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bax过量表达对Burkit淋巴瘤细胞株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效应及其机理。方法:亚克隆构建可过量表达baxα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导入Raji细胞株中。PCR及免疫荧光定量鉴定baxα在Raji细胞株中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pSFFVbaxαS和pSFFVbaxαAS两种质粒,转染Raji细胞后,测得转染pSFFVbaxαS的Raji细胞的baxα表达量明显高于转染空载pSFFVneo质粒的Raji细胞株。φ(胎牛血清)=0.01诱导两种Raji细胞48h,Rajibaxα的凋亡率为48.6%,Raji0的凋亡率为6.4%。结论:baxα在Raji细胞中的加强表达可明显促进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赵燕秋  肖冰 《医学争鸣》1999,20(6):468-471
目的:构建人bax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导入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并检测bax基因在转导株的表达。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bax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BK-cmv的多克隆位点之间,以脂质体倡导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SGC7901/VCR,G418筛选克隆细胞,Westen blot检测bax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质粒pBK-bax,将之转入细胞后,经G418筛选30d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bcl-2和bax mRNA比值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在AL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orthernbolt技术检测32例AL患儿bcl-2和bax mRNA水平及其比值。结果 AL患儿骨髓细胞中bcl-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ax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分析bcl-2/bax mRNA表达比值显示,高比值组NR率明显  相似文献   

4.
促凋亡基因bax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阎庆国  王文亮 《医学争鸣》1997,18(2):139-141
目的:研究促凋亡基因bax在胆管癌(CHC)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兔抗人Bax多克隆抗体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在72例CHC中,Bax阳性44例(61.1%);用于对照的25例肝细胞肝癌的癌旁肝组织汇管区胆管上皮Bax阳性8例(32%)。bax在CHC中的表达强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其中53例高、中分化的CHC的表达强于在19例低分化CHC的表达(P〈0.01),在肝内胆管  相似文献   

5.
探索bcl-2和bax基因产物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21例胆囊癌、25例胆管癌、25例胆囊炎病理标本进行染色检查。结果bcl-2在胆囊癌、胆管癌、胆囊炎上皮细胞中表达率分别为9/21,19/25,6/25。3组间差异显著(P<0.01)。bax表达率分别为6/21,5/25,8/25。3组间差异不显著。bcl-2和bax在表达上没有相关关系。结论bcl-2、bax基因参与了胆道肿瘤的形成,但不能作为胆道肿瘤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人bax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导入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并检测bax基因在转导株的表达.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bax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BK-CMV的多克隆位点之间,以脂质体介导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SGC7901/VCR,G418筛选克隆细胞,Westernblot检测bax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质粒pBK-bax,将之转入细胞后,经G418筛选30d获得了稳定的细胞克隆,即SGC7901/VCR-baxcels.Western印迹证实了bax基因转导株具有明显的Bax蛋白表达.结论:bax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胃癌耐药的临床治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凋亡基因bcl-2、bax、Fas及FasL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40例原发肝细胞癌组织中乙肝病毒表现抗原(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bcl-2、bax、Fas及FasL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中HBsAg阳性率为30%(12/40),癌旁组织中HBsAg阳性率为62.5%(25/40),12例HBsAg阳性的癌组织中bcl-2的bax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outhern blot技术检测32例AL患儿bcl-2和bax mRNA水平及其比值。结果AL患者儿骨髓细胞中bcl-2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ax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bcl-2mRNA的表达在完全缓解(CR)  相似文献   

9.
唐兰 《铁道医学》1998,26(2):84-85
目的 探索bcl-2和bax基因产物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21例胆囊癌、25例胆管癌、25例胆囊炎病理标本进行染色检查。结果 bcl-2在胆囊癌、胆管癌、胆囊炎上皮细胞中表达率分别为9/21,19/25,6/25。3组间差异显(P〈0.01)。bax表达率分别为6/21,5/25,8/25。3组间差异不显。bcl-2和bax在表达上没有相关关系。结论 bcl-2、  相似文献   

10.
bax加强表达对Raji细胞程序性死亡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bax过量表达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效应及其机理。方法;亚克隆构建可以过量表达bax a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 转染法导入Raji细胞株中。PCR及免疫荧光定量鉴定bax a在Raji细胞株中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41例慢性乙肝作了电镜观察,结果发现慢活肝时,淋巴细胞明显浸润并损伤肝细胞,提示慢活肝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可能比慢迁肝强。此外,根据超微结构特点作者提出了肝微循环的改变以及肝细胞内滑面内质网的增生程度可作为电镜下慢活肝和慢迁肝的区别点。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丙型肝炎组织病理学特点,本研究观察了68例慢性丙型肝炎(47例慢迁肝,21例轻/中度慢活肝)及32例慢性乙型肝炎(17例慢迁肝,15例慢活肝)。所有丙型肝炎病例均经多项血清学检查(包括 HCV抗体的检测,应用 PCR 技术检测 HCV RNA 等)证实。大部分丙型肝炎病例(50/68)可见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肪变,而在乙型肝炎中肝细胞脂肪变相对少见(10/32),程度亦较轻。无论慢迁肝还是慢活肝,丙型肝炎中都常见汇管区显著的淋巴细胞聚集,有时形成淋巴滤泡;肝窦中炎细胞浸润也较乙型肝炎明显,尤其在慢迁肝时,但小叶内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常较乙型肝炎轻。这些结果提示,丙型肝炎时肝细胞的损伤可能主要同 HCV 的直接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1 141 serum samples from various population groups in north China were examined for C100-3Ab by ELISA. Antibody to C100-3 antigen derived from HCV genome (C100-3A) and HBsAg were measured in 438 normal population in Beijing. The C100-3Ab positive rate was 2.1% and the HBsAg positive rate was 2.5%. There is increased occurrence with age. In 649 cases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s, the HBsAg positive rate was 87.1% in chronic persistent hepatitis (CPA), 88.8% in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CAH), 64.9% in liver cirrhosis (LC) and 67.3%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The C100-3Ab positive rate was 10.5% (CPH), 12.1% (CAH), 42.6% (LC) and 38.4% (HCC).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 C100-3Ab positive rat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from CPH to CAH, LC and HCC. Prevalence of cases positive for both C100-3Ab and HBsAg was 0% in the normal population, 6.7% in CPH, 8.4% in CAH, 31.1% in LC and 28.8% in HCC. Investigation of patients with HCV infection showed that only 36.8% had blood transfusions. HCV and HBV infection may play important pathogenic roles in CPH, CAH, LC and HCC in north China.
  相似文献   

14.
对128例有病理诊断依据的肝细胞场(HCC)、47例慢迁肝(CPH)、105例慢活肝(CAH)、46例肝硬化(LC).采用嵌套式PCR技术检测其血标本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IIA,对这两种病毒的血清学标志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在HCC组。HCVRNA14.1%阳性,HBVDNA7i.3%阳性。CPH,CAH,LC和HCC的HBV感染率均在90%左右,而HCV感染率则分别为8.5%、9.5%、17.4%和19.5%,显示HCV感染率随肝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晚期肝病组的HCV感染率(19.0%)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9.2%,P<0.05)。提示HCV感染后经过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为HCC可能是一个逐渐演进的病理过程。HCV,HBV重叠感染率。HCC组高于CPH,CAH,而与LC相近,显示HCV重叠感染在原有HBV感染的基础上促进病变向着迁延化、慢性化,进而向着肝硬化、HCC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前后的水钠代谢及血浆抗利尿激素(ADH)、血清醛固酮(ALD)浓度的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光疗期水钠代谢均有增加,入液量9.63ml/(kg.h),入纳量0.0651mmol/(kg.h).光疗期血浆ADH浓度无显著变化,血清ALD浓度则有下降.  相似文献   

16.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72,自引:5,他引:267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理新旧分类方案的优缺点。方法对749例经肝活检确诊的慢性肝炎肝组织切片采用叨年(上海)方案和95年(北京)方案进行对照观察。结果炎症分级(G)显示:G1~G2主要是CPH和轻度CAH的轻、中、重三个亚型与G2、G3、G4对应。纤维化分期(S)显示:CPH分布于S1~S2,CAH分布于S2~S1,S1共407例,其中CPH和CAH各占50%。G3、G4共280例在S2、S3、S4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5%、27%和22%。结论新分类法不易区别CPH与轻度CAH。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不呈正比,轻度慢性肝炎一型中包括了原CPH和轻度CAH,建议将此型按病变程度分为A、B两型。  相似文献   

18.
用PCR检测了HBV标志不同状态102例,均经肝活检诊断,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CPH)7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21例,肝组织正常7例。结果:HBsAg阳性率CAH为85.7%,显著高于CPH47.3%(P〈0.01);抗-HBs阳性率CPH为18.9%,明显高于CAH4.7%。PCR血清HBV DNA总阳性率分别为CPH83.8%、CAH85.7%。在抗-HBe阳性的血清HBV DNA检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93例各类乙型病毒性肝炎(HBV)的肝穿活检,探讨此项检查对病毒性肝炎分型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在确定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型病人临床可表现为各型肝炎,最后经肝穿活检才得以确诊,提高了CAH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对2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Bc-IgM检测结果,慢性活动性肝炎152例,阳性118例,阳性率77.6%;慢性迁延性肝炎116例,阳性65例,阳性率56.0%。慢性活动性肝炎组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组,P<0.01、HBeAg阳性组抗-HBcIgM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无肝炎病史者172例,抗-HBc-IgM阳性114例,阳性率为66.2%,与有肝炎病史者无明显差别。说明检测血清抗-HBc-IgM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及判断其严重程度有着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