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与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我院头颈部血管检查的病例,其中头部动脉671例,头部静脉7例,颈部动脉66例,进行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二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2D-TOF MRV),部分病例做了心室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磁共振场强为1.5 T,先行标准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然后行MRA;MRA采用3D TOF,部分患者还额外采用矢状和/或冠状预饱和技术,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演算法处理资料。结果 MRA较好地显示了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其中三维法较二维法显示病变为准确;可以认为,MRA是中风病因诊断和随访最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结论 MRA具有安全、可靠和方便的优点,是头颈部血管疾病筛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
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螺旋CT血管成像(CTA)是评价多种血管病变有希望的检查技术,这些信息以往只有常规血管造影(CA)才能获得。一次CTA3D数据采集使之可在无数视角观察病变。金属假体对螺旋CTA成像影响不大。与CA相比,螺旋CTA 3D成像的创伤性、费用及时间均减少。本阐述了螺旋CTA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影响螺旋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螺旋CT血管成像(SCTA)是一种新的血管成像技术,但影响SCTA质量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准直器宽度(层厚)、螺距(pitch)、重建间隔、内插运算方法、背景密度的高低、小血管走行方向与扫描层面的关系、横断面图像噪声;成像体位和成像方法;造影剂的应用和生理病理性因素的影响等。上述各种因素对SCTA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式不同,且各因素之间存在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DWI检查、MRA检查,分析DWI、MRA单一检查以及联合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 MRA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检出率为95.0%,DWI检查的疾病检出率为98.3%,两者联合检查的检出率为100%,各项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中,DWI和MRA联合可获较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以CTA为对照,探讨基于多反转空间标记脉冲技术的非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技术(SLEEK-MRA)在肝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同时行CTA及SLEEK-MRA检查的临床怀疑肝脏占位患者纳入研究,CTA检查后7天内行SLEEK-MRA检查。由两位腹部影像诊断医师分别对CTA和SLEEK-MRA图像进行独立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四分法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及最大显示分支级别评估。比较CTA与SLEEK-MRA在肝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最大显示分支级别上的差异。结果:两位医师对CTA及SLEEK-MRA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均为良好及以上(Kappa值:CTA为0.645~0.814;SLEEK-MRA为0.633~0.877)。除肝左动脉一级分支和肝右动脉一级分支外,SLEEK-MRA与CTA两种方法在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动脉及肝右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TA显示最大分支级别的能力优于SLEEK-MRA(P=0.020)。37例病例中,CTA显示有7例出现肝动脉变异,SLEEK-MRA显示了其中6例。结论:SLEEK-MRA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无需使用对比剂的血管成像方法,在肝动脉血管成像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多站式三维动态对比增强血管成像(3D CE MRA)应用于下肢动脉病变检查,可获得高信噪比及高分辩率的下肢血管图像,并具有无辐射、无创性、无肾毒性等优点,成为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具有广阔临床前景。本文对下肢3D CE MRA的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CT血管成像(CTA)是微创性显示胸廓出口综合征血管结构的有效方法。对胸廓出口解剖、CTA检查技术与方法及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表现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肾透析旁路显示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 19例20人次建立肾透析旁路患者经磁共振扫描。全部病例均采用二维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2D-TOF),9例采用二维相位对比法血管成像(2D-PC)。其中2例行DSA检查。结果 19例20人次透析旁路MRA2D-TOF法均显示透析旁路全貌。静脉支不同程度狭窄5例,动静脉吻合部发现闭塞7例,狭窄1例,2D-PC技术9例均能显示透析旁  相似文献   

9.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脾动脉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诊断脾动脉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多层螺旋CT腹部检查发现的7例脾动脉瘤的MSCTA表现,血管成像方法为容积再现(VR)、表面覆盖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组法(CPR)。结果:7例均发现脾动脉瘤,其中单发5例,多发2例。VR、SSD、MIP、MPR、CPR均可明确显示脾动脉瘤,但以VR为最佳。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手段,能准确显示脾动脉瘤,可作为诊断和随访脾动脉瘤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身综合方法对冠状动脉及非冠状动脉血管结构的无创性评价尚未实现。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64层CT血管成像(64-CTA)对动脉粥样硬化全身评价的潜在能力。对78例来做冠状动脉成像的病人行全身64-CTA检查,采用调节方案给予对比剂以及心电图(ECG)调制与减低管电压等低X线剂量算法。  相似文献   

11.
门静脉系统的MR血管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门静脉系统的两种基本MR血管成像方法(时间飞越法和相位相对法),并概括介绍了门静脉MR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脑CT灌注成像和血管成像术在海岛医院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岛医院应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超早期脑梗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四排螺旋CT对24例突发偏瘫或失语、发病时间少于6h、CT检查阴性的患者,即行CTPI和CTA检查,定量分析病灶侧灰质区及皮层区的脑血流量(cer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并与对侧相应部位进行比较。在第2天及第7天行CT及MRI复查,对照观察CTPI和CTA的诊断价值。结果24例入选病例中4例CTA检查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其余20例中右侧颈内动脉段梗塞3例,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支梗塞4例,右侧大脑中动脉分支梗塞8例,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支梗塞3例,左侧大脑中动脉分支梗塞1例,左大脑后动脉主干支梗塞1例。上述病例在第2天、第7天在CT或MRI检查中均被证实,诊断符合率100%。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侧的灰质CBF、灰质与白质CBV明显低于对侧(均P〈0.05)。CI组患侧脑白质区及灰质区的CBV明显低于TIA组(均P〈0.05)。结论联合进行头颅CT平扫、CTPI和CTA检查,有助于临床超早期识别CI、TIA;患侧脑白质区及灰质区的CBV状态是识别CI较为敏感的指标;CTA图像能敏感反映是否存在血管阻塞,是区分TIA与CI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仲海  徐卓东  柳澄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2):1040-1042
下肢动脉疾病是动脉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等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为诊断及制定外科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尤其是随着多层螺旋CT的问世,以其亚秒级的扫描速度、薄的层厚及多种后处理重建方式使CTA成像技术在显示下肢动脉病变方面有独特优势。本文主要阐述有关螺旋CTA成像技术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应用及三种无创性检查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肾动脉的螺旋CT血管成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肾动脉的影像学检查包括传统血管造影、CT、MRI及超声(ultrasound,U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有创性的检查方法,且有2%~10%的并发症,不宜重复多次,难以随访应用。US也被广泛地用于肾动脉的检查,但其结果的准确性与操作的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且易受肠气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本介绍了血管成像和介入操作中,数字化成像技术的优点,重点讨论了数字化成像在肺动脉、主动脉、周围动脉、内脏血管造影及介入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几种时间飞跃(TOF)法血管成像,探讨滑动间隔Ky(SLINKY)技术在头,颈部MR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1例病人和5例志愿者进行血管成像,其中26例均行SLINKY成像,18例行多重叠薄层块采集(MOTSA)成像,16例行三维(3D)单个容积血管成像,12种行二维(2D)血管成像。3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血管分支的显示,血管管壁的光滑度和血管连续性,每个方面的评价结果均分为3个等级。定量测量图像信噪比(SNR),血管对比/噪声比(C/Ns)以及扫描时间。结果:SLINKY能非常好地显示血管分支,同时具有很好的血管管壁光滑和血管连续性,除与MOSTA的小血管显示,与单个容积成像的血管管壁光滑度和血管连续性三者在统计上无显著性差异外,SLINKY图像在上述3个方面胜过其他3种图像(P<0.05),SLINKY图像无论是大血管还是小血管的SNR和C/Ns(除中,小血管的SNR和C/Ns与MOTSA,颈内动脉虹吸段的SNR与单个容积成像统计上无显著性差异外)均高于其他3种图像(P<0.05)。另外,尽管SLINKY的扫描时间比单容积成像和2D成像要长,但比MOTSA要短,表明像(P<0.05)。另外,尽管SLINKY的扫描时间比单容积成像和2D成像要长,但比MOTSA要短,表明SLINKY图像并未牺牲扫描时间。结论:SLINKY技术是目前头,颈部非增强MR血管成像,特别是动脉成像的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讨论烟雾病的MRI和MRA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对15例烟雾病患者进行了MRI检查,其中14例同时进行了MRA检查。结果:烟雾病MRI表现为闭塞血管流空效应消失,侧支循环血管形成,其典型表现为从鞍上向基底节区走行的条状迂曲低信号(7/15),以及由于缺血和出血引起的改变,包括多发脑梗塞(11/15),脑萎缩(7/15),脑室扩大(4/15)及脑内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各1例)。MRA可直接显示狭窄和闭塞的血管,多表现为多支、双侧血管受累;血管改变有广泛性和局限性两种类型。侧支循环血管表现为基底节区团状模糊血管,呈烟雾状(8/14)。结论:MRI和MRA可以显示烟雾病的脑内病理和血管改变,为该病提供了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判断冠状动脉血液动力学相关性狭窄(≥50%)的价值。方法对同时接受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2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扫描时采用16排探测器,机架转速为2周/s,使用后心电门控进行横断面影像重建,结合三维重建影像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冠状动脉CTA影像判断血液动力学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150%)的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95.5%,准确度为94.7%,阳性预测值为77.6%,阴性预测值为98.2%。结论16层CTA判断冠状动脉血液动力学相关性狭窄(≥150%)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临床冠心病的诊断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16层螺旋CT的问世,能够轻松实现薄层、快速、大范围的扫描,先进后处理软件的支持,为CT血管成像的临床使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现在CT血管造影(CTA)已被用来检查身体各个部位的血管病变,笔者将我院用16层螺旋CT进行颈、颅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获得的操作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影像分析。结果:经MRA证实脑梗塞10例;动静脉畸形(AVM)2例,动脉瘤5例;脑肿瘤3例;椎动脉供血不足2例;烟雾病1例。结论:在不同血管疾病中适当地选择应用MRA不同成像技术,可以提高对各种脑血管疾病评价的准确性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