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卒中的分类峰松一夫1958年由NationalInstituteofNeurologicalDiseasesandBlindness(NINDB)特别委员会发表了最初的正式脑卒中分类(NINDB-I)。脑血管疾病大致分为脑梗塞(脑血栓和脑栓塞)、短...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的康复可根据发病时间长短分以下几个阶段:①从发病后开始的急性期康复;②亚急性期的康复,③慢性的正式的康复;④出院后的康复。本文阐述各个阶段的特征及有关问题。急性期的康复对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不仅对神经症状的变化,还要对呼吸循环的动态变化、电解质的异常、感染症等各种问题给予适当的处置。但是不能只忙于处理这些直接与生命预后有关的症状,而延误早期的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管理井林雪朗本文对脑卒中特别是脑梗塞急性期以及1个月前后的亚急性期~慢性早期的血压管理及其意义进行论述。一、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管理发病24小时内的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压无论是什么病型均呈高值,即使未用镇静剂和降压剂,于10天内均能自然...  相似文献   

4.
内科治疗     
2004年日本制定了脑卒中治疗指南,使日本的脑卒中急性期诊疗开始标准化。治疗和处置的推荐等级根据循证依据进行分类(表1)。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急性期治疗药的开发动向米田行宏等脑缺血后可立即开始出现神经细胞损伤的过程。现在,以这种神经细胞障碍级联的一部分为目标进行急性期脑梗塞的治疗颇值得注意。急性期治疗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表1),一种为溶解闭塞脑动脉的血栓,以使缺血领域再灌注为目的的血...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全细支气管炎的预后改善与大环内酯类疗法弥漫性全细支气管炎(difusepanbronchiolitis:DPB)系1969年本间和山中等确立的日本代表性难治性呼吸系病,为两肺弥漫性存在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的慢性炎症,可招致严重呼吸障碍。本病曾被...  相似文献   

7.
日本弥漫性全细支气管炎研究的近况解放军总医院胡红,刘又宁弥漫性全细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以呼吸性细支气管领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1969年日本学者山中首次提出,70年代本间建议DPB为一种...  相似文献   

8.
据文献报道,在发病后3小时以内的超急性期脑梗塞,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酶(t-PA)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改善预后,或在大脑中动脉闭塞后6小时以内,pro-UK的经动脉局部溶栓治疗也能改善预后。所以,对脑卒中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抢救的观点应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9.
声带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带炎的诊断和治疗声带炎一般主诉是嘶哑。嘶哑根据听觉的评价分为四类(GRBAS尺度):①哗啦哗啦声、沙哑声、嘶哑声所表现的粗糙的声嘶(rough);②耳语声、呼吸声所表现的呼吸性嘶哑(breathy);③微弱的声音,表现为无力性嘶哑(asthenic...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的超早期治疗专辑──脑梗塞超早期治疗中的诸问题赫彰郎等最近,随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的普及,即使在急救现场也能测定其脑血流动态,从而迎来了脑梗塞急性期治疗的转机。作者应用SPECT在观察急性期脑血流动态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治疗...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分为脑梗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CT是最有用的,关于MRI的有用性是否和CT类似,另文论述。本文将详述脑梗塞诊断中MRI弥散加权像(DWI)的特征。DWI除了摄像时间短,读片比较容易之外,在脑梗塞急性期诊疗中也有很大的作用,是必要的检查项目。此外,DWI根据梗塞灶的部位、数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测发病机制,对治疗方针的确定很有意义。作者所在医院急救中心建立了24小时急诊MRI检查(DWI、MRA等)体制,每年进行400例的脑梗塞急性期诊疗。本文以作者经验病例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脑梗塞急性期的快速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占据脑卒中2/3的脑梗塞的急性期诊疗中,为选择适合各,临床分型的合理治疗方案,重要的是进行.庙床分类(主要分为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塞、心源性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塞等三大类型)。这时,通过各种影像诊断方法可以快速地进行临床疾病的分型和诊断。各种影像诊断方法大致分为发现脑组织病变的检查(CT和MRI)、了解脑循环动态的检查(SPECT和CT/MRI灌注成像)、发现责任血管病变的检查(DSA、MRA、3D-CTA等)。若想成功进行脑梗塞的急性期治疗,应快速进行影像检查,制定适合.临床病型诊断和病情的合理治疗计划。本文将介绍影像诊断在脑梗塞急性期的作用以及在判定是否溶栓治疗时特别重要的可逆性脑缺血的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13.
人工呼吸疗法是维持呼吸衰竭患者生命的必要治疗手段。但是,人工呼吸疗法可引起气胸、纵隔气肿等气压伤;吸入高浓度氧可引起肺纤维化;长期人工呼吸后可致肺顺应性降低及氧合能力降低等合并症。近年来,自Dreyfuss等证明人工呼吸时不适当的气道内压引发肺水肿以来,已成为人工呼吸所致肺损害(ventilator-indaced 1ung,VILI)等医源性问题。当前,作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不良的原因,VILI正受到广泛关注,并针对其原因研究出多种肺保护措施(肺保护性通气)以进行呼吸管理。本文…  相似文献   

14.
日本近年来推广使用了对前列腺进行的根治性全切术。由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经直肠B超(trans-rectalultrasonography:TRUS)、CT和MRI等诊断手段的应用,以及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5.
日本2005年10月11日将静脉注射t-PA制剂(Aheplase)追加为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障碍急性期的治疗,日本成为应用国际标准治疗的国家,t-PA具有严重的颅内出血危险性,需要谨慎地选择具有适应证的患者。日本脑卒中学会发表了t-PA(alteplase)静脉注射疗法的治疗指南,阐述了详细的患者选择标准。本文依据该指南进行解说,对适应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日本终于许可基因重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在临床上应用。今后,临床实际中使用rt-PA时,必须保证超急性期脑梗塞诊断的正确性。但是,与脑卒中有类似症状的疾病很多,为了能够正确地诊断,有必要充分了解那些容易和超急性期脑梗塞相混淆的疾病或病态。  相似文献   

17.
醋酸注射疗法治疗主瘤直径1~3cm的肝细胞癌作者对48例主瘤直径1~3cm的肝细胞癌患者(肿瘤3个以内),在B超引导下行肝穿刺,向瘤体内直接注射15~40%醋酸,对肿瘤超声改变、血清AFP值变化、生存率及复发率进行了观察。治疗后6个月复查超声波,治疗...  相似文献   

18.
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BAL)的适应证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BAL)的适应证和方法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broncholaveolarlavage,BAL)自1974年由ReynaldsNewbal发明以来,广泛应用于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及病情了解。近来BAL不但应用于因恶性肿瘤及HIV感...  相似文献   

19.
信息生物学的现状与展望作为一门科学,信息生物学(又称生物信息学,Blolnformatlcs或InformationBiology)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在世界性的协作基础上,人们对DNA序列信息进行收集、评价、汇编之后,作为研究资料再反馈给全世界的研...  相似文献   

20.
关于肌营养不良症基因疗法的基础研究1.为什么要进行肌营养不良的基因疗法肌营养不良症,是以骨骼肌变性、坏死为主的遗传住肌疾患.其中,关于X染色体遗传的Duchenne型及Becker型的肌营养不良症(DMD任林m),作为位置无住凭直(p水讪dCb加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