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预测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矫治术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5例接受TAPVC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心上型42例(40%,42/105)、心内型21例(20%,2...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进展何德沛综述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开拓心脏外科以来,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已经50多年历史。目前,先心病完全矫治术已向复杂畸形和婴幼儿发展,几乎所有的先心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根治方法。本文就作者1992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ongenitally 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ccTGA)指房室(atrioventricular,AV)和心室大动脉(ventriculoarterial,VA)连接的不一致,ccTG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大多数ccTGA病儿合并其他心脏畸形。ccTGA临床表现和自然病程的变化取决于其合并的畸形。  相似文献   

4.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 (TAPVC)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以混合型TAPVC所占的比例最低。 1976年 2月至2 0 0 1年 8月 ,我们手术治疗TAPVC 10 8例 ,其中混合型 3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例 1、例 2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7岁、10岁。活动后心悸、气短。查体 :发绀、杵状指。胸骨左缘第 2、3肋间可闻及 2 /VI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第 4、5肋间闻及双期杂音 ,P2 分裂。心电图均示电轴右偏 ,右心室肥厚 ,右心房肥大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片示双肺血多 ,肺动脉段突出 ,心尖圆钝 ,右二弓突出 ,心胸比率分别为 0 …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疗效。方法1999年11月至2008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共施行婴幼儿CCHD323例,其中男202例(62.5%),女121例(37.5%);年龄4d~36个月,平均年龄18.4个月;体重4~15kg,平均体重9.9kg。病种为法洛四联症(TOF)218例,右心室双出口(DORV)4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1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TECD)8例,主动脉弓缩窄(CoA)15例,主肺间隔缺损(A-P Window)合并主动脉弓离断(IAA)、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永存动脉干(PTA)2例,单心室(SV)9例,Ebstein畸形2例,肺动脉闭锁(PA)10例,大动脉转位(TGA)3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cTGA)1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I期矫治297例,姑息性手术26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89±3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8±39min。全部患者均通过电话或书信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2个月,术后死亡8例(2.5%),其中早期死亡7例(1个月内),死亡原因为:手术时间长、术中不能停体外循环2例,不能脱离呼吸机3例,误吸致心脏骤停、复苏后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1例,中央分流术后持续低氧、心脏骤停1例;中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喉炎并发肺部感染。生存315例(97.5%),发生并发症95例(29.4%),均经对症治疗出院;出院后心功能改善为Ⅰ~Ⅱ级,呼吸道感染减少,体重明显增加。结论婴幼儿CCHD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手术治疗结果满意。具体术式应根据不同的畸形特点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方法,强调手术的适应证及畸形的满意矫治,注重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大动脉错位 (TGA)是一种严重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1994年 9月至 2 0 0 2年 4月 ,我们共收治TGA病儿 2 4例 ,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 4例中男 18例 ,女 6例。年龄 5d~ 10岁 ,其中新生儿 6例 ;体重 3~ 2 8kg。病儿多有运动性心悸、气短、发绀。所有病儿均行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等检查。超声心动图对确定大血管关系、室间隔缺损 (VSD)大小、部位 ,以及肺动脉发育情况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除新生儿外 ,其他病儿均接受了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D TGA) 19例 ,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12例 ,…  相似文献   

7.
动脉调转术治疗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动脉调转术(ASO)治疗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60例病儿实施ASO,早年(2000.1—2003.5)42例,近期(2003.6—2004.8)18例;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49例、Taussig-Bing畸形7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ccTGA)4例;年龄1—6个月15例、7~12个月14例、1-3岁6例、〉3岁6例,其中〉6月龄的TGA/VSD或TGA/PDA18例。行大动脉调转术,同期矫治合并畸形;ccTGA病儿先行心房转流术,后行ASO。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0例(16.7%),其中早年9例(21.4%)、近期1例(5.6%),死亡率明显下降(P〈0.05)。生存病儿随访0.5—56.0个月,心功能恢复良好,无死亡及并发症。结论ASO应用于TGA、Taussig-Bing畸形以及ccTGA能取得良好的手术结果。针对国内TGA/VSD或TGA/PDA病儿就诊较晚、年龄较大,肺动脉压力较高等特点,如心导管检查显示肺小动脉阻力不高,ASO仍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尤其是合并单心室发育不良、一组房室瓣等病儿往往只能接受Fontan类手术,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双向Glenn术和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全腔肺动脉连接术(TCPC)是完全性生理矫正,在我院占同期Fontan类手术的58.1%(25143例)。现总结报道2001年8月至2005年5月25例复杂先心病病儿在我院行全腔肺动脉连接术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CA)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紫绀型心脏病,可合并主动脉弓部畸形,如主动脉缩窄(CoA)、主动脉弓发育不良(HAA)和主动脉弓离断(LAA)等。现将我们2005年收治的2例新生儿TGA合并HAA和室间隔缺损(VSD)的外科治疗及早期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67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行外科手术治疗,其手术死亡率较高。许多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新生儿或小婴儿期即出现危重症状,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佳。2002年4月至2008年6月,我们对32例10kg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施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现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 18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全组均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11例心上型患者除早期 1例经后径法矫治外 ,其他 10例经右心房切口径路矫治 ;7例心内型采用自体心包片将冠状静脉窦口经扩大的房间隔缺损隔入左心房 ,后 5例用 5 - 0 Prolene线连续缝合房间隔粗糙面后再矫治。结果 无手术死亡 ,2例心内型患者术后 6个月和 8个月再次手术 ,发生心律失常 7例 ,一过性肺水肿 2例 ,经治疗均痊愈。 16例随访 4个月~ 5年 ,心功能正常。 结论 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疗效的关键为 :术中吻合口要足够大 ,术后及时处理心律失常、肺水肿和低心排血量 ,心内型矫治时消除房间隔粗糙面可防止术后肺静脉梗阻。  相似文献   

14.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2月~2007年2月,我科共完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286例,现总结其外科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5.
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是通过两大动脉位置相互调换和冠状动脉移栽(coronary transfer),主动脉重新连接至左心室,肺动脉连接至右心室,从而使心室与大动脉正常连接,是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TGA)的首选术式,也可应用于部分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如心室双出口等疾病中的某些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6.
我院心外科2005年3月至2008年9月连续手术治疗72例新生儿及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 ,在国家卫生部、科技部及教委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经全国同仁共同努力使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CHD)外科治疗得到快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进展1.复杂CHD手术治疗进展  经过十年的努力 ,我国复杂CHD治疗取得很大进步 ,其中法洛四联症(TOF)的手术治疗已达到国际水平。沈阳军区总医院开展TOF手术较早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报道TOF手术 10 0 0例 ;1979年到 1999年共完成 30 0 2例 ,手术死亡率 3 5 % 〔1〕。北京阜外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南京儿童医院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进展较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向婴幼儿新生儿方面发展,手术时机越来越早,接受手术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小;二是复杂心脏畸形的手术矫治技术显著提高,引进了很多高难度手术,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手术)在我国进一步成功开展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41例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畸形矫正和赘生物清除,室间隔缺损(VSD)直接缝合16例,补片修补10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均采用直视缝合法,同期行肺动脉瓣成形术5例,三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术2例,结果:1例急诊VSD修补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并发脑栓塞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5例,随访时间3-102个月,无1例死亡和心内膜炎复发,结论: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使用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应强调对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早期治疗,以防止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29例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9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年龄3~28d,其中室间隔缺损3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10例,肺动脉闭锁1例,三尖瓣闭锁3例,单心室1例,法洛四联症6例,完全性房室管畸形4例,永存动脉干1例,所有患者合并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29例患者均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结果术后死亡4例(13.8%),其中1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和1例肺动脉闭锁患者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死于灌注肺、低氧血症,其余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9例,随访时间1~31个月,体重及各项发育指标与正常同龄儿基本相同。结论新生儿心脏手术麻醉、体外循环应平稳,手术操作要精细,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畸形矫正满意及良好的心肌保护和肺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