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肿瘤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肿瘤放射治疗,即指利用电离辐射对肿瘤进行的治疗。它是一门新的对肿瘤治疗非常有效的学科,该学科的建立和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原子物理以及核物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头颈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实施过程中各环节质量保证措施.方法:从我科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将患者按拓能固定装置进行体位固定,用面罩固定头颈部,并在面罩上开窗,标记复位标志,用GE螺旋CT定位,拓能计划系统设计治疗计划,治疗计划经过验证合格后治疗,记录摆位前后的参数,对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30例头颈肿瘤患者测试结果显示摆位误差为≤2mm.结论:QA是保证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精度极重要的措施,只有严格执行QA措施,才能取得精确而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一套较完备的质量保证管理方案,对我院现有的各种放射治疗设备以及质量保证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对放疗中所需的各种临床基本数据、剂量数据和影象数据等进行统一分析和处理并自动完成各种放疗相关影像的配准和误差分析;完成肿瘤控制概率、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以及生物等效剂量的基本计算和分析,从而能在较完备的程度上监控放射治疗的主要过程,确保放射治疗高效率、高准确性以及高精度执行。  相似文献   

4.
现代放疗是医师,物理师和技师共同协作的工作过程.诊断,计划设计,定位和治疗实施等的各个过程均必须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本文较详细介绍了对放疗工作人员的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实施严格的质量保证才能体现出现代放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建议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瑞瑶  徐钧 《医疗设备信息》2004,19(12):22-22,10
本文主要提出放射治疗在人员配备、设备、放射物理、辐射防护几方面质量保证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放射治疗设备-X线模拟定位机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强调其必要性,说明定期检测的内容和方法,确保指标能达到WHO有关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质量保证。方法 加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用电离室和水箱验证等中心偏差的绝对剂量,在模拟机下拍正侧位照射野验证片。结果 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叙述。结论 该方法在实践中有效。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QA(QualityAssurance)是指经过周密计划而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措施,保证放射治疗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国际标准准确安全地进行。肿瘤放射治疗的根本目标,不论是姑息治疗还是根治治疗,都在于给肿瘤区域足够的精确的治疗剂量,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受照射量最少,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并发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治疗计划的精确设计和准确执行,但首先放疗设备要有很好的质量保证。我院加速器为西门子MD型直线加速器,在施行放射治疗中,我们做了如下质量保证工作:1…  相似文献   

9.
许红  陈亮 《医疗设备信息》2005,20(7):57-58,50
本文介绍了头颈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时各环节中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内蒙地区24家放疗单位的调查,结合实际工作指出要做好放射治疗中的QA和QC工作;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QA与QC保证体系,同时要完善设备配置,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技能。  相似文献   

11.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及剂量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和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1)通过体模移植的方法分别用电离室在水模体中测量 4 2例病人的IMRT治疗计划某点的绝对剂量 ,验证逆向计划系统剂量计算的准确性 ,进一步修正它的计算校正因子。 (2 )为验证MIMiC纵向的对称性、叶片横向的可靠性、稳定性 ,把剂量胶片放在两块有机玻璃板之间每周拍摄验证片。结果  (1)测量所得的相对误差均在 3%以内 ,故逆向计划系统计算校正因子不需进行修正。 (2 )每周胶片验证的结果偏差均小于 1mm ,则无需对其进行机械调整。结论 近一年的IMRT工作实践证明所采用的质量保证和剂量验证措施是可行。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分析军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关键特征,即强制性、支持性和联动性;探讨军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内容、路径与方略,包括总部和大单位两级培训制度设计,培训基地的准入、建设、评估机制,培训师资的培养、督导、激励机制,培训内容、方法、手段体系建设等;讨论军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控制需关注的三个环节,即发展第三方评估认证、建立培训核心能力标准和考核流程、聚焦临床能力培训等。  相似文献   

15.
战区大联勤试点卫生改革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济南战区大联勤保障体制改革试点按照“联勤机关三军合编、保障力量集中统管、保障内容通专合一,计划与供应相一致、保障与管理相结合”的要求,构建了三军一体的新型保障模式。战区卫生保障工作牢固树立集约式保障、矩阵式管理的新理念,按照“关注特殊、研究特殊、保障特殊”的要求,重点做好特勤卫生保障工作,用新思想、新认识、新观念牵引和推进了试点工作的开展。整体看,济南战区大联勤试点卫生改革工作启动顺利、关系顺畅,运行平稳、有序推进、稳步提升,为战区部队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卫生服务保障,基本达到了“一个确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冯爽  徐胜  王昊  喻伟  陆艳  孟岩 《中国辐射卫生》2015,24(5):460-46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效果及其应用的价值。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科收治37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肝动脉插管化疗(介入)+立体定向适形放疗,与同期单纯介入肝癌癌栓患者(45例)比较,研究两组间肿瘤缓解率、1年生存率、总体生存时间等差异。结果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介入较之单纯介入治疗,能有效控制杀灭肿瘤细胞,有效控制肿瘤生长(59.45% vs.31.11%,P <0.05),显著提高1年生存率(29.73% vs.8.89%,P < 0.05)。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介入是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手段,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延长总体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肿瘤界限不明的肺癌放疗中应用磁共振常规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确定照射范围的作用。方法:选取伴有阻塞性肺炎(6例)或肺不张(24例)的肺癌患者30例。放疗前分别采用1.5 T和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各检查患者15例,DWI在1.5 T和3.0 T扫描中扩散加权系数(b值)分别选择为600 s/mm2和1 000 s/mm2。根据MRI影像判断勾画放疗的肿瘤区(GTV)。结果:3.0 T磁共振成像对比度及信噪比高,判断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更大,但超高场强易产生空间几何扭曲伪影。而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几何变形相对少,但判断病变良恶性的价值不如3.0 T。MRI可协助明确判断GTV范围的占63.3%。结论:对肺癌患者放疗难以判断GTV界限时,磁共振平扫联合DWI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靶区的勾画范围,采用1.5 T的磁共振成像系统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实施对军队放射卫生监督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国家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军队放射卫生监督领域在监管法规、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部队放射卫生单位在人员素质、介入放射学的管理及对患者防护意识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后军队放射卫生监督应采取的对策:(1)尽快制订军队放射诊疗管理新法规,建立健全管理和技术服务机构;(2)加强在职培训和严格行业准入标准,提高放射诊疗及其管理人员素质;(3)开展医疗照射质量保证活动,完善和推行医疗照射指导水平;(4)搞好介入放射学的监督和管理,拓展放射诊疗监管的深度和广度;(5)加强防护知识教育和宣传,培育全员辐射安全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9.
Therapists working in the outpatients service of a general hospital observed a problem regarding patient attendance at agreed appointment times. Valuable staff time was “lost” waiting for patients who failed to keep appointments. To develop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about management of patient non-attendance a quality assurance study was conducted. This identified the extent of non-attendance, the reasons for this and the impact on the department. Of 192 appointments, 25 were non-attendances. Non-attendance was found to be a problem which occurred regularly, had an effect on staff job satisfaction and was a considerable financial cost to the department in terms of direct patient service delivery time lost. A number of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study are identified which limit the conclusions which can be drawn. These relate to data collection regarding the total outpatient service population which meant comparisons between attenders and non-attenders could not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information gained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the study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were made to decrease non-attendance. These include environmental changes to department waiting areas, the introduction of appointment reminder systems, waiting time policies, appointment negotiation procedures and a new protocol for dealing with non-attendance in the depar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