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宝琴 《河南中医》2003,23(8):80-81
人体之气血是互相依存相互为用的 ,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凝 ,血凝则气亦滞 ,滞而不通则痛。经云 :“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 ,一有怫郁 ,诸病生焉。”就瘀血而言 ,或情志不遂 ,忧思恼怒 ,气机不畅而致气滞血瘀 ;或内有郁热 ,耗气伤血 ,阴血亏虚 ,血脉不充 ,血行不畅而致瘀 ;或跌打扭挫 ,损伤机体 ,气血运行受阻而致血瘀 ;或寒邪侵袭 ,寒者血凝而致瘀 ,或气虚及阳虚体质 ,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也可致瘀。许多病证发展到某种程度时 ,往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而产生瘀血之证。瘀血之证虽可见于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  相似文献   

2.
妇女以血为本,又以血为用,只有气血充盈,血脉流通,胞宫才能正常发挥作用。若血的运行失其常度,血运阻遏或血溢脉外,使离经之血蓄留体内,则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血液的正常运行,造成经、带、胎、产以及杂病的异常瘀血。故妇科瘀血范围较广,病种较多,病程缠绵,症情复杂。笔者根据临床所见,总结瘀血证所产生的机理及活血化瘀常用方法作以浅析。1 病因病机 妇科瘀血证主要来自盆腔内子宫、卵巢、附件等组织器官,常见有月经期瘀血证,妊娠期瘀血证,产后瘀血证以及疑难杂病瘀血证等。其病因病机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消渴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灼阴血形成瘀血,瘀血产生离不开气血运行失调,情志失调导致气血运行紊乱出现不同程度瘀血表现,情志失调、肝郁气滞能诱发糖尿病,肝主疏泄,维持气血运行,能够减缓糖尿病病程发展。综合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血糖检测、口服药物。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和糖尿病教育可缓解由于焦虑及心理压力等紧张情绪所引起的抗胰岛素激素大量分泌,改善抑郁症状,有利于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4.
从现代研究论“痰瘀同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现代研究论“痰瘀同源”陈银玲痰浊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瘀血则是气血失调,血行不畅或血离经脉所酿成,由于津血同源,津血输布运行均赖气的推动,故而痰瘀同源。痰浊、血瘀各自有相应病证,同时痰瘀可互化并见,如气滞致血瘀,脉道阻塞,津血运行不畅,即是瘀血生痰...  相似文献   

5.
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内经》有“恶血”、“留血”、“脉不通”、“血凝泣”、“血实”、“菀陈”之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为经络之血因脏腑失调、气血逆乱、感外伤内等因素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或离经内留,其中与肝关系较为密切,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笔者现对《内经》中有关肝病、瘀血学说及其相关性的理解谈一些读经典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防治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是以血栓、栓塞、广泛出血、休克和溶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相当于中医学温病热入营血、气血两燔 ,或内科瘀证、血证、厥脱证等范畴。本文拟结合临床经验进行探讨 ,以提高中医药治疗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1 DIC的病机及临床特点笔者认为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机在于瘀阻脉络 ,气血运行障碍。病理特点有四 :(1)瘀血内停 ,脉络受阻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 ;(2 )瘀血不去 ,血不归经 :瘀血已成之后 ,留而不去 ,则血脉不利 ,血不归经而外溢 ;(3)气随血脱 ,无以摄血、行血…  相似文献   

7.
郭爱鱼  王玉明 《河南中医》2003,23(10):74-74
人工流产及产后出血不止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医者治之往往重其瘀血未尽的一面 ,多以活血化瘀为大法 ,对其体质因素、个体差异等方面重视不够。笔者近年来运用益气养血活血、疏肝理气活血、清热解毒活血 3法 ,用于人工流产及产后出血不止的调理治疗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简介如下 ,供同道参考。1 益气养血活血人流及产后由于气随血失“气血俱去” ,多为气血亏虚之体。血亏则肝不藏血 ,气虚则统摄无权 ,瘀血未尽又血不归经 ,因而导致下血不止。临床常可见气血亏虚与瘀血阻滞并存之证。气血不足则血行不畅 ,瘀血更盛 ,瘀血不祛新血不生 ,气血…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对本病的论述1.脑水肿的中医定义。中医并无此病名,但古人对本病已有一定的论述。明代医家王肯堂明确提出:"瘀则成水,瘀则液外渗,则成水也。"说明津血同源,瘀血为恶血,瘀血不祛则新血不生,津液不足;瘀血阻络,津血运行失常,则为瘀为痰也。唐宗海在《血证论》中亦说:"瘀血既久,化为痰水;血病不离水,水病不离血。"中医辨证认为,瘀血内阻可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机不利,不能正常输布津液,以致  相似文献   

9.
瘀血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骨伤科疾病 ,多由跌打损伤 ,或久痛络脉蓄血 ,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笔者临床应用针刺治疗急慢性瘀血性头痛 60例 ,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临床针刺治疗 60例急慢性瘀血性头痛患者 ,其中急性瘀血性头痛 2 8例 ,慢性瘀血性头痛 3 2例 ;男 3 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者 6岁 ,最大者 5 6岁 ;发病时间最短者 1d ,最长者 3浕。2 治疗方法瘀血性头痛因头痛络脉瘀滞 ,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取头部痛点、合谷、百会、风池、三阴交、血海等穴针刺治疗。针刺用泻法 ,留针 3…  相似文献   

10.
1 行血止血法的理论依据①出血与瘀血互为因果 出血致瘀 :诱发出血的原因复杂 ,概括来说 ,凡影响气血运行的一切因素均可引起出血。而瘀血滞留 ,阻隔脉络 ,是出血的病理实质。出血之后 ,离经之血便为瘀血。此外 ,血热出血、热毒煎熬血液 ,多易致瘀。《医林改错》云 :“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因此 ,血热出血与瘀血常互见。瘀血在内 ,出血不止 :瘀血留于脉内 ,血液运行不畅 ,一方面使血复从脉道破损之处溢出 ;另一方面瘀血不去 ,新血不生 ,留于脏腑经络之间 ,往往易形成痨损 ,脏腑经络即虚 ,又会导致新的出血。如瘀血久结 ,郁而生热 ,热从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活血化瘀法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并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妇女以血为本,瘀血证在妇科病中相当常见,因此,进一步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对提高治疗效果,仍属必要。一、妇科瘀血证的常见原因 (一)外感六淫致瘀六淫之邪侵犯人体后可影响人体气血的运行,尤以寒邪为甚。寒性收敛,故内侵可使气血运行受阻,凝滞为瘀。此外,暑热燥火与血搏结,亦可致瘀。  相似文献   

12.
胥波 《内蒙古中医药》2013,(35):127-128
胥老认为痛经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疼痛发作;或因脏腑不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气聚为瘕,血结为癥;或手术损伤导致脏腑失和,气血乖违、阻滞血道而发生。胥老常将痛经分为肾虚血瘀、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瘀互结、湿热瘀阻等六型进行辨证施治,临床运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胥老认为痛经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疼痛发作;或因脏腑不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气聚为瘕,血结为癥;或手术损伤导致脏腑失和,气血乖违、阻滞血道而发生.胥老常将痛经分为肾虚血瘀、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瘀互结、湿热瘀阻等六型进行辨证施治,临床运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血滞证与血瘀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佑衡 《中医杂志》2001,42(6):379-380
血瘀证已明确定义为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变,而瘀血是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为继发性致病因素。瘀血的形成除外伤原因外,必然有一个血液运行变化即血液运行缓慢或血质变浓变粘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应称为血滞期,这一时期所产生的病变则称为血滞证,它可有症状或无症状表现,它是  相似文献   

15.
气为血帅 ,血的运行有赖于肺气的输布和调节 ,故肺功能正常是机体气血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古人云 :“咳嗽不止乎肺 ,而亦不离乎肺也。”其发病不外外感内伤 2途 ,虚证实证 2类。外感内伤均可导致肺气上逆 ,瘀血停滞。实者 ,乃肺气壅遏 ,滞而不畅 ,肺络阻塞 ,瘀血停滞。虚者 ,乃肺气不足 ,推动无力 ,血行迟缓 ,而致血瘀 ,甚则影响血的生成 ,使阴血亏乏 ,血少而滞。瘀血形成可阻滞气机 ,使肺之宣降治节功能降低 ,从而加重瘀血 ,瘀血与肺气郁阻可相互影响 ,形成恶性循环。最后由单纯肺络瘀滞发展为多脏腑瘀血。咳嗽病程虽然进展缓慢 ,但往往…  相似文献   

16.
韩先知 《四川中医》1997,15(6):39-39
正常分娩后子宫内遗留的败血和秽液混浊物均称为恶露。一般于半月内即可排净。如果淋漓不断,持续日久即称为恶露不绝或恶露不止。其病机主要是冲任二脉为病,气血运行失常,子宫复旧不全。常见病因主要有三:一为瘀血内停(或胎盘残留),新血不得归经;二为平素体虚,再加产后气血虚损,气虚不能摄血;三是血热内阻,迫血妄行。临床以瘀血内停最为多见。由于病因不同,表现症状有别,临床若能辨证施治,定收奇效。现举验案三则如下。1.瘀血内停案主诉:产后26天,恶露淋漓不绝。症见:腹痛拒按,恶露量少,排泄不畅,色紫黯有瘀块,口渴…  相似文献   

17.
王大增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为情志不畅,肝气不舒,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胞宫、胞脉,"不通则痛"。血离经脉日久,导致诸多变症丛生。王老针对复发病灶有无两种情况,认为患者肝气郁结是其诱因,进而加重气血瘀滞状态,故提出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法,治以阳和汤或少腹逐瘀汤,随证加减,分期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评话     
①将阳明的“喜忘”作为“喜妄”,首先从文字的角度,“喜”用作动词,“妄”为副词,动词修饰副词,于理不通。其次阳明蓄血与太阳蓄血不同,一个在小肠与手少阴心相表里,直接影响到心神,故有狂妄;一个在大肠与手太阴肺相表里,间接影响及气血,故有健忘。②阳明蓄血“喜忘”,一则气血并于下,心肺气血虚,不能上奉于脑,脑失所养;二则阳明蓄血在下,肠道传导失司,糟粕停滞,酿生浊毒,浊毒上扰清窍,气血逆乱,脑神受扰,使记忆失常;三则阳明邪热与素有瘀血互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心神失养,皆可导致神明不清,最终导致“善忘”。③所谓阳明蓄血,是肠道本有瘀血,与阳明邪热相合,而形成“喜忘”的蓄血证;而阳明瘀血是在阳明病的过程中,热盛伤血,血分津液被耗,而形成瘀血。蓄血与瘀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瘀血不一定能成为蓄血,但蓄血则一定是由血行瘀滞所导致。一般而言瘀血在经。蓄血在腑。蓄血有形可证,诸如下血、黑便等;瘀血惟像可辨,诸如舌暗,脉涩等。  相似文献   

19.
缺乳症治验     
缺乳症治验蔡建虎,许书民,许红涛缺乳症,是妇人产后乳汁不行、乳汁少,或无乳汁的一种产妇临床常见病症,多因失血过多、血气虚耗、血少不行,致使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的气血虚证,或因情志抑郁、肝气郁结、瘀血停留、气脉壅滞的气滞证,都可导致乳汁运行受阻的...  相似文献   

20.
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或体内存留离经之血,都称之为瘀血,又称为蓄血。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多由于气滞、气虚、血寒、血热等原因而形成。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若因气滞,或因气虚推动无力,均可造成血液凝滞成瘀。寒凝血脉,则经过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或体内存留离经之血,都称之为瘀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