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分析肿瘤的形态、大小、密度及增强方式。结果胰头部2例,胰体部与胰腺体尾部5例。CT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其中1例肿块边缘见壳状、斑点状钙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7例,颈部1例,体部6例,体尾部7例,胰尾部4例;6例以实性为主(24%),15例囊实混合性为主(60%),3例囊性为主(12%),1例大部分钙化 (4%),10例肿瘤有钙化(40%)?增强后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及CT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例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文献。结果2例病人,女性,21岁和58岁,临床均以发现腹部肿块就诊,病变部位分别发生在胰体尾部和胰头部。CT主要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大小分别为18cm×16cm×15cm、16.5cm×16cm×15cm,肿块侵犯左肾、脾脏及门静脉壁,累及十二指肠肠壁浆膜。结论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有一定的CT影像特异征象,能提高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定性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表现为持续性的强化方式,即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延迟期强化进一步加强或强化消退轻微.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诊断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 SPTP)的CT表现,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总结经病理证实17例SPTP患者临床、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表现。结果男2例、女15例。年龄17~47岁,平均年龄27.8岁。胰头6例、胰体1例、胰尾10例。根据肿瘤所含囊、实性比例不同分三型:实性(纯实性或囊性部分≤10%)3例、囊实性11例、囊性(纯囊性/实性部分≤10%)3例。CT表现呈较规则的圆形、类圆形、椭圆形,病灶边缘点、条、蛋壳状钙化6例、病灶中心点状钙化1例;囊实性/囊性病灶内均见结节状、浮云样/融冰样改变;17例均未见胆系扩张。增强实性部分三期呈轻度渐近性强化。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其CT表现,对术前正确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7.
8.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10例SPTP均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肿瘤呈囊实性,大部分体积较大,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但其强化程度仍低于胰腺正常组织,肿瘤的假包膜完整,强化明显,密度高于或与胰腺组织相似。结论:SPTP在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为该病特征性的CT表现,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SPT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SPTP的临床特征及CT影像资料,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8例患者中女性6例,男性2例,胰头部5例,胰体部1例,胰尾部2例,瘤体直径3.1-7.5cm。1例以囊性为主,2例以实性为主,5例囊实成分相仿,2例病灶有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轻度强化,门静脉期肿瘤强化高于动脉期。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可结合临床特点对其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无黄疸及其他临床症状。CT平扫病灶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囊实性肿块,位于胰腺边缘部分,其中8例病灶较大,向胰腺外生长,另3例病灶较小,局限性于胰腺内部;2例位于胰头部的巨大病灶伴有胰管轻度阻塞扩张;所有病灶增强后实性部分均有强化,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明显,囊性部分无强化,病灶均可见强化明显、完整的假包膜,10例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仅一例病变与网膜粘连。结论 SPTP的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静脉期强化明显于动脉期,螺旋CT检查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许翠;陈海波;黄璇;刘志红;杨守俊 《郧阳医学院学报》2013,(4):302-305
目的:回顾性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并分析其特征。结果:肿块5例位于胰头部,4例位于胰尾,直径约3.1~6.2 cm。肿瘤全部由实性及囊性成分构成,以实性为主者5例,其内伴少量低密度区,其中1例可见点片状钙化;以囊性成分为主者2例,在囊性成分边缘可见实性结节;其余2例为囊实混合成分,比例不一,其中1例可见胰管扩张征象。动态增强扫描实性部分静脉期比动脉期明显强化,且各期肿块增强后CT值均低于胰腺实质,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明显,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岩 《中国CT和MRI杂志》2017,(7):91-94
目的探讨并比较多普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鉴别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3月经手术确诊的26例SPTP患者超声和CT影像学资料,分析超声和CT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超声表现为22例包膜完整,清晰边界,6例可见钙化组织;囊实性成分为主,实性部分为均匀低回声,囊性部分为低或无等回声区;多数CDFI显示回声区内有点状血流信号。CT平扫为低密度,22例包膜完整,10例有点片状或环状钙化组织,囊实性成分为主,实性部分可见乳头样结构,静脉期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门脉期、延迟期进一步强化,呈渐进性特点,但仍低于正常胰腺实质部分;囊性部分分散于实性部分中,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共同影像学特征为均未见胰胆管扩张、淋巴结转移等征象。CT诊断准确率为84.62%高于超声的57.69%(P0.05)。结论 SPTP的超声、CT影像学均具有特征性,可结合临床,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且CT的术前诊断SPTP准确率高于超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CT及MRI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SPTP完整影像学资料,12例均接受CT平扫及CT三期增强扫描,其中5例接受MRI及MRCP检查。结果 12例CT平扫均为胰腺单发肿块,除1例实性肿块包埋于胰头内,其他各例均为体积较大囊实性肿块,其中囊性成分为主型6例,囊实性相仿型3例,实性成分为主2例。11例外生性生长,10例包膜完整、均匀,2例包膜局部模糊、粘连,5例见钙化,各例胰胆管均无梗阻性扩张。CT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及包膜均呈延迟强化方式,实性成分强化程度在三期中均明显低于胰腺实质,而包膜强化程度在门静脉期、延迟期高于胰腺实质。5例行MRI扫描,实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的软组织信号,囊性成分类似于脑脊液信号,囊内出血表现为T1WI高、T2WI低特征性信号,由于出血程度和出血期龄不同,其信号强度变异较大,囊壁及间隔在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MRCP提示胰胆管受推压、移位,均无梗阻性改变。结论 SPTP的影像学表现具有较高的特征性,MRI更具显示包膜、肿瘤内出血及胰胆管受压移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和MRI征象,提高对该病影像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4年间于我院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15例患者的CT及MRI图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型5例,实性成分为主型3例,囊实性比例相间型7例。其中2例病灶可见出血,3例病灶可见钙化。CT平扫肿瘤实性部分CT值平均(37.56±9.53)Hu;增强动脉期平均(54.5±9.75)Hu;门脉期平均(72.0±17.1)Hu,呈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平扫平均(24±12.52)Hu;增强扫描无强化。MRI上肿瘤实性成分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趋势。囊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肿瘤包膜在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2例肿瘤内出血病灶在T1WI上可见环样、云絮样高信号,相应区域在T2WI上呈低信号。3例肿瘤内钙化在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如能抓住该病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对其定性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胰腺实体假乳头肿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实体假乳头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的病理特点。方法:12例SPT患者的手术标本均用组织学(HE和PAS)、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法)方法研究。结果:光镜下,实性区肿瘤细胞呈假乳头状或片状排列,假乳头中心或肿瘤间质内有PAS阳性的粉染小体。免疫组化显示,肿瘤内α1-AT、α1-ACT阳性细胞呈弥漫分布(100%),Vimentin阳性细胞呈散在分布(83.3%),NSE和CHG在肿瘤细胞内呈局灶性阳性(分别为16.7%和33.3%),PCNA 2例呈阳性(16.7%),CK8阳性细胞局灶分布(8.3%),Insulin 1例呈阳性(8.3%),ER均为阴性。结论:胰腺实体假乳头肿瘤多发生于年轻女性,检测ER表达均阴性,未显示肿瘤和雌激素有关系;肿瘤生长可能和瘤细胞多处于非增殖期状态有关;肿瘤可能是胰源性的,部分有向神经内分泌细胞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18.
19.
胡强 《中国CT和MRI杂志》2016,(2):81-83
目的分析2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特征及CT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经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iemens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总结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特征。结果 26例患者中,9例病变部位在胰头、17例在胰体尾部。肿瘤密度不均匀,由囊性与实性成分混合组成,囊性成分平扫呈液体低密度影,实性成分平扫则呈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无强化,实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与延迟期中度不均匀强化,且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肿瘤包膜多为完整。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CT特征包括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无强化,实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与延迟期中度不均匀强化,且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多有完整包膜,较为明确,利于患者的确诊,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