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肩三针结合康复疗法与单纯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一手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肩三针结合康复组(治疗组)、康复组(对照组)各32例。采用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判断其28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肩三针结合康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上肢疼痛及关节活动度,与单纯康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三针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一手综合征可有效缓解肢体疼痛症状,促进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配合综合康复手段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效果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结果VAS疼痛数字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治疗后两组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明显优于对照组(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1.234,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配合康复能促进中风患者偏瘫肩痛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传统针刺疗法中的头皮针结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现代康复运动疗法与单纯采用现代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入选90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用药+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皮针和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的联合治疗,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将两组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和对照分析;观察指标:(1)手功能试验(Carroll评分法);(2)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评分);(3)手掌围度(使用软尺测量)。结果对照组45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疗程结束后总有效28例,无效17例;治疗组45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疗程结束后总有效39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中有效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手功能试验Carroll评分(57.71±34.34比较46.56±24.08)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8.09±3.56vs.17.31±6.08)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手掌围度有效改善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针联合空气压力波结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缓解肢体肿胀程度上较常规康复疗法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15例。针刺组患者每日接受针刺治疗1次,康复组患者每日接受康复治疗1次,针康组患者每日接受针刺治疗与康复治疗各1次。3组每周治疗6 d,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el-Meyer评估量表(Fuge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runnstrom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组基于MBI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康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3组患者FM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针康组FMA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治疗2、4周后,3组患者MBI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升高(P<0.05),针康组MBI评分均显著高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广义评估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与针刺组比较,针康组在改善患者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5),而康复组在改善患者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方面无明显优势(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患者在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的改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在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促进瘫痪肢体康复等方面优于单纯针刺或单纯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5.
An analysis on 83 cases of posthemiplegic omalgia (shoulder pain) shows that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pai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mproper passive movement at the early stage of hemiplegia (62.7%). The large range of passive movement is a dangerous factor leading to omalgia. In the study of upper extremity complications, the incidence of shoulder-hand syndrome is relatively high (42.2%), and it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hand swelling (83.1%).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painless movement of the shoulder joint should be limited in a range of 90-120 degrees, massage be carried out immediately after acupuncture, and the affected upper extremity be moved passively during the needle retention. This therapeutic method is definitely effective for pasthemiplegic omalgia.  相似文献   

6.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娜  刘森 《医学争鸣》2005,26(24):2295-2297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肩手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度、手部肿胀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实验组比对照组V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13分,肩关节疼痛减少2~3分,肩关节活动度中外展改善最显著,增加54分,手部肿胀减少10mL,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能进一步缓解肩痛、手肿及增加肩关节活动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是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佘丽亚  王培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45-47,50
目的 观察超短波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Ⅰ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60例患有Ⅰ期肩手综合征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同时给予超短波物理疗法,每日1次,共4周.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疼痛-目测比评分(VAS)、水肿分级评分,观察治疗后两组评分变化,并根据分数评定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后4周,治疗组患者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为(25.36±4.11)分及(74.51±13.03)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3.062,P=0.007;t=2.314,P=0.033),上肢自发性疼痛VAS评分和水肿评分分别为(3.08±1.05)分与(2.81±1.03)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2.138,P=0.041;t=2.060,P=0.044).结论 超短波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训练能进一步缓解Ⅰ期肩手综合征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水肿及自发性疼痛程度,提高患侧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除内科基础治疗外,给予康复训练,包括正确摆放体位、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和艾灸。采用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量表、上肢FuglMeyer功能量表(upper limb 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U-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daily living scale,AD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风痰瘀阻证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P物质(substance P,SP)和血浆缓激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痛觉过敏、远端水肿和肩部活动运动3个维度评分及SHS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SHS量表3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U-FMA和ADL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NIHSS和风痰瘀阻证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U-FMA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NIHSS和风痰瘀阻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GRP水平升高,SP和缓激肽水平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SP和缓激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4)观察组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8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5,P0.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中频电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配合中频电疗,疗程均4周。2组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FMA)法和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定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上肢疼痛及水肿程度。结果共有80例完成了试验(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患者治疗后上肢疼痛、水肿、FMA及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中频电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缪刺肩痛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远明 《甘肃医药》2009,28(3):176-178
目的:探讨缪刺肩痛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分为缪刺肩痛穴结合康复训练为治疗组(40例),单纯康复训练为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手功能(疼痛,Fugl Meyer评定,上举,外展)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手功能评分均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组(P〈0.01)。结论:缪刺肩痛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干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5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另外采用良肢位摆放、压迫性向心缠绕、冷水热水交替浸泡等综合干预措施,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偏瘫侧肩痛、关节活动度、水肿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且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质针结合系统康复治疗对社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社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随机分为银质针治疗组40例及体针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针后均进行系统康复治疗,采用非双盲法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P<0.01)。治疗后治疗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明显提高(P<0.01)。结论银质针结合系统康复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并可促进损伤的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FMA、F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BI、FMA和FAC评分,以及降低NIHSS评分,优于单纯康复疗法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勇  孙法强 《医学综述》2014,(12):2300-2302
目的探讨针推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康复中心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康复训练法,经过3个月治疗后,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及生命质量打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积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生命质量打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结论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及行动不便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针刺、推拿分别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疗效及Ashworth、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0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针刺组(40例)、推拿组(30例)和康复组(30例)。其中康复组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针刺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推拿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推拿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上、下肢Ashworth、ADL和NDS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康复组(63.33%, 19/30,χ2=10.513,P<0.05);但康复组与推拿组(86.67%, 26/30)、推拿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3组患者上、下肢Ashworth评分、ADL评分及N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62、0.118、0.025、0.002,均P>0.05);相较于治疗前,3组治疗后上、下肢Ashworth及NDS评分均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且康复组、推拿组、针刺组依次更优(F=16.303、21.294、18.291、36.720,均P<0.05)。  结论  针刺和推拿分别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效果较好,且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疗效更佳,可有效缓解肢体痉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易化技术在偏瘫上肢康复训练中的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成针灸配合易化技术组(治疗组)40例和常规康复组(时照组)40例。采用Fugl-Meyer(FMA)积分评测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BI)指数评测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后,2组FMA积分、B1积分都有提高,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FMA、BI积分改善的差值比较P〈0.01。结论针灸配合易化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尤其是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方面)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梁辉  卢英  吴赞华  曹湾  郭佳  李荣祝 《微创医学》2021,(1):34-37,50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体外冲击波(ESW)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运动疗法(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以及针灸、推拿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运用BTX-A注射联合ESW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上肢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4周、6周后,两组患者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的上肢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周、4周、6周后,两组上肢Fugl-Meyer评定(FMA)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的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传统康复治疗相比,BTX-A联合ESW能更迅速且持久地缓解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上肢屈曲关节的活动度,减轻患者肢体疼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拮抗肌侧取穴针刺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的疗效。方法研究以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对针刺联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技术方法进行规范化研究。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相结合,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结果经简化Fugl-M eyer运动评分、Ashworth痉挛评定、ADL日常能力评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拮抗肌侧取穴针刺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能明显地抑制痉挛,有提高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针刺联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自2009年4月~2010年2月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患者25例,随机分为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治疗组(改良组,13例)及常规康复治疗组(常规组,12例)。改良组给予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仅在治疗时间内给予健侧上肢配带限制性手套限制,同时给予集中强化的塑形训练;常规组给予主被动关节活动、神经发育疗法及功能性电刺激等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4 h,每周5 d,连续2周。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 eyer运动评价表(FMA)、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 I)进行评分。结果常规组治疗后FMA、ARAT及MB I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改良组治疗后ARAT、FMA及MB 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改良组治疗后各项评分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stage-oriented comprehensive acupuncture treatment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the recovery of apoplectic hemiplegia.Methods:The 60 cases of acute apoplectic hemiplegia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ith 30 in each.Based on the routine medication,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dern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was applied for the treatment group,while onl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the control group.Before and three months after treatment,the evaluation was done on the motor function and daily life ability for both groups respectively with simplified Fugl-Meyer Evaluation and modified Barthel index.Results: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Based on Brunnstrom's theory of six-stage in the recovery of hemiplegia,the effect of stage-oriented comprehensive acupuncture therapy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s very good,helpful in raising the daily life ability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