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徐春华  王志  王健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2):1139-1140
目的了解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病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ICU 2011年3月中下旬连续发生3例呼吸道感染病例,病人痰标本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病房内环境物表、病人衣被、呼吸机表面检出鲍曼不动杆菌46株,检出率为23.35%。结论该医院ICU发生3例呼吸道感染为鲍曼不动杆菌所致,病房环境物品均检出同源鲍曼不动杆菌,亟待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加强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标本检测方法,对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集中出现的3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发生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发生3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从病人痰标本中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同时从该病房医务人员手和病人使用的呼吸机管道标本中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医务人员实施机械通气操作接触为主要传播因素。结论该重症医学科发生一起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医务人员手接触可能为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3.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爆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临床查看病人和采样检测方法 ,对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集中出现的4例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暴发的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在4 d之内连续出现4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经过对病人痰标本分离培养鉴定,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同时从该病房11名医务人员手和病人使用的呼吸机管道标本中检出12株鲍曼不动杆菌。此4例病人均进行过手术治疗和多项侵袭性操作,临床使用了大量抗生素且采用联合应用。结论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发生了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内感染暴发,呼吸机和医务人员手严重带菌以及侵袭性操作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控制措施,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重症监护室一起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暴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本医院重症监护室在2011年4月下旬一周内连续发生4例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病例,4例病人痰标本中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该重症监护室医生办公室鼠标、病房床头柜、门把手和呼吸机管路均检出同源鲍曼不动杆菌。经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后,再没有出现新病例,病房物体表面再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该重症监护室所发生的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可能是由环境或医务人员手接触传播所致,经采取有效消毒隔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骨外科手术切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医院骨外科住院患者手术切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其原因。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对该医院骨外科2例病人手术切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骨科病房在2011年2月连续发生2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从伤口分泌物中检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但环境标本中未检出同源鲍曼不动杆菌。经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和积极治疗措施,2例感染患者痊愈出院,无新的继发病例出现。此2例手术切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可能为患者自身皮肤携带菌迁移所致。结论该医院骨外科2例患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可能为自身细菌迁移所致,经严格消毒隔离和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感染爆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一起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不良事件在某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一起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4年连续发生4例病人痰标本中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经调查,有2例患者痰标本培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为定植菌或污染菌,判定此次感染事件为一次由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医院感染不良事件。该病区心电监护仪、床头柜表面培养出同源鲍曼不动杆菌,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后,病区物体表面未再检出致病菌。结论该病区所发生的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不良事件是由于环境或医务人员手接触传播所致,经采取有效消毒隔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式,对某医院神经外科一起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结果某医院神经外科在6周时间内连续发生9例患者发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属于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从发生医院感染的9例患者痰标本中均检出同源性鲍曼不动杆菌。所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只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抗生素、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其他所试验的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结论该医院发生的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属于医院感染暴发,经严格消毒隔离和积极临床治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原因,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环境标本细菌分离鉴定,对重症监护病房物体表面与住院病人带菌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在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表面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从该病房5例感染病人痰标本中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病人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9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经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和控制抗菌药物使用之后,该病房内各监测对象均未检出鲍曼不动杆菌,也没有发生新的感染病例。结论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病人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与环境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带菌有相关性,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医院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比研究方法,对某医院重症监护室258例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情况进行了分组观察。结果该医院ICU通过回顾性调查的对照组共127例住院患者中,经痰标本检测确诊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11例,感染率为8.66%;通过前瞻性调查的观察组共131例住院患者中,确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3例,感染率为2.29%。结论该医院ICU住院患者观察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明所采取的消毒隔离与防控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0.
呼吸科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呼吸科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制定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呼吸科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调查。结果该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连续发生3例由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病例。在病人所住病房内环境表面、呼吸机气体出入口、工作人员卫生手上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经有针对性地采取物体表面和手消毒措施之后,均未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结论呼吸科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是由环境及呼吸机内部污染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措施不到位所致,经采取相应措施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提出有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检验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2年时间内,从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66株,主要分离自病人痰标本,构成比为81.82%。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标本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构成比占69.70%。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尚比较敏感,但对氨苄西林和头孢替坦耐药率达到88.0%~100%。结论该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ICU,痰标本分离率最高,其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江勤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2):1134-1135
目的了解一起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情况及其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和病原学调查方法,对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3例病人痰标本中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所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同时对医院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但医护人员手和病房物体表面均未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结论该医院ICU为一起多重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但排除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13.
焦文峰 《临床医学》2013,(11):78-79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 对神经外科28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中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280例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36 例,感染例次55例,医院感染率为12.9%,医院感染55例次中总共检出病原菌43株,鲍曼不动杆菌排名为第4位,占查出菌株的9.3%.结论 及时发现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防控综合措施,减少、避免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发生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感染标本分离鉴定方法和药敏试验,对感染患者标本进行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和耐药性检测。结果从某医院2011年度感染病人不同标本中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796株,其中包括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269株,构成比为33.8%。以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占88.8%;感染病人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占63.6%。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达到50%以上,只对丁胺卡那和妥布霉素及多粘菌素B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该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较高,该菌株普遍耐药,应当通过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消毒以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本医院神经内科5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暴发原因,采取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现场和病历资料查看,对发生于该医院神经内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暴发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医院神经内科ICU在2周内连续发生5例患者9例次医院感染,其中肺部感染5例次,其他部位感染4例次。从5例病人痰标本中均检出MRSA阳性,阳性率100%;其中有4例病人标本中同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在5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均进行过泌尿道插管,有4例患者实施中心静脉置管,2例患者气管插管和1例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此次感染为一起MRSA医院感染暴发,经过积极救治和消毒隔离很快控制了感染疫情。  相似文献   

16.
冯玉  左壮  沈健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2):1100-1101,1104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情况及其耐药性,为有效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住院糖尿病患者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期间从1 705份糖尿病患者各种标本中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38株,分离率为8.09%,且分离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本次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该医院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50%。结论该医院住院糖尿病患者标本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较高,且普遍耐药。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室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流行调查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验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本医院重症监护室一起下呼吸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流行事件进行了调查。结果本医院重症监护室2008年12月14~28日收治13例病人,连续发生7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经对室内环境表面采样检验,在床具表面、床头桌表面、护士办公室电话机表面均检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且与病人标本检出菌株具有同源性。经药敏试验证明,所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21种抗菌药物中的20种耐药。结论此次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来源于重症监护室环境污染,呈广泛耐药性,经过采取积极治疗和消毒隔离,有效控制了感染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3月至11月住院病人临床送检标本检出的302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与抗菌药物耐药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在调查期间该医院从医院感染病人标本中检出的6种耐药菌分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SBL+肺炎克雷伯、ESBL+大肠爱希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共计867株,其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为34.83%。该菌株有89.16%来自痰标本,其次是尿液,占4.20%;其主要来自ICU病人标本和呼吸病房病人标本。该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94.98%。结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分布于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病人,呈现出多重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本医院神经外科46例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神经外科46例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均通过临床和细菌鉴定得到证实。所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都不同程度耐药,对妥布霉素等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范围为56.76%~91.89%;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等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为2.7%~21.62%。结论神经外科病人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多数耐药率超过50%,必须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管理,提高药敏试验率,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点和2002-2010年期间该菌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期间该医院从感染病人的标本中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2 161株,分离率为4.5%;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3.7%。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较高的科室是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和脑外科;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和复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其他类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2002年以来也处于上升趋势。本医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E等抗菌药物都比较敏感。结论该医院2002年以来临床标本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及其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提示对该菌应加强监测和药敏试验,以便更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