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含长春地辛(VDS)的CHVP方案和含长春新碱(VCR)的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两种方案治疗患者各30例.结果 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70.00%(χ2=0.34,P>0.05).临床受益率分别为93.33%和90.00%(χ2=0.01,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胃肠功能紊乱和肝功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χ2=0.29,P>0.05;χ2=0.00,P>0.05).外周神经毒性为主要不良反应.CHVP组和CHOP组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46.67%(χ2=6.24,P<0.05).结论 应用含长春地辛(VDS)的CHVP方案治疗NHL疗效好,神经毒性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耐药结核病流行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为耐药结核病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北京市设立各个监测点,再由相关医院确诊痰涂片检测为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中,抽样选取16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药敏检测与数据统计。结果结核病患者对一线药物的耐药率,如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等,其初治组患者明显低于复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结核病初治组患者仅对INH、RFP、SM和INH、RFP、SM、EMB两种治疗方案耐药,其初、复治组患者对3种治疗方案耐多药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患者对SM的耐药率(23.86%)最高,而复治组患者对INH的耐药最高(42.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结论北京市结核病的耐药状况需有针对性的对相关问题进行改善,方能对耐药结核病的流行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莫西沙星与吡嗪酰胺超短程化疗方案在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150例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痰菌转阴率及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与吡嗪酰胺超短程化疗方案可提高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痰菌转阴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AA)方案与采用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9例初治AML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A组(n=55,接受AA化疗方案)和DA组(n=54,接受DA化疗方案).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液学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结果 ①AA组初治AML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40/55),与DA组的75.9%(4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5,P>0.05).②AA组和DA组高危初治AML中、老年患者治疗有效患者数分别为1例和2例.2组中、低危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化疗后,2组初治AML中、老年患者的血液学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A组初诊AML的心脏损伤发生率为1.8%(1/55),低于DA组的18.5%(10/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8.38,P<0.05).2组其余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与DA方案治疗初治AML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相似,血液学不良反应类似,而AA方案在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优于DA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门诊泌尿系统患者尿培养标本污染原因,评价不同尿培养标本留取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门诊泌尿系统患者300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采用水洗消毒法、第2组采用纸巾消毒法、第3组采用无特殊指导自然留样法采集中段尿标本,比较分析其污染率的差异,并分析污染原因。结果第3组尿培养标本污染率(26%)明显高于第1组(5%)和第2组(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19,P=0.000);第1组与第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9,P=0.407)。结论纸巾消毒法与常规水洗消毒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简单、宜行,可以在门诊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盆腔炎患者ABO血型分布特点.方法 搜集毕节地区医院盆腔炎患者636例,与健康对照组人群进行比较,差异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盆腔炎患者ABO血型分布结果为O>A>B>A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分布上看,年龄30~50岁的患者占绝大多数,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从地域情况看,城市、农村患者血型分布差异非常明显(χ2=18.352,P=0.000).盆腔炎患者中,少数民族多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8,P=0.038).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型血患病相对危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次搜集的盆腔炎患者O型血最多,AB型最少,在本地区有明显的中青年化倾向,地域、少数民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型血患病相对危险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是非A型的一倍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口服利培酮治疗,研究组联合家庭心理教育.出院后随访1 a.于入组时和随访1 a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精神症状,随访1 a末评定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及复住院率.结果随访1 a末,研究组脱落10例(16.1%),对照组脱落12例(20.0%),两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97,P>0.05);研究组服药依从率75.0%、复发率11.5%、复住院率9.6%,对照组分别为45.8%、31.3%、27.1%,研究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67,P<0.05),复发率、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85、5.16,P<0.05).入组时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 a末研究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心理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和复住院率,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单一和二联抗菌药物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分析单一、二联抗菌药物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CAP患儿274例(单一抗菌药物组)和应用二联抗菌药物治疗271例患儿(二联抗菌药物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比、年龄分布以及病情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痰培养送检率均超过90%,检测阳性率和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45%(267/274)和98.15%(266/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76±1.75)d和(8.66±1.6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热、皮疹、恶心、腹泻、溶血性贫血等,其中单一抗菌药物组的药热、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例数(50例,32例)显著少于二联抗菌药物组(72例,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4、x2=5.381,P均<0.05).结论 单一抗菌药物治疗轻症CAP与二联抗菌药物治疗轻症CAP的效果相同,提倡首先考虑单一抗菌药物治疗轻症CAP,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昼夜自主神经的变化对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患者53例,在上午、下午、前夜和后夜四个时间段测量TO、TS和RR间期,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四个时间段的TS均值>2.5 ms/RR,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53,P=0.04);组内两两比较只有下午与后夜这两个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P=0.03),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时间段的TO的均值为负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6,P>0.05);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R间期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22,P=0.001);只有上、下午的RR间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Z=0.06,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001).结论 人体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昼夜的变化尚不足以影响TO,对TS仅有部分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工流产术安桃乐镇痛吸入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时安桃乐吸入量与镇痛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28例自愿选择安桃乐镇痛下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孕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即: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按就诊的先后顺序编号为1-128号,按顺序依次分别归人l、2、3、4组.按安桃乐吸人流量预置的不同分成4组:1组150 ml/次;2组200 ml/次;3组300 ml/次;4组400 ml/次.比较4组间安桃乐吸入总量、镇痛时间、镇痛效果等指标.结果 4组间个体吸入总量、个体吸人次数、镇痛时间、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组与2组比较:吸人总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时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效果q=11.1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组与3组比较:吸入总量、镇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与3组比较:吸入总量、镇痛时间、镇痛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4组比较:吸入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时间、镇痛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时安桃乐镇痛气体恰当的流量预置为200 ml/次,既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又可减少安桃乐气体的吸人总量,是有效的、经济的预置流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择19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名。观察组产妇采用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助产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窒息、产后会阴水肿及排尿困难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为10.5%,对照组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3,P<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和会阴Ⅰ度裂伤率分别为9.4%和61.0%,对照组分别为4.2%和31.5%,观察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2,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水肿发生率7.3%,对照组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6,P<0.05)。观察组产妇排尿困难发生率为2.1%,对照组为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8,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为(3462.4±412.3)g,对照组为(3416.2±323.4)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4,P>0.05)。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1例,对照组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9,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损伤,减少产后会阴水肿及排尿困难,提高产妇舒适感,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三种方法对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性与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测定2013年10月~2014年4月间于湖南旺旺医院就诊及体检的85例低浓度 HBsAg(ELISA法0.6<S/CO≤3.0)标本,三种方法测定低浓度 HBsAg定性结果分为0.6<S/CO≤1.0,0.6<S/CO≤3.0两组采用检出阳性率进行χ2检验;HBsAg定量结果分为0.6<S/CO≤1.0,1.0<S/CO≤2.0,2.0<S/CO≤3.0,0.6<S/CO≤3.0四组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HBsAg含量相关性采用相关系数t检验进行两两分析。结果①HBsAg检出阳性率0.6<S/CO≤1.0组 CMIA法(64.0%)和TRFIA法(54.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333,P>0.05),0.6<S/CO≤3.0组 ELISA 法(70.6%)与CMIA法(89.4%)及TRFIA法(87.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12,6.907,P均<0.05),CMIA法和TR-FIA法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227,P>0.05)。HBsAg检出阳性率 CMIA>TRFIA>ELISA。②HBsAg含量测定0.6<S/CO≤1.0,1.0<S/CO≤2.0,2.0<S/CO≤3.0三组除在2.0<S/CO≤3.0组 ELISA法与 CMIA法之间,ELISA法与TRFIA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1.743~3.671,P均<0.05),0.6<S/CO≤3.0组三种方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3,2.766,4.459,P均<0.05),总体含量CMIA>TRFIA>ELISA。③三种方法测定HBsAg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t值分别为2.928,2.939,60.915,P均<0.05),其中 CMIA法与 TRFIA法之间相关性最好(r=0.989)。结论低浓度 HBsAg检测应首选 CMIA法,TRFIA法次之。对于 ELISA法检测低浓度 HBsAg标本应向临床建议用CMIA法或TRFIA法复查,避免漏检;并且不建议临床对不同方法测定定量或半定量结果间进行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人工鼻与电热恒温湿化罐预防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9月呼吸机治疗中使用人工鼻和电热恒温湿化罐的患者按年龄和性别进行1:1配对,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湿化效果、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发病率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人工鼻组痰黏稠Ⅲ度患者19例,湿化罐组3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P<0.05)。人工鼻组和湿化罐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5.56%和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P>0.05)。结论人工鼻的应用可能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护理工作量和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痰模型涂片法检测抗酸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组、研究组分别收集初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780例、1 089例,应用模型涂片法检测抗酸杆菌,两组检测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应用组与研究组应用痰模型涂片法检测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74%(232/780)、31.68%(345/1 089)(χ2=0.79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项质量指标合格率均较高,分别为痰细胞(94.10%~94.21%)、痰膜大小(98.72%~98.99%)、厚薄(95.64%~96.14%)、染色(93.72%~94.49%)、痰膜脱落(97.18%~97.43%),两组痰涂片5项质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说明应用组与研究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痰模型涂片法检测抗酸杆菌,实现了涂片标准化,提高了制片质量和阳性检出率,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实用性强,简单易行,特别适合于基层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士应用评判性思维对阿托品化进行观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根据常规阿托品化指征进行观察与护理,观察组应用评判性思维对阿托品化进行观察与判断。比较两组患者阿托品化误判率、并发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阿托品化误判率为30.0%,观察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P<0.01);对照组患者并发中间综合征13例(21.7%),观察组5例(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25±2.14)d,低于对照组(13.41±2.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209,P<0.05)。结论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化观察过程中,应用评判性思维模式,可降低阿托品化误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住院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呼吸机接头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12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诊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收治的经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12d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其中每组神志清醒患者各10例,12d为1个观察周期。对照组患者采用呼吸机直管接头将人工呼吸道与呼吸机连接,观察组患者采用呼吸机直管接头加延长弯管(即呼吸机延长管)将人工呼吸道与呼吸机连接。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咳嗽反射、清醒患者恐惧感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0,P0.01)。两组患者吸痰时的咳嗽反射、痰液喷出、痰痂堵塞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0例神志清醒的患者,其吸痰恐惧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639,P0.01)。对照组患者每次吸痰平均操作时间为(128.03±23.6)s,长于观察组的(85.66±10.2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4,P0.05)。结论使用呼吸机延长管的机械通气患者,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恐惧感低、吸痰操作时间缩短,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影响小、缺氧程度低,另外还可减少脱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李军  王浚霁  陈伟  黎敏  邓少丽  陈鸣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7):1804-1805,1807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2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53例,阳性率66.3%;真菌培养法38例阳性,阳性率为47.5%,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法(χ2=31.3313,P0.05)。侵袭性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88.85±25.26)pg/mL,侵袭性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28.69±12.95)pg/mL,20例健康对照组两法均为阴性,统计学处理表明侵袭性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4.011,P0.05),而且侵袭性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亦明显高于侵袭性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t=2.349,P0.05)。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8.
张平德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5):1957-1958,1960
目的对比不同自体植骨材料在不同植骨融合术中对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97例腰椎滑脱患者分为自体棘突椎板横突间移植(A组)23例,自体棘突椎板椎体间移植(B组)27例,自体髂骨横突间移植(C组)24例和自体髂骨椎体间移植(D组)23例。对比4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植骨后融合率。结果 A组神经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1.30%,B组为88.89%,C组为91.67%,D组为95.65%,4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1,P>0.05)。随访6个月,4组融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49,P<0.05);其中A组与B、C组间、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融合率明显高于A、B、C 3组(P<0.05)。随访1年,4组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5,P>0.05)。结论选择自体髂骨作为植骨材料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疗效较为明显,可作为临床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结核杆菌抗体检测在住院患者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50例结核病患者,80例非结核病患者以及40例健康志愿者均应用以脂阿拉伯甘露糖(LAM)为抗原的 ELISA法进行抗体阳性率的检测。并应用痰涂片和PPD实验检查对150例结核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在150例肺结核患者中,结核杆菌抗体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72.67%(109/150),显著高于痰涂片的51.33%(77/150)和PPD实验的58.67%(88/15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6.52;P<0.001,0.011)。结核病组抗体阳性率总数为72.67%(109/150),显著高于非结核病组的17.50%(14/80)和健康对照组的10.00%(4/40),且与二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5,51.45;P<0.001,0.001)。非结核疾病组与健康人群比较,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P=0.27)。结论结核抗体测定对结核病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优于传统的痰涂片和PPD实验检测,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及增殖细胞抗原(PCNA)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与鉴别方法。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肾细胞癌EMA和PCNA表达,以及比较EMA与PCNA的阳性表达与肾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EMA在肾癌中的表达率为75.60%(62/82),主要位于细胞浆与细胞膜。EMA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为71.42%,高于EMA阴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PCNA在肾癌中的总阳性表达率78.05%(64/82),主要位于细胞核,均为增殖活跃表达;其5年生存率为57.14%,低于PCNA阴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7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的肿瘤组织中,Ⅰ级的EMA阳性表达高于Ⅱ级和Ⅲ级,Ⅱ级的EMA阳性表达高于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77、9.12、9.98,P均<0.05);Ⅰ级的PCNA增殖活跃程度低于Ⅱ级和Ⅲ级,Ⅱ级的PCNA增殖活跃程度低于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3.86、8.42、7.95,P均<0.05)。在不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的肿瘤组织中EMA、PCNA的表达比较,除移动细胞癌与透明细胞癌的EMA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P<0.05)外,余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58、2.39、16.94、0.71、8.04、3.01,P均>0.05)。结论 EMA和PCNA在肾细胞癌中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可作为鉴别高分期肾癌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