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晚期食管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晚期食管癌外科手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病理变化和对手术治疗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22例病灶长度≥5cm的食管癌病人,外科术前对相应食管癌选择性造影并灌注化疗药物,比较病灶长度的变化,结合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学改变,观察其疗效.结果22例介入治疗后,病灶长度有不同程度缩短,其中完全缓解(CR)3例(13.6%),部分缓解(PR)11例(50.0%),稳定(S)8例(36.4%).手术切除18例,切除率81.8%,组织病理发现癌组织变性坏死.结论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有助于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手术切除率,且并发症较少,是食管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外科治疗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 月到2009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所有食管癌5 06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对其中确诊为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57例患者确诊为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占所有接受食管切除手术食管癌患者总数的1.1% 。对病变位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绝大多数采用经左胸入路手术,对于病变位于胸上段者,采用经右胸入路,所有患者均接受食管胃颈部吻合。联合化疗最常用的化疗方案为EP方案。57例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患者,总体5 年生存率12.5% ,中位生存时间45个月,其中Ⅰ期分别为25% 、50个月,Ⅱ期5.9% 、43个月,Ⅲ期4.3% ,43个月;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手术联合化疗组(23.2 个月vs . 60.7 个月,P<0.01)。 即使对于Ⅰ期患者,手术联合化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也明显长于单独手术组(81.9 个月vs . 22.3 个月,P<0.01)。结论: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手术联合化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研究术前紫杉醇+顺铂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切除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我院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 60 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 30 例仅在术后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 30 例在手术前应用紫杉醇+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再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食管癌完全切除率、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食管癌完全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术前应用紫杉醇+顺铂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长灶食管癌手术前的化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灶食管癌手术前的化疗问题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市224001)刘晓林我院对64例长灶食管癌患者,术前应用油酸多相脂质体、MMC、CTX、DDP等抗癌药物单一或联合化疗,其手术切除率比同期术前非化疗组的70例长灶食管癌切除率明显提高,现报告分...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是全球性、常见的、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早中期患者获得根治的有效方法,但局部晚期患者不能完全切除局部病灶,且70%~80%切除标本在区域淋巴结出现转移,通常术后2~5年出现肿瘤复发,所以单纯依靠手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新辅助化疗能够增加患者手术的可能性和彻底性,提高术后生存时间,是近年来新提出来的化疗概念。我们术前应用紫衫醇+顺铂(TP方案)新辅助化疗食管癌,并与术后辅助化疗进行比较,探讨TP方案新辅助化疗在Ⅲ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32例术前化疗加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人与32例单纯手术病人进行了随机对比,发现术前化疗可明显减少局部淋巴结的转移,提高食管、贲门癌的近期疗效。术前化疗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从对比结果可以推断:既然术前化疗能减少局部淋巴结的转移,就一定能对远处转移的微小病灶起到治疗作用。因此,术前化疗可以减少局部和远处癌组织的复发,这样可提高食管、贲门癌的长期治疗效果,并可以客观评价术前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行食管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单一采用手术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效果较差,通过新辅助治疗能否改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是近年来食管癌治疗研究的热点,但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在食管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价值。方法:以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行食管癌新辅助化疗患者49例为研究组,观察化疗的有效率;以同期行单纯手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切除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49例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的化疗,有48例行手术治疗,客观缓解率ORR(CR+PR)为59.2%(29例),术前分期明显降低。对照组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和对照组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获得客观缓解患者的术后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行食管癌新辅助化疗有助于降低术前分期,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和新辅助化疗后获得客观缓解患者的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外科治疗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年龄、吻合位置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以及新辅助化疗对食管癌手术切除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自1997年~2003年首诊收治、资料完整587例食管癌患者资料。结果不同年龄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1.2%、95.9%和97.7%(P>0.05);>70岁年龄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均较其它组高(P<0.05)。胸膜顶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6.67%,较其它位置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颈部2.17%、弓上1.09%、弓后2.60%、弓下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9)。III期食管癌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组与未化疗组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6.92%和78.85%,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1.000)。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食管癌手术的切除率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年龄大并不完全是手术禁忌,高龄患者的手术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年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Ⅲ期食管癌患者11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其中联合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与出院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住院时间.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手术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肺部感染例数、出院前血清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Ⅲ期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并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有明显改善,为后续康复及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15例食管癌伴发肺癌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食管癌伴发肺癌的发病特点、临床特性、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收集1983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843例,对其中15例食管癌伴发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食管癌伴发肺癌共计15例,同时性多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6例,异时性多原发癌(Metachronous carcinoma,MC)9例.本组男性13例,女性2例,男女之比为6.5∶1.发病年龄在54~73岁之间,中位年龄64岁,SC均为同时发现食管癌和肺癌,MC中两个肿瘤平均间隔5年1个月.本组15个食管癌病灶中手术切除率为66.7%;16个肺癌病灶手术切除率为31.3%.本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46.7%和40.0%,6例SC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16.7%和16.7%;9例MC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6.7%和55.6%.结论:食管癌伴发肺癌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食管癌伴肺癌患者的预后并不比单发的食管癌、肺癌差,其中异时性癌预后明显好于同时性癌;手术治疗是决定食管癌伴发肺癌预后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术前化疗的相关不利影响增加手术的风险和难度,本研究旨在分析化疗后胸内组织结构变化,研究化疗对手术的具体影响,探讨化疗后外科处理特点并观察化疗后病灶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随机入组肺癌患者100例,先手术组和先化疗组各50例。归纳化疗对患者胸内组织结构的影响;量化分析化疗对手术相关要素的影响及外科处理特点;观察部分化疗后病灶病理形态变化,探讨化疗临床缓解率与组织形态有效率的关系。结果化疗后,胸内相关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第1天引流量未见显著增多;化疗增加手术难度,娴熟的操作技巧足可避免手术风险;化疗后病灶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与临床缓解率并不一致,2周期化疗的病灶组织形态学有效率明显高于1周期。结论化疗增加手术的难度,术中的耐心细致和手术技巧是避免风险的关键。术前化疗以2周期为宜。  相似文献   

12.
血清TSP-1、VEGF对评价食管癌患者化疗疗效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判断食管癌患者化疗近期疗效的血清学参考指标。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0例正常人和38例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和第2个周期化疗后血清VEGF浓度和TSP-1浓度。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8例食管癌患者化疗有效组血清VEGF水平化疗后比化疗前显著降低;血清TSP-1水平化疗后比化疗前显著增高;化疗无效组化疗前、后血清VEGF、TSP-1水平均无明显变化。38例食管癌患者血清TSP-1表达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和TSP-1水平变化与化疗近期疗效密切相关,两者可作为判断化疗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食管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72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其中112例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160例行单纯手术治疗,比较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期。 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8%(39/112),单纯手术组术为29.4%(47/160),P=0.50;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5.7%和29.4%,P < 0.05。化疗效果PR组和SD/PD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8.5%和30.1%,P < 0.01。 结论 :新辅助化疗未增加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安全可行的;新辅助化疗能提高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化疗有效组患者预后好于化疗无效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提高食管癌手术R0切除率的可能性.方法 3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鳞癌18例,腺癌10例,小细胞癌2例.术前新辅助化疗采用以紫杉醇联合铂类为主的方案,化疗后予以手术治疗.结果 化疗有效率(CR+PR)56.7%(17/30),R0切除率100%,吻合口瘘发生率3.3% (1/30),无死亡病例.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提高食管癌手术R0切除率具有重要意义,对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提高食管癌手术R0切除率的可能性.方法 3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鳞癌18例,腺癌10例,小细胞癌2例.术前新辅助化疗采用以紫杉醇联合铂类为主的方案,化疗后予以手术治疗.结果 化疗有效率(CR+PR)56.7%(17/30),R0切除率100%,吻合口瘘发生率3.3% (1/30),无死亡病例.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提高食管癌手术R0切除率具有重要意义,对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提高食管癌手术R0切除率的可能性。方法 3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鳞癌18例,腺癌10例,小细胞癌2例。术前新辅助化疗采用以紫杉醇联合铂类为主的方案,化疗后予以手术治疗。结果 化疗有效率(CR+PR)56.7 %(17/30),R0切除率100 %,吻合口瘘发生率3.3 %(1/30),无死亡病例。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提高食管癌手术R0切除率具有重要意义,对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高聚生(高聚金葡素)局部注射治疗食管癌1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河 《中国肿瘤临床》1999,26(11):863-864
高聚生(高聚金葡素)作为一个新型的超抗原抗肿瘤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1996年8月~1997年12月用高聚金葡素局部注射治疗食管癌1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6例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确诊为进展期食管癌,并符合下列条件:1)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放疗和化疗。2)患者不接受手术、放疗和化疗。3)镜下病灶呈隆起型病变。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52岁,中位61岁。1.2病情程度分级根据吞咽困难的程度将其分为Ⅳ级。不能进食为0级(2…  相似文献   

18.
选择 13例肺癌合并单纯脑转移且估计原发灶及脑转移灶有手术切除可能性的患者 ,依据是否有颅内高压症状决定开颅、开胸手术先后 ,分期行病灶切除。术后EP方案化疗及全脑放疗。结果提示 ,该组患者生存期明显高于文献报告保守治疗患者 ,且术后常规化疗及放疗优于单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氩等离子凝固术联合局部化疗治疗食管癌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内镜氩等离子凝固(APC)术联合局部化疗与单纯局部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5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局部注射化疗组26例(对照组),APC术联合局部化疗30 例(观察组)。治疗4~6 个周期后观察肿瘤的大小以及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46.2 %(12/26),观察组有效率63.3 %(19/30)。对照组消化道梗阻缓解率53.8 %(14/26),观察组为83.8% (2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APC术联合局部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优于单用局部注射化疗药物 ,内镜下APC术联合局部化疗对失去手术时机或不愿意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是一种有效、 安全、 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食管癌腔内近距离放疗(ILBT)是将放射源放在食管腔内进行放射治疗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作为表浅性食管癌或复发性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局限性中晚期食管癌外照射后追加剂量照射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对病变长度小于5cm或肿瘤局限于肌层的患者疗效更为明显。只要降低单次剂量、控制总剂量,腔内近距离放疗的早期反应可以耐受,后期并发症也可得到控制。外照射结合ILBT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早期反应中等,患者可以耐受,但增加了后期重度并发症。应避免化疗和ILBT同时进行。过高的照射剂量不一定能提高局限期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反而明显地增加了放射损伤,最好的办法是术前进行一定剂量和疗程的放疗和化疗,如果外照射40~50Gy后食管病灶消退或基本消退的患者可考虑继续外照射或ILBT,而食管病灶消退不明显的患者,则应尽量争取手术治疗,然而,此方案是否是最佳方法有待临床试验的验证。总之,大多数情况下,ILBT不能成为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可以为有效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