12例Ⅰ期尘肺患者的高千伏X射线胸片和DR胸片资料,评价其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已确诊的12例Ⅰ期尘肺病人,同时给予高千伏X射线胸片和DR胸片检查,评估2种胸片在Ⅰ期尘肺病人X线诊断中的差异。结果:高千伏X射线胸片与DR胸片比较,其小阴影形态清晰度和肺纹理判定上存在明显不足,有2例Ⅰ期尘肺病例的DR胸片大于高千伏X射线胸片总体密集度判定,有4例尘肺病人的DR胸片病变累及肺区数大于高千伏X射线胸片判定的病变累及肺区数,有1例病人的DR胸片达到了Ⅰ+期诊断标准。结论:联合应用高千伏X射线胸片和DR胸片检查结果,可为尘肺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千伏计算机X线摄影(CR)与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尘肺病胸部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其优片率和检出率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中心确诊的尘肺病患者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高千伏CR胸片进行检查;而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高千伏DR胸片进行检查,由我中心专业的具有尘肺病诊断资格的临床医师独立读片并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片率和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查优片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观察组对于尘肺病的总检出率为95.0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84%(P〈0.05)。结论高千伏DR技术摄片能够为尘肺病诊断提供更客观准确的信息,其优片率和检出率远远高于高千伏CR技术摄片,可作为尘肺病早期筛查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尘肺高千伏摄影图像质量若干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尘肺高千伏摄影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张高千伏胸片按质量标准评价分析。重点分析丙级及废片产生的原因。结果:2000张胸片中甲级片占36%,乙级片占59%,丙级片占4.7%,废片占0.3%。丙级片缺陷依序为锐利度、对比度、吸气程度、肺野密度、位置及画面。结论:采用高千伏摄影,是提高胸片质量,检查尘肺及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X射线高千伏胸片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50例心脏病患者进行高千伏胸片检查,并与普通胸片相比较。结果:高千伏胸片在心脏病诊断中,气管显示优良者占92%,而普通胸片则气管显示优良仅占7%,两组显示差异比较明显。结论:高千伏胸片比普通胸片对心脏病的诊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尘肺普查中的应用。方法在尘肺普查、高千伏摄影后随机抽取100名志愿者再行DR摄影。由多位有经验影像科医生对影像图片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胸部DR普通千伏和传统高千伏胸片质量优片率分别为78%、46%,优片率经x2检验(χ^2=36.1,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对胸部肺内细微结构总体显示率分别为86.72%、58.91%,总体显示率经χ^2检,(χ^2=125.1,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胸部DR普通千伏摄影可以达到传统高千伏摄影的要求。由于胶片质量和细微结构显示率的提高,使尘肺小结节状阴影和胸膜斑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尘肺的诊断正确率,有效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尘肺病影像学诊断方法的现状、进展,并进行展望。方法:查阅国内外大量有关文献。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外多采用胸部高千伏X线摄片用于尘肺的诊断;近年来数字化放射影像技术发展迅速,有望取代胸部高千伏X线摄片;CT在单纯尘肺的诊断上并不优于X射线胸片,但对大阴影,胸膜改变及合并肺气肿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射线胸片。胸部X射线平片与CT互相结合,互为补充,使尘肺病的影像学诊断更加有效、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尘肺病普查中DR胸片与高千伏胶屏胸片的综合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11月在我院普查的452接触粉尘人员,采用DR拍摄技术和胶屏高千伏拍摄技术进行胸片拍摄,对二组胸片的拍摄及后期处理时间,照片质量、分布范围、总体密集度、尘肺分期进行对比。结果 DR胸片人均拍摄时间约2.2min,胶屏高千伏胸片人均拍摄时间约3.5min;DR胸片优片:399张,优片率:88%,胶屏高千伏胸片优片:213张,优片率:47%。结论在尘肺病的普查中,较为理想的模式应该是以DR胸片为主要手段,对接触粉尘史可疑受检者及DR胸片可疑受检者,再进行胶屏高千伏胸片检查。从成本和时间的角度加大对尘肺病普查的覆盖面,提高尘肺病普查效率,又能在符合国家法律的基础上,保证对尘肺病患者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从1987年2月开始对接尘工人进行高千伏胸部摄影,共拍摄胸片18562张,其中55例疑似尘肺患者同时拍摄平片及高千伏胸片,经分别读片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本组均为接尘工人,共55例。其中男46名,女9名,年龄在37—61之间,平均接尘工龄为21.5年,均无其它肺部合伴症。二、平片电压在53—60KVP,高千伏电压在120—150KVP,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国家肺胸片物理学  相似文献   

16.
宋鹏  陈旭生 《甘肃医药》2012,(5):364-366
目的:研究影像诊断技术DR、高千伏在诊断尘肺病中的各自特点。方法:通过整理收集已经确诊为尘肺病的60例患者,并给予DR胸片和高千伏胸片拍片检查,通过分析对比,就2种技术在诊断中的各自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千伏胸片组:优片42例,优片率40%,诊断尘肺病38例,检出率62%;DR胸片组:优片59例,优片率达98%,诊断尘肺病48例,检出率80%。结论:DR技术摄片,能在传统高千伏尘肺病原诊断的基础上传达出更多更新的影像信息,作出更加客观准确的诊断,为尘肺病的诊断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检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基层医院,而尘肺的X线诊断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普通高千伏X线摄影技术,本研究旨在对尘肺筛查时DR与普通高千伏X线摄片在诊断的阳性率和工作效率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杨帆  费云龙  徐永皓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976-2976
大家都知道矽肺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胸片,所以一张优质的胸片是诊断矽肺的关键所在。胸片投照是X线摄影部门的日常工作,虽其技术操作简单,但摄一张完全满意的胸片却不容易,一张优质的符合矽肺诊断的高千伏(kV)胸片就更是不容易。我科每年承担一千多名粉尘体检任务,笔者从事矽肺体检工作多年,掌握了一些摄好高千伏胸片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程巍  曲延文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422-1423
高千伏摄影(High kilovollage radiogruphy)要求高千伏低毫安,电压不低于120kv,5~7mAS[1]。高千伏摄影技术具有X线辐射剂量低、影像信息增多、光学密度质量好、层次分明、组织结构细腻、清晰度好、锐利度高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在胸部X线摄影方面尤为突出。本文通过高千伏与常规千伏胸部摄影比对,观察和探索高千伏摄影技术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差异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尘肺胸部高千伏平片与 CT 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在尘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某钢铁生产厂接尘工人72例进行高千伏胸片和常规CT及高分辨率CT(HRCT)对比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常规CT和HRCT比X线平片能够更加客观和准确地发现肺内病变。CT无论在尘肺的早期诊断还是在肺内大阴影的确定以及尘肺合并症的判断方面均优于X线平片。结论:在尘肺的诊断中对于X线平片难以确定的病例进行CT检查.对尘肺及其并发症的客观、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