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小切口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双忠  徐乃勋 《天津医药》2004,32(5):276-276
肺动脉栓塞是继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DVT)和大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特别是经股静脉切开取栓,随时都有并发肺栓塞的可能。轻者咳嗽,胸痛,呼吸困难,重者可致卒死。我院1997年4月-2002年10月共收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20例,其中46例患者发生肺栓塞并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皮小切口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栗力  朱占来 《天津医药》1999,27(3):183-18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PE)及术后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252例具备滤器置入治疗指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IVCF置入术,其中,对151例具备溶栓条件的患者行导管溶栓治疗,采用静脉造影行复查治疗,术后对患者行随访工作,时间为764个月。结果 252患者IVCF置入术均成功,未出现致死性肺梗死现象;采用导管溶栓的患者下肢消肿效果明显,显著改善率达80%,5%患者消肿差。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IVCF置入术可有效改善预防其病症,且术后采取多侧孔导管溶栓可有效降低患者肢体肿胀现象,二者结合治疗肺栓塞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谷岩  侯澎 《天津医药》2011,39(7):657-658
[摘要] 目的 评价置入下腔静脉可回收型滤器预防因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并采用抗凝、溶栓治疗,临床观察是否出现肺栓塞症状和体征。结果 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缓解,无肺栓塞发生,置入滤器后14d成功回收27例。其中14例滤器上有血栓附着。结论 置入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中是预防肺栓塞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戎  王晶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38-238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患者注意术前宣教和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注意股动脉穿刺部位和患肢的护理,对出血倾向及并发症的观察尤为重要。结果 50例患者均未发生致命性肺栓塞,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栓塞安全、有效,做好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EF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联合小切口股静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对预防致死型肺栓塞(PE)的有效性,安全性,手术指征,以及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之进行随访.结果 全组患者TEF滤器置入位置适中,无滤器释放不全、穿孔、移位、血肿、出血或释放通路血栓形成等,无术后死亡病例或肺动脉栓塞发生.随访时间为1~33个月,随访期间无PE发生或复发,无严重出血疾病发生,无滤器相关死亡.结论 TEF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小切口股静脉切开取栓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7.
经皮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术预防肺栓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乃勋  栗力  马卫军 《天津医药》2000,28(12):740-741
近几年,经皮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术预防下肢血栓性深静脉炎(DVT)所致肺栓塞在国内应用日趋增多,疗效肯定。我院1996年12月至1997年12月共完成4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男1例、女3例,平均年龄(49.25±9.91)岁。2例临床诊断为急性下肢DVT,2例为双下肢DVT;其中1例病史1年,1例17年。超声心动图:1例示右房右室大,肺动脉高压6.0~8.1 kPa。胸片及CT:3例示肺栓塞。  相似文献   

8.
贝朗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链  尹立伟  于建  张军  郭清旭 《河北医药》2011,33(18):2763-2764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应用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TIVCF)预防肺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09年10月20例应用TIVCF(法国贝朗公司生产)预防肺栓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TIVCF植入顺利,未发生症状肺栓塞,15例患者于植入后3周行下腔静脉造影后顺利拔除TIVCF,其中3例患者TIVCF上移明显。全部患者中5例于植入后3周行下腔静脉造影时发现TIVCF周围明显血栓形成,继续抗凝溶栓2周后拔除TIVCF。结论TIVCF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肺栓塞,TIVCF取出简便易行。TIVCF取出前必须行下腔静脉造影,其主要并发症为TIVCF上移,TIVCF周围血栓形成和下腔静脉缩窄。  相似文献   

9.
金忠余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548-1549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5例患者在滤器植入后均无肺动脉栓塞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预防肺栓塞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对预防肺栓塞及术后联合应用尿激酶及巴曲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009年4月期间收治的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施行经皮股静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给予尿激酶(20万u/d平均给药7d)联合巴曲酶(5u平均7d),每日测量膝盖上下15cm周径,出院复查彩超。结果18例患者经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联合应用尿激酶和巴曲酶治疗,治愈16例,显效2例,无发生肺梗塞病例,经1~6个月随访,除1例出现下腔静脉阻塞经规范治疗症状缓解外余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操作安全、简单、有效,降低了DVT溶栓风险,有效防止肺梗塞的发生。术后联合应用尿激酶及巴曲酶行溶栓治疗DVT,是保证溶栓效果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1.
肺栓塞(PE)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很高的疾病,多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栓子脱落所致。下腔静脉滤器可以有效预防PE的发生。我们对2001年1月~2003年3月经股静脉放置Simon Nitinol下腔静脉滤器(SNF)的15例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对其效果及使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Trap Ease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帆  周石  徐国斌  宋杰 《贵州医药》2004,28(1):27-29
目的 评价Trap Ease腔静脉滤器对肺动脉栓塞的预防效果及使用中的并发症。方法 对37例有发生肺栓塞倾向的患者行Trap Ease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这些患者均患有下肢或上肢深静脉血栓,其中7例经血管造影证实已有不同程度的肺栓塞。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5个月。检查方法包括腹部平片、CT、超声,了解有无肺栓塞发生及滤器移位等并发症。结果 37例滤器均置入预定位置,成功率100%。其中放置在肾静脉以下腔静脉段23例,肾静脉以上腔静脉段12例,上腔静脉2例。除1例发生肺栓塞死亡外,均无肺栓塞发生。术后影像学观察滤器无移位、断裂,腔静脉未见损伤和血栓形成。结论 Trap Ease腔静脉滤器是对有肺栓塞倾向的上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预防肺栓塞发生的有效工具,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22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栓塞(PE),经皮放置下腔静脉滤器(IVCF)已成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PE的有效方法.由于IVCF既能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脱落所致的肺栓塞,又能保证下腔静脉血流通畅,而且其操作简便、安全且微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相关并发症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笔者对天津市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放置IVCF的227例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曹艳君  王佩显 《天津医药》2006,34(7):435-435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栓塞(PE),经皮置放下腔静脉滤器(IVF)已成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PE的有效方法。我院2003年7月-2005年9月为18例DVT患者实施IVF置入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预防肺动脉栓塞发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预防肺动脉栓塞发生的作用。方法对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实施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共置入滤器36枚,其中永久性滤器31枚,临时滤器5枚,然后对深静脉血栓进行溶栓治疗。结果36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在溶栓过程中均末出现肺动脉栓塞。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肺栓塞发生,且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肺栓塞(PE)是内源性和外源性血栓形成堵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受阻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由于堵塞血管大小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近年来已引起重视,使生前诊断和治疗水平都有较大提高。病死率下降,现报道1例二次肺栓塞,经溶栓和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治愈病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作用.方法: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了解并确定下腔静脉和释放途径无血栓形成,经股静脉或颈静脉穿刺将滤器放置到肾静脉开口下的下腔静脉.结果:本组病例均释放成功,其中2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颈静脉释放,其余均经股静脉释放,2例在超声定位下释放.术后随访1~18个月,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操作简便,可以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导致致命的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 ,6 8岁。因“右下肢肿胀 5 d,伴咳嗽、胸痛 2 d”入院。入院诊断为 :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血栓栓塞症。经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显示 :右下肢股静脉血栓 ,同位素肺灌注扫描提示 :肺栓塞。既往无左下肢、双上肢及头面部肿胀病史。为预防右下肢血栓脱落后造成致死性肺栓塞 ,拟行经左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术。术中左股静脉穿刺顺利 ,置入 7F鞘并留置长导丝 ,导入 30 cm后 ,通过障碍 ,造影显示 :髂总静脉缺如 ,侧支建立完善。由于导丝无法进入下腔静脉 ,改由右颈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后 ,造影显示 :右颈内静脉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疑难性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策略及操作技巧。方法 2005年1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常规圈套技术无法成功取出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患者11例,采用导管辅助法、异物钳法及股静脉剖开等方法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2~71岁。术后给予抗凝、抗炎治疗3~5d。随访4~12个月复查血管超声。结果 10例患者成功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成功率91%。导管辅助法取出7例;异物钳法取出2例;1例因滤器无法进入鞘中,股总静脉剖开后取出滤器。1例因滤器与血管壁粘连紧密,回拉捕捉器时,回收钩断裂,最后家属放弃,取出失败。回收过程平均透视时间57.2min(17~115min)。滤器平均体内留置时间为37.8d(0~80d)。术后5d内全部患者顺利出院。随访期间,复查血管超声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论采用多种辅助性圈套技术回收疑难性下腔静脉滤器的成功率较高,可有效提高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周勤 《中国医药》2012,7(5):593-594
目的 观察并评价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1年2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溶栓、抗凝结合静脉滤器置入治疗,测量、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患侧、健侧小腿中部及大腿中部、大腿根部周径,判断疗效.结果 37例下腔静脉滤器均成功植入,大部分患肢1周内血液回流均明显改善,症状减轻,总有效率为94.6% (35/37);患者治疗前后小腿中部、大腿中部、大腿根部患侧与健侧周径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6±2.4)cm比(1.8±1.4)cm,(5.3±2.5)cm比(1.4±1.0)cm,(5.5±2.3)cm比(1.5±1.6)cm,均P<O.05].术后1~6个月随访,均未出现肺栓塞症状.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操作简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回流,并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