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正中暑是在高热及湿度大的环境中所发生的一种症候群,机制为体热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严重危及病人生命。高温条件下大运动量的军事训练易导致中暑发生,可造成非战斗性减员。做好高温下军事体能训练中暑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背景资料2013年6月初,某部队组织493名学员进行轻装5000 m体能考核,气温为34~37℃,32人发生中暑,均为男性,年龄21~23岁,主要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夏季野营部队官兵发生中暑的情况 ,为寻找有效防暑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卫生人员跟随部队保障 ,实地考察。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健康教育教材》标准进行中暑的诊断和分度。结果本次野营 890人共发生 2 4例中暑 ,发生率为 2 .7%。其中先兆中暑占 5 0 .0 % ,轻度中暑占 33.3% ,重度中暑占 16 .7%。相对湿度和风速相同时 ,爬山 (气温 39~ 4 1℃ )官兵的中暑发生率为 5 .4 % ,明显高于走平路 (气温 35~ 37℃ )的 1.1%和野炊 (气温 38~ 4 0℃ )的 1.0 %(P <0 .0 1) ;军龄≤ 1年官兵中暑发生率 5 .3% ,均明显高于 >1年~ <3年、≥ 3年者的 1.4 %和1.3% (P <0 .0 1) ;河北、山东籍官兵中暑发生率为 8.0 % ,明显高于广东、广西籍的 1.4 % (P <0 .0 1)。结论夏季野营部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中暑工作 ,保障官兵身体健康和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铜陵市高温中暑流行特征,分析中暑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6年铜陵市间高温中暑病例信息和同期天气逐日气温、湿度数据,采用SPSS 19.0分析高温中暑的流行特征,分析中暑人数与气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 2012-2016年铜陵市共报告155例中暑病例,其中,轻症中暑132例(85.16%),重症中暑23例(14.84%),男性121例(78.06%),女性34例(21.94%),<40岁48例(30.97%),≥40~<60岁73例(47.10%),≥60岁34例(21.93%),7月16日至8月15日共发生中暑112例(72.26%),为中暑高发期.轻症中暑人数和重症中暑人数均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与湿度无明显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陵市高温中暑病例以中年男性、轻症为主,多发生于7月16日至8月15日,中暑人数与气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1-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高温中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制定和改进高温中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8年6-8月间高温中暑患者的报告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2018年,共报告高温中暑患者342例,其中轻症210例(61.40%...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高温热浪期间宁波市居民中暑发生情况、居民对中暑的风险认知及适应性,为开展健康宣教及制定高温热浪灾害应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10--11月在宁波市2个县(市)各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随机抽取120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中暑情况、中暑风险认知及适应性行为,分析中暑脆弱人群和风险认知情况.结果 共调查14岁及以上居民2 767人,2014年7-9月经医院诊断为中暑的发生率为6.3%(174/2 767),自我诊断中暑的发生率为8.9%(247/2 767).工人、初中文化程度人群的医院诊断中暑发生率较高,分别为7.8%和7.7%;吸烟人群和饮酒人群的医院诊断中暑发生率较高,分别为8.5%和9.1%.专业技术人员自我诊断中暑的发生率最高(13.4%);偶尔参加体育锻炼和经常午睡的居民更倾向于自我诊断中暑,发生率分别为10.6%和11.2%.总分为14分的高温热浪风险认知得分中,平均得分为(8.9±3.0)分,认知程度低(≤8分)的人群中暑发生率较高.调查对象在高温热浪期间采取的适应性行为以尽量减少外出(87.2%)、户外乘凉(78.0%)和改变出行方式(66.4%)为主.结论 高温热浪期间宁波市居民中暑发生率较高,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居民高温热浪风险认知水平并及时采取适应性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全面保障军校学员训练安全,更好地完成演练任务。方法:结合演练实际,对军事医学演练中学员减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年来学员在演练中共致伤49例,其中虚脱14例,中暑14例,应力性骨折5例,腹痛5例,外伤11例。造成减员的主要原因有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身体因素。结论:对参加综合演练的学员应采取加强预防,及时救治,平时强化锻炼,灵活管理等措施,防止和减少减员情况发生,以保障军校学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9-2010年上海市中暑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2009-2010年上海市中暑死亡病例的个案报告,并收集各年报告的首例高温中暑死亡病例发病前1周至末例死亡病例发病后1周的逐日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报告28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63岁,男女性别比为2.5:1.职业以工人(35.71%)和离(退)休人员(28.57%)为主.22例病例在日出-日落的时段内发生中暑.57.14%死亡病例发生中暑的地点是住所,28.57%发生在工作场所.28例死亡病例发生中暑当日均为持续2d以上的≥35℃高温日.除2例病例发病时间不详外,其余26例从发病(发现)到入院,平均用时3h左右. [结论]中暑死亡病例以中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住所和工作场所是防控的重点场所;气温与中暑的关系最为密切;中暑死亡病例往往病程较短,进展较快.  相似文献   

8.
中暑     
1定义及概述   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量所致疾病.我国南京市1994年高温期间救治的中暑病人达3000余例.南京市1988、1994、1995年热浪袭击期间分别发生重症中暑411、103、49例,病死率分别为30.2%、7.8%、6.1%.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1991年~1995年期间共院前救治987例重症中暑病人,其中73.2%发生在7月份.中暑分为3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温中暑的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武汉市1994-2010年每年6-8月的逐日气象因素与逐日的高温中暑病例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单因素相关分析筛选气象参数,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中暑与日均温、日最高温、日最低温、日均湿度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T日均温≤30℃情况下中暑主要与日均温有关;在T日均温>30℃情况下中暑与日均温、日均湿都相关.结论 高温中暑的发病与日均温、日均湿有关,并随着日均温的升高,日均湿的协同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东省居民高温热浪期间的适应行为现状,并进一步分析适应行为与中暑之间的关联,于2010年9--11月采用四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 183名居民,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对热浪的风险认知、高温热浪期间的自发性适应行为和过去1年是否发生过中暑.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适应行为与中暑之间的关联,并控制混杂因素.结果显示,2 183名研究对象平均(39.31±14.16)岁,其中男性1 165人,城市居民1 064人,从事农林牧渔业者507人,过去1年有中暑经历者149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低收入水平和农村居民的中暑发生率较高(P<0.05);热浪期间98.03%的调查对象至少采取1项适应行为防止中暑;中暑发生的保护因素在总样本和<50岁者中为少出门、使用空调和穿浅色衣服;在男性中为少出门、使用空调、穿浅色衣服和减少活动;在女性中为穿浅色衣服;在农林牧渔业者中为减少活动、穿浅色衣服和使用防护品或太阳伞;在城市居民中为多饮水和穿浅色衣服;在农村居民中为减少活动和穿浅色衣服;发生中暑的风险随着居民采用适应行为数量增加而降低(P<0.05).提示绝大多数居民在高温热浪期间采取了自发性适应行为,不同特征人群适应行为不同,并且采用的适应行为越多发生中暑的风险越低.  相似文献   

11.
1970年武汉市开始建立农药中毒、高温中暑卡片报告体系,它作为职业病报告的辅助体系,运行30年来,为确保武汉市人民政府下达的0.04%生产性农药中毒控制线、0.02%生产性中暑控制线的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少数医疗单位、职业卫生工作者受到眼前利益的驱使,放松了对农药中毒、高温中暑和其它急性职业中毒的预防工作,宣传教育有所松懈,卡片漏报现象程度不同地存在[1].我们分别对武汉市1998年与1999年农药中毒、高温中暑的漏报情况开展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军校学员5公里越野训练致晕厥28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树金 《中国校医》1999,13(2):129-130
军校学员5公里越野训练引起的景厥,是军校常见的内科急症,近五年来,我们共抢救2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8例均为本校学员,年龄18-24岁;均为男性。5公里越野训练均在5-7月、9-10月进行,白天平均气温34℃。!.2临床表现均在5公里近终点或终点时晕倒,起病急,疲劳无力,大汗淋漓,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皮肤灼热,头昏、头痛,恶心,呕吐(7例),步态不稳,定向失调,烦燥,突然意识障碍等。其中浅昏迷14例,深昏迷1例,短暂意识障碍13例,继发肾功能衰竭1例(死亡)。1.3诊断虚脱8人,中暑对人(其中轻症中暑11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合肥市高温中暑的发生情况,分析高温中暑病例的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合肥市2014年高温中暑和气象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Poission广义可加模型分析。结果 2014年合肥市共发生高温中暑160例,男性114例(71.25%),女性46例(28.75%),其中轻症中暑115例(71.88%),重症中暑45例(28.12%)。年龄16~86岁之间,平均(43.79±16.05)岁,其中40岁以上的中老年病例占61.88%。中暑者主要为农民60例(37.50%)和工人77例(48.12%)。其中7月份中暑病例达116例(72.50%),为中暑高发期。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中暑人数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均气温成正相关关系,与日最小湿度、日均湿度、日最高气压、日最低气压、日均气压成负相关,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结果显示日均气温是影响高温中暑的主要因素,日均气温与高温中暑呈正相关,随着日均气温的升高,发生高温中暑的风险也增加。结论合肥市高温中暑以轻症中暑为主,多为中老年男性,7月份为高发期,日均气温是影响高温中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某市高温中暑的危害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某市2013至2017年高温中暑报告病例共1 307例,并使用R 3.4.1版本软件对不同类型高温中暑病例的人群及年龄资料进行F检验,对不同性别的不同类型高温中暑病例的构成比资料进行χ^2检验。 结果 2013至2017年该市共发生高温中暑病例1 307例,其中轻症中暑878例(67.18%),重症中暑429例(32.82%),其中死亡15例(病死率1.15%)。男性(947例,72.46%)多于女性(360例,27.54%),不同性别发生高温中暑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1,P<0.05);45~55岁年龄段发生高温中暑人数最多,不同年龄组间发生高温中暑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7,P<0.05)。高温中暑病例成逐年增多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6至9月。 结论 该市高温中暑以轻症中暑为主,且中年男性为高发人群,应加强高温中暑病例监测预警,有效预防和控制高温中暑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7年绍兴市高温中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预防高温中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7—8月绍兴市高温中暑病例资料和每日气象资料,描述性分析高温中暑病例的三间分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温中暑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 2017年7—8月绍兴市报告高温中暑病例759例,平均年龄为(53.3±17.9)岁;其中男性487例占64.16%,女性272例占35.84%;轻症中暑618例占81.42%,重症中暑141例占18.58%;重症中暑死亡6例,病死率为4.26%。最低气温(rs=0.851,P0.001)、最高气温(rs=0.726,P0.001)和风速(rs=0.285,P=0.025)与高温中暑发病例数呈正相关;相对湿度(rs=-0.693,P0.001)和降雨(rs=-0.414,P=0.001)与高温中暑发病例数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最低气温较高是重症中暑的危险因素(OR=1.854,95%CI:1.606~2.140)。结论绍兴市重症中暑患者病死率较高,日最低气温高与重症中暑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罗伟 《大众健康》2016,(7):88-89
中医学所说中暑是指感受暑邪引起的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所以说在夏季这样炎热的天气特别容易出现中暑,尤其是4岁以下的幼儿,因其体温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调节能力差,更容易发生中暑. 夏季外面太阳毒,气温高,小孩如果长期暴露在太阳底下,导致体温上升,很容易发生中暑.但中暑并非只能发生在室外,在室内如果护理不当,小孩同样可以发生中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0-2014年上海市某郊区高温中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并结合气温资料,探讨中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2014年上海市金山区高温中暑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收集金山区有中暑病例当月的逐日气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上海市金山区共报告高温中暑病例155例,男女性别比为2.4∶1,平均年龄50岁。有职业和行为等详细信息的103例中暑病例中,男性中暑主要发生在工作场所(67.6%)和住所(17.6%),女性中暑地主要为住所(44.8%)和农田(24.1%);在住所发生中暑的病例中有80.8%年龄≥60岁。5年间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共48 d,高温日和中暑病例均集中在7、8月份,68.8%的高温日发生中暑病例,高温日中暑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74.8%。中暑人数与高温持续天数、日最大8 h滑动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日均气温等气温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高温持续天数的相关系数最大(r=0.690)。结论该郊区中暑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体力劳动工人、居家老年人和户外劳作的农民是防控的重点对象;中暑主要发生于高温较集中的7、8月,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尤其是持续高温期间是中暑防控的重点时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某部军人中暑住院情况,为预防中暑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部军人2005-2007年中暑住院资料,分别统计逐年住院人(次)数、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并分析住院人员构成、时间分布、病情转归、诊断正确率等情况。结果 2005-2007年,该部军人因中暑住院130例,以≤20岁为最多,其次为21~30岁;因中暑住院集中在6、7、8月份,分别占中暑住院总人数的26.9%、26.9%、23.1%;病情转归治愈116例(89.2%),好转8例(6.2%),预后不良6例(4.6%);各年度中暑住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基本持平,人均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结论中暑已成为一种威胁训练安全和官兵健康的训练伤病,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济南市高温中暑事件发生状况,分析高温中暑病例特征,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2007~2012年济南市上报的高温中暑事件及发生的高温中暑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济南市累计报告高温中暑事件18起(I起为Ⅱ级事件、17起为Ⅲ级事件),发病117例,死亡35例。18起高温中暑事件中,7月发生11起,发病89例,死亡19例;8月发生6起,发病27例,死亡15例(其中2例发病时间为7月,其中1例死亡时间为9月);6月发生1起,发病I例,死亡1例。117例病例中,40~92岁的中老人100例;35例死亡病例中,农民20例,工人(含民工、环卫工)6例。结论8月是高温中暑的高发季节,中老年年人、农民和工人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0.
夏季来临,高温酷暑就像寒潮、洪涝等气象灾害一样,袭击着人们的机体,很多宝宝都不慎中招.所以,宝爸宝妈应该多多了解中暑的相关常识,以保证宝宝不被酷暑侵袭. 中暑常识普及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质弱、在热环境中时间过长等,都易诱发中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