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邻关节骨囊肿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邻关节骨囊肿(骨内腱鞘囊肿)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54例邻关节囊肿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46例行X线平片检查,30例行CT检查,14例行MR检查.结果 54例邻关节骨囊肿位于踝关节27例(含多发),膝关节16例,髋关节7例,位于肱骨近端、尺骨近端、大多角骨及第1趾骨近节近端各1例;其中多发1例(距骨和胫骨远端).病变位于踝关节及膝关节共43例44个病变,其中位于内侧关节而下29个病变(65.9%).44例为类圆形单房状溶骨病变,10例呈多房状,内有分隔,均有轻度的硬化边.15例关节面有中断,与关节腔相通,1例关节面塌陷,3例病变内见气体密度,1例见液.液平面.具体为:(1)46例47个病灶x线表现为骨内邻近关节面的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囊样透亮区,边缘清晰、硬化,6个病灶相邻关节面可见裂隙,关节间隙无改变;(2)30例30个病灶CT表现为19个病灶呈圆形、3个呈半圆1形、8个呈不规则形,边缘骨质硬化,14个病灶相邻关节面可见裂隙,27个病灶密度均匀,3个病灶内可见气体;(3)14例共15个病灶MR T1WI表现为低到中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1例见液-液平面,8个病变近关节而骨质断裂,7例见软组织肿胀.结论 邻近关节的特殊发病部位结合典型影像表现,对邻关节囊肿能够作出正确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2.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和病理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iysmal bone cyst,ABC)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以期提高ABC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中行X线检查20例,行CT检查17例,行MRI检查14例,部分患者在X线检查后进行了CT或MRI检查。结果:病灶分布于四肢长骨18例,脊椎8例、骨盆4例、下颌骨1例、跟骨1例;在X线和CT表现为上ABC表现为偏心性和膨胀性骨质破坏,MRI表现为多囊性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理均表现为含血囊腔及结缔组织性的间隔。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普通X线检查是最基本的首选检查方法,CT和MRI在显示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灶内部结构和鉴别诊断上具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肋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理报告 男28岁。左侧胸部不适数年,近3个月局限性疼痛,肿胀、压痛明显加重;病情发展较快。体检:左侧胸部第10后肋骨处局部隆起,可扪及包块,质硬,肋骨受累。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罗音。胸部X线检查:左侧第10后肋骨沿骨的长轴呈囊状膨胀,囊内有淡而粗的皂泡状结构阴影。骨皮质变薄,边缘清晰锐利并伴有硬化。X线诊断意见:左侧第10后肋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相似文献   

4.
男,28岁.左侧胸部不适数年,近3月局限性疼痛,肿胀、压痛明显加重,病情发展较快.体检:左侧胸部第10后肋处局部隆起,可扪及包块,质硬,肋骨受累.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左侧第10后肋沿骨的长轴呈囊状膨胀,囊内有淡而粗的皂泡状结构阴影.骨皮质变薄,边缘清晰锐利并伴有硬化,X线诊断意见:左侧第10后肋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相似文献   

5.
下肢邻关节骨折(胫骨上、下端骨折;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是一类治疗上较为棘手的常见骨创伤。自1995-10以来,我们尝试将李氏半环槽式外固定架与80—1型多功能骨折外固定器(双螺纹杆式)重新组合,治疗下肢邻关节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髂骨动脉瘤状骨囊肿1例报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状骨囊肿是一种少见骨良性肿瘤,但因其病变过程快,影像表现具有多种多样,易与其它骨肿瘤相混淆,我们通过对本例病例的报告,意在对动脉状骨囊肿进行相应探讨,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是骨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好发于四肢长骨.发生于其他部世较为少见。本例发生在骶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骨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及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胜分析我院自2001年3月始收治的45例骨囊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同时分析其采用微创方法(血管介入栓塞囊肿供血动脉、经皮穿刺囊内无水酒精灌洗和醋酸泼尼松注射)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骨囊肿的影像学特征为:长骨干骺端或骨干部位椭圆形溶骨破坏,边界清楚,其周围可见薄层硬化带,骨皮质可有轻度膨胀变薄,其囊内的cT值多为水样密度,有出血时密度可升高,MRIT。WI上多呈低或中等均匀信号,T22I呈明显均匀高信号。经微创治疗后均获有效随访12~76个月,平均23.5个月。依照Chigira的骨囊肿X线愈合评价标准,至末次随访达到Ⅱ级6例,III级26例,Ⅳ级13例。全部病例未出现骨囊肿复发及病灶扩大。结论骨囊肿的影像学特征明显,总结其特点可提高骨囊肿的早期诊断以防止误漏诊,而微创治疗是治疗骨囊肿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BC的影像学表现,23例均摄X线平片和CT平扫。4例行MRI检查。结果:23例ABC发生于长骨18例,骨盆5例。ABC平片表现常为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CT平扫可见膨胀的骨壳内缘呈清晰弧形压迹,其中骨壳完整12例,断缺11例。病灶密度不均,19例可见蜂房样低密度影或液-液平面,15例出现软组织肿块;4例MRI主要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大小不一高信号囊腔或液-液平面,3例增强扫描,2例无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囊间隔在T1WI、T2WI及增强后均为低信号。结论:X线平片简便经济,但对内部结构的显示有一定限度,CT和MR对内部结构及软组织的显示明显优于前者,对ABC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邻关节骨囊种又称骨内腱鞘囊肿,是一种较少见的骨内囊状良性病变。现报告1例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9岁,反复左膝关节疼痛30d。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稍缓解,无外伤史。体检:左胫骨近端内侧压痛,未触及包块。外观色泽正常。X线表现见(图1、2)。左胫骨上端内髁关节平台下可见一3cm×2cm大小囊状透亮区,稍膨胀,局部骨皮质变薄,其中可  相似文献   

11.
关节旁骨内腱鞘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关节旁骨内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关节旁骨内腱鞘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5例位于膝关节附近,5例位于踝关节附近,1例位于肘关节,且均为单发。结果 11例X线表现:7例为单房性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减低区,其中2例与关节腔有一宽约1mm的通道;2例呈多房性囊状扩张,其内有粗细不等的间隔;另2例呈半圆形骨质缺损,开口朝向关节腔。11例均显示边界清楚,周围有宽约1mm的硬化边。结论 关节旁骨内腱鞘囊肿在临床和X线片上可早期诊断,但应与相关疾病鉴别,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12.
Rathke囊肿的病理与临床、影像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Rathke囊肿病理与临床和CT、MRI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43例的病理和CT、MRI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 27例位于鞍内和鞍上,16例位于鞍内.CT平扫囊肿多呈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或"哑铃"状肿物,其中9例低密度,9例高密度,8例等或稍高混杂密度,1例囊壁钙化;CT增强扫描有6例囊壁呈环形或边缘强化,其余无强化.MR检查18例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6例T1WI和T2WI均显示高信号,4例T1WI高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4例囊肿内结节,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或混杂信号.MR增强检查有9例囊壁的外缘增强.术中见肿物呈囊状,10例囊液呈脑脊液样清亮液体,15例为胶冻状咖啡色黏液,12例呈豆渣样黏稠液,6例为深褐色油状黏液.组织学分析显示部分囊液中含有脂肪结晶和脱落皮屑样物,11例HE染色可见胆固醇裂隙、凝血及肉芽组织,16例PAS染色阳性,囊液内含有黏多糖和蛋白质类物质.结论 典型的Rathke囊肿术前可以明确诊断,非典型Rathke囊肿的CT、MRI表现缺乏特异性.随着囊液组织成分的变化,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骨良性纤维病变的影像与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骨内良性纤维性病变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资料与方法 对96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CD)、非骨化性纤维瘤(NOF)、骨化性纤维瘤(OF)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FCD和NOF均好发于膝周骨,病理均为无成骨的纤维组织,X线和CT上表现为局限于皮质内和皮质内偏心性膨胀累及髓腔的均匀软组织密度影,MRI上主要为等T1、等T2异常信号.OF和FD病理表现交叉重叠,但OF中成骨细胞镶边现象明显多于FD.OF常见于颅面骨髓腔和胫骨前侧皮质下,表现为单骨内边界清楚的膨胀性不均匀钙质样密度.FD表现为单骨局灶性、弥漫性或多骨囊状膨胀性磨玻璃样改变,MRI上主要为等T1信号,等高混杂T2信号,局灶性FD边缘清楚伴有硬化边,弥漫性FD边界不清. 结论 FCD和NOF因具有相同的好发部位和组织学表现而可将影像学上病变局限于骨皮质者视为FCD,膨胀侵及髓腔者视为NOF.OF和FD的影像学鉴别点在于病变部位、边界和累及范围.  相似文献   

14.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vsmal bone cyst,ABC)是骨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好发于四肢长管状骨,发生于其他部位少见。本文2例分别发生在骶骨和上颌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兔VX-2骨肿瘤模型早期骨膜改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将VX-2肿瘤细胞悬液注入2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右侧胫骨骨髓腔内制成骨肿瘤模型,种植后每隔5天对所有兔进行X线及MRI检查直至骨膜新生骨形成,每次影像检查之后处死4只实验兔取其胫骨制成病理标本,进行影像学与病理学观察及对照。结果肿瘤种植后第5~15天,MRI显示20只实验侧胫骨骨膜水肿;第20天,MRI发现8只实验侧胫骨骨膜增厚;第25~30天,MRI显示4只骨膜新生骨及其外缘增厚的骨膜。结论兔VX-2骨肿瘤中骨膜水肿及骨膜增厚是发生在骨膜新生骨形成之前的早期骨膜反应,MRI可显示这两种骨膜异常。  相似文献   

16.
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病理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对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例中单发型35例,多骨型7例.磨砂玻璃状改变是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特征性CT表现,占CT检查患者的79.3%,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病理成分纤维和纤维样组织,在磁共振的T_1WI和T_2WI上均表现为低信号;如病灶发生出血、坏死或囊变,T_2WI信号也随之发生改变.结论 CT和MRI扫描对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与病理表现特征。方法 分析 12例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临床特征为肿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下肢多见 ,少有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X线、CT特征为溶骨性与膨胀性骨破坏 ;肿瘤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多发小囊变和液 -液平面 ;皮质变薄 ,多发筛孔样破坏 ;骨膜反应及放射状骨针较常见。病理组织学特征为典型骨肉瘤肿瘤细胞和多发血窦及“彩带样”结构。结论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及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322例骨转移瘤X线诊断和80例核素骨显像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322例骨转移瘤作了临床X线分析,其中80例作核素骨显像并与X线对照。核素骨显像灵敏度(98.3%)高于X线(57.9%);其精确度(90%)亦高于X线(70%);假阴性率比X线低的多;揭示能更早地发现病灶,是检查骨转移瘤好的筛选方法。X线检查的特异性(95.7%)比核素骨显像(68.2%)强,假阳性率也低。因此两种方法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110例在1988~1993年间经MRI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星形胶质细胞瘤,Ⅰ级51例,Ⅱ级27例,Ⅲ-Ⅳ级32例,23例行Gd-DTPA增强扫描。取40例全切或大部切除脑标本行MRI-病理对照观察。结果显示I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边界较清,信号较均匀,水肿、占位效应轻,囊变、出血可见(29%,2%);Ⅲ-Ⅳ级肿瘤信号不均匀,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囊变或坏死、出血多见(分别为60%,28%)。Ⅱ级介于二者之间。MR表现中有统计意义的特征为穿越中线、囊变或坏死及肿块效应。肿瘤信号强度的不均匀性与细胞学因素包括坏死、囊变、含铁血黄素沉着及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肢淋巴管瘤的CT、MRI表现及病理改变,旨在提高对其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四肢淋巴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4例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其中2例行MRI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囊性淋巴管瘤4例,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分叶状囊性肿物;海绵状淋巴管瘤12例,表现为皮下软组织增厚,呈网格样改变,可见多发扩张淋巴管;血管淋巴管瘤4例,表现为多房囊腔,周围可见增粗迂曲血管,淋巴管囊内出血可见液-液平面。结论影像学检查对四肢淋巴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中MRI较CT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