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检测7例重症肝炎患者的大脑灰质、白质、小脑、脑桥和延髓等部位的氨基酸(AA)含量,并检测5例非因病死亡正常人的相对应脑组织氨基酸作对照。结果,重症肝炎各部位脑组织各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纽,特别是小脑和脑桥更明显增高。从各部位脑组织来看,枝链氨基酸(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克分子比值,重肝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提示重症肝炎,肝性昏迷的发病机理与假性神经介质形成而造成的传导障碍学说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3.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危重临床类型,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影响预后的因素复杂,如何探讨重型肝炎的预后是临床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11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值(支/芳比)及其预后,以望能据此早期判断患者的预后,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5.
重症肝炎、肝硬化与多器官功能衰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了探讨重症肝炎、肝硬化(HLC)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关系,加深对MOF的认识,防止和阻断MOF的发生与发展,对116例重症肝炎、HLC病例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经统计单发器官功能受损者以脑功能障碍为最(73.3%)。次为肾功能损害(50.9%)、各种感染(49.1%)、消化道出血(42.2%),电解质紊乱(35.3%)、DIC(30.2%)。3个以上功能受损的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重症肝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肝炎是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或功能障碍而发生的严重肝功能不全,临床上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肝功能衰竭的表现。在我国临床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症肝炎,近几年趋向于以肝衰竭作为这一临床症候群的名称。重症肝炎病情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达70%。近年来,综合内科治疗、介入治疗,结合重症监护和器官支持技术,其病死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重症肝炎起病急 ,发展迅猛 ,病情凶险 ,病死率高。此种病人除及时治疗外 ,细致地做好护埋工作 ,对促进疾病的恢复是极其重要的一环。1 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  接消化道隔离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最少一月。必须等待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 ,肝功能基本正常之后方可解除隔离。肝炎病毒在外界环境有较强的生活能力 ,对一般化学消毒剂耐受力亦较强 ,因此对各种用物、排泄物及病室的消毒措施必须严格彻底。2 绝对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能使全身及肝脏代谢降低 ,减少肝脏的负荷。并且休息时肝脉血流量增加 ,有利于促进肝脏病损的恢复。因此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重症肝炎氨基酸谱变化的特点 ,探讨血浆置换 (PE)及血浆置换联合乳果糖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检测血浆置换及其联合乳果糖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各 2 0例 ,分析其氨基酸谱变化特点及氨基酸变化与PTA改善的关系。结果 重症肝炎患者血清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浓度显著增高 ,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浓度和BCAA/AAA比值显著下降 (均P <0 .0 1) ;PE及PE联合乳果糖治疗组芳香族氨基酸浓度下降 ,支链氨基酸浓度升高 ,BCAA/AAA比值上升 (P <0 .0 5 ) ,联合组与单纯PE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BCAA上升值、AAA下降值与PTA增加值呈正相关。结论 重症肝炎患者存在特征性氨基酸谱改变 ,尤以BCAA/AAA比值的改变与肝功能改善显著相关 ,PE治疗能调整氨基酸代谢 ,改善患者肝脏功能 ,联合应用乳果糖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重症肝炎患者血清内源性一氧化氮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重型肝炎时内源性一氧化氮 (NO)产生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74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NO、肿瘤坏死因子 (TNF)、内毒素 (LPS)水平进行了检测 ,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各型重型肝炎患者TNF、ET水平显著升高 ,急性重肝、亚急性重肝患者NO水平呈现高、低两种状态 ,其中NO低水平组死亡率显著增高 (P <0 .0 5 )。慢重肝患者NO水平较低。结论 重型肝炎的急性炎症期NO产生增多可能对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10.
11.
作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8例急性肝炎患者的20种血浆氨基酸值。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患者17种氨基酸、重症肝炎患者13种氨基酸有显著增多;支链氨基酸(BCAA)/芳香族氨基酸(AAA)克分子比值显著降低。血浆氨基酸增多以蛋氨酸最为显著,在3例胆酶分离的重症肝炎患者蛋氨酸也明显升高,这可以作为反映肝细胞坏死程度的较好指标。讨论了肝炎患者血浆氨基酸代谢紊乱的机理和氨基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将2例HBV_2患者血清HBsAg纯化,分析了HBV_2的HBsAg氨基酸组成,并与分子量为630198道尔顿HBV_1的HBsAg三种多肽氨基醚组成比较。实验发现,HBV_2与HBV_1的HBsAg的氨基醚组成有较大区别,且区别指数均在13以上。提示HBV_1和HBV_2的HBsAg在一级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HBV_2可能系一新的乙型肝炎病毒,也可能系由于HBV_1S区核苷酸突变所致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13.
创伤后血清氨基酸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0例较严重创伤患者,伤后1、3、5、7、9日,进行血清17种氨基酸浓度检测。以60名健康人血清氨基酸谱为对照。结果伤后第1日总氨基酸降低了33%。其中必需氨基酸降低了19.5%,非必需氨基酸降低了13.5%。后者恢复缓慢,是总氨基酸不能恢复平常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增加非必需氨基酸补给,将有利于创伤的恢复。枝链氨基酸伤后第1日明显下降,到第3日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并持续到第9日。作者认为这种现象,是机体一种保护状态。提出伤后1~3日,输注高枝链氨基酸溶液,可促进正氮平衡。  相似文献   

14.
采用PCR法检测48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BHVDNA存在情况,并与斑点杂交检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CR检测39例阳性,检出率为81.3%(39/48).HBsAg(+)、HBeAg(+)组PCR检测均阳性(8/8),HBsAg(+)、HBeAg(-)组阳性率为88.0%(22/25),抗体阳性组检出率为72.7%(8/11),检测灵敏度为1.0fg;斑点杂交检测15例阳性,阳性率30.2%(15/48),各组斑点杂交阳性率均低于PCR法.提示:(1)大多数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低滴度的病毒颗粒,对重肝发病有一定作用;(2)大部分HBeAg阴性,抗体阳性的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仍有传染性,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肝实质受损程度越重,血清透明质酸含量越高。说明血清透明质酸含量测定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和判定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大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22例肝炎患者和12例正常人血清尿酸含量。结果表明各型肝炎患者血清尿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病死者的平均血清尿酸含量也高于患病存活者。其主要原因是肝细胞损伤,核苷酸降解增强和(或)ATP合成减少。血清尿酸是易测定的ATP降解标志物,可望作为评估肝炎患者功能障碍程度及其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胃恶性肿瘤病人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胃恶性肿瘤患者氨基酸代谢变化的特征 ,为胃恶性肿瘤氨基酸失衡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 Beckman- 630 0高效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检测 41例胃恶性肿瘤病人及 41例健康人血清有中 1 9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41例胃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总游离氨基酸较健康对照组有降低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而单个氨基酸中组氨酸明显升高 ( P<0 .0 1 )。结论 :胃恶性肿瘤病人血清游离氨基酸谱无特征改变。本组胃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也可视为胃恶性肿瘤时氨基酸代谢紊乱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外标法,对6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AH)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游离氨基酸谱进行检测,并结合AH患者的肝功能状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人组比较,在AH时大多数患者的血浆游离氨基酸有天冬、谷、颉、蛋、异亮、亮、酪、苯丙氨酸等显著升高,但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值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此外还观察到AH患者的血浆游离蛋氨酸升高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相关。在肝脏受损的初期,表现为血浆中多种氨基酸的升高,其中蛋氨酸的升高程度能反映肝损伤状况。因此,检测游离蛋氨酸作为一项肝损伤指标,可了解和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HDV重叠HBV感染对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HDV血清标志HDAg、抗HD、抗HDIgM和HBV血清标志HBsAg、抗HBs、HBeAg、抗HBc、抗HBclgM,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31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中60例重叠HDV感染,重叠感染率为18.98%;CH和FH组HDV感染率显著高于AH,FH组HDV复制指标阳性率显著高于CH及A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