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血管造影技术的进展,目前已经能对细小的支气管动脉进行选择性造影(BAG),并借助导管进行支气管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BAI)和栓塞治疗(BAE)。我们从1981年7月至1986年8月对19位患者进行了24次BAG,4次BAI和14次BAE,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并简要讨论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多数采用插管注入稀钡及气体进行双对比造影检查,因过程繁琐,患者遭受痛苦大而难以接受检查.为此,笔者参照Philps的报道[1,2],改进运用无管法进行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6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TC)具有直接显示胆管系统,观察阻塞部位,明确阻塞原因,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报告530例,并就其检查方法,X线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金跃东  冯金利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1988,7(5):277-277,316,T042
近20年来,随着X线检查方法的不断改进,小肠检查逐渐被重视,自1967年Billba-Dotter氏管(简称B-D管)问世以来,小肠双重造影检查效果很好,具有独特的优劣性,我院自1985年12月开始至1987年12月止共检查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顾维雄  邵鑫石 《临床放射学杂志》1985,4(6):322-322,R297,T046
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过去很少引起注意,近十年来,我院对40例腕关节受伤,而X线平片显示骨质正常的病人进行了腕关节造影检查,其中造影成功,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和X线照片者3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下肢静脉造影术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材料 本院2003年-2005年胆囊术后“T”形管造影病例中,抽取60份X线片来分析研究,其中男性25例,占41.7%,女性35例,占58.3%,年龄为25岁-75岁之间,病史1-9年不等。  相似文献   

13.
腹膜后气造影术是将气体导入腹膜后腔隙,显示肾和肾上腺等腹膜后的组织器官,腹膜后肿物的轮廓,或与腹部肿物相鉴别时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目前,一般常规采用的腹膜后气造影术,是经骶前穿刺导入空气的方法(1,2)。  相似文献   

14.
咽鼓管(ET)有三种主要功能:通气、清除和保护中耳(ME)。作者通过研究大量人类ET和颞骨标本对ET的这些功能进行了形态学研究,提出了为这些不同的功能在ET不同部位定位的假说。①ET腔的横切面形态和腭帆张肌(TVPM)附着于ET软骨外侧板(LL)对于通气功能是重要的。ME的通气因ET的主动开放而实现,它主要依靠TVPM的收缩。作者发现正常人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使用动态500排技术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进行检查,探讨该技术在中耳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7年4月-2017年12月中耳炎患者60例,分成两组。一组用动态500排技术对中耳进行扫描,观察咽鼓管的开闭情况,另一组行常规小螺距螺旋扫描。所有图像上传AW4.6工作站,重建咽鼓管及周边组织结构。记录咽隐窝的含气情况,计算辐射剂量。结果:采用动态500排技术可以清晰显示咽鼓管的开闭情况。动态500排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为(518.9±133.9)mGy·cm,常规组为(574.2±58.5)mGy·cm,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动态500排组出现咽隐窝含气变浅或消失的比例为66.83%,高于常规组的56.67%。两位医生对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良好(K=0.89)。动态500排组图像质量达到的4分的有25例(83.3%),3分的有5例(16.7%),2分及2分以下为0例。常规组达到4分的有18例(60%),3分的有12例(40%),2分及2分以下为0例。结论:动态500排技术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动态扫描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PTP)可以获得有关静脉及其分枝的直接影像,对确定门脉高压的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帮助很大,今就我院自1984年10月-1986年2月对27例门静脉高压症和5例胃泌素瘤所作PTP作一小结,着重讨论介绍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9个不同年龄人的咽鼓管粘膜上皮超微结构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咽鼓管粘膜分为鼓室段、峡部及咽段.咽鼓管粘膜上皮由纤毛细胞、无纤毛细胞及杯状细胞组成.位于骨—软骨交界的峡部纤毛细胞密集,鼓室段及咽段逐渐减少.杯状细胞由鼓室段至咽段逐渐增多.纤毛细胞的纤毛向咽侧倾斜.咽段粘膜有皱襞.咽鼓管管壁上1/3多为无纤毛细胞,底及下部为纤毛细胞.从超微结构所见证实咽鼓管顶部系保持中耳内外压平衡.咽鼓段底部存在粘液纤毛输送系统,为主动机制,咽鼓管粘膜防御系统在胚胎时期已开始发育,出生后即建成.  相似文献   

18.
孙悍军  陈晖 《武警医学》2010,21(9):809-813
咽鼓管解剖结构复杂,生理功能重要,是中耳通气引流的惟一通道。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复杂,咽鼓管肿瘤是病因之一。咽鼓管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均不多见,但是一旦发生,即使是良性肿瘤也可以引起较为严重的病理损害,并且手术治疗风险高。由于其所处的特殊解剖位置,临床难以早期发现,容易被误诊误治。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咽鼓管肿瘤的认识,从而早期发现疾病并给予合理治疗,笔者对日前报道的咽鼓管良恶性肿瘤进行综述,尤其强调了影像学检查对诊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9个不同年龄人的咽鼓管粘膜上皮超微结构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咽鼓管粘膜分为鼓室段、峡部及咽段.咽鼓管粘膜上皮由纤毛细胞、无纤毛细胞及杯状细胞组成.位于骨—软骨交界的峡部纤毛细胞密集,鼓室段及咽段逐渐减少.杯状细胞由鼓室段至咽段逐渐增多.纤毛细胞的纤毛向咽侧倾斜.咽段粘膜有皱襞.咽鼓管管壁上1/3多为无纤毛细胞,底及下部为纤毛细胞.从超微结构所见证实咽鼓管顶部系保持中耳内外压平衡.咽鼓段底部存在粘液纤毛输送系统,为主动机制,咽鼓管粘膜防御系统在胚胎时期已开始发育,出生后即建成.  相似文献   

20.
血管是人体内复杂的管道结构,变异及异常吻合较多,血管状态的改变是许多临床疾病的基础, CT血管成像(CTA)对于临床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法医学和解剖学的研究人员对于CTA应用有了新的研究方向,临床放射学技术被用于尸体血管解剖研究,就放射学技术在尸体血管研究中的最新发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