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生素的发现使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但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细菌耐药和临床抗菌治疗失败,目前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也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抑菌机理、细菌的耐药机制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类疾病。自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应用于临床以来,人类研发了上百个抗菌药物,用于细菌性感染的治疗。人们曾经认为在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感染是相对比较容易应付的一类感染,多数细菌性感染可通过抗菌药物的使用得到治愈。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滥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迅速上升,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细菌耐药性的上升速度明显快于人类研发新抗菌药物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活性主要在全身应用的各种抗生素或化学药物。 抗菌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无疑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武器。但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量大、品种多,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复杂,联合用药日趋增多,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逐年上升。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是细菌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抗菌药物更新一代的周期需要6年时间,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周期却只要2年时间,因此,临床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是每一位医药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头孢地尼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临床医生和临床微生物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治疗带来很大困难,致一些病人死于耐药细菌引起的各种严重感染。开发新的抗生素并对其体外抗菌活性进行分析,可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选择及调整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我们对头孢地尼等抗生素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产生越来越快,细菌耐药性已引起世界医药界的高度重视.虽然抗菌药物不断涌现,但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密切相关,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已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耐药菌株,甚至对多种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多重耐药菌,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耐药细菌的感染常使经验性治疗难以奏效,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已有40多年的历史,由于抗生素的应用使很多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其作用和价值已为人们所认识,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特别是近年来抗生素使用的失控也带来了一个日益增长的副作用、即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和由此而导致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问题。当前,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根本措施之一,也是提高抗菌药物疗效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相似文献   

7.
1929年,美国Fleming博士发现了青霉素,之后抗菌药物在人类与感染性疾病的斗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细菌耐药问题接踵而至,导致在抗菌药物不断涌现的今天,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当前感染性疾病的死亡以条件致病菌耐药为主。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耐药菌感染往往使经验性治疗难以奏效。因此必须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从而使该类药物在抗感染治疗中发挥其应有的更有效的作用。1灭活酶和钝化酶的产生细菌可以产生灭活酶和钝化酶,这些酶可以破坏抗生素或者使其失去抗菌作用,使药物在作用于菌体前就被…  相似文献   

8.
自从20世纪20年代青霉素问世,近半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发展迅速、药物品种最多的药物之一,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越来越多。它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与各种病原微生物作斗争的武器,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保障了人类的健康。但另一方面,抗菌药物的滥用也加速了耐药菌株产生的速度,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真菌感染的最危险因素,大大的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使得人类在抗感染治疗方面又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了解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避免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帮助临床医生合理使…  相似文献   

9.
王彦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97-4898
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药物的性质。了解抗生素的化学结构,能从本质上认识和了解药物的性质,掌握药物作用及其应用的规律。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主要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1β-内酰胺类抗生素概念: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中含有四个原子组成的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种类: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优点: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证广及临床疗效好。本类药物化学结构,特别是侧链的改变形成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缺点:由于β-内酰胺是由四个原子组成,分子张力比较大,使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开环导致失活。1.1β-内酰胺类抗菌作用机制抑制转肽酶活性能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粘肽转肽酶,使其催化的转肽反应不能进行,从而阻碍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损,使细菌细胞肿胀、变形、破裂而死亡。增加细菌胞壁自溶酶活性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括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影响,因而本类药物对细...  相似文献   

10.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细菌耐药性与抗感染化疗药物临床应用学术会议 ,定于2 0 0 2年 10月在海口市召开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本次会议拟由出版社出版正式学术专著《中国细菌耐药性与抗感染化疗研究进展》和光盘版 ,录用论文并出席会议者发著作出版证书和国家继续教育学分证书。1 征文内容 :(1)细菌耐药性监测及耐药机制研究 ;细菌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 ;(2 )细菌耐药性的预防及治疗 ,细菌耐药与抗感染化疗药物的合理应用 ;(3)各类抗菌药物的临床评价、应用经验及新型抗菌药物的大样本多中心临…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作为上世纪开始问世的抗菌药物,在抗感染治疗、保护人类健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滥用,也给治疗带来严重问题,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抗菌作用,降低毒副反应,减低细菌耐药性,必须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给人类防治感染性疾病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但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细菌对抗生索的耐药.其后随着新型抗菌药物的不断问世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突出.目前,随着广谱高效抗菌药物的增多,药源丰富和使用方便,使一些医师对用药指征掌握不严,出现了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细菌耐药性与抗感染化疗药物临床应用学术会议 ,定于2 0 0 2年 10月在海口市召开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本次会议拟由出版社出版正式学术专著《中国细菌耐药性与抗感染化疗研究进展》和光盘版 ,录用论文并出席会议者发著作出版证书和国家继续教育学分证书。1.征文内容 :(1)细菌耐药性监测及耐药机制研究 ;细菌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 ;(2 )阻止细菌耐药性发展的策略 ,细菌耐药性与抗感染化疗药物的合理应用 ;(3)各类抗菌药物的临床评价、应用经验及新型抗菌药物的大样本多中…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重要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因此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并挽救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瑶 《北京医学》2011,33(3):228-231
自20世纪30~40年代磺胺类药物及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40~60年代,先后研制出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利福霉素、万古霉素、头孢菌素等,使感染性疾病得到一定控制[1]。但在抗感染药物品种不断增加的同时,多重耐药细菌也在不断产生与蔓延,使感染性疾  相似文献   

16.
缪绪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5,9(3):M003-M003
抗菌药物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日益增多,也给治疗带来了严重问题,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等。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的耐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研究其耐药机制,防止细菌的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防止院内感染,减少患者痛苦及经济费用尤为重要,为此,针对临床分离常见菌的耐药性和抗感染治疗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大部分是在1936~1968年间发现的,过去的40余年仅发现了3种具有新型抗菌作用机制的药物,即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和Mutilins[1]。有限的抗菌药物资源和抗菌药物滥用使得细菌迅速获得耐药性,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给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NDM-1耐药基因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9.
耐药性“超级细菌”的出现,将使我们重新步入无抗生素可用的时代,即“后抗生素时代”.面对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寻找新的抗菌药物及治疗方案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文章阐述新型抗生素、抗菌肽、噬菌体和中药制剂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前景,为后抗生素时代针对耐药细菌,特别是超级细菌的抗感染药物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其应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感染性疾病的转归和愈后。近些年来,由于滥用抗菌药物,使耐药菌株、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以及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增多,其结果贻误正确治疗,出现了较强耐药的"超级恶菌"和多重耐药性病菌,甚至到了无药可医的地步或酿成药疗事故。本文针对面面抗生素使用的情况,全面分析现阶段主要现状及其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并对抗生素临床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