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维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尉氏县人民医院骨科2018-01—2020-02间行PVP治疗的126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C型臂X线机透视方法分为常规透视组和三维透视组,各63例.比较2组手术用时、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C臂机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高龄椎体压缩骨折应用的优势。方法对79例高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术中应用双c臂机47例(A组),单c臂机32例(B组)。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穿刺次数及患者对手术过程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15~55(21±10)min,B组26~90(41±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A组7~35(10.5±6.3)次,B组11~41(21.5±11.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穿刺次数:A组2~9(3.2±1.7)次,B组2~12(5.6±2.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满意度:A组3~9(6.6±2.4)分,B组手为2~5(3.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椎体压缩骨折PKP中,应用双C臂机可缩短手术时间,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3.
CT、C臂机联合导引下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C臂机联合导引下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穿刺方法。方法接受PVP治疗的181例压缩性骨折患者的207个椎体进入研究。治疗在CT、C臂机联合导引下进行,经单侧椎弓根斜向进入椎体中央前1/3,注入骨水泥。结果全部椎体完成PVP,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有效率95.58%。结论CT、C臂机联合导引下PV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和“C”形臂X光机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法和优缺点。方法本组19例23个椎体,其中骨质疏松压缩骨折17例、脊柱转移瘤2例,CT和“C”形臂X光机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术中操作顺利,注射骨水泥量2~7ml,平均3.8ml,术后24h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缓解率88。2%,2例转移瘤患者腰背痛也明显减轻,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CT和“C”形臂X光机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表现为剧烈的疼痛,重者可导致脊柱后凸畸形。对于这类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术可以起到止痛、增加脊柱稳定性和强度的作用。胸椎由于周围有肋  相似文献   

6.
李驰  周洋  王靖 《中国骨伤》2019,32(7):609-613
目的:探讨手术床和C形臂X线数字化计量调整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4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根据经验调整C形臂X线和手术床,观察组在经皮椎体形成术中对手术床和C形臂X线进行数字化计量调整。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隐形失血量和骨水泥灌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obb角、伤椎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隐形失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每个骨水泥灌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Cobb角、伤椎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尿路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褥疮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7/47),对照组发生骨水泥渗漏8例,脊髓神经损伤2例,尿路感染1例,肺部感染3例,褥疮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4.04(16/4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床和C形臂X线数字化计量调整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能提高手术效果,促使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C”型臂X线机联合监视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1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双臂组(63例)和单臂组(50例)。双臂组采用双“C”臂X线机联合监视,单臂组采用单“C”臂X线机监视。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曝光次数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臂组手术时间和曝光次数分别为(43.27±4.73)min、(15.00±1.38)次,双臂组分别为(36.45±6.24)min、(11.13±2.33)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臂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8.0%,双臂组为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双“C”臂X线机联合监视应用于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放射线暴露,节约人力成本,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8.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4年9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1例,与同期保守治疗的19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与保守治疗组相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症状缓解较早,早期可开始下床活动(P<0.01),所有病例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后凸Cobb角矫正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后未见明显伤椎高度丢失。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掌握其应用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CT定位下椎体成形术在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骨质疏松引起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而接受CT定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的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均能一次性完成椎体成形术,5例骨水泥经骨折缘漏入椎体侧缘及前缘,漏出量均较少,1例出现静脉返流;3例疼痛完全缓解,42例疼痛部分缓解,2例疼痛轻度缓解。结论 CT定位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是一项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缓解疼痛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自从1987年法国的Galibert等报道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血管瘤获得良好效果后,PVP得以广泛开展,并用于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VCF)及脊柱良恶性肿瘤,其能起到迅速止痛、稳定脊柱的目的。笔者在2002~2004年间开展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缓解疼痛的效果进行随访观察,以评价其近、远期疗效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椎体成形术对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以来,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30例30个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2d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2~3d后下床活动。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出现,该技术需要进行不断改进,严格筛选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周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3椎)行PVP治疗,记录术前及术后1周内疼痛VAS评分、手术前后Cobb角。结果83椎中10椎骨水泥渗漏至椎体周围及椎间隙,1椎周围静脉内出现骨水泥。VAS评分术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疼痛与稳定性上效果明确,治疗效果可在术后1 d后显现,1周内疗效稳定;PVP对椎体压缩无改善。  相似文献   

13.
椎体后凸成形术与椎体成形术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KP)与椎体成形术(V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尸体取20个胸腰段骨质疏松单椎体标本,按配对设计,分配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组(KP组)和椎体成形术组(VP组)。经轴向加载压缩25%,制成椎体压缩骨折,记录制成骨折时的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KP组将椎体压缩骨折标本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VP组将椎体压缩骨折标本行椎体成形术。然后将骨水泥强化治疗的椎体再次经万能力学试验机轴向加载,记录治疗后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结果KP组和VP组骨折治疗后椎体最大载荷均分别明显高于骨折前(P〈0.01),而椎体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组与VP组间比较治疗后椎体最大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P和VP均可明显增加OVCF椎体的抗压强度和恢复刚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小剂量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06-2013-11我院治疗的192个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242个椎体)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小剂量骨水泥(1.25 ml-5 ml)注射椎体成形术,术中观察穿刺针针尖达到椎体中线的比率、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比较术前、术后1天及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椎体高度、功能障碍指数(ODI)的改善率。结果 192例(242个椎体)均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完成PVP操作,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均匀对称,无穿刺并发症。术前与术后VAS评分、椎体高度及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和功能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单侧椎弓根入路小剂量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骨折改善率相关因素。方法对74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VP治疗。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并收集相关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测量患者矢状面Cobb角、骨水泥弥散程度、骨质疏松程度、矢状面椎体压缩率以及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椎体压缩率、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椎体压缩骨折改善率为34.83%±3.09%。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术前椎体压缩率、骨水泥弥漫系数与椎体压缩改善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程度与椎体压缩改善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病程、患者骨质疏松程度以及术前椎体压缩率为影响椎体压缩骨折改善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PVP能够显著改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椎体压缩症状及恢复脊柱力学结构的稳定;患者的病程、骨质疏松程度以及术前椎体压缩率与椎体压缩骨折PVP术后改善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体位复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体位复位下经皮穿刺单侧椎弓根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31例,对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及活动能力评分(LAS)进行比较。结果 31例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VAS术前为(8.27±0.57)分,术后1 d为(1.80±0.78)分,术后6个月为(1.37±0.61)分(P<0.05);术后后凸畸形得到部分矫正,Cobb角术前为25°±4.4°,术后1 d为13°±3.1°,术后6个月为14°±3.2°(P<0.05);术后恢复日常活动,LAS术前为(3.4±0.5)分,术后1 d为(1.3±0.2)分,术后6个月为(1.2±0.1)分(P<0.05)。有3例骨水泥渗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1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疼痛及骨折无再发。结论 PVP结合体位复位是治疗新鲜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单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微创技术,操作简便,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部分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患者的80个骨折椎体施行PKP,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的变化,评估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59例均获24个月的随访。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的VAS值分别为6.06分±1.02分、2.45分±1.04分、2.80分±1.13分和2.90分±1.90分;后凸Cobb角度分别为24.62°±4.71°、21.71°±3.92°、22.20°±3.60°和22.90°±3.28°;椎体高度值分别为19.0mm±1.80him、26.3mm±2.10mm、25.9mm±2.00mm和24.2mm±2.03mE;术后各时段与术前比较3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12个月、24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00%、81.72%、72.09%。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微创、安全,能迅速缓解疼痛,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保守疗法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全面收集保守疗法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在严格文献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4篇RCT,共计285例患者.在减轻疼痛方面,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在术后ld、2周均优于保守组.在再骨折和邻椎骨折方面,尚不能得出确切结论.[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保守疗法均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近期疼痛缓解情况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优于保守组,再骨折的评价缺乏足够的证据,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不同骨水泥输送装置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对椎体形态及骨水泥填充弥散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中骨水泥注入方法的不同将52例患者分为液压组(28例)和推杆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观察手术前后病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压缩比、后凸角,分析术后侧位椎体前1/3、中线、后1/3骨水泥填充比和正位X线片中骨水泥弥散情况,评价不同骨水泥输送装置PVP术后对椎体形态及骨水泥弥散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液压组优于推杆组(P0.05)。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压缩比及后凸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位X线片骨水泥填充比,两组在椎体前1/3及中线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椎体后1/3处差异明显(P0.05);正位X线片上液压组骨水泥弥散更加显著(P0.05)。结论:液压式PVP术具有更佳的临床疗效,能保证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充分填充,能更好地恢复椎体形态,是一种有效的新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