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是创伤、烧伤、术后感染和危重病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参与调节免疫、代谢、分化、增殖和癌变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miRNA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与脓毒症相关的miRNA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以期为脓毒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叶京芬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7,44(4):538
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核糖核酸干扰的内源性介质,通过诱导转录后靶基因表达沉默发挥生物学作用。miRNA对机体免疫细胞具有多种调控功能,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调节。异常表达的miRNA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炎性因子参与白塞病(Behcet’s disease, BD)的发病,可能成为BD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从miRNA调节自身免疫,部分miRNA参与BD发病的机制,miRNA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支气管镜检标本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21、miRNA-431对肺结核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2022年5月—2023年7月临床收治43例确诊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纳入同期43例肺炎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中根据肺部病灶肺野数量分级轻度14例、中度19例、重度10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研究组内不同预后患者miRNA-21、miRNA-431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肺结核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因素,建立影响肺结核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miRNA-21、miRNA-43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内,病情严重程度与患者miRNA-21、miRNA-431水平成正比,且重度肺结核患者miRNA-21、miRNA-43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中度肺结核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联合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在结直肠癌(CR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CRC患者作为CRC组,选取同期健康查体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CanPatrolTM CTCs检测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CTC分布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两组血清miR-218-5p、miR-335、miR-497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C、miR-218-5p、miR-335、miR-497与CRC的关系。结果 CRC组年龄和吸烟、慢性腹泻、结核病史、肠息肉史、CTC阳性、低表达miR-218-5p、低表达miR-335、低表达miR-497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5,95%CI:1.005~1.045)、吸烟(OR=1.007,95%CI:1.004~1.010)、慢性腹泻(OR=2.542,95%CI:1.478~4.372)、结核病史(OR=4....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对该疾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基因水平,其中微小核糖核酸(mi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互补位点结合,参与调控基因表达及细胞内传导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诊治及预后评价中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就miRN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参与调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炎症反应、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在术前不能确诊的主要原因。方法:对本院1995-1999年手术治疗23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结果:23例术前确诊者4例;术中冰冻切片确诊者17例;术后再次病理检查确诊2例。分析术前不能确诊的主要原因:①B超:对≤10mm的癌灶反射波不十分明显,本组只有1例表现出衰减波。②ECT:甲状腺微小癌的癌灶周围均为正常组织,有足够的摄碘功能。本组23例有8例为冷结节。③细针细胞穿刺4例,阳性1例。结论:对甲状腺单个结节主张早期手术切除并常规术中冰冻切片,避免微小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9.
10.
微小RNA(miRNA)是新近发现的长约22核苷酸(nt)的非编码单链RNA,其通过与靶mRNA互补结合.降解mRNA或阻止其翻译,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表达的调控。微小RNA作为一种调控因子,在调节细胞分化、生长、增殖、代谢和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miRNA在不同类型甲状腺癌中表达异常,表明miRNA可能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现就miRNA与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RNA(miRNA)属于一类小型非编码的信使RNA,它是各种生物过程包括癌变的有力监管机构,同时miRNA是一个重要的甲状腺癌诊断工具。miRNA和它们的靶基因不仅有助于诊断甲状腺癌,其对甲状腺癌治疗及预后还有良好的预示作用。随着对miRNA的逐渐认识,miRNA的表达失调在甲状腺癌的进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将综述在甲状腺癌的发展过程中miRNA基因位点的变化,以及其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Micro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内源性小分子RNA家族,主要作用于基因转录后水平,对生物体诸多生命现象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特别是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发挥着类似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microRNA在卵巢癌中表达异常,提示它可能调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现系统介绍microRNA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分析microRNA与卵巢癌发生、转移和耐药性的关系,为开展卵巢癌中microRNA的表达及功能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子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微小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调控的单链RNA。近年来,关于miRNA与子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成为热点。大量的研究表明,miRNA在细胞增殖、凋亡和肿瘤形成等方面广泛而精确地调控蛋白质的合成。miRNA的异常表达被认为与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现就miRNA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癌再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48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接受再次手术52次,二次手术发现总的残癌率58.3%(28/48),其中原发部位残癌率48.0%(23/4.8),5年生存率71.0%(34/48),8年生存率31.3%(15/48)。结论:甲状腺癌的误诊是造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提高术者对甲状腺癌的认识水平,强调术中快速冰冻病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肿瘤病死率的有效途径。微小RNA(miRNA)作为一种小分子的非编码调控的单链RNA,由于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被认为有可能成为一类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抗肿瘤治疗靶点,从而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目前,miRNA在宫颈癌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有研究发现miRNA通过与人乳头瘤病毒(HPV)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该文对近年来miRNA在宫颈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HPV的相互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食盐加碘对甲状腺癌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立法施行全民食盐加碘迄今已经17年。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碘摄入过量可引起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病率的增高、高碘甲状腺肿的流行,甲状腺癌的高发生率日趋引起学术界重视。国际甲状腺学界一直认为碘摄入量增加可导致甲状腺癌组织类型比例的变化,碘摄入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是否有明确的关联至今尚未明确。该文将探讨碘强化政策前后碘摄入量的不同是否对甲状腺癌疾病的发生产生影响,通过对比总结国内外碘强化政策对甲状腺疾病谱的改变以期更合理地制订碘强化政策。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微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就miR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致癌机制予以综述,以期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环氧化酶(COX)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的一个限速酶,其至少有3种同工酶:COX-1、COX-2和COX-3。其中COX-2不仅是启动炎性反应的关键酶,而且在多种肿瘤组织的癌变过程中出现高表达,提示COX-2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一类内分泌恶性肿瘤,其发生是个复杂的过程。近来研究发现COX-2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分化、转移及预后等方面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早期胃癌微小RNA表达谱,为临床胃癌早期诊断提供研究素材。方法收集作者医院44例早期胃癌及42例正常胃黏膜临床样本,选取其中18例(9例早期胃癌和9例正常胃黏膜样本)用于人类微小RNA芯片制备。采用生物信息学算法SAM(significant analysis of microarray)比较早期胃癌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获得早期胃癌微小RNA表达谱。进一步利用68例验证样本(35例早期胃癌和33例正常胃黏膜样本),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所鉴定的表达谱进行验证。结果基于早期胃癌微小RNA芯片数据,作者比较分析了早期胃癌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获得了14个差异表达的人类微小RNA。采用RT-PCR实验方法,验证了其中6个微小RNA(hsa-miR-196a,hsa-miR-196b,hsa-miR-18b,hsa-miR-1308,hsa-miR-148a和hsa-miR-375)的表达水平,获得了与芯片一致的结果。结论通过采用基因芯片技术,作者建立了一组由14个微小RNA组成的早期胃癌表达谱,为临床胃癌早期诊断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