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较多研究显示,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mmHg)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其血流动力学异常可导致心血管受损,即使无证据显示存在高血压,也可能有潜在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2.
正常高值血压是介于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的一种亚临床状态。近年来,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已得到全球范围内的重视。正常高值血压属于高血压病的前期阶段,虽然未达到高血压的血压标准,但已有亚临床的病变发生或者是靶器官的损害。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干预方式符合现代医学所提出的以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为主,必要时给予药物以控制或延缓其向高血压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于涛  李娟  宋梅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0):888-889
目的了解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与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418例既往未诊断高血压的体检者资料,分析血压正常组、血压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与代谢的关系。结果血压正常高值者占44.7%,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体重指数、肌酐、尿素氮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血压组(P〈0.05)。高血压者较血压正常高值者更易合并多种代谢异常。结论在血压正常高值阶段已经存在代谢异常,临床医师应重视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社区高值血压人群中医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高值血压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分类,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均提供常规饮食、运动干预,干预组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给予相应的中医干预措施,12个月后比较两组前后血压、血糖、体重指数、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人群在血压、血糖、体重指数、血脂方面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干预在高值血压人群中可改善血压、血糖及血脂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血压正常高值人群的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的动脉僵硬度的情况.方法 应用康普乐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系统对入选的622例血压正常髙值人群进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 (carotid-femoral PWV,CF-PWV)检测,并与同期血压正常人群(n=512)及高血压1级患者(n=445)进行CF-PWV值的比较.结果 血压正常髙值人群的CF-PWV值明显高于正常血压人群,低于高血压1级患者,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动脉僵硬度增高,动脉顺应性已有减退,但优于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7.
朱岫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9):3336-3338
通过分析正常高值血压者暂缓药物干预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启用药物的弊端,归纳可改善病变、延缓其进展的早期有效干预措施,认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应该进行早期生活方式干预,但不宜过早启动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8.
改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防治十分重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于高血压病早期干预的第一线。我中心对35~50周岁正常血压高值的人群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改善生活方式干预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晨峰与早期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筛选正常高值血压119例,作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血压晨峰数值,以血压晨峰≥35 mmHg为MBPS组,〈35 mmHg为非MBPS组,同时作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并计算斑块检出率。结果:晨峰组与非晨峰组在年龄、血脂各项指标上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P〉0.05;晨峰组颈动脉IMT较非晨峰组增厚,班块检出率也较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压晨峰与IMT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81,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血压晨峰是早期动脉硬化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刘海  黄冠华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8):2183-2189
目前大部分国家和组织发布的儿科高血压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基于健康儿童青少年血压序列的第95百分位(P95)的血压值。然而,大量数据显示正常高值血压发展为高血压的风险更高且会造成和高血压类似的靶器官损害。本综述对不同国家和组织关于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分类方法、儿童青少年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常高值血压向高血压的进展比例及正常高值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害进行阐述,强调儿科医生未来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定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将来形成高血压及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要比正常血压人群高,此人群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从而减少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发生。自正常高值血压以及高血压前期两个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研究,本文主要就正常高值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压正常高值人群的血液流变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8842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按血压水平将其分为三组,正常血压组5221例,血压正常高值组1787例,高血压组1834例。分别测定乓总胆固醇(F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GLU)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血压正常高值组的TC、TG、LDL—C、GLU、全血高切粘度(μbH)、全血中切粘度(μbM)、全血低切粘度(μbL)、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刚性指数(ER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低于正常组(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和变形指数(TK)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TC、TG、LDL—C、GLU、血浆粘度、ERI、TK均高于正常高值组,HDL—C、μbH、μbM、μbL、HCT、EAI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仅高血压患者存在高粘血症,在血压正常高值阶段就已经存在明显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变可能参与了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收缩压在120~139 mm Hg和(或)舒张压在80~89 mm Hg定义为正常高值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在成年人中的发生率比高血压病的高,通常伴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的血管损害、肾损害、心脏损害与正常血压人群相比,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正常高值血压这一概念的提出,把心血管疾病的防线从防发病前移到防危险因素,并建议这类人群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甚至药物干预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常血压人群与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比较。方法采取整群分级抽样方法调查成都市3个社区3524例社区居民血压水平及尿酸等代谢指标,按不同的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和血压正常高值组,分别比较两组间血尿酸浓度水平、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差异,并就血压与尿酸及相关代谢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血压正常高值组比正常血压组的血尿酸水平高[(302.91±81.89)μmol/L vs(284.78±78.56)μmol/L,P〈0.001],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血压正常高值组为8.7%,高于血压正常组4.4%(P=0.002),血压正常高值组的年龄、BMI、血脂、心率、血糖等指标比正常血压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压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年龄,BMI、尿酸、心率有弱相关,与胆固醇有强相关。结论血压正常高值人群比正常血压人群有着更高的包括高尿酸血症在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显示[1]全球约有30%的人群死于心脑血管事件,其中62%的卒中事件和49%的心血管事件由高血压直接引起。《2010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5%左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临床资料特点,探讨对正常高值血压早期干预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衢州市人民医院收集的健康资料,423例正常高值血压者为观察组,620例健康体检理想血压者为对照组,测定体质指数、腰围等体检参数,调查生活方式,比较分析组间资料。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腰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17.19±88.12)mmol/L和(215.58±85.47)m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处于高血压前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增加,应注意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随访和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对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影响。方法:对到本院就诊的已排除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尿蛋白/尿肌酐(UACR)测定,筛选出符合30 mg/g≤UACR≤300 mg/g的患者202例,其中正常高值血压组86例,正常血压组116例,分析两组UACR差异。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UACR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0.08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常高值血压与糖尿病MAU呈独立相关。结论:正常高值血压是糖尿病性MAU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心率变异性特点.方法对82例正常高值血压的人群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心率变异的时域和频域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SDNN、SDANN、总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和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值分别显著低于或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显示了正常高值血压组具有显著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功能均受损,尤以迷走神经张力下降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参加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163例为高血压组。同时,选择同期参加健康体检的血压正常者221例,其中61例血压120/80 mmHg者为正常对照组;160例血压120~139 mmHg/80~89 mmHg为正常高值血压组。检测入选者常规生化指标及血浆NO浓度。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血浆NO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血浆NO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高值血压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常高值血压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一氧化氮呈正相关。结论 NO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人群的动脉早期损害情况.方法 连续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958人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血压组(n=859)和正常高值血压组(n=99).记录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心率、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肌酐、尿酸,计算体质量指数、肌酐清除率,测定桡动脉增强指数.并对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高值血压组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及桡动脉增强指数高于正常血压组[(71.56±10.27)kg vs.(66.72±12.34)kg、(25.38±2.96)kg/m2 vs.(23.74±3.33)kg/m2、(132.65±4.27)mmHg vs.(114.53±8.73)mmHg、(81.61±6.54)mmHg vs.(70.61±7.32)mmHg、(5.38±0.65)mmol/L vs.(5.21±0.60)mmol/L、(198.73±38.80)mg/dL vs.(186.20±34.51)mg/dL、(118.64±22.71)vs.(110.43±21.17)mg/dL、(296.32±89.41)μmol/L vs.(270.63±92.39)μmol/L、(79.39±12.91)% vs.(74.22±11.93)%;均P<0.05].桡动脉增强指数与舒张压、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8、0.244;均P<0.05),与尿酸呈负相关(r=-0.293;P<0.05). 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已存在早期动脉损害,且该组人群代谢异常较正常血压组更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