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锁眼"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改进颅内动脉瘤手术入路,以最小的创伤来取得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最佳疗效。方法 根据颅内动脉瘤所在位置,精确设计“锁路”手术入路,以2cm左右直径的骨窗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等手术。32例手术中,眶上额下经眉弓入路28例,翼点入路1例,乳突后入路2例,额部中线旁入路1例。结果 32例患35个动脉瘤,行32次“锁眼”显微手术,共33个动脉瘤行夹闭术,其中3例为多发性动脉瘤,予一次手术夹闭,另行动脉瘤孤立术,包裹术各1例。所有手术无术后感染,出血及脑脊液漏等手术并发症。结论“锁眼”手术创伤小,疗效佳,外观影响少,费用节省,是动脉瘤有瘤和理想的显微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硬性内镜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分析其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患者66个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其中63个破裂动脉瘤,3个未破裂动脉瘤.多数患者在内镜辅助下完成动脉瘤夹闭术,包括动脉瘤夹闭前后对载瘤动脉、瘤颈及瘤周穿通支的观察,以确定最佳夹闭位置和程度.结果 内镜能更好地观察瘤周局部解剖结构,保证首次最佳夹闭,5例第一次夹闭后,经内镜发现夹闭不佳而重新调整动脉瘤夹,其中1例颈内后交通动脉瘤夹闭不全;1例颈内动脉眼动脉瘤夹闭不全;1例颈内后交通动脉瘤夹闭动脉瘤同时夹闭后交通动脉;2例前交通动脉瘤夹闭穿通支.在使用内镜过程中造成1例轻度颞叶脑挫伤,在所有过程中未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夹闭过程中辅助使用内镜,能更好地观察动脉瘤及其周围的局部解剖结构,提高动脉瘤夹闭手术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显微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后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行瘤颈夹闭术107例,动脉瘤包裹术1例.瘤颈夹闭后术中常规切开瘤体并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动脉瘤颈完全夹闭107例,动脉瘤包裹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8例.术前脑积水11例,术后改善6例,无明显改善5例.术后GOS评分:4~5分93例,2~3分11例,1分(死亡)4例.84例获随访6~12个月,无动脉瘤残留及复发.结论 显微手术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理想方法,术中常规切开瘤体并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可有效判断夹闭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早期运用翼点手术入路治疗。结果瘤颈夹闭92例,动脉瘤孤立6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2例。术后按GOS预后评分标准:良好91例,中残(生活能自理)2例,重残(需他人帮助)2例,死亡3例。随访80例,时间9~24个月,病人预后良好77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结论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应及早选择显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锁孔入路治疗破裂的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技术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眉弓眶上和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36例,包括前交通动脉瘤13例,后交通动脉瘤16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7例。手术均为发病后1~3d进行。结果术中动脉瘤显露良好,36例均成功夹闭,其中2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29例恢复良好,6例轻残,1例死亡。结论锁孔入路可显著减小手术损伤及手术并发症。完善的术前准备和设计,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良好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破裂的预防、显微手术处理技巧和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132例患者(135个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再破裂的7例前循环动脉瘤的处理,其中后交通动脉瘤2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结果 7例术中再破裂动脉瘤均被成功夹闭,患者根据GOS评分标准,3例术后恢复良好,2例中残,1例重残,1例死亡.结论 颅内动脉瘤的术中再破裂可发生在手术中的任何环节,显微手术技巧和综合处理措施能减少术中破裂,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4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均早期(3d内)在全麻下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进行手术治疗。45例共48个动脉瘤,46个动脉瘤行瘤颈夹闭,1个行动脉瘤包裹加固术,1个行动脉瘤孤立术。结果术中动脉瘤破裂9例,7例夹闭瘤颈得到妥善处理,1例行包裹加固术后死亡,1例行孤立术无脑梗死发生。随访1~6个月,恢复良好38例,轻残6例,死亡1例。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显微手术治可有效防止再出血的危险,并有利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术中动脉瘤破裂是造成手术失败、术后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颞下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大脑后动脉P2段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1998-2008年以来治疗的10例大脑后动脉第2段(P2段)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 10例患者均行颞下入路,其中2例联合翼点入路.8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或塑形夹闭并保留载瘤动脉通畅,2例巨大动脉瘤行动脉瘤孤立术.结果 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9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动脉瘤孤立术后发生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梗死,出现暂时性轻偏瘫和同向性偏盲,经高压氧治疗3周后恢复.结论 P2段动脉瘤有形成巨大动脉瘤的倾向.对于有经验的医师,颞下入路是相对简便、快速和安全的手术入人路.  相似文献   

9.
大脑后动脉第2段动脉瘤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对本院1990年以来治疗的11例大脑后动脉第2段(P2段)动脉瘤的临床和手术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11例患者中,1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经颞下入路、4例经翼点入路.5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或塑形夹闭并保留载瘤动脉通畅,5例巨大动脉瘤行动脉瘤孤立切除术;另l例行血管内弹簧栓栓塞术.结果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8例术后恢复良好;其中包括5例动脉瘤夹闭者以及3例动脉瘤孤立者,另外2例动脉瘤孤立术后发生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梗死,出现暂时性轻偏瘫和同向性偏盲.l例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恢复良好.结论 P2段动脉瘤多见于年轻人,有形成巨大动脉瘤的倾向.手术以经翼点入路和颞下入路显露为主,对必需行动脉瘤孤立者可行载瘤动脉重建以避免出现缺血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1-06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33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资料。结果25例行瘤颈夹闭术,8例行动脉瘤夹闭加包裹术。手术效果按GOS评分:良好24例(72.7%),中度残疾5例(15.2%),重度残疾2例(6.1%),死亡2例(6.1%)。结论前交通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Ⅰ~Ⅱ级的病人要尽早手术,Ⅲ级的病人发病3d内及2周后手术,Ⅳ~V级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手术。术前对动脉瘤进行分型及提供预案,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中血管暴露清楚,瘤颈夹闭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及控制性低血压下手术,采用Yasargil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动脉瘤颈夹闭或包裹术(其中8例应用内镜辅助)。结果本组48例行瘤颈夹闭术,4例行包裹术,术中动脉瘤破裂10例。术后45例治愈出院,4例有不同程度的偏瘫,3例死亡。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预见性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及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重要应急措施;应用内镜辅助可更确切的夹闭动脉瘤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破裂的处理(附8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89例破裂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这89例病人中,17例术中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均经采用控制性低血压、沾生物胶的明胶海绵压迫、小功率双极电凝器电灼破裂口和暂时阻断载瘤动脉等方法控制出血后,夹闭瘤颈。结果出院时良好78例,轻残6例,重残3例,死亡2例。其中17例动脉瘤术中再破裂出血均得以有效控制,术后患者恢复优良者15例,轻残1例,死亡1例。结论术前认真细致阅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制订相应的手术策略和应急预案,采用个体化手术入路,以及良好的术中操作技巧可减少颅内动脉瘤的术中再破裂;而术者沉着冷静地采用相应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出血,从容夹闭瘤颈。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附95例报告)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 介绍95 例颅内动脉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经验, 探讨显微手术技巧及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麻及控制性低血压下手术。多采用改进的Yasargil 入路, 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 解剖动脉瘤颈, 稳妥地夹闭瘤蒂, 必要时行瘤体切除或瘤颈加固。结果 本组95 例中85 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8 例因瘤体巨大故在瘤颈夹闭后行瘤体切除术, 治愈率为95-8% 。术中动脉瘤破裂10 例, 死亡4 例, 死亡率为4-2% 。结论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是手术失败和致死的重要原因。有预见性地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和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时的重要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伴有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患者临床资料,8例术前确诊,5例术中确诊,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假性动脉瘤。结果13例患者均行动脉瘤夹闭+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根据GOS标准评定,9例恢复良好,2例中残,1例重残,1例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短期内可以在动脉瘤周围血肿内形成假性动脉瘤,此类患者尽早手术是必要的,术中要谨慎处理动脉瘤周围血肿,避免动脉瘤术中破裂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73例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对应措施。方法 在控制性低血压下按动脉瘤的解剖特点游离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 ,可临时夹闭载瘤动脉 ,或在破裂口处压以涂上医用生物胶的一小块明胶海绵封闭破裂口 ,出血控制后稳妥地夹闭瘤颈。结果  73例中 6 8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其余 5例 ,分别行囊壁切除动脉修补术、瘤体切除术及颈内动脉血管重建术。治愈率为 93.2 % ,病死率 6 .8%。结论 按动脉瘤的解剖特点游离动脉瘤是控制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的前提 ;有预见性地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和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或用涂以医用生物胶的小块明胶海绵封闭破裂口是术中控制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重要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前循环动脉瘤手术时机及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术中、术后的治疗经验。方法36例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其中瘤颈夹闭术35例,瘤壁加固术1例。术式采用Yasargil翼点入路,近侧载瘤动脉暂时阻断,夹闭瘤颈。结果术后患者预后根据GOS分级评定:Ⅵ级31例,Ⅳ级3例,Ⅲ级1例,因术后严重脑血管痉挛死亡1例。治疗良好率达86%以上。结论手术时机的把握及术中操作、术后脑血管痉挛防治是前循环动脉瘤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经眉眶上锁孔入路手术的可行性及相对适应证。方法对2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经眉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着重描述该手术方法、注意点、术中动脉瘤破裂及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28例动脉瘤全部夹闭成功,其中3例术中有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10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痉挛,其中2例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除1例大脑中动脉瘤有轻偏瘫,1例前交通动脉瘤有单侧下肢轻瘫外,其他病人恢复良好。结论绝大多数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人急性期同样适合锁孔手术,术中动脉瘤破裂和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机会同常规开颅显微手术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9月经翼点入路开颅夹闭术治疗的12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利用3D Slicer软件三维重建动脉瘤模型及其周围血管和部分骨性结构,并模拟手术入路,显示手术视野下动脉瘤与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术中参考立体模型,寻找动脉瘤并根据解剖结构实时定位,实现精准夹闭。结果 12例均顺利完成三维影像重建,将三维模型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9例正确反映术中真实解剖情况,3例术中对比效果欠佳,小动脉瘤(直径<5 mm)以及小血管重建效果相对较差,但是动脉瘤周围主要血管结构对比一致。12例动脉瘤均顺利实施开颅夹闭术,术中没有出现动脉瘤破裂。术后次日复查颅脑CTA示载瘤动脉通畅,未见新增出血,动脉瘤夹闭良好。术后3个月,复查CTA未见动脉瘤复发;GOS评分5分8例,4分3例,3分1例。结论 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制作的颅内动脉瘤三维立体模型,可获得更多的立体解剖信息,加深对病变局部解剖的认识,指导制定手术计划,减少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术中破裂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122例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夹闭120例,孤立术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6例(占13%),分别发生在麻醉、开颅2例,牵拉脑组织3例,游离、解剖瘤颈粘连8例,上夹3例。结果 治愈106例,轻、中度残废14例,死亡2例。结论 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积极预防及处理术中动脉瘤破裂,可提高该病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破裂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12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早期(3d之内)经受了显微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126例患者共135个动脉瘤中,130个行瘤颈夹闭术,5个行动脉瘤包裹术,术中动脉瘤破裂21例。结果出院时按GOS评分评定手术疗效,恢复良好106例;4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8例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3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结论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颅内动脉瘤早期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颅内动脉瘤破裂一经确诊,在条件允许下应尽早手术夹闭动脉瘤,早期手术能减少再出血,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