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使用沉默免疫负调控基因(iAPA)细胞疗法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2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后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37~73岁。术前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悬液60 ml,贴壁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DC),iAPA因子(含抑制SOCS1的siRNA等)转染DC。第7天将成熟的DC回输至患者体内。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患者一般情况普遍得到明显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表明:CD3~+T淋巴细胞高于治疗前,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之和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PA-DC疗法可以改善原发性肝癌免疫抑制状态,提高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是有效的生物细胞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肝脏》2017,(1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亚群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50例肝癌住院患者(原发性肝癌10例,继发性肝癌30例,合并其他肝脏疾病1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以10例合并其他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合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合并其他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性肝癌患者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9.18±2.11)%比(35.68±0.56)%,P0.05],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1.45±1.69)%比(15.78±0.72)%,P0.01],其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合并其他肝病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细胞损伤者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损伤者[(45.90±5.96)%比(30.93±1.76)%,P0.05],CD4~+T淋巴细胞比例与ALT、AST均呈高度正相关(r=0.941、r=0.903,均P0.01),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者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者[(27.00±4.63)%比(34.01±7.98)%,P0.05],CD8~+T细胞比例与STB、PT均呈显著负相关(r=-0.596、r=-0.577,均P0.05)。继发性肝癌患者肝细胞损伤者CD4~+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未损伤者[(23.22±3.28)%比(33.24±2.29)%,P0.05],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损伤者[(34.70±4.26)%比(25.84±1.99)%,P0.05],CD4~+/CD8~+比值与ALT、AST均呈显著负相关(r=-0.470、r=-0.424,均P0.05),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者CD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者[(35.64±2.84)%比(25.56±2.57)%,P0.05],CD4~+/CD8~+比值与STB、PT均呈显著正相关(r=0.400、r=0.481,均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肝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机体免疫平衡状态的维持对于保护肝癌患者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不同呼吸科疾病中的运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医院呼吸科疾病患者213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13例作对比研究,视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纳入者总T细胞(CD_3~+)、T4细胞(CD_3~+、CD+4)、T8细胞(CD_3~+、CD_8~+)、DP-T细胞(双阳性细胞,CD_3~+、CD_4~+、CD_8~+)和DN-T细胞(双阴性细胞,CD_3~+、CD-4、CD-8)以及T4/T8比值、B细胞(CD-3、CD~(19)~+)、NK细胞(CD_3~-、CD_(16)~+、CD+56)水平。结果传统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组成灵敏度76.06%、传统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含量和绝对计数灵敏度78.87%与血常规的73.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完整T淋巴细胞亚群的85.92%、完整淋巴细胞亚群的91.55%高于血常规的73.32%,传统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组成、传统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含量和绝对计数、完整T淋巴细胞亚群和完整淋巴细胞亚群特异性、诊断率均高于血常规,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于血常规。肺结核、呼吸道感染和肺癌患者总T细胞CD_3~+、T4细胞CD_3~+、CD_4~+和T4/T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肺癌低于肺结核和呼吸道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呼吸道感染和肺癌患者T8细胞CD_3~+、CD_8~+含量高于对照组,肺癌高于肺结核、呼吸道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结核和呼吸道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参与了呼吸科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加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全面检测有助于疾病诊断、病情判断以及为临床应用免疫增强剂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CD_3~+、CD_4~+等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NSCLC患者92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Ⅲ-Ⅳ期患者CD_3~+、CD_4~+和CD_8~+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Ⅰ-Ⅱ期(P0.05),而CD_4~+CD_(25)~+Treg细胞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CD_4~+CD_(25)~+Treg淋巴细胞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无效组患者治疗后CD_3~+和CD_4~+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CD_8~+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CD_3~+和CD_4~+T和淋巴细胞高于治疗无效组(P0.05),而CD_8~+和CD_4~+CD_(25)~+Treg细胞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抑制,T细胞亚群与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对NSCLC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并分析S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住院后1 w内是否伴发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SAP的危险因素,进而评估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肺炎组与非肺炎组在年龄、吸烟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吞咽障碍方面差异显著;肺炎组血生化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更高,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高而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较非肺炎组显著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吸烟史是SAP的危险因素,外周血总T细胞、NK细胞、CD4~+/CD8~+是SAP的保护因素。结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NIHSS评分对SAP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免疫功能下降可增加SAP的易感性,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SAP。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登革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发病时间71例登革热患者外周血中总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并将急性期患者、恢复期患者及正常人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进行比较,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期登革热患者T细胞和CD4+T细胞都显著减少(P<0.01)、CD4+T/CD8+T比值显著降低(P<0.01),恢复期登革热患者上述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登革热患者CD4+T细胞显著升高(P<0.01);急性期、恢复期登革热患者和正常对照组CD8+T细胞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登革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CD4+T/CD8+T比值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结论登革热患者急性期细胞免疫异常,通过治疗可以逐渐恢复。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作为监测登革热患者免疫功能的一个指标,对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细胞免疫异常可能在登革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肝脏》2016,(9)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生化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在不同病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23例,肝炎后肝硬化21例,原发性肝癌35例,采用全自动生化、流式细胞分析,观察生化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ALT以慢性乙型肝炎组升高最显著,和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氨酰转肽酶(γ-GT)、ALP、LDH以原发性肝癌组升高最明显,胆碱酯酶(CHE)以原发性肝癌组降低最明显,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结果显示,CD8~+T细胞、CD8~+CD28~+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中最高,CD4~+CD25~+T细胞在原发性肝癌组中最高。结论 HBV感染者不同病程中生化指标、T细胞亚群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病情演变、疗效及预后评判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介入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组)及40名正常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受体黏附法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T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CD4+/CD8+和肿瘤红细胞花环(DTE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ACE治疗后CD3+、CD4+、CD4+/CD8+及RBC-C3bRR均值较治疗前稍有降低,RBC-DTER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RBC-ICR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介入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提示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应重视细胞免疫功能调节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T细胞、CD8~+T细胞、CD45RA~+T细胞、CD45RO~+T细胞的百分率以评价患者的免疫状态。方法试验组选择女性原发性乳腺肿瘤患者40例,其中Ⅰ期乳腺癌23例,Ⅱ+Ⅲ期乳腺癌17例;以女性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三色荧光免疫标记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统计分析各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CD3~+T细胞、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期患者明显低于Ⅰ期患者(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D45RA~+T细胞明显减少,而CD45RO~+T细胞明显增多(P0.05);与Ⅰ期乳腺癌患者比较,Ⅱ+Ⅲ期乳腺癌患者CD45RA~+T细胞明显减少,而CD45RO~+T细胞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细胞亚群检测是评价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与肿瘤恶变的发生、发展及临床分期有一定相关性,随着病情的进展,机体免疫功能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E) ~(32)P内照射治疗以及单纯TAE治疗后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状态的改变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APAAP法测定患者血清sIL—2R、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我们检测23例TAE ~(32)P、31例单纯TA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和20例健康献血员sIL—2R、辅肋T淋巴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Th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TAE ~(32)P治疗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原发性肝癌患者sIL—2R、Ts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TAE ~(32)P、TAE治疗后原发性肝癌患者sIL—2R、Ts细胞非常显著降低(p<0.05),TAE ~(32)P比TAE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TAE ~(32)P治疗原发性肝癌比单纯TAE治疗患者血液中sIL—2R下降更显著,两种治疗方法可使患者Th增高、Ts下降。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中sIL—2R、T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疗效、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并分析NTM肺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0例NTM肺病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3~+CD_4~+%、CD_3~+CD_8~+%和CD_4~+/CD_8~+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TM肺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增多、CD_3~+CD_4~+%降低,CD_3~+CD_8~+%升高,CD_4~+/CD_8~+比值减低,且P0.05。结论 NTM肺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能为判定该类患者的免疫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共刺激信号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未经治疗的98例PBC患者为研究组,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30名作为对照组.以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T淋巴细胞表面的共刺激信号CD28.结果 PBC与对照组T细胞亚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C组CD4+T淋巴细胞升高,CD8+T淋巴细胞下降,CD4+/CD8+比值上升(P<0.05);CD4+CD28-T细胞和CD8+CD28-T细胞明显增加(P<0.05).结论 PBC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的异常,其中CD28的表达明显减少;CD8+CD28-的细胞群可能在PBC中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初治肺结核与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标法测定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CD_8~+CD~+_(28)/CD_3~+、CD_8~+CD~-_(28)/CD_3~+和CD_4~+CD~-_(28)/CD_3~+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_8~+CD~+_(28)/CD_3~+、CD_8~+CD~+_(28)/CD_3~+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CD_4~+CD~+_(28)/CD_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NK(Natural killer)细胞、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_8~+CD~+_(28)/CD_3~+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低于初治肺结核组(P0.05、P0.01),而CD_8~+CD~+_(28)/CD~+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高于初治肺结核组(P0.05、P0.01)。与无空洞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相比,有空洞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B_3淋巴细胞明显降低(P0.05),与无空洞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相比,有空洞的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8)/CD_3~+细胞明显降低(P0.05)。结论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其中T淋巴细胞与NK细胞比例与肺结核的进展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16,(1)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不同阶段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C4的变化特点。方法将80例慢性HBV感染者及20例健康体检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80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CD19~+细胞(B细胞),采用免疫散射法测定血清IgG和补体C3、C4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顺序递减,B细胞百分比顺序上升,慢乙肝组、肝硬化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较对照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组血清IgG顺序升高,补体(C3、C4)含量顺序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体液免疫也发生明显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G和补体检测对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判断病情发展阶段以及预测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T淋巴细胞亚群参与梗死心肌修复过程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提示T淋巴细胞亚群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在调节梗死心肌的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心肌梗死后免疫反应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参与心肌炎症反应,影响心肌修复过程,参与其中的主要是CD_4~+T细胞和CD_8~+T细胞,CD_4~+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心肌修复过程中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而CD_8~+ AGTR2~+T细胞有利于心肌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及DNA异倍体的检测在肺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同期住院初诊肺癌患者98例,同期肺部良性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其肺泡灌洗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DNA异倍体率。经正规化疗2~3周期后,按疗效分为化疗有效组及无效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肺泡灌洗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DNA异倍体率。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肺泡灌洗液CD+3、CD+4细胞及CD+4/CD+8较良性对照组均明显下降,CD+8淋巴细胞数量及DNA异倍体检测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有效组肺泡灌洗液中CD+3、CD+4细胞及CD+4/CD+8在化疗后明显增加,DNA异倍体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疗前后定期检测各T细胞亚群及DNA异倍体,可以全面了解化疗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预测化疗疗效并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CD系列检测30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及CD_4~+/CD_8~+比值,并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经间接免疫SPA法测定,冠心患者CD_3~+、CD_4~+及CD_4~+/CD_8~+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0.001),而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组与隐性冠心病组之间却无明显差别(P>0.05)。文中就T细胞亚群CD_4~+降低对冠心病发生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16,(3)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初诊病理确诊为NHL的患者60例作为NHL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对象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表达情况,比较对照组与NHL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化疗前后表达的差异。结果 NHL患者化疗前CD3+、CD4+、NK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NHL患者CD3+、CD4+、NK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CD8+、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B-NHL组患者CD3+、CD4+、CD8+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Treg组患者(P0.01);NK、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Treg组患者(P0.01)。化疗前,化疗有效和无效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化疗有效患者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情况明显改善(P0.05),而化疗无效组患者无明显变化(P0.05);化疗有效患者CD3+、CD4+、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化疗无效患者(P0.05或0.01)。结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以及化疗效果不同,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肝细胞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49例慢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为肝硬化组,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A级15例,B级20例,C级14例。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为正常组。检测研究对象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肝细胞损伤标记物(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浆白蛋白ALP)。比较各组T细胞亚群百分比、GGT和ALB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细胞亚群变化同肝细胞损伤标记物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CD3~+、CD4~+及ALB明显低于正常组,且随着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升高CD3~+、CD4~+及ALB逐渐降低(P0.05)。肝硬化组CD8~+和GGT明显高于正常组,且随着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升高CD8~+和GGT逐渐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3~+、CD4~+和CD8~+与GGT、ALB存在相关关系,其中CD3~+和CD4~+与GGT存在极强负相关关系,CD8~+与GGT存在极强正相关关系,CD3~+、CD4~+与ALB存在极强正相关关系,CD8~+与ALB存在强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慢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存在不同程度损伤,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肝细胞损伤标记物存在正相关关系,对肝细胞损伤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各类T淋巴细胞的亚群,了解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OPD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急性期COPD组患者CD3+T细胞及CD4+T细胞亚群下降,CD8+T亚群细胞升高,导致CD4+/CD8+比值下降并倒置;CD4+CD45RA+亚群、CD4+CD45RA+/CD4+CD45RO+比值下降,CD4+CD45RO+亚群上升;CD8+CD45RA+亚群、CD8+CD45RO+亚群和CD8+CD45RA+/CD8+CD45RO+比值均有所上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的CD4+CD28+亚群下降。结论 COPD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