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 例肝硬化患者及20 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凝血酶原(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时间,血小板(PLT)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结果:肝硬化chi1 d B级组、C级组血浆D-二聚体(D-dimer)、PT、APTT、PLT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Child B级组、C级组(FIB)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D-dimer、PT、APTT分别与肝硬化Child B级组比较其差异性更显著(P<0.01),肝硬化Child C级组FIB、PLT与肝硬化Child B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凝血及纤溶指标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出血危险性的D-dimer、预后估计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妇女分为正常非孕组20例、正常晚孕组20例和妊娠高血压组5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纤维蛋白原(Fb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imer)水平。结果正常晚孕组与妊娠高血压组Fbg、PAI-1、t-PA及D-dime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非孕组(P<0.01);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妊娠高血压组的t-PA随着病情病化无改变(P>0.05),Fbg、PAI-1及D-dimer随着病情加重显著升高(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纤溶功能明显降低,纤溶活性受到抑制,导致机体血液呈高凝状态与严重的血栓前状态,检测血浆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前状态,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王现华  郑华城 《河北医药》2008,30(10):1507-1509
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纤溶活性状态和胎龄、体重时纤溶活性的影响,分析早产儿临床出血倾向的可能原因及风险因素.方法 采用发色底物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对健康足月儿和无合并症早产儿各35例进行纤溶活性检测.结果 无合并症早产儿与足月儿相比,纤溶酶原(Plg)活性和D-dimer含量显著降低(P<0.01),PAl/t-PA比值显著增高(P<0.05);胎龄、体重和Plg活性、D-dimer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早产儿纤溶活性有较大个体差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纤溶活性显著降低;胎龄、体重和新生儿纤溶活性,纤溶潜能密切相关;纤溶活性和凝血活性,抗凝活性在极低水平上维持相对平衡可能是引起早产儿出血倾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肝癌病人凝血及血浆D-二聚体(D-dimer)定量等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对73例肝癌(原发性肝癌42例,继发性肝癌31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凝血常规及D-dimer测定;凝血常规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D-dimer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继发性肝癌PT、APTT均明显延长,D-dimer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TT延长,FIB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癌病人血浆PT、APTT、FIB、TT及D-dimer参数均有变化,提示有不同程度凝血及纤溶异常。上述指标的检测可客观地评价肝癌病人凝血和纤溶功能状况,对于观察病情和判断疗效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纤溶参数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时纤溶参数的变化及评价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测定92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Ⅱ~Ⅳ级)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1),D-二聚体(D-dimer)水平.43例心功能Ⅱ级患者随机分为雷米普利组和替米沙坦组,治疗3个月后重复测定血浆标志物.结果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纤溶参数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雷米普利组治疗前后血浆纤溶参数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替米沙坦治疗后血浆纤溶参数水平有显著改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存在纤溶系统异常,并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ARB可改善纤溶参数,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未见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在不同疾病发展阶段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变化。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50例AL住院患者分为AL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AL组按病程又分为初治组、持续缓解组、复发组。比较AL组与对照组以及初治组化疗前、后的DD水平。结果AL初治组、复发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L持续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初治组化疗前明显高于化疗持续缓解后(P〈0.05)。结论AL患者在初治组、复发组时DD水平明显升高,持续缓解时将为正常,AL初治组、复发组时存在凝血与纤溶系统激活,有继发纤溶亢进,随着化疗,完全缓解后继发纤溶亢进解除。AL中DD与病情状态密切相关,可以预测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浆D-D聚体,纤维蛋白质(FIB)检测,与3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同时动态观察多发性创伤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4 d静脉血分析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其中并发(DIC组)9例,未并发DIC组者(非DIC组)23例.方法 FIB采用PT演算法于全自动凝血检测,D-di-mer采用全自动凝血仪运用乳胶微粒增强免疫比度原理测定.结果 术后第1天与照组结果比较D-di-mer、FIB等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D-dimer手术后第4天与手术第1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FIB手术后第4天与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IB手术后第一天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四天比明显增高(P<0.05).DIC组的D-dimer、FIB水平显著高于非DIC组.结论 D-dimer、FIB可作为监测严重创伤患者凝血纤溶状态的相当有价值的指标,对DIC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研究表明,D-二聚体(D-dimer,DD)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与脑梗死等血栓形成性疾病 关系密切[1].因此,监测血浆DD含量对于防治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infarction,ACI)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讨深静脉栓塞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深静脉栓塞(DVT)患者血浆中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35例深静脉栓塞患者和35例健康者血浆(对照组),测定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深静脉栓塞患者PT、FIB、TT、D-dimer和FD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PTT延长不超过10秒,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深静脉栓塞患者血液存在明显的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在血栓形成过程机体呈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后机体继发纤溶亢进,各项指标可作为DVT患者安全、有效的筛查试验,D-二聚体和FDP对DVT的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及避免发生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凝血、纤溶指标与结肠癌病理特征及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月在某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结肠癌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且未患直肠癌的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结肠癌组患者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于结肠癌组患者术后第2d清晨再次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上述指标值,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幅度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患者术前APTT、PT以及D-dime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者(P<0.05)。与术前相比,结肠癌患者术后的APTT、PT值明显降低,D-dimer值显著升高(P<0.05)。围术期PT变化幅度为(4.73±0.62)s, APTT为(36.28±6.63)s, D-dimer为(1.32±0.47)mg/L,围术期APTT、PT以及D-dimer表达变化分别与术前的表达程度呈显著相关性(r=0.347、0.309、0.281,P<0.05)。AP...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D-二聚体(D-dimer)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水平,探讨D-dimer术前水平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12月至2005年11月行关节置换的109例患者,其中RA 52例,骨性关节炎(OA)41例和强直性脊柱炎(AS)16例;其中RA患者根据类风湿因子(RF)血清浓度,分为RF(-)组及RF(+)组。所有患者进行纤溶、凝血、血常规及炎性相关指标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A患者血浆中的D-dimer均明显高于正常值,并明显高于OA、AS(P<0.01)。15例RA患者RF定量检查在正常范围,即RF(-),但D-dimer血浆浓度均值仍然增高,平均为(745±98)ng/ml,与OA、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dimer与RF、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指标有密切相关性(P<0.01)。结论RA患者存在与OA、AS明显不同的纤维蛋白溶解。D-dimer在RA中存在明显增高的规律,因此RA患者D-dimer水平增高,不能作为DVT发生可能性大的可靠依据,也不能以此项增高而增大术后抗凝药剂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 (reteplase ,Ret)对家兔纤溶和凝血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家兔血液纤溶和凝血系统相关参数指标。结果 :Ret(3.75、7.5 0、15 .0MIU·kg-1)可明显降低纤溶酶原含量 ,使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转呈阳性反应 ,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同时延长血浆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论 :Ret可促进血液纤溶系统活性和抑制凝血系统活性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血液的凝血与纤溶状态一直是产科关注的焦点,血浆D二聚体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D二聚体作为继发性纤溶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对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对我院住院待产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升高的106例孕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其抑制剂(PAI-1)是纤溶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纤溶系统关键性调节物质,D-二聚体(D-dirner)是纤溶酶诱导的稳定纤维蛋白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侵袭性高的恶性肿瘤,PAI-1活性及表达增高,肿瘤类型不同t-PA表达有所不同。本研究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浆t-PA、PAI-1及D-dimer水平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它们与疾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以及预后等的关系以及在NHL侵袭和浸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晓冬 《河北医药》2006,28(10):974-975
严重感染易出现凝血机制障碍,甚至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血浆D-二聚体(D-D)是凝血纤溶系统特异性指标.本文通过测定重症感染患儿血浆D-D聚体,探讨感染时凝血状态,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妊娠使血液凝固、纤溶系统发生变化,妊高征患者体内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被称为慢性DIC状态。随着凝血系统活化而增加的活性凝血酶与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相结合形成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后者对早期DIC  相似文献   

17.
高原汉族军人凝血纤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原汉族军人血液凝血纤溶系统的状态变化。方法 检测38名汉族军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并与36名世居高原健康藏族军人进行比较。结果 汉族军人较世居藏族军人t-PA活性降低(P<0.05),PAI活性增高(P相似文献   

18.
疏血通对髋部骨折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疏血通对髋关节手术患者术后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03年4月髋部手术患者共57例,根据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3例),手术前3d开始分别采用疏血通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共10d,于用药前、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测定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D-dimer、血小板聚集率,怀疑有深静脉血栓(DVT)者行静脉造影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前后KPTT,PT明显延长;治疗组t-PA活性明显增强(P<0.05),D-dimer升高,PAI无明显变化,并抑制血小板聚集.结论:疏血通在预防和治疗髋关节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中,不仅有抗凝作用,而且能激活纤溶系统,抑制血小板聚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钟春生  郑岚  郑浩 《淮海医药》2014,(1):99-100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纤溶酶降解产物,是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指标,它与病程进展有关,与肿瘤的分期、转移密切相关。其增高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凝血因子Ⅰ直接参与体内凝血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纤溶系统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80例,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135例,稳定性心绞痛45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分析各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同型半胱氨酸、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在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呈正相关(r=0.439,P<0.01),而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呈负相关(r=-0.398,P<0.01)。结论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且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可以引起纤溶、凝血功能紊乱,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