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宫颈癌放射治疗(放疗)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7例宫颈癌放疗后发生的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宫颈癌放疗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为0.19%。发病年龄平均为63岁;接受放疗至确诊子宫内膜癌的时间平均为15.6年;晚期患者占51.9%,较一般子宫内膜癌明显高。ER、PR的表达率低,仅为11.8%(2/17)。5例I期子宫内膜癌均发生于接受放射剂量较低的宫角及宫底部。27例中,19例接受手术治疗,3年、5年的生存率仅为56.8%及37.8%。结论盆腔放疗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较其自然发生率为高,晚期患者比例大,ER、PR表达率低,治疗应以手术为主,预后较一般子宫内膜癌差  相似文献   

2.
子宫良性病变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附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起我们对子宫良性病变实施小切口子宫切除,4a来共行小切口子宫切除62例,结果证明多数病例可行5~6cm切口,少数子宫较大,即超过20w妊娠大者,作7~8cm切口。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5年3月至1999年3月共施行小切口子宫切除62例,其中子宫肌瘤54例、子宫腺肌病8例。患者38~55y,平均44y。切口最小5cm,最大9cm,在6cm以下38例,占61.2%,6~7cm13例,占20.9%,8~9cm11例,占17.7%。切口8~9cm的11例中6例为19…  相似文献   

3.
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部位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手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569例,71例于术后半年后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2.5%。82.3%在术后3年内复发。阴道顶端是常见的复发部位,占36.5%,以下依次为盆腔占19.8%,肺部占13.5%,腹部站10.3%,腹主动脉帝淋巴结占6.3%,外阴占6.3%,其他占7.3%。复发部位与手术彻底性及术后有否辅助治疗有关。因此建议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3年内应密切随诊。  相似文献   

4.
治疗子宫内膜癌除以手术为主并进行精确的手术-病理分期外,还应根据病情给予激素、放疗或化疗等辅助治疗[1]。孕激素因毒性低,可转化内膜而常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对于组织分化好、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激素治疗效果较好[2]。现对子宫内膜癌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激素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子宫内膜癌24例,36-69岁,平均52.5岁,绝经后患者17例,占70.83%,病程3d-2年。主诉均为月经紊乱或阴道不规则流血、流液。所有病例均经电视宫腔镜检查及诊刮术确诊。其中…  相似文献   

5.
198例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经后阴道出血62例,月经异常、更年期不规则子宫出血患者13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然后进行诊断性刮宫术或分段诊刮术,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绝经后内膜厚度<4mm14例中,12例属生理或炎症性改变(85.7%),2例子宫内膜增殖症。48例内膜厚度≥5mm中43例(89.6%)子宫内膜有病理改变,其中癌前期病变3例,子宫内膜癌12例(占31.3%)。月经异常、更年期不规则子宫出血136例中,115例(84.6%)子宫内膜有病理改变,其中内膜癌3例、粘膜下肌瘤、肌瘤肉瘤变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Ⅳb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探讨与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Ⅳb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结果。结果: 11例子宫内膜癌Ⅳb期患者,平均 61. 1岁,绝经 9例,平均绝经 14.9年。临床症状主要是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或血性分泌物(9/11),其次为腹胀(4/11)、腹部包块(3/11),出现症状至就诊平均 15.1个月。 10例手术治疗, 1例拒绝手术,仅行内分泌治疗,8例行术中、术后化疗,3例术后放疗;平均随访 12.9个月,死亡 6例,2年生存率 28%,3年生存率 14%。盆腹腔复发 3例均死亡,平均存活 6.7个月,发生肺转移5例,3例死亡,平均存活14.7个月。术后残存病灶>2cm 4例,均因复发转移死亡,平均存活9个月,术后无残存病灶3例均存活。结论:Ⅳb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较大,就诊较晚,多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治疗以手术为主,尽可能切除所有病灶,并辅助放化疗,但预后较差,其相关因素主要有首次手术的彻底性,宫旁血管淋巴管受侵,病灶范围及复发转移部位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子宫内膜癌的检出。方法 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84例行经阴道超声检查(TVS),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后行宫腔镜检查,对可疑病变多处活检,并以内膜厚度5mm为区分点,观察子宫内膜癌的检出情况。结果 84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大于6mm中子宫内膜癌17例,占20.2%,通过TVS检出6例,检出率为75%。联合检查优于TVS及宫腔镜检查,其预测率分别为94.1%、97.0%、88.9%。结论 两种检查互为祢补,优于单一检查,是较准确的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子宫肉瘤术后复发部位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子宫肉瘤根治性手术后复发转移的规律。方法 对30例子宫肉瘤根治性手术后复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复发的发生率为38.0%。复发时间43.3%(13/30)发生于术后1年内,66.7%(20/30)发生于术后2年内。临床分期I期22例,Ⅱ期3例,Ⅲ期5例、无Ⅳ期患者。27例为单灶复发,3例为多灶复发。复发部位依次为局部复发占42.4%,盆腔淋巴结复发占33.3%,肺9.1  相似文献   

9.
59例Ⅰ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将59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30例,单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加辅助治疗;第2组29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加盆腔淋续清扫或活检。结果第1组中死亡2例,2年和5年的存活率均为96.6%平均生存69.7个月。第2组中死亡3例。  相似文献   

10.
Ⅰ期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的意义。方法 对38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呃生研究,对照分析经行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后,未淋巴转移者22例,FIGOI期(A组),有淋巴结转移者6例,FIGO升级为ⅢC期(B组)及术行腹膜后淋巴清除扔10例(C组)结果 经腹膜后淋巴清除术的患者中21.4%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因此期别应上升为ⅢC期,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细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分A组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8例;B组子宫内膜乳头状腺癌10例;C组普通子宫内膜癌62例。结果:A组临床Ⅲ、Ⅳ期占50.0%,远高于其他两组,P<0.01。宫外扩散,各组分别占62.5%,30.0%,8.1%,A、B组显著高于C组,P<0.01。深肌层浸润依次为62.5%,30.0%,16.1%,P<0.05。结论:UPSC与普通内膜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截然不同。子宫内膜乳头状腺癌介于UPSC和普通子宫内膜癌之间。  相似文献   

12.
绝经后子宫或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最常见的病症之一。1988年10月至1998年9月共有此类患者486例来我院就诊,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40~80y,其中<50y24例,≥50y462例,平均57.7y;绝经时间2~38d;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74年6月至1990年3月共收治子宫内膜癌110例,因同时合并老年性阴道炎、子宫肌瘤、宫内节育器以及既往有功能性子宫出血史等,使子宫内膜癌不能早期确诊者17例;误诊14例;98例行分段诊刮,颈管受累假阳性者24例,阳性预检值为33.3%.为了提高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与准确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癌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对1984~1992年间收住我院治疗的205例Ⅰ期及Ⅱ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临床Ⅰ期122例、临床Ⅱ期83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4组:(1)手术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者,81例;(2)术前腔内全量放疗组,62例。放疗F点剂量为50Gy±10%,A点剂量为45Gy±10%;(3)术前腔内非全量放疗组,36例。放疗A点及F点剂量均<1/2腔内全量放疗组;(4)单纯放疗组,26例。4组间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中位年龄及手术术式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4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依次为:Ⅰ期:83.1%、96.5%、84.8%、62.5%;Ⅱ期:82.0%、90.9%、51.4%、62.7%。术前腔内全量放疗组5年生存率明显为高(P<0.05)。结论:对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前行全量腔内放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术前行部分腔内放疗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电切术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手术宫腔镜行电力子宫内膜切除术和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替代子宫切除治疗异常子宫出血,自1997年3月至1997年9月行宫腔镜电切术102例,将随访3~6个月者62例列入研究对象,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36例,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术后61.11%无月经,19.44%呈点滴状出血,13.88%经血量明显减少。1例为轻度异常出血,经药物治疗好转,1例行子宫切术。功血治疗的满意度94.44%。26例子宫肌瘤,行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23例术后月经量及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3例同时切除内膜,术后无月经,对子宫肌瘤治疗的满意度为100%。与开腹子宫切除相比,宫腔镜电切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病率低、远期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6.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应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78例,镜下施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63例附件切除术15例,无1例中转开腹,全部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78例患者Ⅲ期60例,Ⅳ期18例,不孕症患者46例,占59%,术后随访71例,随访率为91.02%;术后复发5例,复发率为6.41%,不孕组中妊娠24例,妊娠率为52.17%。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盆腔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药物,为32例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15例、卵巢癌8例、子宫内膜癌7例、子宫肉瘤2例)进行选择性盆腔动脉灌注,同时给予放射治疗。结果:32例患者共行动脉灌注67次,平均每例2.1次;放射剂量38-67Gy,平均52Gy。32例中4例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有效率为 53. 1%、其中 3例宫颈癌、2例子宫内膜癌放疗后行根治术, 1例卵巢癌放疗后行剖腹探查术。结论:盆腔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较好,副作用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顺铂对放疗有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子宫出血15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对15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性刮宫(诊刮)后的子宫内膜进行病理分析。结果功能性子宫出血130例(占86.67%),其中萎缩性子宫内膜60例(占46.15%),增生期子宫内膜53例(占40.77%),分泌期子宫内膜17例(占13.08%,)。子宫内膜癌12例(占8.00%.),子宫内膜炎8例(占5.33%)。结论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和绝经年龄的后延,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比例升高。  相似文献   

19.
重复异位妊娠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收治异位妊娠291例,其中重复异位妊娠11例,占异位妊娠总数的3.8%。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重复异位妊娠11例,24~37y,平均30.1y。首次异位妊娠前有剖宫产史3例,人工流产史6例(最多人工流产4次),足月自然产1例;从未宫内妊娠连续2次异位妊娠1例。2次异位妊娠间足月宫内妊娠剖腹产1例。本次异位妊娠在我院治疗11例,前次与本次均在我院治疗2例。2 结 果  重复异位妊娠11例中破裂型5例,出血400~2000ml;流产型6例。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部位…  相似文献   

20.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明确卵巢交界性肿瘤(交界性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5年来收治的70例卵巢交界性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16~76岁,平均45.6岁。组织类型粘液性46例(65.7%),浆液性21例(30%);临床分期Ⅰ期46例(65.7%),Ⅱ期1例(1.4%),Ⅲ期11例(15.7%),无Ⅳ期患者。治疗后复发12例(17.1%)。CA125升高11例(11/21),癌胚抗原(CEA)升高6例(6/10)。治疗以手术为主,45例术后接受辅助治疗。70例中无瘤存活45例,带瘤存活4例,死于交界性瘤11例,死于其他原因10例。11例行单侧附件切除的Ⅰ期患者均无瘤存活。16例术后有肿瘤残留并接受辅助治疗者中完全缓解2例。全组5年、10年、20年、30年存活率分别为90.0%、87.1%、87.1%和85.6%。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期别和术后肿瘤残留,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粘液性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浆液性瘤;手术治疗是交界性瘤有效的治疗手段,应力求将肿瘤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不能改善交界性瘤患者的预后;CA125和CEA对于交界性瘤监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