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检测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对细菌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TNF-α、IL-6及′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RAW264.7细胞经不同浓度(0、10、20、40、80、160 mg/L)2′,5,6 ′,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预处理后,ELISA法分别检测LPS( 100 ...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蜂毒肽MP-1的体外抗内毒素(LPS)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应用生物传感器检测MP-1对类脂A(lipid A)的亲合力,采用动态比浊法鲎试验检测MP-1对LPS(2μg/L)的中和作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MP-1(5,10,20,40 μmol/L)干预后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LPS(FITC-LPS,100 μg/L)与小鼠RAW264.7细胞的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MP-1对LPS(100μg/L)诱导的RAW264.7细胞TLR4表达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MP-1作用下LPS(100μg/L)刺激的RAW264.7细胞TLR4、TNF-α和IL-6基因及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MP-1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结果 MP-1具有一定的结合lipid A及中和LPS的作用,在10 μmol/L浓度可显著抑制FITC-LPS与RAW264.7细胞结合(P<0.05),并对LPS刺激的小鼠RAW264.7细胞TLR4、TNF-α和IL-6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P<0.05或<0.01),该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MP-1体外实验浓度对细胞活力无影响(P>0.05). 结论 MP-1可能通过中和LPS作用,阻断LPS与RAW264.7细胞膜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LPS介导的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3.
地骨皮提取物CL-5拮抗内毒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地骨皮提取物(CL-5)对内毒素(LPS)的体内外拮抗活性.方法 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CL-5与LPS的活性中心类脂A(Lipid A)的结合活性,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CL-5(50、100、200mg/L)对LPS(100μg/L)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进一步观察不同剂量(30、60、90mg/kg)的CL-5对致死剂量热灭活大肠杆菌(E.coil)攻击小鼠的72小时存活率.结果 10~640mg/L的CL-5,特异性结合值(RU)为36.5~481.2arc/s,随CL-5浓度递增而升高;单纯LPS刺激RAW264.7细胞(对照组)释放的TNF-α为(2479.03±61.43)ng/L,给予50、100、200mg/L CL-5预处理后TNF-α浓度依次为(2 210.29±70.95)、(1 998.27±111.24)、(1 423.28±86.35)ng/L,随CL-5剂量递增而减少,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1.30×1011CFU/kg热灭活E.coil攻击小鼠(对照组)72小时动物死亡率为100%,而以30、60、90mg/kg CL-5处理后,小鼠72小时存活率分别为50%、60%和80%,随CL-5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L-5与Lipid A有一定的结合活性,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活化,并对致死剂量热灭活E.coil攻击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卡巴胆碱对脂多糖(LPS)刺激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的影响及其受体机制.方法 取正常献血者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再利用单核细胞的贴壁性,分离获得单核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重悬,调整细胞浓度为2×105/ml后,加入包被了特异性捕获抗体(TNF-α、IL-6、IL,10)的96孔板,观察不同浓度卡巴胆碱(0.01~100 μmol/L)对LPS刺激下单核细胞产生 TNF-α、IL-6、IL-10的影响,并取最佳浓度进行受体机制探讨研究.实验分6组:空白对照(C)组仅加RPMI 1640培养液;LPS单独刺激(L)组仅加100ng/ml LPS刺激;烟碱预处理(N)组及卡巴胆碱预处理(K)组先用卡巴胆碱或烟碱(100μmol/L)预处理单核细胞5min,再加入100ng/ml LPS 刺激;阿托品+卡巴胆碱预处理(A+K)组和α-银环蛇毒素(α-Bgt)+卡巴胆碱预处理(α-Bgt+K)组先在单核细胞悬液中加入胆碱能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或胆碱能N受体α7亚基特异性拮抗剂α-Bgt,5min后给予卡巴胆碱,5min后再给予LPS刺激.孵育12h(TNF-α、IL-6)或24h(IL-10)后,洗去细胞,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经链霉亲和素偶联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底物显色后,全自动免疫斑点图像分析仪检测TNF-α、IL-6、IL-10含量.结果 LPS单独刺激时,TNF-α、IL-6、IL-10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用卡巴胆碱或烟碱预处理细胞后,TNF-α、IL-6含量明显下降,与LPS单独刺激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IL-10含量则无明显变化.在0.0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随着卡巴胆碱浓度增加,其对LPS刺激下单核细胞产生TNF-α、IL-6的抑制作用也更加明显.阿托品预处理细胞后,卡巴胆碱对LPS刺激下单核细胞释放TNA-α、IL-6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变化,而α-Bgt预处理细胞后,卡巴胆碱对TNF-α、IL-6释放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卡巴胆碱同烟碱一样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该作用在单核细胞是通过N样胆碱能受体α7亚基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共培养小鼠M1型巨噬细胞RAW 264.7与乳腺癌细胞4T1,观察白介素6(IL-6)在 M1型巨噬细胞向肿瘤相关M2型巨噬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共分为以下3组:A组(4T1细胞),B组(RAW 264.7细胞),C组(RAW264.7与4T1以1:4比例混合培养).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2型巨噬细胞比例,随后加入IL-6特异性抑制剂激活素A(ACTA,25μg/ml)或重组IL-6(rIL-6,10μg/ml)后再行检测.RT-PCR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功能相关细胞因子及IL-6、IL-6Rα的mRNA表达量.ELISA法检测3组细胞上清中IL-6的含量,随后改变两种细胞的混合比例后再行检测.结果 RAW264.7和4T1细胞共培养后,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增加,添加ACTA后该比例显著下降,而添加rIL-6后该比例增加.与B组比较,C组的M2型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CCL22、CCL2、YM1、PDGF-c、HIMP、MMP-9、IL-10)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M1型巨噬细胞相关因子(IL-12、IL-15、IL-18)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L-6 mRNA在A组呈微量表达,在B组元表达,在C组表达明显增高,而IL-6Ra mRNA在3组中均呈高表达.与A、B组比较,C组细胞上清液中IL-6含量明显增加(P均<0.05);以不同比例将两种细胞混合后发现RAW264.7细胞数量的改变显著影响了共培养细胞上清中IL-6的水平.结论 将4T1和RAW264.7细胞共培养后,前者能促进后者分泌IL-6,并诱导其向肿瘤相关M2型巨噬细胞转化.IL-6在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阻断其作用可以遏制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辐射诱导后小鼠巨噬细胞中钙结合蛋白S100A8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按处置方法不同分为4组:A组正常培养48h;B组经10Gy射线照射后培养48h;C组用5g/ml LPS培养24h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24h;D组经10Gy射线照射后培养24h,然后添加5g/ml LPS继续培养24h.采用RT-PCR及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S100A8 mRNA表达的变化.分别采用H2O2和喜树碱处理细胞,定量PCR检测S100A8 mRNA表达的变化.构建上游5′端系列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并转染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法榆测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γ射线或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S100A mRNA表达明显增加,二者联合作用后增加更为明显(P<0.05);H2O2处理后S100A8 mRNA表达增加,而喜树碱处理后其表达没有明显变化.单独经γ射线或LPS刺激后,报告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而二者联合作用后报告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辐射诱导可促进RAW264.7细胞中钙结合蛋白S100A8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损伤大鼠TNF-α、IL-1β、IL-1ra mRNA的表达及药物干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mRNA的动态表达及白介素-10(IL-10)、地塞米松(Dex)对TNF-α、IL-1β、IL-1ra的干预作用。方法气道内滴注内毒素(LPS)10mg/k建立大鼠ALI模型。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LPS加IL-10组、LPS加Dex组,每组18只(2、6、24h各6只)。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1β及IL-1ra mRNA的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损伤组肺组织TN-α mRNA表达2h达高峰,随后迅速下降;IL-βmRNA表达2h显著升高,6h达高峰,随后迅速下降;IL-1ra mRNA表达6h开始升高,且为峰值,24h仍高于对照组。IL-10及Dex可明显抑制肺组织TNF-α及IL-1βmRNA的表达,但对IL-1ra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肺组织病理检查见IL-10组、Dex组的肺损伤较损伤组明显减轻。结论急性肺损伤时,TNF-α及IL-1βmRNA表达明显早于IL-1ra mRNA,提示ALI早期存在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失衡。IL-10、Dex可明显抑制TNF-α及IL-1βmRNA的表达,但不影响IL-1ra mRNA的表达,这有利于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平衡的重建,减轻大鼠ALI。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脂多糖(LPS)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THP1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1μg/mlLPS刺激组(L组),1μg/mlLPS 50μmol/L异丙酚组(L P组)。采用LiquiChip液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3组不同处理因素作用12h时对THP1细胞分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异丙酚(0,12.5,25,50,100μmol/L)同1μg/mlLPS联合刺激THP1细胞(分别为B、C、D、E、F组),以未加任何刺激的THP1细胞为对照(A组),分析异丙酚对THP1细胞分泌IL-6、IL-8、TNF-α影响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组IL-1β、IL-6、IL-8和TNF-α均明显增高(P<0.01),而GM-CSF、IFN-γ、IL-2、IL-4、IL-10、IL-12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相比,L P组THP1细胞释放IL-6、IL-8和TNF-α均明显降低(P<0.01)。与单独LPS刺激组(B组)比较,添加不同浓度异丙酚的各组(C、D、E、F组)IL-6、IL-8和TNF-α释放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随着异丙酚剂量的增加,三者的释放呈递减趋势。结论LPS可诱导THP1细胞释放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异丙酚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L-6、IL-8和TNF-α的释放,这可能是其在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丙泊酚(异丙酚)对内毒素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IL-6,IL-8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巯基乙酸盐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随机分为7组。A组:阴性对照组;B组:阳性对照组.脂多糖(LPS)10n/ml孵育细胞;C组:单用丙泊酚组,500μg/ml孵育细胞;D,E,F,G组:丙泊酚 LPS组,不同浓度丙泊酚(0.5,5,50,500μg/ml)孵育2h后加入LPS 10ng/nl继续孵育1~4h。用RT-PCR法检测巨噬细胞TNF-α,IL-6,IL-8 mRNA的水平。结果:在内毒素诱导下,腹腔巨噬细胞TNF-α,IL-6,IL-8 mRNA的水平均显著增高;丙泊酚对LPS刺激后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有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但对LPS刺激下IL-8 mRNA表达水平增高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能在转录水平抑制内毒素刺激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烧伤血清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分泌TNF-α的规律及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方法:烧伤血清的剂量效应组分别用含有0.5,1.0,1.5,2.0,2.5ml烧伤血清的培养基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共培养6h,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其上清中的TNF-α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的凋亡。烧伤血清的时间效应组以含有2.5ml烧伤血清的培养基,对照组以不含烧伤血清的培养基,另外以含有2.5ml烧伤血清和100mg/L LPS的混合组的培养基分别培养RAW264.7细胞0,2,4,6,8,10,12,24h,同上留取离心后的培养液上清,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其上清中的TNF-α含量。结果:将烧伤血清加入到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液中能明显刺激TNF-α的分泌。在0.5ml~2.5ml范围内,烧伤血清诱导RAW264.7细胞的TNF-α分泌增加,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关系,2.5ml烧伤血清能明显诱导RAW264.7细胞的凋亡;烧伤血清组和烧伤血清与LPS的混合组RAW264.7细胞的TNF-α分泌在0~24h间呈双相性规律。结论:烧伤血清能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TNF-α分泌与凋亡,初步证实烧伤血清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分离提取出的中药赤芍中拮抗脂多糖的有效成分进行药理学活性检测。方法应用鲎实验和ELISA法检测该有效成分对LPS的中和作用。结果赤芍中的有效成分与LPS具有较高的结合作用,该结合作用具有较强的中和LPS活性,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由LPS介导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结论证明赤芍中具有较强的中和LPS活性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以人源THP-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模拟失重组。模拟失重组细胞复苏、传代培养后,以30r/min的速度回转,置于37℃培养箱培养细胞;设置同步对照,对照组细胞除了不接受回转处理外,其他条件与模拟失重组细胞一致;对照组和模拟失重组各6瓶细胞,重复3次。细胞回转48h后,对照组和模拟失重组细胞各取3瓶,以1000r/min离心5min;加入浓度为1μg/ml的LPS刺激细胞,继续培养8h后,离心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液上清;对照组及模拟失重组另各3瓶细胞添加与LPS等体积的培养基,继续培养8h后离心收集细胞和培养液上清,实验重复3次。比较4种实验条件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lbt,IL-1β)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ibonu—cleicacid,mRNA)表达差异及浓度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LPS刺激组和模拟失重+LPS刺激组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q=11.63~50.24,P〈0.05);模拟失重组TNF-α、IL-1β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q=5.56~3.44,P〈0.05)。与LPS刺激组相比,模拟失重+LPS组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q=9.08~26.50,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LPS刺激组和模拟失重组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浓度均显著升高(q=3.02-32.52,P〈O.05);模拟失重+LPS刺激组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浓度显著升高(q=40.02-65.31,P〈0.01)。与LPS刺激组相比,模拟失重+LPS刺激组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浓度显著升高(q=17.59~32.79,P〈0.01)。结论模拟失重可显著升高LPS诱导THP-1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加剧由LPS诱导的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后疼痛大鼠切口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4只,体重200~250 g,建立大鼠术后疼痛模型.于术前1d、术后0.5,1,2,6,12h及1,2,3,5,7d测定术侧与非术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MWT);于术前1d、术后2,8h、1,2,3,5,7d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皮肤切口组织TLR4、IL-1β、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 结果 与术前比较,大鼠术侧术后0.5 h~5 dPMWT降低,术后2h术侧切口组织TLR4mRNA表达下调,之后逐渐升高,IL-1β、IL-6和TNF-αmRNA于术后2,8h、1,2,3,5d表达上调(P<0.05),非术侧P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侧PMWT术后6h最低,之后逐渐升高,术侧切口组织TLR4mRNA术后2d表达水平最高,IL-1β、IL-6和TNF-α mRNA分别于术后2h、1d、3d表达水平最高(P<0.05).TLR4、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水平与术侧PMWT呈负相关(r=-0.501,-0.743,-0.893,-0.657,P<0.05),IL-1β、IL-6和TNF-αmRNA与TLR4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0.764,0.283,0.667,P<0.05). 结论 术后疼痛大鼠切口组织TLR4及其下游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 mRNA表达上调,该变化可能参与了术后疼痛的产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黏菌素B(PMB)拮抗内毒素(LPS)生物学活性的机制。方法 观察PMB(1mg/kg)对LPS(20mg/kg)攻击的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PMB与LPS和活性中心类脂A(lipid A)的亲和力,动态浊度法鲎试验观察PMB对LPS(2ng/ml)的中和能力,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PMB对LPS(100ng/ml)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Ф)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抑制作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PMB对LPS(100ng/m)刺激的小鼠PMФ的Toll样受体4(TLR4)、TNF-α和IL-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PMB处理小鼠3d存活率为65%,显著高于LPS组的15%(P〈0.01);PMB与LPS和Lipid A具有高亲和力,其与二者的解离常数分别为18、9nmol/L和11.1nmol/L,对LPS具有显著的中和作用,并在蛋白和核酸水平均显著抑制LPS诱导PMФ的TNF-α、IL-6和TLR4的释放和表达。结论 PMB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活化实现对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MB与Lipid A结合后中和LPS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粘菌素B(PMB)对内毒素(LPS)刺激的巨噬细胞Toll4、TNF-α、IL-6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鲎试剂法测定PMB对LPS的中和作用,运用鼠腹腔巨噬细胞分离培养,并加入PMB与LPS培养3h,RT-PCR检测Toll4、TNF-α、IL-6mRNA转录水平变化.结果 PMB具有较强的中和LPS能力,其IC50约为4.35±0.91μmol·L-1;PMB1.75mg·ml-1能够显著抑制1μg的LPS刺激的鼠腹腔巨噬细胞Toll4、TNF-α、IL-6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PMB可能通过对LPS的中和作用,进而抑制LPS刺激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油酸加内毒素脂多糖(LPS)序贯性两次致伤大鼠肺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的mRNA表达时相性,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和急性肺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分别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4、12和24h实施小剂量LPS第2次致伤,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两次序贯性致伤大鼠肺组织TNF-α、IL-1β、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结果 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高峰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h LPS第2次致伤组,而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峰值则在油酸致伤后4h第2次致伤组;油酸-内毒素两次序贯性致伤后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与单油酸致伤比较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中,TNF-α和IL-1β是早期表达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6在炎症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作用;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高表达亦可能促进炎症的放大而不是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油酸加内毒素脂多糖(LPS)序贯性两次致伤大鼠肺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的mRNA表达时相性,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和急性肺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分别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4、12和24h实施小剂量LPS第2次致伤,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两次序贯性致伤大鼠肺组织TNF-α、IL-1β、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结果 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高峰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h LPS第2次致伤组,而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峰值则在油酸致伤后4h第2次致伤组;油酸-内毒素两次序贯性致伤后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与单油酸致伤比较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中,TNF-α和IL-1β是早期表达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6在炎症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作用;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高表达亦可能促进炎症的放大而不是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磷脂酶A_2(PLA_2)与重症胸腹损伤后心肌细胞损伤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创伤指数(TI)≥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在急诊死亡的胸腹损伤患者112例,在救治的同时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TNF-α、LPS、IL-6、PLA_2,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肌损伤:CK-MB:(218.79±21.59)U/L,cTnT:(546.25±29.34)ng/L;损伤因子:TNF-α:(39.61±13.09)μg/L,LPS:(453.68±96.37)IU/L,IL-6:(436.83±1 13.86)μgg/L,PLA_2:(48.35±1 2.26)μg/L。CK-MB与TNF-α、LPS、IL-6、PLA_2比较相关系数(r)均>0.883 2,cTnT与TNF-α、LPS、IL-6、PLA_2比较r均>0.889 1,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NF-α、LPS、IL-6、PLA_2参与了重症胸腹损伤后心肌细胞损伤的发生,对TNF-α、LPS、IL-6、PLA_2的针对性干预,或有可能减轻重症胸腹损伤后心肌细胞损伤的程度,提高重症胸腹损伤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蜂毒肽MP-1对内毒素血症(ETM)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5mg/kg制备ETM小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ETM组(n=48)和MP-1治疗组(n=48,注射LPS的同时注射MP-1 3mg/kg)。ETM组和MP-1组分别于注射LPS后2、6、12、24、48、72h处死动物,采集血浆和肺组织标本,动态比浊法鲎试验检测各时相点血浆LPS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和IL-6水平,real-ti me RT-PCR检测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TNF-α和IL-6 mRNA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观察伤后12h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ETM小鼠伤后2-48h血浆LPS、TNF-α和IL-6水平显著增高(P〈0.01),肺组织TLR4、TNF-α、IL-6 mRNA表达和MPO活性也明显增强(P〈0.05或P〈0.01)。MP-1治疗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浆LPS和各细胞因子水平(P〈0.05或P〈0.01),抑制肺组织相关基因表达及减低MPO活性(P〈0.05或P〈0.01),并可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MP-1可能通过中和LPS,减少LPS诱导的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进而减轻炎症介质对肺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时序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采用改良Allen’s脊髓损伤打击模型,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中IL-10、TNF-α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脊髓组织内存在IL-10、TNE-α mRNA的表达;脊髓损伤后IL-10 mRNA表达逐渐上调,伤后72小时明显上调,168小时达到高峰;TNF-α mRNA伤后1小时表达明显上调并达峰值,高表达持续至损伤后24小时。结论 脊髓继发性损伤过程中抗炎性细胞因子与前炎性细胞因子共同存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抗炎治疗应早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