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净化疗法成功抢救严重甲状腺危象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血液净化疗法治疗 2例严重甲状腺危象患者 ,结合文献及临床资料比较血液透析与血浆置换的疗效 ,提示血液净化对严重甲状腺危象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血浆置换较血液透析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肝衰竭患者的短期效果。方法 在54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27例接受血浆置换治疗,另27例在此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观察短期疗效。结果 在治疗3 w末,联合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52.5±17.6)μmol/L,显著低于血浆置换组的(86.4±19.3)μmol/L,血浆白蛋白水平为(34.2±5.0)g/L,显著高于血浆置换组的(31.7±5.1)g/L(P<0.05),两组INR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与血浆置换组的22.2%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 m时,血浆置换组死亡6例(22.2%),联合组死亡2例(7.4%,P<0.05)。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肝衰竭患者能短期改善肝功能指标,给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较多合并肝损害,包括甲亢性肝损害、病毒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症状多较严重,治疗棘手.在其合并病毒性肝损害中,以合并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多见.当甲亢合并严重肝损害时,抗甲状腺药物、手术及131I治疗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血液净化已在治疗中显示一定的价值[1].现对我院2000~2011年收治的12例甲亢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2例合并重型肝炎及1例胆汁淤积严重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刘月兰  张洪美 《山东医药》2004,44(26):12-12
血浆置换(PE)是通过血浆分离器滤出含有毒素及有毒物质的血浆,同时输入体内新的血浆或替代品,使血液净化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自1999年12月以来,我院对11例重型肝炎患者行PE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对40例重型肝炎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乏力、腹胀、睡眠、食欲明显改善,总胆红素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缩短。26例痊愈,14例死亡,治愈率65.0%。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支持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血液净化治疗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中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疗效 ,并比较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血液净化方法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 ,比较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APACHEⅢ评分、脑电图评分、血中毒鼠强浓度的变化 ;同时比较血浆置换组和血液灌流组治疗后血中毒鼠强浓度下降值、病人神志清醒时间、抽搐停止时间及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APACHEⅢ评分、脑电图评分、血中毒鼠强浓度 ,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血液灌流治疗后血中毒鼠强浓度下降值、病人神志清醒时间、抽搐停止时间、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 ,与血浆置换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液净化确实能较快清除血中的毒鼠强 ,而血液灌流比血浆置换能更有效地清除血中的毒鼠强 ,临床血液净化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时 ,宜以血液灌流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宋闽宁  骆梅兰 《肝脏》2002,7(4):284-285
重型肝炎起病凶险、急骤 ,早期即可并发感染 ,而此时多为人工肝治疗最佳时机。为了解血浆置换治疗对肝衰竭继发感染的影响 ,对我院 3 7例重型肝炎患者 80例次血浆置换治疗进行临床及实验室观察 ,现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重型肝炎 3 7例 ,其中乙型 3 3例 ,非甲~戊型  相似文献   

8.
周宇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879-4881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联合抢救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老年有机磷中毒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其中灌流组30例采用血液灌流治疗,置换组30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联合组30例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清胆碱酯酶(h-CHE)、B-型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27例,高于灌流组的21例以及置换组的23例,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间、昏迷时间等均短于置换组以及灌流组(P<0.05);联合组各项生化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对抢救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有良好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应用血浆置换加持续血液滤过治疗13例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并与单纯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结果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恢复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组,且生存率较单纯药物治疗组明显升高。结论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是治疗重型肝炎并发肝。肾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毒蕈中毒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评价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毒蕈中毒并多脏器功能损害(MODS)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00~2007年救治的56例急性毒蕈中毒并发中毒性肝炎、急性肾衰竭、中毒性脑病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隔日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交替使用;对照组26例,单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透析4 小时串联灌流2小时,每日1次,疗程7~10天.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患者黄疸、意识障碍、少尿或无尿等明显改善,血清酶水平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20.0%;对照组死亡15例,死亡率为57.7%.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序贯血液净化治疗较单纯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能明显降低毒蕈中毒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伍丽娟 《内科》2009,4(2):327-328
血浆置换术(plasma exchange,PE)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血液净化新技术,也是国内应用最多的人工肝替代疗法。它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血浆分离器将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弃去,同时补充等量的新鲜冰冻血浆,从而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补充人体必需的物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开展血浆置换治疗24例共37次,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血浆置换治疗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余雷  欧强  王渭康 《肝脏》2007,12(4):296-296
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细胞因子等引起的瀑布效应是重型肝炎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我中心血液净化室对4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plasm exchange,PE)疗法治疗,并观察了治疗前后血清中各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浆置换治疗396例重型肝炎的疗效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评价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血浆置换治疗396例重型肝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396例患者治愈或好转245例,有效率为61.9%。①急性重型肝炎存活率为16.7%;亚急性重型肝炎存活率为67.8%;慢性重型肝炎存活率为63.3%。②血浆置换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早期的疗效优于中期,对各型重型肝炎的晚期患者疗效差。③对感染甲、戊型肝炎病毒等急性因素所致的重型肝炎疗效较好;有肝硬化基础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差;④患者合并的并发症越多疗效越差,其中以合并肝肾综合征疗效最差。⑤存活率不随血浆置换治疗的次数增加而增高。⑥老年患者疗效差。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提高重型肝炎救治存活率需早期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1990至 2 0 0 2年 ,我院对 790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急性中毒患者进行了 1 6 4 1 5次血液净化治疗 ,效果满意。为合理选择血液净化方法及正确防治血液净化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 ,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790患者中 ,男 5 1 8例 ,女 2 72例 ,年龄 1 4个月至 86岁。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 5 3 1例 ,病因主要为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 1 0 3例 ,病因主要为急性肾炎、血液病及糖尿病肾病 ;急性中毒 1 5 6例 ,主要是药物中毒。1 .2 血液净化方法 血管通路采用动、静脉直接穿刺 ,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抢救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重度有机磷中毒的老年病人8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对病人实施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以后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救治,可以取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我院自2001年8月以来,用血浆置换(PE)治疗各种慢性重型肝炎116例,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对象: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234例,男178例,女56例,年龄16~67岁,平均39.4岁。诊断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34例中乙型肝炎178例,乙型肝炎合并丙型肝炎12例,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36例,乙型肝炎合并戊型肝炎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8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病情等均有可比性。(2)基础治疗:两组病例基础治疗相似,治疗组加用PE。(3)PE治疗:应用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800型血浆交换机进行治疗,治疗组116例共接受PE治疗142人次,平均每例1.22次。其中1次64例,2次17例,3次9例,4次3例,5次1例。PE治疗时暂停基础用药。(4)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等。记录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情况及治疗后半月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治疗的患者(治疗组)与18例开展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前单用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氨显著降低(P<0.01),肝性脑病患者意识转清率为76.92%.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期间可见患者球结膜水肿明显减轻,持续性中枢性高热得到控制.治疗组患者的病情虽较对照组重,但治疗组治愈好转率为45.45%,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较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的适应证范围扩大并取得较好效果,为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在重度药物性肝损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4年收治的12例重度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包括4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经过内科综合治疗联合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是治疗重度药物性肝损害有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腹水浓缩回输是将腹水通过半透膜浓缩处理后回输静脉可减少腹水,减轻水钠潴留。回输的腹水蛋白还可以提高血浆蛋白浓度,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对大量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对16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机腹水超滤过后浓缩回输静脉治疗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方法将各种原因引起肝功能损害,血清胆红素持续〉200μmol/L患者16例,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每次治疗前后监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肾功能等。结果ALT、AST、TBiL、DBiL、IBiL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黄疸明显减轻,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PE联合CVVH.可迅速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减轻患者的黄疸,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