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和肝衰竭患者HBeAg的表达及其与血清中HBV-DNA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市传染病医院2007年4月-2010年9月收治的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9例肝衰竭患者确诊时的相关资料,分析2组患者HBV-DNA含量的变化、HBeAg阳性和阴性的比例,以及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的HBV-DNA含量的变化.结果:肝衰竭组HBeAg阴性患者所占比例较慢性乙型肝炎组高,且HBeAg阴性组HBV-DNA水平较阳性组低;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衰竭组HBV-DNA水平较低,HBeAg阳性和阴性的肝衰竭患者HBV-DNA水平均低于相应的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慢性与不同分期的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HBeAg阴性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期组患者的HBV-DNA水平低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晚期组,而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中、晚期患者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的不同表达在肝衰竭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情演变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影响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6月50例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12个月,分析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病毒血清学(乙型肝炎病毒DNA、HBeAg)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5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复常41例,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为82.0%,谷草转氨酶复常36例,谷草转氨酶复常率为72.0%,HBeAg转阴9例,HBeAg转阴率为18.0%,HBeAg血清学转阴7例,HBeAg血清学转阴率为14.0%,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31例,DNA转阴率为62.0%。治疗期间,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腹泻5例(10.0%)、消化不良4例(8.0%)、恶心呕吐4例(8.0%)、疲劳3例(6.0%)和腹痛2例(4.0%)。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酶复常率、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04周的临床疗效和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共纳入80例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治疗,每3~6个月进行HBV DNA、ALT、TBIL、INR及HBeAg检测,判断疗效。结果在治疗52周和104周时,治疗组HBeAg转阴率分别是54.2%和62.5%,与对照组HBeAg转阴率和转换率16.0%和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够迅速抑制HBV复制,HBeAg血清学转阴率和转换率高,能阻断病情发展,适合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4.
海力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海洋药物海力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5例,并与猪苓多糖加乙肝疫苗治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海力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总有效率为88.0%,ALT复常率86.96%,HBeAg转阴率40.91%,与猪苓多糖加乙肝疫苗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检测结果与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简称乙型肝炎五项),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HBsAg阳性(表2)乙型肝炎患者HBV-DNA阳性率50.1%,HBs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阳性率13.7%;HBeAg阳性(表3)乙型肝炎患者HBV-DNA阳性率95.2%;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阳性率29.1%。结论 HBsAg是HBV感染的标志,HBeAg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可靠性指标,但仅靠HBsAg或HBeAg判定HBV感染、复制与否,并非完全合适,HBsAg和HBeAg阴性的部分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检测结果阳性,提示HBV复制仍然存在,所以在临床上应选择乙型肝炎五项与HBV-DNA联合检测,这对于乙型肝炎患者在判定病毒复制、传染性及抗病毒治疗方案选择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维生素E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LT、HBV DNA及HBsAg、HBeAg、HBeAb的变化。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的转阴率与HBeAg的阴转率及HBeAb的阳转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维生素E可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HBeAg阳性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组服用护肝药物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疗程均72周。观察对照疗程结束后患者的ALT复常率、HBV DNA应答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Child-Pugh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应答率分别为90%和50%,对照组ALT复常率、HBV DNA应答率分别为20%和3.3%,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6.7%和16.7%,对照组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均为3.3%,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hild-Pugh评分下降至(5.25±0.90)分,对照组Child-Pugh评分上升至(11.71±2.19)分,两组比较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其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肝病患者临床和病毒学特点。方法:对421例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HBeAg阴性和阳性的乙肝患者流行病学、病例构成、肝功能、HBV-DNA载量及乙肝前S1抗体(PreS1Ag)等指标的差异。结果:HBeAg阴性组发病率高,占57.96%,高于HBeAg阳性组,其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构成及肝功能损害指标高于HBeAg阳性组,HBV-DNA载量、PreS1Ag阳性率低于HBeAg阳性组。结论: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肝病发病率高,进展快,预后差,是今后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方法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德福韦酯;于治疗前、治疗12,24,36和48周检测两组的血清HBV DNA载量,比较两组的病毒学应答情况、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等。结果 (1)观察组12周的病毒学应答发生率和24周的充分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HBV DNA载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3)观察组治疗48周后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干扰素α-2b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较好,此外还可提高HBV 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目前瑞典斯德哥尔摩乙型肝炎(HB)免疫方案,作者对212名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进行了为期2~9年随访。 按HBsAg阳性孕妇的HBeAg情况分成三组:第1组HBeAg阳性;第2组HBeAg和抗-HBe均阴性;第3组HBeAg阴性,抗-HBe阳性,该组复分为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两小组。婴儿出生后1小时内,肌肉接种HB疫苗5μg(血源或重组疫苗,均为美国MSD制造)。第1组首针时加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5ml;3周龄和2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及第3剂HB疫苗。用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s。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将80例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甘利欣及常规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素。两组均配合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用药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HBeAg、HBV-DNA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改善,HBeAg及HBV-DNA阴转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协同作用,它能提高免疫应答能力,促进HBeAg及HBV-DNA阴转以及抗肝纤维化;做好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的价值。方法200例接受乙型肝炎病毒检查的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前S1抗原及HBV-DNA水平检测。分析前S1抗原、HBV-DNA检验HBeAg的表现,前S1抗原、HBV-DNA检验不同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表现。结果前S1抗原检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140例(93.33%),阴性32例(64.00%)。HBV-DNA检验HBeAg阳性135例(90.00%),阴性20例(40.00%)。前S1抗原检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10例(20.00%),HBeAg(+)HBsAg(+)55例(91.67%),HBeAg(+)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85例(94.44%),HBV-DNA检验HBsAg(+)0例(0),HBeAg(+)HBsAg(+)50例(83.33%),HBeAg(+)HBsAg(+)HBcAg(+)85例(94.44%)。结论前S1抗原、HBV-DNA检验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的价值显著,可作为临床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业已证明,携带HBsAg的母亲能将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染给她们的婴儿。如母亲为HBeAg阳性,则婴儿感染率特别高;如母亲为抗-HBe阳性,则婴儿感染率较低。作者为了评价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加乙型肝炎疫苗预防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感染乙型肝炎的效果,进行了试验。试验对象为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92名健康婴儿,其中49名婴儿(53.3%)的母亲HBeAg阳性;30名婴儿(32.6%)的母亲抗-HBe阳性,而且谷丙转氨酶异常;13名婴儿(14.1%)的母亲HBeAg和抗-HBe均阴性。所有婴儿在出生当天和出生后1个月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03例HBeAg阳性和81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穿刺活检,进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同期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0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r=0.125,P>0.05;r=0.164,P>0.05)。81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r=0.326,P<0.01;r=0.267,P<0.05)。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能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可作为抗病毒药物选择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e抗原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3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Abbott微粒子酶免疫荧光法(MElA)进行检测,统计血清中HBV-DNA含量与e抗原含量,并分析其关系。结果 376例患者血清分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HBeAg(+)/抗-HBe(+)、HBeAg(-)/抗-HBe(+)三组,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轻、重度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HBeAg阳性组含有的HBV-DNA比e系统双阳性、e抗原阴性含量都要高(P<0.05),HBV-DNA和HBeAg的含量间存有一定的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随病情越重,HBV-DNA平均含量就会越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苷必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80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一般护肝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苷必妥肌注,每次肌注1mg,第一个月每日一次,第二、三个月隔日一次,3 mo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HBeAg转阴率为42.5%(17/40);HBVDNA阴转率为44.4%(16/36);6例虽无阴转,但HBV DNA定量检测时,滴度明显下降。而对照组HBeAg转阴率为10%;HBV DNA阴转率为2.7%,而HBV DNA定量检测无改变。结论:苷必妥可改变人体细胞免疫应答,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和HBV DNA的清除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用或换用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拉米夫定(LAM)耐药HBeAg(-)/HBeAb(+)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LAM耐药HBeAg(-)/HBeAb(+)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予以ADV与LAM联合治疗,B组(20)单独用ADV治疗。分别在12、24、36、48周观察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再次发生病毒学突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48周时,A、B两组间HBVDNA转阴率为77%比65%(P>0.05),ALT复常率为73%比65%(P>0.05),再次发生病毒学突破率为15.4%比0(P<0.05),A、B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加用或换用ADV治疗LAM耐药HBeAg(-)/HBeAb(+)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好;同时加用ADV可明显减少病毒学突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临床与病理学确诊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检测空腹血糖与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与HBV DNA,计数体重指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观察其病理特征。结果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其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显著高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转氨酶水平、HBV DNA载量低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病理学改变以脂肪变性为主,汇管区及界面性炎较轻,肝细胞脂肪变主要在腺泡带、呈弥漫分布。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细胞脂肪变的发生主要由患者的代谢因素所致,选择性对存在代谢因素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活检,有助于早期明确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研究显示,10%30%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CHB[1],我国HBeAg阴性CHB比例呈逐渐增多趋势,与HBeAg阳性CHB患者相比,HBeAg阴性患者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反复波动或持续异常,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液、胃黏膜及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存在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病变的影响及乙型肝炎病毒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方法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同时行胃镜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液、血清中HBsAg、HBeAg、anti-HBs、anti-HBe、anti-HBc,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检测胃黏膜组织中HBsAg、HBcAg。结果 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液中HBsAg、HBeAg的检出率分别为80.0%、25.0%。其胃液中的HBsAg、HBeAg与血清中HBsAg、HBeAg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血清中HBsAg、HBeAg阴性者,胃液中HBsAg、HBeAg出现阳性。60例慢性HBV感染者胃黏膜组织中HBsAg和(或)HBcAg阳性29例,在胃黏膜组织中单项HBsAg阳性2例,单项HBcAg阳性10例,同时阳性17例,胃黏膜中HBsAg、HBcAg与血清中的HBVM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0例慢性HBV病毒感染者中29例胃黏膜组织中可检测到HBsAg和(或)H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