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OX-2)基因启动子765G>C、1195G>A和1290A>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老年人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方法 以162例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栓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血小板聚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组并分析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COX-2基因启动子765G>C、1195G>A和1290A>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血小板聚集检测结果,阿司匹林敏感组108例,非阿司匹林敏感组54例.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间-765G>C 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和P=0.0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 765GG纯合基因携带者相比,- 765 GC杂合基因携带者对阿司匹林药效不敏感的OR值为3.872(95% CI 1.081~13.870,P=0.038).两组间-1195G>A SNP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8),其A、G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56).两组间- 1290A>G SNP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1),其A、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阿司匹林非敏感组等位基因-765G>C、- 1195G>A和- 1290A>G呈单倍型C-G-G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P<0.05).结论 -765G>C、- 1195G>A和- 1290A>G呈单倍型C-G-G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765G>C基因多态性可能是老年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遗传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屈战利 《西部医学》2017,29(6):858-862
【摘要】 目的 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心脑血管疾病患者COX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A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EMBase、PubMed数据库,收集COX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提取有效数据,使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共计399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COX-1 A1676G 等位基因在阿司匹林抵抗组和敏感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1 C50T、COX-2 G765C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COX-1 A1676G基因多态性在阿司匹林抵抗组和敏感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表明中国人群COX-2 G765C基因多态性在阿司匹林抵抗组和敏感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eta分析结果表明,COX-1 A1676G等位基因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有相关性,中国人群COX-2 G765C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新近研究表明,AR与环氧合酶、纤维蛋白原受体、ADP受体和胶原受体等的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因此,基因多态性的检测不仅有助于阐明AR的发生机制,同时也将为实现个体化治疗策略以及临床转归的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1(COX-1)(A842G、C50T)、P2Y1(A1622G、C893T)、GPⅠa(C807T、G873A)及GPⅢa(T1565C)4个基因中7个位点的多态性与阿司匹林(ASP)抵抗(A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内科住院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43例,测定患者血小板聚集(PA)率,并将患者分为AR组,ASP半抵抗(ASR)组,ASP敏感(AS)组。测定各组COX-1、P2Y1、GPⅠa及GPⅢa基因型。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及COX-1、P2Y1、GPⅠa、GPⅢa基因多态性。结果 AR组28例,ASR组71例,AS组144例。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率、高血压发生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低于AR组(P<0.05)。3组间COX-1(842A>G)、COX-1(50C>T)、P2Y1(1622A>G)、GPⅠa(873G>A)、GPⅢa(1565T>C)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P2Y1(893C>T)和GPⅠa(807C>T)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和ASR组P2Y1(893C>T)、GPⅠa(807C>T)频率高于AS组(P<0.01)。结论 P2Y1(C893T)、GPⅠa(C807T)等位基因的变异与AR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司匹林是抗血栓治疗的重要药物,阿司匹林抵抗是影响其疗效的常见原因.阿司匹林抵抗目前主要指实验室阿司匹林抵抗,可通过血栓素A_2测定,依赖血栓素的血小板功能试验来诊断.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实验室阿司匹林抵抗和临床血管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是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及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但接受规范阿司匹林应用的患者并不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此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R)。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产生AR的机制亦复杂,可能涉及血小板聚集过程的多个环节。基因多态性影响蛋白的结构或构象,从而影响阿司匹林对不同个体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AR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文主要介绍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AR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期望未来临床中进行AR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使得临床医师有可能按照基因多态性的特点,以制订个体化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也可对可能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预测以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作用机制,阿司匹林抵抗的定义及发生机制作了详细的综述,对临床医生了解阿司匹林抵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春喜  任澎 《医学综述》2012,(20):3356-3358
近来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抵抗发生的机制及检测方法复杂。其发生的机制可能与药物的剂量、依从性、基因多态性等有关。明确抵抗发生的机制将使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获益。目前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机制还缺乏统一的认识。现就影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经过大量临床观察,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可减少25%的心血管事件复发[1]。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但对有些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不能起到预防或治疗动脉血  相似文献   

10.
董瑞剑  赵仁亮 《医学综述》2005,11(7):650-652
阿司匹林(aspirin,acetylsalicylic acid,ASA)应用于临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最初主要用于疼痛或炎症的治疗.自20世纪70年代因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其临床疗效近年来得到了循证医学的强力支持,阿司匹林可减少心、脑及外周血管等血栓和栓塞事件的25%。然而,近年许多实验研究发现.有的患者尽管服用常规剂量甚至较大剂量的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1.
张海峰  张丽  杨子超 《医学综述》2012,18(10):1502-1505
阿司匹林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阿司匹林抵抗(AR)是指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剂量仍有血栓事件发生或者血小板功能不能有效被抑制。导致这种现象的确切原因较复杂,包括不适当应用药物的相互作用,剂量不足,环氧化酶1基因的多态性,感染,代谢疾病等。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实验室诊断AR的患者,其脑血管事件风险,致死和非致死的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者。对应用阿司匹林患者定期检测血小板功能,规范、联合、个体化用药可减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减少血栓性事件,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2.
李作成  李曦铭  贾红丹  丛洪良  王林 《医学综述》2009,15(12):1849-1853
抗血小板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之一,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治疗有重要影响,对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近来阿司匹林抵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被用来描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在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后仍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明确抵抗的原因和机制将使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受益匪浅。本文旨在对这一方面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PPARα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雪香  刘合焜 《医学综述》2008,14(6):897-899
2型糖尿病是由多基因引起遗传性疾病,除有糖代谢紊乱之外,常伴有血脂升高。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具有改善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因此PPARα与糖尿病存在一定的关系。PPARα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行的较多,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现对PPARα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氯吡格雷抵抗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菲  姚依群 《医学综述》2014,(9):1635-1638
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其对血小板的抑制具有个体差异性,部分患者在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后存在抵抗现象而仍有缺血事件的发生,因此明确抵抗的机制将使患者受益。氯吡格雷抵抗可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认为基因多态性是一个重要原因。该文主要从氯吡格雷的吸收、活化和作用受体三方面的基因多态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王钢  袁琛  赵荣诚 《医学综述》2009,15(6):829-831
阿司匹林在血栓性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中已广泛应用,但部分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却仍不能避免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由此"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被提出。阿司匹林服用剂量、环氧化酶2过量表达、花生四烯酸脂氧化酶代谢途径的作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亚型多样性及其他血小板活化途径的可能作用均可能引起阿司匹林抵抗,本文就阿司匹林抵抗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TLR9)基因rs187084和rs574383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其与膝骨关节炎易感性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14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145名健康对照组的TLR9基因rs187084-1486TC和rs5743836-1237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rs187084位点C等位基因是膝骨关节炎发生保护因素(OR=0.599,95%CI=0.424-0.847,P=0.002)。rs5743836位点基因型频率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4,P=0.08)。TLR9基因rs18708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年龄、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相关,rs574383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年龄、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不相关。结论 TLR9基因rs187084-1486T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膝骨关节炎易感性相关,rs5743836-1237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膝骨关节炎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SLC30A8基因位于8q24.11,编码的蛋白为ZnT-8,其特异性地在胰腺内分泌细胞表达,与胰岛素的储存和分泌有关,其风险等位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关联比较强的变异。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SLC30A8基因变异型增加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807T polymorphism of platelet membrane gly- coprotein Ⅰa (GPⅠa) gene and aspirin resistance in Chinese people, 200 patients with high-risk of atherosclerosis took aspirin (100 mg/d) for 7 days. Platelet aggregation function was detected using 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 and arachidonic acid (AA) before and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spi- fin. Then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function: an aspirin resistant (AR) group, an aspirin semi-responder (ASR) group and an aspi- fin-sensitive (AS) group. Platelet GPⅠa gene 807CT polymorphism was examined by means of po- 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 (PCR-SS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 allelic fre- quency in AR group and ASR group were higher that of AS group (P<0.005), and the prevalence of genotypes (TT+TC) of thes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S group (P<0.05). Platelet GPⅠa T allel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spirin resistance as revealed by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OR=3.76, 95% CI: 2.87-9.58).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herited platelet GPⅠa variations may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aspirin resistance and the presence of GPⅠa T allele may be a marker of 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aspirin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9.
阿司匹林抵抗机制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志刚  张程立 《医学综述》2009,15(17):2664-2666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抵抗是指患者规律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仍不能减少临床动脉血栓栓塞性缺血事件的发生,其可能机制包括依从性差、药物剂量不足、肠道吸收减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相关基因多态性、血小板更新加快、血栓素生成旁路途径等。明确抵抗机制并在临床上采取措施减少阿司匹林抵抗,将使广大患者获益,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抵抗机制的新进展和新认识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