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4(PAK4)在人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5例人胃癌组织中PAK4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40例新鲜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以及7种人胃癌细胞系中PAK4蛋白的表达。结果95例人胃癌组织中,PAK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4%(64/95),其中62例(96.9%)阳性染色位于细胞浆中,仅有2例(3.1%)位于细胞膜上。PAK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TNM分期(Χ^2=10.426,P〈0.01)和淋巴结转移(Χ^2=4.912,P〈0.05)有关。新鲜胃癌组织中PAK4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t=-5.978,P〈0.01),且随胃癌TNM分期的进展,其表达量逐渐增加。7种人胃癌细胞系中均有PAK4蛋白的表达,与GES-1细胞系相比,PAK4蛋自在ACTS、BGC823、MKN45和N87细胞系中呈高表达,而在MGC803、MKN1和SGC7901细胞系中呈低表达。结论PAK4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人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及细胞株中Fascin-1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意义。方法:从日本理化研究所获得胃癌细胞株MKN28、AGS、MKN45和KATO—Ⅲ。收集日本富山大学医学部1993—02—01~2006—10—01胃癌组织455例。利用实时PCR、蛋白质印迹法杂交或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细胞株(MKN28、AGS、MKN45和KATO-Ⅲ)和胃癌组织中Fascin-1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Fascin-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Fascin-1蛋白主要定位在胃癌细胞株的细胞质中,在MKN28和MKN45细胞株中呈强表达,在ACTS和KATO-Ⅲ细胞中弱表达。胃癌组织中Fascin-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t=5.267,P〈0.001;Fascin-1蛋白表达与胃癌肿块大小(rs=0.116,P〈0.001)、侵袭深度(n=0.177,P〈0.001)、淋巴管侵袭(rs=0.190,P=0.005)、静脉侵袭(^=0.131,P=0.003)、淋巴结转移(rs=0.141,P=0.013)和TNM分期(rs=0.174,P〈0.001)呈正相关。Cox风险比率回归模型显示,年龄(P〈0.001)、侵袭深度(P〈0.001)、淋巴管侵袭(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TNM分期(P〈0.001)和Lauren分型(P=0.003)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Fascin-1蛋白表达在胃癌细胞株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Fascin-1蛋白表达上调参与胃癌发生和演进过程,可以作为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判断的有效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B-EGF蛋白在胃癌组织和多个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新鲜胃癌组织和不同胃癌细胞系中HB-EGF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癌旁正常胃黏膜中,HB-EGF蛋白表达较低,而在胃癌组织中,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在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中,未检出HB-EGF蛋白的表达,而在4种人胃癌细胞系中,HB-EGF蛋白表达均为阳性(P<0.01);其中SGC7901和MKN45中的表达强于BGC823和MKN28中的表达。结论:HB-EGF蛋白在胃癌组织和多种胃癌细胞系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产物-MGMT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GMT在62例胃癌和42例胃黏膜异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GMT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轻度异型增生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胃黏膜、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8%、94.4%、91.7%、66.7%、68.2%。MGMT蛋白在轻度异型增生胃黏膜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P〈0.05);在中重度异型增生组中的表达率高于早期胃癌(P〈0.05)。胃癌中MGMT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MGMT基因可能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监测胃黏膜早期癌变及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和EB病毒潜伏膜蛋白(EBV—LMP)的同步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胃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8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97例胃癌组织,利用HE染色对所取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EBV—LMP测定采用免疫组化sP法,H.pylori感染判定采用HE,H.pylofi—DNA PCR和血清ELISA法测定IgG抗体三种方法。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未见EBV—IMP的表达,胃癌黏膜组织EBV—LMP表达阳性率为7.2%(7/97),胃癌组织EBV—LMP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中H.pylofi感染的胃癌黏膜组织中EBV—LMP的阳性表达率为13.5%(7/52),无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织EBV—LMP的阳性表达率为0,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织EBV—LMP表达明显高于无H.pylofi感染的胃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胃黏膜组织无EBV—LMP的表达,胃癌组织中EBV—LMP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H.pylofi感染胃癌组织比无H.pylori感染胃癌组织EBV—LMP呈现高表达,H.pylofi感染和EB病毒感染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更加深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MCL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晖  吉晓霞  陆丽峰  石莺  凌晖  苏琦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4):1399-1402
目的:MCL1(myeloid cell leukemia-1)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本文从临床样本和细胞水平检测胃癌组织中MCL1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MCL1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胃黏膜、癌旁胃黏膜和胃癌组织芯片中MCL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CL1蛋白在人胃癌BGC823、SGC7901、MKN28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CL1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的胞浆,着色呈黄色至棕黄色;正常胃黏膜、癌旁胃黏膜、胃癌中MCL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18%(4/22)、54.17%(26/48)、83.33%(75/90);MCL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胃黏膜及正常胃粘膜,癌旁胃黏膜与正常胃粘膜MCL1蛋白表达亦具有明显差异(P〈0.05);MCL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伴淋巴结转移组为93.48%(43/46),无淋巴结转移组为72.72%(32/4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S-P免疫组化法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L1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MCL1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PTEN和P—AKT,P—ERK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和P—AKT,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58.46%)明显低于相应正常组织(100%)(P〈0.01),其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P—AKT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67.69%)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26.15%)(P〈0.01),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无关(P〉0.05)。P—ERK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86.15%)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16.92%)(P〈0.01),其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PTEN和P—AKT、PTEN和P—ERK蛋白表达之间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PTEN的低表达或失表达,可能与P—AKT、P—ERK的异常激活有一定联系,从而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S相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27(p27^kip1)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胃癌组织中skp2、p27^kip1蛋白的表达,并与28例正常胃黏膜作对比;用RT-PCR方法随机检测其中3例胃癌组织中skp2的mRNA表达,并与其正常胃黏膜作对比。[结果]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胃癌中为46.38%,而正常胃组织中为96.43%(P〈0.00。p27^kip1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进展而降低(10〈0.05)。skp2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凋(P〈0.01)。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胃癌中为33.33%,而正常胃组织中为10.71%(P〈0.05)。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的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fP〈0.05)。skp2、p27^kip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p27^kip1、skp2蛋白检测有助于胃癌的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计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内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中随机选取的45例标本进行上述三种蛋白的定量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胃癌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P〈0.01),而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粘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粘膜(P〈0.01),而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粘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胃癌组织中,随分化程度的降低,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随浸润深度的增加,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则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EphA2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31,P〈0.01),EphrinA1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03,P〈0.01),EphA2与EphrinA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07,P〈0.01)。结论:EphA2/EphrinA1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联合捡测三种蛋白对于评价胃癌的恶性程度、判断其转移潜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PTEN和P—AKT,P—ERK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和P—AKT,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58.46%)明显低于相应正常组织(100%)(P〈0.01),其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P—AKT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67.69%)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26.15%)(P〈0.01),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无关(P〉0.05)。P—ERK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86.15%)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16.92%)(P〈0.01),其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PTEN和P—AKT、PTEN和P—ERK蛋白表达之间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PTEN的低表达或失表达,可能与P—AKT、P—ERK的异常激活有一定联系,从而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钠耦合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1(SNAT1)和上皮膜蛋白1(EMP1)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和67例对应癌旁组织样本中SNAT1和EMP1的蛋白表达情况,根据二级计分法分为低表达(<5分)和高表达(≥5分),分析两者不同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2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 1和胃癌不同分化细胞株(未分化BGC823、低分化AGS、中分化SGC7901和高分化MKN28)中SNAT1和EMP1的蛋白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的SNAT1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7.1% vs. 34.3%, P<0.05),而EMP1高表达率则低于癌旁组织(40.2% vs. 62.7%, P<0.05)。胃癌组织中SNAT1与EMP1表达呈负相关(r=-0.272, P=0.014),且两者表达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均有关;另外,SNAT1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有关,EMP1与浸润深度有关。胃癌细胞株中的SNAT1蛋白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和CES-1细胞,而EMP1蛋白水平则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AT1表达在胃癌组织及细胞株中分别较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细胞株高,EMP1则相反,胃癌组织中两种蛋白均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提示两者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辅助胃癌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下调胃癌细胞HSP27的表达水平,观察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方法选取HSP27高表达的胃癌细胞系,采用siRNA技术下调HSP27的表达,通过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系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BGC823细胞和MKN28细胞中HSP27的呈高表达状态.转染HSP27-siRNA后,BGC823细胞和MKN28细胞中HSP27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表达量均有显著地下降,验证转染成功.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发现,转染HSP27-siRNA后BGC823和MKN28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HSP27与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抑制HSP27的表达能够使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DNA损伤剂对ATM基因缺陷和正常的胃癌细胞系的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6株胃癌细胞系ATM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DNA损伤剂顺铂作用于ATM基因缺陷的MKN28细胞系和ATM基因正常的BGC823细胞系,采用Western—blot、DNAladder、Hoechest33258/PI双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凋亡相关激酶的表达和细胞的应答反应。结果:Western—blot显示,ATM蛋白在胃癌细胞系MGC803、MKN28、MKN45、SGC790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BGC823和AGS细胞系,BGC823细胞在CDDP作用后,ATM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磷酸化chkl和chk2活性24小时后增强,而Cdc25C表达减少;MKN28细胞中G2期检测点蛋白ATM、P—chkl、P—chk2表达较低,Cdc25C表达较高,但在CDDP作用前后无明显变化。MKN28细胞在DNA损伤剂作用后出现显著凋亡,而BGC823细胞在DNA损伤剂作用48小时后未见显著凋亡。结论:ATM在细胞周期的多个环节均有凋控作用,特别是在细胞周期检测点和DNA损伤的修复中有重要的监视和启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中EGFR、C—erbB-2、TopoⅡα和P—gP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EGFR、C—erbB-2、TopoⅡ仅和P—g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7.7%(114/130)、53.8%(70/130)、50%(65/130)和33.8%(44/130)。EGFR、C—erbB-2、P—gp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P〈0.05);C—erbB-2在直径〈5cm的胃癌(胃体、胃窦部和幽门部,Ⅲ期和Ⅳ期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直径≥5cm的胃癌(贲门部及I期和Ⅱ期胃癌),(P〈0.05);EGFR在贲门和胃体部胃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窦及幽门部胃癌(P〈0.05);TopoⅡα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P〈0.05)。胃癌组织中EGFR和TopoⅡ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EGFR、C—erbB-2、TopoⅡα及P—gp参与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它们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筛选高危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同时也对胃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D1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8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原发组织、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和其中8例肝转移灶组织中CD133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13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癌旁、原发、转移组织中CD133mRNA的灰度相对值分别为0.189±0.149、0.3054-0.118和0.359±0.139,癌旁与原发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与转移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稀少。原发组织CD133mRNA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Ki-67表达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p53表达均无关(P〉0.05)。结论:CD133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与转移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在胃癌的诊断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bcl-2、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Survivin与bcl-2、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bcl-2、p53蛋白在正常胃粘膜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无表达,而在58例胃癌中41例(70.7%)表达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而与浸润程度不相关;胃癌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与阴性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0%(34/42)和43.8%(7/1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p53蛋白表达的阳性和阴性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1%(18/31)和22.2%(6/27),两者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组织中的bcl-2蛋白及p53蛋白表达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蛋白异常表达可引起细胞凋亡抑制,在胃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其过度表达提示胃粘膜细胞增生极度活跃;Sur-vivin蛋白表达与胃癌中bcl-2蛋白及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家族(Aquaponns,AQPs)在不同分化程度的人胃腺癌细胞株及人正常胃粘膜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水通道蛋白AQP0~AQP12在人胃腺癌细胞株MKN45、AGS、SGC7901及人正常胃粘膜细胞株GES-1中的表达。结果:AGS、SGC7901与GES-1细胞株表达AQP0、1、3、4、5、7、11mRNA;低分化型细胞株MKN45仅表达AQP3mRNA。结论:不同分化程度的人胃癌细胞株中AQPs表达有差异,在低分化细胞株中仅少数AQPs表达,提示AQPs表达可能与胃癌的病理分级相关,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Notchl和Jaggedl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09—01—01—2012—12—12泰山医学院附属莱芜医院60例胃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otchl和Jag—ged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Notchl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7%(25/60),癌旁组织为81.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1,P〈0.001;Jaggedl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癌旁组织为96.7%(5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7,P〈0.001。Notchl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6)、淋巴结有无转移(P=0.005)和浸润深度(P=0.009)有关,Jaggedl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4)、浸润深度(P=0.009)和淋巴结有无转移(P=0.006)有关。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腺癌组织中Notchl和Jaggedl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0,P〈0.001。结论:胃腺癌组织中Notchl和Jaggedl蛋白表达下调,且两者呈正相关,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等多个环节有关;检测Notchl和Jaggedl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胃腺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